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茶具、热水壶、手表包装盒、家具到飞机内舱,杨明洁涉猎的范围可谓极广。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产品设计师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他们总是能在某个即使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找到创新点,为客户注入新鲜的元素。
当你以为自己的世界正被品牌包围的时候,实际上,产品设计师也以同样的方式渗透到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是你很少去追究到底是谁设计了你正在使用的某件产品。
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极端的巧合:你早上刷牙用的杯子、制作果汁的榨汁机、吃早餐坐的凳子,出门戴的太阳眼镜、等公车的候车亭、办公用的移动硬盘、都出自同一个产品设计师之手。虽然机会微乎其微,但绝对存在。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杨明洁就为不同的品牌和机构设计过以上罗列的种种产品。
这样看来,产品设计师要么是万能,要么什么都懂,不然怎么能设计出跨度如此大的不同产品?杨明洁却坦言:“我们设计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我们不熟悉的领域,都是我们第一次设计这一类产品。”很难想象目前他在帮某个国际航空公司研究飞机内舱未来五年的趋势,此前,他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经验,“但是客户委托我们设计了。”他认为这与自己平时做其他设计是分不开的。
都在设计自己不熟悉的东西
2012年的圣诞节,乔布斯家人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之一,无疑是乔布斯生前参与设计的游艇在经历长期的工程款纠纷之后,终于获准航行。
乔布斯本身对游艇一窍不通,他只是将设计苹果电子产品的理念移植到一艘游艇之上,有人甚至认为它像一座移动的苹果专卖店。如同苹果所有的产品一样,它体现的是极简主义的风格,整个船体都安装了3米高的玻璃舷窗,这种特殊玻璃是由苹果专卖店的总工程师研制而成,此外,乔布斯还在船内配备有7台27英寸的iMac电脑,游艇的导航、系统控制和其他航海软件都运行其上。可以说,乔布斯以自己的独特思维为游艇界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
类似乔布斯设计游艇这样的举动,业界喜欢用“跨界”来形容。但在杨明洁看来,跨界似乎不太合适,“在产品设计的领域里,许多东西都是共通的,有时,当你在设计一个电子产品的时候,也许会为一个家具设计找到灵感。”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从求学到工作,杨明洁在设计这一行已经浸淫了19年。而在设计的世界里,他选择了产品设计,并于2005年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YANG DESIGN(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是中国迄今最具影响力的产品设计顾问机构之一,合作伙伴涉及绿色和平组织、绝对伏特加、奥迪、斯沃琪等国内外高端品牌,三度获得德国红点奖的肯定。
如之前所言,杨明洁在一个又一个自己陌生的领域里,运用熟练的设计为那些存在已久的产品带去新面貌,很多时候是客户主动找上门委托设计,“这些大公司有时需要的只是一个创意,不要求你懂得他们专业领域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创造了完美的用户体验。”
最近,他设计的第一套茶具刚刚在北京发布。在与马来西亚品牌皇家雪兰莪合作的这套精品茶具中,他从以往的设计经验出发,巧妙地在品牌精湛的锡鑞工艺基础上融入竹子。“这不仅仅是材质上的结合,或者是将竹子的形态融入设计之中,更主要的是这具有使用功能上的意义。”在他的设计中,一方面很好地做到了防烫,另一方面也能快速释茶,使用起来更自然方便,始终贯彻“完美用户体验”的设计理念。
在杨明洁看来,这是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他说,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出现在市场,“最难的是如何将一张图纸变成一件真实的产品”。而且是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有人常拿设计师和艺术家做比较,杨明洁认为做设计师比做艺术家更难,“艺术是见仁见智的东西,艺术家可以我行我素,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满足自己就可以了。设计师,尤其是产品设计师则不行,我们要取悦的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你设计的东西,好或不好,一用就知道了,由不得模棱两可。”也因为这样,反过来,设计师也能得到比艺术家更多的满足感,不是来自名气上,而是有更多人因为设计而受益。
品牌与设计师的互相选择
一个杰出的产品设计师可以超越服务品牌本身,消费者会追着购买他们设计的每一件东西,至于上面打的是什么logo,都是其次。
