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等口服治疗75例。结果: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痊愈41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结论: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疏肝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
随着社会的进步,治疗手段的提高,宫腔操作增加,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越来越多。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往往迁延日久且反复发作成为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导致盆腔积液、盆腔包块形成及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甚至异位妊娠的发生。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科自2009年11月采用中药口服治疗盆腔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门诊病例,其中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1岁,平均26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1月,平均病程4个月。
1.2 诊断标准 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六版乐杰主编。主要症状:下腹酸胀疼痛或腰骶酸痛,白带量多或低热、乏力、不孕、精神症状。体征:子宫后位居多,活动受限,压痛,子宫一侧或两侧可及条索状物。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增粗、附件炎性包块[1]。
2 治疗方法
口服疏肝健脾化瘀法汤剂基本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橘核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土茯苓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椿皮10克,防风10克,姜黄10克,泽兰10克,元胡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15日为一疗程。经期停服。2个疗程判断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第六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总积分为0;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治疗前降低2/3;有效:症状减轻,妇科检查有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治疗前降低,1/3;无效:治疗后症状及妇科检查无改善[2]。
3.2 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30例,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4例, 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痊愈41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
4 典型病例
刘XX,女,27岁,农民,2010年7月5日来我院就诊。自述:下腹痛伴白带量多3个月,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白带量多,刚开始自以为着凉所致,热敷症状后略有缓解,但之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曾口服消炎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妇查:外阴(-),阴道白带量多呈淡黄色粘稠状,子宫压痛,活动可,双附件成条索状增厚,压痛。B超提示盆腔积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诊断:慢性盆腔炎。治宜疏肝健脾化瘀法。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橘核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丹參15克,土茯苓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椿皮10克,防风10克,姜黄10克,泽兰10克,元胡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15日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上述症状体征消失。
5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属中医带下病、不孕、腹痛、癥瘕范畴。其发病与宫腔操作、分娩等损伤气血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识到该病实为肝气之郁、脾气之浸、湿热互结,阻碍气机,气滞血瘀,湿热瘀血互博,客于胞脉,故出现腹痛、腹胀、带下量多。西医认为慢性盆腔炎是急性盆腔炎迁延日久而致,病变为组织器官充血,结缔组织增生、变硬,形成黏连分泌液积聚,与中医之肝郁、脾虚、湿热、瘀血病机甚为合拍。我们根据肝主疏泄,土得木而达,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的理论拟定疏肝健脾化瘀法,选用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疏肝健脾,使脾气健湿自除,配合土茯苓、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兼活血止痛,防风而胜湿邪,丹参、香附、元胡、姜黄、泽兰活血化瘀,生新血、祛宿血、消癥瘕。西医研究认为橘核、丹参、香附、元胡、姜黄、泽兰有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之效,因此,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卫生部出版社,1993:252~254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疏肝健脾化瘀法;中药治疗
随着社会的进步,治疗手段的提高,宫腔操作增加,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越来越多。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往往迁延日久且反复发作成为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导致盆腔积液、盆腔包块形成及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甚至异位妊娠的发生。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我科自2009年11月采用中药口服治疗盆腔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到我院门诊就诊的门诊病例,其中年龄最大者52岁,最小者21岁,平均26岁;病程最长10余年,最短1月,平均病程4个月。
1.2 诊断标准 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第六版乐杰主编。主要症状:下腹酸胀疼痛或腰骶酸痛,白带量多或低热、乏力、不孕、精神症状。体征:子宫后位居多,活动受限,压痛,子宫一侧或两侧可及条索状物。B超提示:盆腔积液或输卵管增粗、附件炎性包块[1]。
2 治疗方法
口服疏肝健脾化瘀法汤剂基本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橘核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土茯苓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椿皮10克,防风10克,姜黄10克,泽兰10克,元胡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15日为一疗程。经期停服。2个疗程判断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妇产科学》第六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有关标准拟定。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正常,总积分为0;显效: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治疗前降低2/3;有效:症状减轻,妇科检查有改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治疗前降低,1/3;无效:治疗后症状及妇科检查无改善[2]。
3.2 治疗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痊愈30例,显效32例,有效9例,无效4例, 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痊愈41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
4 典型病例
刘XX,女,27岁,农民,2010年7月5日来我院就诊。自述:下腹痛伴白带量多3个月,近3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伴白带量多,刚开始自以为着凉所致,热敷症状后略有缓解,但之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曾口服消炎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妇查:外阴(-),阴道白带量多呈淡黄色粘稠状,子宫压痛,活动可,双附件成条索状增厚,压痛。B超提示盆腔积液。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诊断:慢性盆腔炎。治宜疏肝健脾化瘀法。处方:柴胡10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橘核1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丹參15克,土茯苓20克,红藤20克,败酱草20克,椿皮10克,防风10克,姜黄10克,泽兰10克,元胡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两次服,15日为一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束后上述症状体征消失。
5 讨论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属中医带下病、不孕、腹痛、癥瘕范畴。其发病与宫腔操作、分娩等损伤气血密切相关,我们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认识到该病实为肝气之郁、脾气之浸、湿热互结,阻碍气机,气滞血瘀,湿热瘀血互博,客于胞脉,故出现腹痛、腹胀、带下量多。西医认为慢性盆腔炎是急性盆腔炎迁延日久而致,病变为组织器官充血,结缔组织增生、变硬,形成黏连分泌液积聚,与中医之肝郁、脾虚、湿热、瘀血病机甚为合拍。我们根据肝主疏泄,土得木而达,气为血帅,气行血行,气滞血瘀的理论拟定疏肝健脾化瘀法,选用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疏肝健脾,使脾气健湿自除,配合土茯苓、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兼活血止痛,防风而胜湿邪,丹参、香附、元胡、姜黄、泽兰活血化瘀,生新血、祛宿血、消癥瘕。西医研究认为橘核、丹参、香附、元胡、姜黄、泽兰有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之效,因此,疏肝健脾化瘀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
[1] 乐杰 妇产科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卫生部出版社,1993:25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