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商品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对于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商品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控制;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的第一、第二实验实训教学楼, 5层框架结构,每栋楼建筑面积 1. 1万 m2, 各划分为两个施工段, 每段单板面积1100 m2。 2011年 10月同时开工, 由同一施工单位负责承建, 分别由两家监理公司负责工程监理。 2011年 11月 ~ 2012年 3月,第二实验实训教学楼基础、主体施工阶段; 2011年 11月 ~ 2012年5月, 第一实验实训教学楼基础、主体施工阶段。两栋楼分别于5月 16日和 7月 31日进行主体验收, 验收时发现两栋楼现浇板不同程度地出现混凝土收缩裂缝, 施工单位对两栋楼的裂缝没有进行彻底有效地处理。
二、商品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的原因分析
1) 查看以前施工资料及监理记录列表, 如表 1, 表 2所示。
a.混凝土配合比分析。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现场,根据各工程的施工现场状况、结构特点等合理设计相应的配合比,控制灰骨比,改善骨料级配,在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单位体积水泥用量;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正確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拌制过程中,加强交底,严格控制上料的计量,不得随意加减,根据工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配比以满足施工需求;
b. 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分析。根据行业标准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 混凝土入泵的坍落度在泵送高度小于 30m时选用 100mm ~ 140 mm, 从表 1, 表 2中可以看出,第一、第二实验实训楼采用的泵送商品混凝土, 现场入泵坍落度实测值为 140mm~ 170 mm, 已经超过设计值。初步判定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诱因之一是混凝土坍落度偏大。
c. 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气候条件分析。从表 1, 表 2中可以看出秋冬季干燥多风容易出现贯穿性裂缝,春夏季由于雨水多,湿度较大,反而不容易出现。因此可以得出,气候条件也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诱因之一。
d. 商品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分析。第一实验楼 3月底施工的混凝土, 养护条件: 终凝后洒水养护, 表面龟裂严重, 裂缝无规律, 且裂缝上下贯穿。第二实验楼 5月底施工的混凝土, 养护条件: 浇筑后塑料薄膜覆盖。几乎每间都有裂缝且有规律地出现在板中, 且裂缝上下贯穿。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而且商品混凝土也因为养护方法的不同, 裂缝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三、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
3.1商品混凝土拌制现场控制措施
①施工单位在使用商品混凝土之前,一般均要考察供应单位并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合同中不仅应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供应时机,更应明确施工实际需要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坍落度、初凝和终凝的时间等技术指标要求②施工单位根据供应合同并结合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更应注重对商品混凝土单位的现场质量监控。即要控制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与外加剂等)的质量,更要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下料计量的准确性,确保拌制后并经过运输的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初凝和终凝的时间等技术指标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
3.2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控制措施
①当使用商品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首先应在浇筑前做坍落度测试,并掌握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具体时间,按实际测试的坍落度要求控制施工进度和划分浇筑区段和分层厚度。②在浇筑混凝土前按施工方案认真检测模板及支架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并浇捣过程中监控模板的变形情况,控制不致因为模板及支架挠度过大而影响混凝土挠动,并尽量避免由于提前拆模而产生板缝。③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都较大(均在180mm左右),混凝土振捣后清除其中的游离水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采取让混凝土在模内静置一段时间(时间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让游离水自由挥发或从模板缝隙中渗出。④正确把握商品混凝土的收浆和压光时机。商品混凝土振捣后应进行二遍收浆和压光,第一遍收浆和压光应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遍收浆和压光应在初凝完成时终凝刚开始时进行。