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认识事物有一个心理过程,它表现为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一过程不可颠倒,记忆、思维和想象,都必须建立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之上,没有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都将是空中楼阁。整体感知实际上就是阅读者对作品的感觉和知觉, 是阅读欣赏的基础。目前语文教学在繁重的教学任务的驱使下,常常是在学生粗略浏览一遍课文后,就进入了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对章法艺术的研究,而缺乏足够的时间对文章整体气脉的把握和对文思情感的感悟,这实际上违背了学生心理过程的客观规律。结果是尽管教师讲得多多,学生记得多多,语文能力的提高却甚为寥寥。
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立先生指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可见,人们在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识规律,结合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文章的背景下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把握。整体感知就是运用有效的整体阅读策略,通过对文本本身全局、整体的把握与解读,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读懂文章,力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整体阅读, 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 达到“自由”、“忘我”的境界,使他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于无形中逐渐提高。而且也只有建立在整体阅读这一基础上的解剖分析、深入挖掘,学生才能心领神会,甚至达到即使教师不“言传”,学生也能“意会”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整体感知文章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确定解决课文一至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此带动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从“题目”切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对全文的整体性观照的直接体现,它能使人预知作品心灵深处诸如内容、情感等某些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东西。在标题上做文章,既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以实现整体感知。如在《致橡树》教学中,解读课题,我们会有以下问题:题目中“致”是什么意思?其主语是什么?本诗主要意象是什么?其中橡树象征什么?木棉象征什么?学生可在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逐层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关注标题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文眼”切入
人之神采,全在眼神;文之韵味,全在“文眼”。“文眼”常常是作者立意的凝聚点,它既是文章思想内涵的凝结,又是全文脉络的纽带,起制约全文的作用。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是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是掌握文章各部分相关联系的关键。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有效整体感知不妨从文眼切入,画龙点睛,统领全文。如《荷塘月色》抓住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把握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句话就能从整体的角度观照全文,促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涵。如《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文章的第一段提出文眼,接下去的记叙部分,便根据“清”、“净”、“悲凉”这些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景物。此句文眼,提纲挈领,如同一根银线将全文贯穿起来,理清文眼,整个课文的内容就一清二楚了。
三、从“诵读”切入
朱自清先生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从教的角度讲,文章中往往有意会胜于言传的妙语佳句,如散文中声情并茂的景色描绘,议论文中富有生活哲理的至理名言。只有反复吟咏,才能读出味道,才能了然于心。事实证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是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是积累和迁移不可或缺的前提。有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诗歌,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真挚的情感。如《我爱这土地》,光从文字层面上分析,也许还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对土地和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诵读将诗歌的文字、节奏、韵律变成了有声的抑扬顿挫的语言,诗歌的内涵、诗人的情感借助朗读的载体得到充分地体现,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走进诗歌,理解内容。
四、从“结构”切入
结构是文章读解的枢纽,是文章的组织法则,是作品思想内容的形式体现,一篇文章的内容必须依靠固定结构显示出来。鉴赏文章对其结构进行剖析,就好比是对文章进行人体解剖一样,这对于我们了解文章的内部结构与联系,深入到文章的骨子里头仔细理会其奥妙所在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文章的结构为切入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可引导学生寻找七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透过这一联系,把握文章的内在思路。《南州六月荔枝丹》从介绍荔枝的外部形态特点到荔枝的内部构造,从介绍荔枝果实的生态特征到荔枝生产的相关知识,逻辑事理关系非常清晰,教学时从结构入手,就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迅速掌握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五、从“线索”切入
线索是文章中将所有材料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脉络。从线索入手,纲举目张,总揽全文,使学生进行局部分析时始终不脱离全文,避免单纯的细节分析,大大提高整体感知的效率。在文章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为了忘却的记念》《荷塘月色》;有的是以物为线索,如《项链》《药》;有的是以寓意深刻的某种事物为线索,如《项脊轩志》。教学时从线索入手,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摸清脉络,由线连面,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初步涉及主旨,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为下一步的重点研读作有效的铺垫。
以上几种方法分开来讨论仅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其实,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这几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起来使用,很难将其截然分开。
总之,整体阅读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使之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教师宜密切注意语文学科“重感情”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流贯于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浑厚内蕴,在文道双向流程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久而久之,相信学生会逐渐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达到“好”之,进而“乐”之的境界。
