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场雪后,海半仙从酒坊出来对翠屏说,酒花开得刚好,再过一礼拜可以蒸酒了,今年得再请个伙计。翠屏说,昨天来了个后生,手脚挺麻利的,你看看再说。
第二天,在酒坊忙乎的海半仙听到身后响起积雪踩踏的声响,嘎吱嘎吱,海半仙转过身,一个夹着蓝印花包裹的后生朝他过来。
李初七站在海半仙面前,头发短短,眉清目秀。海半仙问了他几个蒸酒的事儿,他都答得上。海半仙点点头说留下。李初七特别勤快,天天在酒坊扫地擦锅听发酵,话不多,活不少。没事闲下来坐在角落听老伙计们闲聊,他们会聊喝酒,聊蒸酒,当然也聊女人。
这天,看门的跑进来说外面来了个人,要跟海半仙比蒸酒。正说着,有人大步跨进来,那人一拱手,我叫阮小五,也会一两手蒸酒手艺。天下蒸酒是一家,听说海半仙同山烧出了名,想跟海师傅比蒸酒会友。海半仙问阮小五要是比输了怎么办。阮小五想了想说,输了割舌头。海半仙说好,当下两人击掌为盟。
蒸酒那天,酒坊里搭起了祭祀酒神杜康的简单案桌,海半仙带领众人祭拜。李初七跪在海半仙身后,神情庄重,比每一个伙计都虔诚。海半仙和阮小五各选了三缸待蒸的酒料和蒸酒器具,要了两间屋。海半仙问阮小五要几个帮手。阮小五说一个够了,初七兄弟跟我同住,能有他做帮手最好不过。
海半仙喊李初七。李初七没吱声。海半仙四下一看,李初七正在准备蒸酒用的柴禾。海半仙心中又对他添了几分好感。这天,海半仙和阮小五各蒸出三坛同山烧,一起放进小屋,上了两道门,海半仙和阮小五各拿一把钥匙。两人拱了拱手说三天后见分晓。
三天后,酒略有沉淀。海半仙请来同山镇最资深的六名酒客早早坐在酒馆等着。海半仙和阮小五带着六坛酒进来。六坛酒打开后,醇香从酒馆内飘到酒馆外。几只停在屋檐的麻雀在醉倒之前赶紧拍着翅膀飞走了。六名酒客逐一轮流从坛里取酒,从酒色、酒香到酒味,深深嗅,细细品,慢慢咂……几轮下来,他们把铜板扔在其中三坛酒前的小酒盅里。
同山镇最年长的族长太公洪八公让人抱起酒坛,坛底贴着蒸酒人名字的小纸条。洪八公尖着细嗓门捏着小纸条喊,第一坛。蒸酒人海半仙……第三坛,蒸酒人海半仙……第七坛,蒸酒人……
阮小五脸色渐变,额头的细汗涌到下巴,凝成一排晶透的汗珠。洪八公喊,海──半──仙。阮小五坐倒在椅子上,下巴的汗齐齐滴下,阴着脸不说话。
海半仙走到他面前歉然道,阮师傅──
阮小五跑到酒坛前,连倒了六碗酒,逐一喝过,朝海半仙鞠躬,海师傅,阮小五真心服了。拿剪刀来。
早有小伙计递上剪刀,阮小五伸出舌头要剪。李初七的身子似乎晃了下。海半仙夺过剪刀,阮师傅且慢,先听我说两句。来人,拿琉璃杯。海半仙将阮小五蒸的酒倒进琉璃杯,对着阳光照,杯里竟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色泽奇幻。海半仙说,阮师傅蒸出了霓虹色,这是蒸酒师傅蒸一辈子酒也難以掌握的本事。论酒香酒味我是胜了一筹,可论酒色,我不如阮师傅。所以我们打了平手,这舌头不能剪。
阮小五跟海半仙对饮。阮小五叹气,海师傅,其实我是出来找老婆的。听说她到了同山镇,所以我想一边帮你蒸酒一边找她。