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捣后完成之后,将要逐渐凝固、硬化,这个过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而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因此,为保证根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在施工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方法:用湿草袋、湿麻袋和薄膜复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薄膜复盖养护效果较好),并经常浇水使之保持湿润。晴朗的白天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混凝土的浇水养护起止时间:用普通水泥时,浇捣12小时后连续潮湿养护不少于7昼夜,如果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时则养护时间延长2倍为14天;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时,浇捣20小时后浇水养护不少于14昼夜。⑥严格控制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期的载荷。整体浇捣好后,在强度未达1.2Mpa时,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得上人和载荷,待强度达到10Mpa时,才可陆续堆放物体,应分散、分次加载,尽量避免集中堆放,形成集中荷载,同时控制堆载时吊车卸物冲击。⑦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供货的时间管理,同一施工区段尽量不要因商品混凝土运送不及时而设置施工缝,如若非留不可则应按规范设置。⑧对预埋管线的构造加强处理。即在预埋管线走向500mm宽度范围内用Φ6@150钢筋网片加固底部,线管粗细控制小于板厚1/3,从而避免由于布线走向产生裂缝。
四、对已经出现的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如何处理
1) 对于不危及结构安全的裂缝, 采用封闭处理的办法。根据裂缝位置不同, 封闭处理办法也不同。例如第一实验实训教学楼的屋面板裂缝, 为了保证裂缝封闭处理好, 不影响使用功能, 采用屋面板顶做 4 cm混凝土叠合层, 内配Φ8@ 200钢筋, 板底用 15mm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网布封闭的处理办法。第一实验实训教学楼的楼面板的裂缝, 则采用板顶和板底均做 15 mm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网布封闭的处理办法。
2)对于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 则要采用先结构补强, 再裂缝封闭的处理办法。例如第二实验实训教学楼的屋面板和楼面板裂缝, 由于裂缝宽度大, 南北上下都贯通, 可能危及楼板安全, 采用的处理办法分别是: 屋面板板底先用Φ1 200mm @200 mm的碳纤维布间距 400mm沿裂缝方向粘贴, 板顶再做 4 cm 混凝土叠合层, 内配Φ8@ 200钢筋。楼面板板顶先用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 形成 形槽, 再用裂缝修补结构胶填充封闭, 板底再做Φ1200mm @200 mm 的碳纤维布间距 400 mm 沿裂缝方向粘贴。
参考文献
[1] 施蕴杭. 关于某住宅楼现浇板裂缝的成因及处理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10, 36( 12): 141-142.
[2] 任世英,邵爱云.试谈商品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J].城市规划,1999,23(2):66—67.
关键词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控制;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某工程的第一、第二实验实训教学楼, 5层框架结构,每栋楼建筑面积 1. 1万 m2, 各划分为两个施工段, 每段单板面积1100 m2。 2011年 10月同时开工, 由同一施工单位负责承建, 分别由两家监理公司负责工程监理。 2011年 11月 ~ 2012年 3月,第二实验实训教学楼基础、主体施工阶段; 2011年 11月 ~ 2012年5月, 第一实验实训教学楼基础、主体施工阶段。两栋楼分别于5月 16日和 7月 31日进行主体验收, 验收时发现两栋楼现浇板不同程度地出现混凝土收缩裂缝, 施工单位对两栋楼的裂缝没有进行彻底有效地处理。
二、商品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的原因分析
1) 查看以前施工资料及监理记录列表, 如表 1, 表 2所示。
a.混凝土配合比分析。配合比设计人员应深入现场,根据各工程的施工现场状况、结构特点等合理设计相应的配合比,控制灰骨比,改善骨料级配,在保证强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混凝土的单位体积水泥用量;选用低碱水泥和低碱或无碱的外加剂,积极采用合适的掺合料和混凝土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正確掌握好混凝土补偿收缩技术的运用;拌制过程中,加强交底,严格控制上料的计量,不得随意加减,根据工程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配比以满足施工需求;
b. 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分析。根据行业标准JGJ55-201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要求, 混凝土入泵的坍落度在泵送高度小于 30m时选用 100mm ~ 140 mm, 从表 1, 表 2中可以看出,第一、第二实验实训楼采用的泵送商品混凝土, 现场入泵坍落度实测值为 140mm~ 170 mm, 已经超过设计值。初步判定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诱因之一是混凝土坍落度偏大。
c. 商品混凝土的施工气候条件分析。从表 1, 表 2中可以看出秋冬季干燥多风容易出现贯穿性裂缝,春夏季由于雨水多,湿度较大,反而不容易出现。因此可以得出,气候条件也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诱因之一。