参考文献:
①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阅读教学整体感知的选点切入》,《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8期。(作者单位:盐南中等专业学校)
现代阅读教学论研究专家刘守立先生指出,“阅读心理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认识的心理发展过程”,即浏览语言文字,形成整体印象,然后揣摩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最后再回到文章整体上去,获得发展了的整体印象。可见,人们在阅读时应遵循这种认识规律,结合整篇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在整篇文章的背景下对文章中的字词句进行理解和把握。整体感知就是运用有效的整体阅读策略,通过对文本本身全局、整体的把握与解读,在短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读懂文章,力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种整体阅读, 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 达到“自由”、“忘我”的境界,使他们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于无形中逐渐提高。而且也只有建立在整体阅读这一基础上的解剖分析、深入挖掘,学生才能心领神会,甚至达到即使教师不“言传”,学生也能“意会”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整体感知文章的过程中,应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确定解决课文一至几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以此带动学生进入生动活泼的阅读活动中,让学生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从“题目”切入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对全文的整体性观照的直接体现,它能使人预知作品心灵深处诸如内容、情感等某些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东西。在标题上做文章,既易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以实现整体感知。如在《致橡树》教学中,解读课题,我们会有以下问题:题目中“致”是什么意思?其主语是什么?本诗主要意象是什么?其中橡树象征什么?木棉象征什么?学生可在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逐层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关注标题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从“文眼”切入
人之神采,全在眼神;文之韵味,全在“文眼”。“文眼”常常是作者立意的凝聚点,它既是文章思想内涵的凝结,又是全文脉络的纽带,起制约全文的作用。文眼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是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是掌握文章各部分相关联系的关键。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有效整体感知不妨从文眼切入,画龙点睛,统领全文。如《荷塘月色》抓住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把握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一句话就能从整体的角度观照全文,促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涵。如《故都的秋》的文眼是“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净,来得悲凉”,文章的第一段提出文眼,接下去的记叙部分,便根据“清”、“净”、“悲凉”这些特色,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景物。此句文眼,提纲挈领,如同一根银线将全文贯穿起来,理清文眼,整个课文的内容就一清二楚了。
三、从“诵读”切入
朱自清先生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从教的角度讲,文章中往往有意会胜于言传的妙语佳句,如散文中声情并茂的景色描绘,议论文中富有生活哲理的至理名言。只有反复吟咏,才能读出味道,才能了然于心。事实证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是整体感知的重要环节,是积累和迁移不可或缺的前提。有些感情色彩浓郁的诗歌,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真挚的情感。如《我爱这土地》,光从文字层面上分析,也许还不能真正体会到作者对土地和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诵读将诗歌的文字、节奏、韵律变成了有声的抑扬顿挫的语言,诗歌的内涵、诗人的情感借助朗读的载体得到充分地体现,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走进诗歌,理解内容。
四、从“结构”切入
结构是文章读解的枢纽,是文章的组织法则,是作品思想内容的形式体现,一篇文章的内容必须依靠固定结构显示出来。鉴赏文章对其结构进行剖析,就好比是对文章进行人体解剖一样,这对于我们了解文章的内部结构与联系,深入到文章的骨子里头仔细理会其奥妙所在有着重要的意义。以文章的结构为切入点,有利于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思路,了解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如教学《记念刘和珍君》,可引导学生寻找七个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透过这一联系,把握文章的内在思路。《南州六月荔枝丹》从介绍荔枝的外部形态特点到荔枝的内部构造,从介绍荔枝果实的生态特征到荔枝生产的相关知识,逻辑事理关系非常清晰,教学时从结构入手,就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迅速掌握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五、从“线索”切入
线索是文章中将所有材料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的脉络。从线索入手,纲举目张,总揽全文,使学生进行局部分析时始终不脱离全文,避免单纯的细节分析,大大提高整体感知的效率。在文章中贯穿全文的线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线索,如《为了忘却的记念》《荷塘月色》;有的是以物为线索,如《项链》《药》;有的是以寓意深刻的某种事物为线索,如《项脊轩志》。教学时从线索入手,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能摸清脉络,由线连面,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初步涉及主旨,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为下一步的重点研读作有效的铺垫。
以上几种方法分开来讨论仅仅是为了方便起见,其实,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这几种方法常常是综合起来使用,很难将其截然分开。
总之,整体阅读能够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文章,使之见情、见性、见灵思、见神韵,教师宜密切注意语文学科“重感情”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中把握流贯于作品中的心理体验和浑厚内蕴,在文道双向流程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领悟语言艺术的魅力。久而久之,相信学生会逐渐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达到“好”之,进而“乐”之的境界。
参考文献:
①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阅读教学整体感知的选点切入》,《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28期。(作者单位:盐南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