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师范生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今后的从教工作。本文依据师范生教学技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实施训练对策,整合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建构全面长效培训体系,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技能;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08-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对高水平、高素质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和素养,也是师范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
目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刚毕业的师范生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很快适应或胜任教学工作。因而,高师院校如何摆脱这种人才培养脱离基础教育需要的困境,应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诉求,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已成为普通师范院校改革的迫切任务。
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这样解释:“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1]李建芹等人认为教学技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合理组织起来的,并保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外部动作和内心活动,是教育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具体化,是教学理论在教学情境中富有机智的应用[2],王新民等人认为教学技能是一种外在的教学操作行为,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融合了教师的教学信念、教学思维、教学认识、教学诉求与教学情感的心智活动技能,体现着教师的主体意识,是在教师职业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与教学内容、受教育者及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过程性、创造性的个人知识[3]。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对教师教学工作技能的分类包含五个方面:教学设计技能、使用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及教学研究技能[4]。其中,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等,技能是可描述的、可操作的、可观察的,是能通过训练而获得的[5],这些是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院校技能培训中的主要部分。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近几年的说课比赛、校外实习听课及调查,了解到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
首先,表现在教案设计上,对教材内容缺乏加工,没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对所授内容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把握不准确、不全面。其原因主要是师范生对中学数学教材和教学内容不熟悉,在选讲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时候,也没有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所以不能对教材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缺乏深刻理解,不能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的能力作出正确评估,从而导致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到位,也不能很好地选择教学适宜的教学策略。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而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等教学行为僵化,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等实践行为缺乏灵活性。这主要受高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一直从属于理论教育的地位,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的教学训练远远不足,训练的内容是静止的,脱离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实际,使得学生的实际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脱节,理论知识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还有一些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训练而存在的问题,如板书缺乏设计,主次不分,书写不规范;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设计缺乏新意,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忽视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交流问题,缺乏灵活引导课堂教学行为的能力;面对课堂教学突发事故应对无力;课堂上语言表述不准确,随意发挥等。
最后,由于数学师范生就业不理想,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兴趣不浓,对技能训练投入不多,这也是师范生教学技能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
3 提高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对策
3.1 整合教学内容,加强知识储备
教学理论涉及的内容多,要整合现有教学内容,由于对教学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要以学科教学论和初等数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教学设计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而这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前提,对教法的选择要以现代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为指导。因此,教学中要将这些理论知识整合起来,还要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如精选一些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和中学教学名师的教学案例充实到教育理论课程内容中,研究一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感悟名师的教育艺术和特色,体验名师的教育风采,汲取名师的教育智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程、《初等数学研究》课程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内容整合,并采用高校教师、中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同上一门课程的多教师上课的方式,融入课标理念、内容和要求,解读相关理论和讲评中学优质课,同时通过讲座、讨论及教学示范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进行指导。
3.2 注重过程参与,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的方式会影响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会影响知识运用的方式[6]。所以,加强教学方式改革,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教学技能提升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加强知识的体验和内化,促进技能的形成。
在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分析教学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在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认识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怎样把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怎样设计教学问题情境,怎样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特的学习主体,他们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及教师与学生都有不同的认识,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相互评价等方式,从不同见解、观点、思路的碰撞中,鉴别、优化、分享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组合,从而加深对数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目前,数学师范专业学生校内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是试讲课和说课两大模块,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中学优秀的教师示范怎样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或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见习等方式研讨教学操作技能要素、教学设计技能要素等,或现场指导,学生亲身感悟和体验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
