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了中小型水库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及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现存质量监督问题的对策及建议,同时强化了组织管理水平并优化施工队伍素质。确保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各个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良的水利民生工程。
【关键词】质量监督;水利工程;工程建设
1.中小型水库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随着水利建设设施投资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监督的手段不断进步,监督的程序不断规范,促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依法执行,因此大大提高了质量监督的实际执行力。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科学和完善监管体系,显著提高并较好保证了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质量。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业务的不断过大,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方面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1.1施工队伍质量问题
大的项目工程,由于其技术和规模都备受重视,所以都会由优良的施工队伍和先进的工艺设备承担。相比之下,中小型水库险加固工程项目,就得不到重视,往往其技术力量就无法得到保证。一般说来,一个骨架齐全、能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应该具备一定比例的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一定数量的经验老道的技术工人。这是一个成熟施工队伍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否则,不具备这些基础的施工队伍,管理就会混乱无度,甚至低级性错误频繁出现。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队伍都是一家或是特定的几家施工单位的项目部来负责承包项目施工。而这些施工单位往往都存在技术人员不到位,技术设备不全面的问题。在一线施工场所的施工人员经验相对不足,甚至不是随队的农民施工队伍,而是临时雇用的施工技术欠缺的农民工,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资历都比较浅,相应的技术水平也难以保证,设计图纸不规范,施工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变更不走规范程序等问题普遍。而这些,就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1.2组织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常具有单价低、工期短和投资少的特征,因此,管理和监理费用都相对比较低,管理和监理制度要科学规范得以切实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不能像大型工程一样,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优良的施工队伍,其检测手段也难以达到标准。市县级水利监管部门,由于经费短缺,很少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一流的检测人才,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在很多需要多方面专业知识的项目中,存在很多关键环节过分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从而使质量标准监管实施困难。如果一旦出现需要缩短工期的情况,则很可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同时,监理队伍人员不足,且素质不一,监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此外,缺乏组织对施工队伍人员的技术培训,疏于对施工队伍人员的安全知识普及,致使对质量意识淡薄,施工不按照规范,甚至导致返工,尤其是一线工人通常不能科学地使用和维护技术设备,设备寿命缩短,施工队伍组织纪律性差,规章制度不严,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1.3质量监督中的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从办理相关质监手续开始,至工程质量评定结束。在这个过程当中,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应该主动配合质监机构对它们进行监控,以保证所建造的水利工程设施的质量。为了工程质量得以保证,这就要求质监机构必须采取一定的质监方法,同时在质量监督实践过程中,总结并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质监方案,扎实做好质量把关工作。然而,目前市县级基层普遍不重视水利建设项目的质量把关,忽视质监在水利项目建设中的地位。通常将质量监督机构与被监督单位质监的关系理解成了合同或雇用的关系,把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测相互混淆,暴露出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认识的严重不足。
2.现存质量监督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水利部门颁布的相关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文件中规定,水利工程质量按照建设单位负责,由监理部门控制,施工单位保证,以及政府部门总体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目前,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量不大,难度较低,其工程项目法人一般有市县级水利部门担任;质量监督工作则是由市一级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机构在硬实力(技术设备)和软实力(技术人员)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上述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改善工作,切实提升质量监督水平。
2.1优化施工队伍素质
(1)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承建资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整体提升工程质量。
例如质监人员应该坚守一线施工现场,发现并解决处理相关工程质量问题;质量监督人员采取不定期抽查等形式,排查质量问题,杜绝质量隐患;施工的各个工序,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执行,对一些特别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验收程序。
(2)规范施工方法,完善施工工艺,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可靠,同时力求达到美观标准。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监督人员对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认真核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反映并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返工,牢牢把好工程质量关。
2.2强化组织管理水平
健全的质量保障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向其职工明确责任制度,各司其职,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要强化技术人员规范操作意识,保证施工进程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同时,开展必要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规范施工教育工作,向相关的技术人员宣传相关的法律要求,全面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充分挖掘从业人员的工作干劲,同时抓好安全施工的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也应该强化自身的管理职能,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提升质量监督水平,改善质量监督体系,切实、高效地控制质量监督全过程。
2.3深化质量监督改革
加大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监督手段。利用现有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切实做好加强现场检测的工作,提高质量监督的科技手段,保证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积极总结摸索,坚持推行强制性的质量检测手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特殊部位或其他关键环节的工艺选择和相关措施的安全可靠性评定进行技术辅助和指导。在自身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推进质量监督队伍向前发展,扎实基础工作,加强队伍的教育培训,强化意识,保障监督队伍不散,思想不乱,工作不慢,做到工作科学实效开展,凡事寻章依法进行。
3.结束语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关系着水利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绝对不能因为其工程量小,投资少,标准不够高而疏于管理和监督。保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依靠各个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良的水利民生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茂,石春梅.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3).
[2]王庆彬.我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J].科技风,2010,(1).
[3]乔建宁.搞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几点做法[J].水利发展研究,2009,(7).
