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关注数学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以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
一个人愿不愿意动脑,喜不喜欢积极思考,是他思维能力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发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激发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的美, 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好奇心强的人对于新事物总要主动地进行探究,提出各种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究客观事物奥秘的一种内部动力。求知欲旺盛的人,对于所面临的问题决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试图发现新问题,做出新解释。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注意爱护、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我常常在新课引入时用游戏、故事、图片、实验等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收到明显效果。例如在我设计的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教师拿出一本月历,随意翻开一个月,并在上面画了2个方框,方框里分别框了4个数:(4、5、11、12)、(21、22、28、29)让学生观察、发现有趣的结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方框中四个日期数:(1)对角和相等;(2)用下面的数减去上面的数,差是7。还有学生发现:任意一个月的日历,作任意方框内的四个数都有同样的结论。学生惊讶了。
我又把方框改为9个数、16个数和6个数、8个数的正方形、长方形。學生在兴致勃勃的观察中发现,这些图形对角的4个数:和总是相等的;而用下面的数减去上面的数,差总是7。
接着,我让学生变换数字排列的行列,进一步探讨研究。学生又发现虽然每行排列数的个数变化了,但任意方框内对角和仍然相等。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继续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结论呢?通过探讨,根据这些数的排列规律领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学生这种积极探究的意识,正是由于他们被激发了好奇心。
最后,我又让学生自己试着创新一组数字,并说明数字排列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叫学生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老师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老师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体现了老师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的“不听话”。
其次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老师可以说,我很荣幸,我和某某同学的意见相同。话虽简单,但足以证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的师生交流过程,彼此都会忘了自己是谁,都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创新。
再次,教师还要学会等待,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等待是对个性的尊重,使个性得以张扬。如在教学《东南西北》这一课,让学生说说假如在森林迷路了,怎么辨别方向的方法,没想到二年级学生竟说出了看日出找东边、看日落找西边、晚上找北斗星、下雨天看树叶、看树的年轮等等方法。说真的,有时,我们的课堂确实因为学生的发言而变得精彩,当然其中又少不了教师的启发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度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也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效。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主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阵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口头禅,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以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些尝试。
一、激发兴趣
一个人愿不愿意动脑,喜不喜欢积极思考,是他思维能力能不能发展的首要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他们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学,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发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激发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的美, 教学中的美(语言美、意境美、方法美、和谐美等)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二、培养好奇心
好奇心,求知欲与创新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好奇心强的人对于新事物总要主动地进行探究,提出各种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发现事物的内在规律。好奇心是激励人们探究客观事物奥秘的一种内部动力。求知欲旺盛的人,对于所面临的问题决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书本上的结论,而是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寻找问题的答案,试图发现新问题,做出新解释。可见,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十分重要。在教学中要注意爱护、激发儿童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起点。
我常常在新课引入时用游戏、故事、图片、实验等激发儿童的好奇心,收到明显效果。例如在我设计的一次数学活动课中:教师拿出一本月历,随意翻开一个月,并在上面画了2个方框,方框里分别框了4个数:(4、5、11、12)、(21、22、28、29)让学生观察、发现有趣的结论。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方框中四个日期数:(1)对角和相等;(2)用下面的数减去上面的数,差是7。还有学生发现:任意一个月的日历,作任意方框内的四个数都有同样的结论。学生惊讶了。
我又把方框改为9个数、16个数和6个数、8个数的正方形、长方形。學生在兴致勃勃的观察中发现,这些图形对角的4个数:和总是相等的;而用下面的数减去上面的数,差总是7。
接着,我让学生变换数字排列的行列,进一步探讨研究。学生又发现虽然每行排列数的个数变化了,但任意方框内对角和仍然相等。这时,教师要求学生继续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结论呢?通过探讨,根据这些数的排列规律领悟出了其中的奥秘。学生这种积极探究的意识,正是由于他们被激发了好奇心。
最后,我又让学生自己试着创新一组数字,并说明数字排列的规律,让学生体验创新的乐趣。
三、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精神振奋,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首先,教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学方法,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保护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叫学生折出一个二分之一,可有两个学生折出了四分之一,这时老师就问学生,对这件事你们怎么看?大多同学都持反对意见,可老师却评价说:“你们真有创造力。”简单的一句话,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也体现了老师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的“不听话”。
其次要注重情感的培养。“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等。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老师可以说,我很荣幸,我和某某同学的意见相同。话虽简单,但足以证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这样的师生交流过程,彼此都会忘了自己是谁,都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创新。
再次,教师还要学会等待,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过程。等待是对个性的尊重,使个性得以张扬。如在教学《东南西北》这一课,让学生说说假如在森林迷路了,怎么辨别方向的方法,没想到二年级学生竟说出了看日出找东边、看日落找西边、晚上找北斗星、下雨天看树叶、看树的年轮等等方法。说真的,有时,我们的课堂确实因为学生的发言而变得精彩,当然其中又少不了教师的启发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长期而艰巨的过程。教师要针对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做到适时、适度贯穿于教学始终;同时也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效。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