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技能是由学习者主动积极建构的,不是靠他人传递的,是学习者主体意识的产物。所以,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教学技能的培养都可以采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创设有效的自主学习环境与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激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感悟,增加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愿意从事教育事业,把教学技能与育人结合起来,把教学技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3.3 创建长效训练体系,助力技能培养
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因为技能的形成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同样,教学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也需要长期训练。结合平顶山学院的教学改革实际,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实施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训练,建立包含师德师风、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技能实践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体系,加强系统设计,分阶段实施落实,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深度融合,使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第一学年,新生一入校就分配学业导师。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先阅读有关师风师德方面的报告,通过中期检查指导学生阅读,后期检查提交阅读报告的方式积累先立德树人、后教书育人的理论知识。
第二学年,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写字课、现代教育技能和教师口语课程来训练学生的粉笔字、教师口语表达、演讲及课件制作等技能,通过开展学校性的粉笔字大赛、演讲比赛和朗读与交流沙龙、课件制作大赛等竞赛活动,以赛促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学年,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专项和综合达标训练。结合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和初等数学研究的实践课及第二课堂,训练师范生的说课和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先通过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或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以及师范生自己在教育见习中的学习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选一节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专题训练,也包括应对突发状况的事件的处理,后通过微格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包括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试讲,试讲包括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等专项技能,教学方法包含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等,由专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使师范生达到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教材,在知识、素质和能力上逐渐达到新课标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四学年,师范生的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教学见习是师范生到中学课堂近距离观察和体会教学实际操作,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身临其境地感受教育场景,熟悉中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亲身感受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亲身体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才能使理论知识内化促进他们教学技能的长足进步。教学技能实施得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这种检验既有外在指导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身的反思,通过教师评语和实习中的反思日志,剖析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在实习中再次获得教学技能的提升。因此,在第四学年通过延长实习时间,调整实习形式,增加实习教学反思报告和调研报告等实习任务的方式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建芹,姬慧静.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趋向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3]王新民,彭家寅.师范生教學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
[4]国家教委教师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Z].[1994]2号文件,1994.
[5]李永新,李劲主编.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6]王屯兵.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探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作者简介】
何念如(197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关键词】师范生;教学技能;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008-03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对高水平、高素质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学技能是教师必备的核心职业技能和素养,也是师范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
目前,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刚毕业的师范生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学实践能力不强,不能很快适应或胜任教学工作。因而,高师院校如何摆脱这种人才培养脱离基础教育需要的困境,应对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诉求,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已成为普通师范院校改革的迫切任务。
教育部师范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这样解释:“教学技能被认为是教师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或经验来完成某种教学任务的活动方式。”[1]李建芹等人认为教学技能是通过学习和训练合理组织起来的,并保证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外部动作和内心活动,是教育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具体化,是教学理论在教学情境中富有机智的应用[2],王新民等人认为教学技能是一种外在的教学操作行为,但实质上,它是一种融合了教师的教学信念、教学思维、教学认识、教学诉求与教学情感的心智活动技能,体现着教师的主体意识,是在教师职业学习者积极主动地与教学内容、受教育者及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过程性、创造性的个人知识[3]。
《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对教师教学工作技能的分类包含五个方面:教学设计技能、使用媒体技能、课堂教学技能、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技能及教学研究技能[4]。其中,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等,技能是可描述的、可操作的、可观察的,是能通过训练而获得的[5],这些是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范院校技能培训中的主要部分。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近几年的说课比赛、校外实习听课及调查,了解到师范生在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
首先,表现在教案设计上,对教材内容缺乏加工,没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对所授内容与前后内容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把握不准确、不全面。其原因主要是师范生对中学数学教材和教学内容不熟悉,在选讲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时候,也没有仔细研读课程标准,所以不能对教材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认识,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缺乏深刻理解,不能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实际的能力作出正确评估,从而导致师范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把握不到位,也不能很好地选择教学适宜的教学策略。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比较单一,主要采用讲授法,而组织学生讨论、活动等教学行为僵化,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等实践行为缺乏灵活性。这主要受高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以及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一直从属于理论教育的地位,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的教学训练远远不足,训练的内容是静止的,脱离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实际,使得学生的实际教学行为与教学理念脱节,理论知识对学生实际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还有一些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训练而存在的问题,如板书缺乏设计,主次不分,书写不规范;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设计缺乏新意,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力;忽视实际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交流问题,缺乏灵活引导课堂教学行为的能力;面对课堂教学突发事故应对无力;课堂上语言表述不准确,随意发挥等。
