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的气质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zh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知識窗》的力量
  凡·高在世时曾说:“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如今,125位画师,带着全世界对他的爱戴,花了8年时间,临摹了他的62450幅画,画出了他的一生。
  《至爱凡·高》——用这些油画拍成的电影,讲述了凡·高天才与疯子共存的一生,它不仅是史上第一部全手绘油画长片,还斩获了有着“动画界奥斯卡”之称的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观众选择奖。
  而这部电影,是一群像凡·高一样的“疯子”做出来的。
  一般的油画电影,仅用画师画出来的画进行制作就可以了,但导演之一的休·韦尔什曼偏要进行真人拍摄,演员的动作、神态、造型,都必须按照画中的角色来塑造。他们先用绿幕拍摄,然后再交给画师,一帧一帧把电影画出来。
  完成绘制过程的画师们来自15个国家。因为经费有限,他们食宿自理,每天准时来到画室,一画就是8年。每秒钟的电影画面,大约需要12张画作;而画师画一张画,短则一个小时,长则两三天时间。也就是说,每个画师一个月画下来的画,大概只是电影中2~3秒的镜头,一闪而过。
  但是,导演和画师们甘之如饴。一位来自美国的画师说:“我很少单独出门,平时都是自己一个人在美国生活,但是这个机会实在很珍贵。这部电影会创造历史,这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就跟凡·高一样,认定了一件事情,就全神贯注地做下去。
  这样的“疯子”还不少。今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魔弦传说》,采用的是定格画面技术,制作时间长达5年,平均一天只能拍出2~5秒的镜头。以“慢工出细活”出名的宫崎骏更是如此,他非常排斥电脑技术,一直坚持传统手绘动画,像《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作品的人物、背景等全是手绘。在中国,这样的“疯子”甚至50年前就有了,比如我们童年的美好记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亚里士多德曾说:“没有任何天才人物不带有疯狂的特征。”
  天才与疯子比邻。专注于你所坚持的,从疯子到天才,仅有一步之遥,却也有气质上的区别。
其他文献
“90后”这个词儿,坚决不是一个优秀、好玩的发明!  有这么一个在成都发生的真事儿,幾个大学生合伙开了一家煎饼铺子,注重细节,服务周到,生意火爆。于是,当地媒体开始疯传了,“不愧是‘90后’的互联网思维!”为表彰其精神,还对其思维模式进行了好一番大而化之的解读。年轻的“煎饼王子”站出来说了最为冷峻的一句话:“这里面,没有什么互联网思维,我们就只是安心在做实体,大家都跑到线上了,谁来踏踏实实地给挨饿
说到“随便”,我一度觉得恐慌,因为六岁的女儿经常把它当作口头禅。但凡要她做个什么选择,她一个“随便”就给挡了回来。这样下去,怎么能形成主见,怎么能当机立断呢?  近读鲍文清女士的《启功杂忆》一书,方知“随便”有益,有大益,我对它的成见显然不合时宜了。纵观启功一生,随便,功莫大焉。  启功先生下笔瘦硬,落墨俊朗,文字飘逸秀雅,人称“当代书圣”,论及写字,他说:“我一向不赞成把写字说得那么神秘,你看我
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14岁的少年罗伯特·戈达德心中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是能有一种机器把人带到外星就好了!他这么一想,就产生了一种幻觉:仿佛自己驾驶着这台机器,在太空里飞呀飞!  为了这个梦想,戈达德发奋学习,考上了克拉克大学,获得了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没有找工作,而是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他写出了一本小册子,共69页,书名叫《达到超高空的方法》。可是,当时的美国政府和国际理学界没有人理会他
第一幕:私藏的梦想  在屋后面柴薪和杂草掩盖的地方,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前一天晚上,小西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着,把一株腊梅的幼苗悄悄种下。  人生最轻松的暑假却在父母看到录取通知书的刹那,变成了沉重而阴郁又分秒煎熬的批斗大会。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师范学校,小西选择了一所理工科大学,没有按照所有人期待的那样学金融,而是报了几乎早已是冷门的中文系。父亲的眉头一直紧锁着不曾松开,母亲则在一旁劝她复读重选,可是超出
摘 要:笔者结合参加为省市级中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商务团体项目的学生辅导的实践及经验总结,分析了电子商务竞赛的模块特点,提出了中职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有效训练方法,以期探寻出更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 中职技能大赛 竞赛辅导  中职电子商务团体比赛项目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已开展多年,以天行健君软件为操作平台,通过大赛能更好地促进中职院校电子商务的课程开展和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培养,
我们培训的地方,位于大鸭山的腹地里。山的左面,是当地唯一的一所小学,名字叫白马小学。山的右面,是风景最优美最纯粹的藏民部落,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月牙湾。  我们在大鸭山初遇巴瓦,是在夕阳西坠的暮色里。彼时,11岁的巴瓦背着书包,正从半山腰中往山顶上攀爬。见我们的装束明显不是本地人,他饶有兴趣地和我们攀谈起来。无独有偶的是,巴瓦的家正在月牙湾。巴瓦的见识颇多,藏族的风土人情、地貌特产等,他都如数家珍
空瓶子    狐狸和猴子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在路上它们发现了一个洞穴,里面有个神像和两个瓶子。  狐狸祈求神像:“我们几天没吃东西了,这样下去会饿死的……”  神像说:“这几有两个瓶子,一个装满食物,一个是空的,你只能用观察束选择一个。”  狐狸说:“两个瓶子中有一个装满食物,另外一个是空的,我看这两个瓶子肯定都是空的。”  听了这话,一个瓶子开口了:“我才不是空的……”  狐狸一听,伸手抱走另一个
32岁的陈拯民,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自动化专业的博士生,浓眉大眼的他,外加1.90米的个头,可以算得上是高学历、大个子、专业上档次的“高大上”了。读书期间,陈拯民先后为航天研究院做过很多项目,包括火星探测器和月球车等。  毕业后,他怀着“回到技术本身,做更自由的技术创新”的理想,选择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創业公司。不料,在创业公司干了一年后,陈拯民发现这家公司并不适合自己,于是毅然选择了离职。失业后的
最后一次和父亲见面是在前年。  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蝉在枝丫间中气十足地叫着,在唧唧复唧唧中弥漫着一种亘古之感,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父亲的右手拱在左手掌上,像个小小的蒙古包,定定地看着我,小小声地说:“给你一个东西。”然后,他缓缓地掀起蒙古包的穹庐——半透明的蝉壳正静静地躺在一只大手上。蝉突起的小眼睛、嘴前与脚上的细毛、背部与腹部的皱褶都实实在在地留了下来,弓着的两只前脚显现出不少生命力。那只
天空蓝不蓝?至少,水知道答案。  一位名叫江本胜的日本人,突然萌生一个想法:看世界各地的水的结晶,到底有何不同?于是他拍出了许许多多的水结晶照片。他发现,所有加了消毒剂的自来水,和遭到严重污染的水,都不能形成结晶,而各种各样的天然水的结晶都美丽至极。他还做了让水听音乐、看字的试验。“水听到了好听的音乐时所呈现的结晶,更是美不胜收。”“把‘谢谢’与‘浑蛋’两个词写给水看,它的结晶便会形成非常强烈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