海半仙说,夫妻宜和不宜离,你留下,我帮你找。于是阮小五晚上蒸酒,白天找老婆,把同山镇转了个遍。半个月后阮小五说不找了。
阮小五在后厢房整理行装时,海半仙进来,身后跟着垂着头的李初七。阮小五手里的衣衫落地。海半仙笑,夫妻双双把家还,这可是我最爱听的一出黄梅戏,你们总得把它唱完整了才是。
原来,李初七也就是李七巧,是上虞李家庄的酿酒女传人,招了个上门女婿阮小五。阮小五出身安徽亳州一个酿酒世家,李七巧的酿酒手艺比阮小五高出四五成。夫妻俩睁眼闭眼说的都是酒事。
这李七巧长得俏,手艺好,人又聪明,可因为爱酿酒胜过了爱男人,一年有八个月辰光跑在外面,誓愿成为一代女酒王。阮小五也只得一年用八个月辰光找老婆。李七巧说,这么多年,茅台汾酒五粮液都偷学过几招,可以跟海半仙同山烧比试比试了。阮小五苦劝无效,只得任李七巧潜入海半仙酒坊,随后也赶着跟来。
那三坛酒,其实是小伙计李初七亲手蒸的,酒师傅阮小五则是跑前跑后的帮手,那霓虹色是李七巧花了八年工夫才学会的。
海半仙说,其实他早在李七巧与阮小五见面时就隐约猜到二者不同寻常。后来吃饭时,他多次发现阮小五爱吃鸡皮,李七巧则会挟起剥下鸡皮的鸡肉;阮小五有两回偷偷塞钱给买菜的黄妈,让她买点小鲫鱼,而他发现李七巧对小鲫鱼特别喜爱。还有那回,他喊李七巧给阮小五蒸酒打下手时,起先李七巧头发沾了根稻草屑,阮小五经过她身边时,迅速替李七巧摘下稻草屑,两人对视的眼神透着无限默契。
两人在海半仙面前跪下,海师傅,原谅我们……
海半仙把他们扶起,笑道,这段时间,我有意让你们学蒸酒,自然也学得了你们的霓虹色手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你说过,天下蒸酒是一家,一家人还计较什么呢。来,拿上两坛同山烧,回家吧。
选自《天池》
第二天,在酒坊忙乎的海半仙听到身后响起积雪踩踏的声响,嘎吱嘎吱,海半仙转过身,一个夹着蓝印花包裹的后生朝他过来。
李初七站在海半仙面前,头发短短,眉清目秀。海半仙问了他几个蒸酒的事儿,他都答得上。海半仙点点头说留下。李初七特别勤快,天天在酒坊扫地擦锅听发酵,话不多,活不少。没事闲下来坐在角落听老伙计们闲聊,他们会聊喝酒,聊蒸酒,当然也聊女人。
这天,看门的跑进来说外面来了个人,要跟海半仙比蒸酒。正说着,有人大步跨进来,那人一拱手,我叫阮小五,也会一两手蒸酒手艺。天下蒸酒是一家,听说海半仙同山烧出了名,想跟海师傅比蒸酒会友。海半仙问阮小五要是比输了怎么办。阮小五想了想说,输了割舌头。海半仙说好,当下两人击掌为盟。
蒸酒那天,酒坊里搭起了祭祀酒神杜康的简单案桌,海半仙带领众人祭拜。李初七跪在海半仙身后,神情庄重,比每一个伙计都虔诚。海半仙和阮小五各选了三缸待蒸的酒料和蒸酒器具,要了两间屋。海半仙问阮小五要几个帮手。阮小五说一个够了,初七兄弟跟我同住,能有他做帮手最好不过。
海半仙喊李初七。李初七没吱声。海半仙四下一看,李初七正在准备蒸酒用的柴禾。海半仙心中又对他添了几分好感。这天,海半仙和阮小五各蒸出三坛同山烧,一起放进小屋,上了两道门,海半仙和阮小五各拿一把钥匙。两人拱了拱手说三天后见分晓。