最后,由于数学师范生就业不理想,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兴趣不浓,对技能训练投入不多,这也是师范生教学技能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
3 提高数学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对策
3.1 整合教学内容,加强知识储备
教学理论涉及的内容多,要整合现有教学内容,由于对教学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要以学科教学论和初等数学等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教学设计要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而这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前提,对教法的选择要以现代教学论和学科教学法为指导。因此,教学中要将这些理论知识整合起来,还要将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如精选一些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案例和中学教学名师的教学案例充实到教育理论课程内容中,研究一些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感悟名师的教育艺术和特色,体验名师的教育风采,汲取名师的教育智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课程、《初等数学研究》课程与《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内容整合,并采用高校教师、中学一线教师和教研员同上一门课程的多教师上课的方式,融入课标理念、内容和要求,解读相关理论和讲评中学优质课,同时通过讲座、讨论及教学示范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对师范生进行指导。
3.2 注重过程参与,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的方式会影响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方式会影响知识运用的方式[6]。所以,加强教学方式改革,注重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教学技能提升为目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加强知识的体验和内化,促进技能的形成。
在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分析教学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在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认识怎样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怎样把教学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怎样设计教学问题情境,怎样应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学习者都是一个独特的学习主体,他们对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及教师与学生都有不同的认识,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开展小组合作讨论,相互评价等方式,从不同见解、观点、思路的碰撞中,鉴别、优化、分享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组合,从而加深对数学教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目前,数学师范专业学生校内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是试讲课和说课两大模块,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请中学优秀的教师示范怎样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或通过课堂教学观摩、教学见习等方式研讨教学操作技能要素、教学设计技能要素等,或现场指导,学生亲身感悟和体验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
学生应加强自主学习,技能是由学习者主动积极建构的,不是靠他人传递的,是学习者主体意识的产物。所以,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教学技能的培养都可以采用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创设有效的自主学习环境与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相信教育充满了创造的乐趣,激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与感悟,增加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愿意从事教育事业,把教学技能与育人结合起来,把教学技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结合起来。
3.3 创建长效训练体系,助力技能培养
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反复训练的过程,因为技能的形成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同样,教学技能的掌握和运用也需要长期训练。结合平顶山学院的教学改革实际,从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实施师范专业学生的专业训练,建立包含师德师风、教学理论学习、教学技能实践的教育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学体系,加强系统设计,分阶段实施落实,实现理论与技能的深度融合,使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
第一学年,新生一入校就分配学业导师。在学业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先阅读有关师风师德方面的报告,通过中期检查指导学生阅读,后期检查提交阅读报告的方式积累先立德树人、后教书育人的理论知识。
第二学年,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写字课、现代教育技能和教师口语课程来训练学生的粉笔字、教师口语表达、演讲及课件制作等技能,通过开展学校性的粉笔字大赛、演讲比赛和朗读与交流沙龙、课件制作大赛等竞赛活动,以赛促练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学年,教师专业教学技能专项和综合达标训练。结合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和初等数学研究的实践课及第二课堂,训练师范生的说课和课堂教学专业技能。先通过观摩名师的课堂教学或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提供给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以及师范生自己在教育见习中的学习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自选一节中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专题训练,也包括应对突发状况的事件的处理,后通过微格教学对学生进行训练,包括课前说课与课后说课、试讲,试讲包括导入技能、板书板画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等专项技能,教学方法包含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等,由专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使师范生达到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教材,在知识、素质和能力上逐渐达到新课标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第四学年,师范生的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教学见习是师范生到中学课堂近距离观察和体会教学实际操作,形成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身临其境地感受教育场景,熟悉中学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亲身感受课堂教学的千变万化,亲身体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技巧,才能使理论知识内化促进他们教学技能的长足进步。教学技能实施得如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这种检验既有外在指导教师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身的反思,通过教师评语和实习中的反思日志,剖析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从而在实习中再次获得教学技能的提升。因此,在第四学年通过延长实习时间,调整实习形式,增加实习教学反思报告和调研报告等实习任务的方式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建芹,姬慧静.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趋向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3]王新民,彭家寅.师范生教學技能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4).
[4]国家教委教师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Z].[1994]2号文件,1994.
[5]李永新,李劲主编.中学数学教育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6]王屯兵.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实践探索[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6).
【作者简介】
何念如(1972~),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