d. 商品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分析。第一实验楼 3月底施工的混凝土, 养护条件: 终凝后洒水养护, 表面龟裂严重, 裂缝无规律, 且裂缝上下贯穿。第二实验楼 5月底施工的混凝土, 养护条件: 浇筑后塑料薄膜覆盖。几乎每间都有裂缝且有规律地出现在板中, 且裂缝上下贯穿。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之一, 而且商品混凝土也因为养护方法的不同, 裂缝的表现形式不一样。
三、现浇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
3.1商品混凝土拌制现场控制措施
①施工单位在使用商品混凝土之前,一般均要考察供应单位并与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合同中不仅应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与供应时机,更应明确施工实际需要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及坍落度、初凝和终凝的时间等技术指标要求②施工单位根据供应合同并结合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更应注重对商品混凝土单位的现场质量监控。即要控制商品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粗细骨料、掺合料与外加剂等)的质量,更要控制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下料计量的准确性,确保拌制后并经过运输的混凝土的水灰比及坍落度、初凝和终凝的时间等技术指标满足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
3.2商品混凝土施工现场控制措施
①当使用商品混凝土运输至施工现场时,首先应在浇筑前做坍落度测试,并掌握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具体时间,按实际测试的坍落度要求控制施工进度和划分浇筑区段和分层厚度。②在浇筑混凝土前按施工方案认真检测模板及支架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并浇捣过程中监控模板的变形情况,控制不致因为模板及支架挠度过大而影响混凝土挠动,并尽量避免由于提前拆模而产生板缝。③商品混凝土坍落度一般都较大(均在180mm左右),混凝土振捣后清除其中的游离水也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主要是采取让混凝土在模内静置一段时间(时间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让游离水自由挥发或从模板缝隙中渗出。④正确把握商品混凝土的收浆和压光时机。商品混凝土振捣后应进行二遍收浆和压光,第一遍收浆和压光应在混凝土初凝时进行,第二遍收浆和压光应在初凝完成时终凝刚开始时进行。⑤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捣后完成之后,将要逐渐凝固、硬化,这个过程主要由水泥的水化作用来实现,而水化作用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完成。因此,为保证根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使其强度不断增长,必须在施工后及时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方法:用湿草袋、湿麻袋和薄膜复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薄膜复盖养护效果较好),并经常浇水使之保持湿润。晴朗的白天每隔2小时浇水一次。混凝土的浇水养护起止时间:用普通水泥时,浇捣12小时后连续潮湿养护不少于7昼夜,如果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时则养护时间延长2倍为14天;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质水泥时,浇捣20小时后浇水养护不少于14昼夜。⑥严格控制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期的载荷。整体浇捣好后,在强度未达1.2Mpa时,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得上人和载荷,待强度达到10Mpa时,才可陆续堆放物体,应分散、分次加载,尽量避免集中堆放,形成集中荷载,同时控制堆载时吊车卸物冲击。⑦加强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供货的时间管理,同一施工区段尽量不要因商品混凝土运送不及时而设置施工缝,如若非留不可则应按规范设置。⑧对预埋管线的构造加强处理。即在预埋管线走向500mm宽度范围内用Φ6@150钢筋网片加固底部,线管粗细控制小于板厚1/3,从而避免由于布线走向产生裂缝。
四、对已经出现的商品混凝土楼板裂缝如何处理
1) 对于不危及结构安全的裂缝, 采用封闭处理的办法。根据裂缝位置不同, 封闭处理办法也不同。例如第一实验实训教学楼的屋面板裂缝, 为了保证裂缝封闭处理好, 不影响使用功能, 采用屋面板顶做 4 cm混凝土叠合层, 内配Φ8@ 200钢筋, 板底用 15mm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网布封闭的处理办法。第一实验实训教学楼的楼面板的裂缝, 则采用板顶和板底均做 15 mm厚抗裂砂浆复合耐碱网布封闭的处理办法。
2)对于可能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 则要采用先结构补强, 再裂缝封闭的处理办法。例如第二实验实训教学楼的屋面板和楼面板裂缝, 由于裂缝宽度大, 南北上下都贯通, 可能危及楼板安全, 采用的处理办法分别是: 屋面板板底先用Φ1 200mm @200 mm的碳纤维布间距 400mm沿裂缝方向粘贴, 板顶再做 4 cm 混凝土叠合层, 内配Φ8@ 200钢筋。楼面板板顶先用高速转动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 形成 形槽, 再用裂缝修补结构胶填充封闭, 板底再做Φ1200mm @200 mm 的碳纤维布间距 400 mm 沿裂缝方向粘贴。
参考文献
[1] 施蕴杭. 关于某住宅楼现浇板裂缝的成因及处理的探讨[J]. 山西建筑, 2010, 36( 12): 141-142.
[2] 任世英,邵爱云.试谈商品混凝土楼板贯通裂缝原因分析及防治[J].城市规划,1999,23(2):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