三天后,酒略有沉淀。海半仙请来同山镇最资深的六名酒客早早坐在酒馆等着。海半仙和阮小五带着六坛酒进来。六坛酒打开后,醇香从酒馆内飘到酒馆外。几只停在屋檐的麻雀在醉倒之前赶紧拍着翅膀飞走了。六名酒客逐一轮流从坛里取酒,从酒色、酒香到酒味,深深嗅,细细品,慢慢咂……几轮下来,他们把铜板扔在其中三坛酒前的小酒盅里。
同山镇最年长的族长太公洪八公让人抱起酒坛,坛底贴着蒸酒人名字的小纸条。洪八公尖着细嗓门捏着小纸条喊,第一坛。蒸酒人海半仙……第三坛,蒸酒人海半仙……第七坛,蒸酒人……
阮小五脸色渐变,额头的细汗涌到下巴,凝成一排晶透的汗珠。洪八公喊,海──半──仙。阮小五坐倒在椅子上,下巴的汗齐齐滴下,阴着脸不说话。
海半仙走到他面前歉然道,阮师傅──
阮小五跑到酒坛前,连倒了六碗酒,逐一喝过,朝海半仙鞠躬,海师傅,阮小五真心服了。拿剪刀来。
早有小伙计递上剪刀,阮小五伸出舌头要剪。李初七的身子似乎晃了下。海半仙夺过剪刀,阮师傅且慢,先听我说两句。来人,拿琉璃杯。海半仙将阮小五蒸的酒倒进琉璃杯,对着阳光照,杯里竟呈现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色泽奇幻。海半仙说,阮师傅蒸出了霓虹色,这是蒸酒师傅蒸一辈子酒也難以掌握的本事。论酒香酒味我是胜了一筹,可论酒色,我不如阮师傅。所以我们打了平手,这舌头不能剪。
阮小五跟海半仙对饮。阮小五叹气,海师傅,其实我是出来找老婆的。听说她到了同山镇,所以我想一边帮你蒸酒一边找她。
海半仙说,夫妻宜和不宜离,你留下,我帮你找。于是阮小五晚上蒸酒,白天找老婆,把同山镇转了个遍。半个月后阮小五说不找了。
阮小五在后厢房整理行装时,海半仙进来,身后跟着垂着头的李初七。阮小五手里的衣衫落地。海半仙笑,夫妻双双把家还,这可是我最爱听的一出黄梅戏,你们总得把它唱完整了才是。
原来,李初七也就是李七巧,是上虞李家庄的酿酒女传人,招了个上门女婿阮小五。阮小五出身安徽亳州一个酿酒世家,李七巧的酿酒手艺比阮小五高出四五成。夫妻俩睁眼闭眼说的都是酒事。
这李七巧长得俏,手艺好,人又聪明,可因为爱酿酒胜过了爱男人,一年有八个月辰光跑在外面,誓愿成为一代女酒王。阮小五也只得一年用八个月辰光找老婆。李七巧说,这么多年,茅台汾酒五粮液都偷学过几招,可以跟海半仙同山烧比试比试了。阮小五苦劝无效,只得任李七巧潜入海半仙酒坊,随后也赶着跟来。
那三坛酒,其实是小伙计李初七亲手蒸的,酒师傅阮小五则是跑前跑后的帮手,那霓虹色是李七巧花了八年工夫才学会的。
海半仙说,其实他早在李七巧与阮小五见面时就隐约猜到二者不同寻常。后来吃饭时,他多次发现阮小五爱吃鸡皮,李七巧则会挟起剥下鸡皮的鸡肉;阮小五有两回偷偷塞钱给买菜的黄妈,让她买点小鲫鱼,而他发现李七巧对小鲫鱼特别喜爱。还有那回,他喊李七巧给阮小五蒸酒打下手时,起先李七巧头发沾了根稻草屑,阮小五经过她身边时,迅速替李七巧摘下稻草屑,两人对视的眼神透着无限默契。
两人在海半仙面前跪下,海师傅,原谅我们……
海半仙把他们扶起,笑道,这段时间,我有意让你们学蒸酒,自然也学得了你们的霓虹色手艺。学人之长,补己之短。你说过,天下蒸酒是一家,一家人还计较什么呢。来,拿上两坛同山烧,回家吧。
选自《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