【关键词】质量监督;水利工程;工程建设
1.中小型水库施工中的质量监督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近年来,随着水利建设设施投资体制的改革不断完善,监督的手段不断进步,监督的程序不断规范,促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依法执行,因此大大提高了质量监督的实际执行力。在此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科学和完善监管体系,显著提高并较好保证了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质量。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业务的不断过大,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方面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1.1施工队伍质量问题
大的项目工程,由于其技术和规模都备受重视,所以都会由优良的施工队伍和先进的工艺设备承担。相比之下,中小型水库险加固工程项目,就得不到重视,往往其技术力量就无法得到保证。一般说来,一个骨架齐全、能承担重大工程项目的施工队伍,应该具备一定比例的训练有素的技术人员和一定数量的经验老道的技术工人。这是一个成熟施工队伍应该达到的基本标准。否则,不具备这些基础的施工队伍,管理就会混乱无度,甚至低级性错误频繁出现。
目前,水利工程施工队伍都是一家或是特定的几家施工单位的项目部来负责承包项目施工。而这些施工单位往往都存在技术人员不到位,技术设备不全面的问题。在一线施工场所的施工人员经验相对不足,甚至不是随队的农民施工队伍,而是临时雇用的施工技术欠缺的农民工,设计和施工单位的资历都比较浅,相应的技术水平也难以保证,设计图纸不规范,施工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变更不走规范程序等问题普遍。而这些,就为水利工程的质量安全带来不小的隐患。
1.2组织管理中的问题
由于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常具有单价低、工期短和投资少的特征,因此,管理和监理费用都相对比较低,管理和监理制度要科学规范得以切实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另外,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不能像大型工程一样,配备先进的设备和优良的施工队伍,其检测手段也难以达到标准。市县级水利监管部门,由于经费短缺,很少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一流的检测人才,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在很多需要多方面专业知识的项目中,存在很多关键环节过分依赖于工程师的经验,从而使质量标准监管实施困难。如果一旦出现需要缩短工期的情况,则很可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同时,监理队伍人员不足,且素质不一,监理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此外,缺乏组织对施工队伍人员的技术培训,疏于对施工队伍人员的安全知识普及,致使对质量意识淡薄,施工不按照规范,甚至导致返工,尤其是一线工人通常不能科学地使用和维护技术设备,设备寿命缩短,施工队伍组织纪律性差,规章制度不严,工程质量很难保证。
1.3质量监督中的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从办理相关质监手续开始,至工程质量评定结束。在这个过程当中,建设、监理和设计单位应该主动配合质监机构对它们进行监控,以保证所建造的水利工程设施的质量。为了工程质量得以保证,这就要求质监机构必须采取一定的质监方法,同时在质量监督实践过程中,总结并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质监方案,扎实做好质量把关工作。然而,目前市县级基层普遍不重视水利建设项目的质量把关,忽视质监在水利项目建设中的地位。通常将质量监督机构与被监督单位质监的关系理解成了合同或雇用的关系,把质量监督和质量检测相互混淆,暴露出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认识的严重不足。
2.现存质量监督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水利部门颁布的相关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文件中规定,水利工程质量按照建设单位负责,由监理部门控制,施工单位保证,以及政府部门总体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目前,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工程量不大,难度较低,其工程项目法人一般有市县级水利部门担任;质量监督工作则是由市一级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负责,监督机构在硬实力(技术设备)和软实力(技术人员)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要做好质量监督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上述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改善工作,切实提升质量监督水平。
2.1优化施工队伍素质
(1)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的承建资质,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监督管理手段,整体提升工程质量。
例如质监人员应该坚守一线施工现场,发现并解决处理相关工程质量问题;质量监督人员采取不定期抽查等形式,排查质量问题,杜绝质量隐患;施工的各个工序,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执行,对一些特别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验收程序。
(2)规范施工方法,完善施工工艺,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可靠,同时力求达到美观标准。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监督人员对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认真核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反映并要求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监理工程师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返工,牢牢把好工程质量关。
2.2强化组织管理水平
健全的质量保障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前提。施工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规章向其职工明确责任制度,各司其职,并加强监督和检查工作。要强化技术人员规范操作意识,保证施工进程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进行。同时,开展必要的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规范施工教育工作,向相关的技术人员宣传相关的法律要求,全面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充分挖掘从业人员的工作干劲,同时抓好安全施工的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也应该强化自身的管理职能,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监督和检查力度,提升质量监督水平,改善质量监督体系,切实、高效地控制质量监督全过程。
2.3深化质量监督改革
加大措施,不断提高质量监督手段。利用现有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切实做好加强现场检测的工作,提高质量监督的科技手段,保证质量监督的科学性,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积极总结摸索,坚持推行强制性的质量检测手段,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特殊部位或其他关键环节的工艺选择和相关措施的安全可靠性评定进行技术辅助和指导。在自身队伍建设上,要进一步推进质量监督队伍向前发展,扎实基础工作,加强队伍的教育培训,强化意识,保障监督队伍不散,思想不乱,工作不慢,做到工作科学实效开展,凡事寻章依法进行。
3.结束语
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质量监督的发展,关系着水利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绝对不能因为其工程量小,投资少,标准不够高而疏于管理和监督。保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质量,需要依靠各个参与单位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优良的水利民生工程。
【参考文献】
[1]张茂,石春梅.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成就、问题及对策[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1,(3).
[2]王庆彬.我国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控制对策[J].科技风,2010,(1).
[3]乔建宁.搞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几点做法[J].水利发展研究,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