当然,品牌对产品设计师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从事产品设计这一行,最忌讳的就是不诚实、不专心。一个好的设计机构并非是“全能型选手”,还是必须“术业有专攻”,杨明洁在德国学习的导师曾告诉他,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什么都会做,那就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一个设计机构如果什么门类的设计都做,如空间,平面,品牌,产品,那只能是一个三四流的设计机构。”因此,从1994年读大学到今天,杨明洁一直只做一件事——产品设计。
同样的,产品设计师都喜欢和成熟品牌合作,“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你能提供什么,他们懂得尊重设计师。如果一个客户很难沟通,不懂设计但还要指手画脚,我觉得没有合作的必要。”杨明洁说。
在2012年,杨明洁和另一个品牌也有愉快的合作,他很欣赏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合理苛刻。这是杨明洁和意大利NATUZ7合作推出的多功能家居系统T-B0x,在他工作室的公共区域里随处可见。它们由一个个方形模块构成,可随意组成各种功能的家具。这些模块内部设计了一个巧妙的T形支架,增加了单体的强度,可以用作把手,即使是女生,也能轻松搬动。然而正是中间这个T形支架,整整让这个原本计划在2011年米兰国际家具展推出的作品延迟了一年才面世。“这个支架因为材料的独特性,对于打模的要求相当高,之前在国内一直无法将T形支架的线做直,后来NATUZ7拿回意大利做,终于达到了设计稿的标准。”杨明洁解释,“所以,我特别喜欢跟这样的客户合作,他们非常认真,同时也明白一个设计的可完成度在哪里。”
在杨明洁看来,这种可零可散、可组可合、细胞化、参数化的设计语言将是未来设计的趋势之一,更符合现代人对于家具的期望。他以自己最喜欢的设计师组合Ronan&Erwan Bourouec为例,这两兄弟的设计就充满了模块化。杨明洁取出他们的作品,是设计于2004年的Algues,用的是新型的塑料材质,形状像树枝,然而光是两个这样的“树枝”还看不出什么端倪,“如果有很多很多个,它们就可以自由组合成各种东西,可以变成屏风,或者随意拼接着装饰。”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不仅要关心时下消费者的喜好,而且还要预见到未来的趋势。杨明洁在2012年还出版了一本名为“设计趋势报告”的书,详细记述了YANG DES GN常年跟踪研究的十多种设计趋势。不过,杨明洁谦虚地表示那只是一种参考。也许,设计理论有时也和艺术一样,见仁见智。
职业问答
《风尚周报》:在大牌旗下当设计师,和独立拥有自己的品牌,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困难,是你未曾预料过的?
杨明洁:在大牌实现的是品牌的梦想,独立后实现的是自己的梦想。我从一个单纯的设计师转变力一个品牌的经营者,而现在团队成熟后,我又回到了单纯设计师的状态。经历过很多困难,只要有梦想都是可以克服的。
《风尚周报》:你一直强调“完美用户体验”,在你的标准里,这个“完美”包括哪些内容?当中最重要的又是哪些?
杨明洁:包括五个条件:视觉层面,设计美不美观,用户层面,消费者是不是认同;生产层面,现在的生产技术是否可以完成;品牌层面,是否符合相应品牌的DNA和族群需要;社会层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前面三个是基本的原则,一个好的产品,必须做到人机交互。
《风尚周报》:还有一些设计领域是你没有涉及的,接下来有没有你特别想做但还没做的产品?
杨明洁:可能我会考虑设计服装,从来没有尝试过,觉得很有趣。
当你以为自己的世界正被品牌包围的时候,实际上,产品设计师也以同样的方式渗透到你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是你很少去追究到底是谁设计了你正在使用的某件产品。
有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极端的巧合:你早上刷牙用的杯子、制作果汁的榨汁机、吃早餐坐的凳子,出门戴的太阳眼镜、等公车的候车亭、办公用的移动硬盘、都出自同一个产品设计师之手。虽然机会微乎其微,但绝对存在。作为一个产品设计师,杨明洁就为不同的品牌和机构设计过以上罗列的种种产品。
这样看来,产品设计师要么是万能,要么什么都懂,不然怎么能设计出跨度如此大的不同产品?杨明洁却坦言:“我们设计的每一件产品,都是我们不熟悉的领域,都是我们第一次设计这一类产品。”很难想象目前他在帮某个国际航空公司研究飞机内舱未来五年的趋势,此前,他没有这方面的任何经验,“但是客户委托我们设计了。”他认为这与自己平时做其他设计是分不开的。
都在设计自己不熟悉的东西
2012年的圣诞节,乔布斯家人收到的最好的礼物之一,无疑是乔布斯生前参与设计的游艇在经历长期的工程款纠纷之后,终于获准航行。
乔布斯本身对游艇一窍不通,他只是将设计苹果电子产品的理念移植到一艘游艇之上,有人甚至认为它像一座移动的苹果专卖店。如同苹果所有的产品一样,它体现的是极简主义的风格,整个船体都安装了3米高的玻璃舷窗,这种特殊玻璃是由苹果专卖店的总工程师研制而成,此外,乔布斯还在船内配备有7台27英寸的iMac电脑,游艇的导航、系统控制和其他航海软件都运行其上。可以说,乔布斯以自己的独特思维为游艇界注入了新的灵感和活力。
类似乔布斯设计游艇这样的举动,业界喜欢用“跨界”来形容。但在杨明洁看来,跨界似乎不太合适,“在产品设计的领域里,许多东西都是共通的,有时,当你在设计一个电子产品的时候,也许会为一个家具设计找到灵感。”
这是他的经验之谈。从求学到工作,杨明洁在设计这一行已经浸淫了19年。而在设计的世界里,他选择了产品设计,并于2005年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YANG DESIGN(杨明洁设计顾问机构),是中国迄今最具影响力的产品设计顾问机构之一,合作伙伴涉及绿色和平组织、绝对伏特加、奥迪、斯沃琪等国内外高端品牌,三度获得德国红点奖的肯定。
如之前所言,杨明洁在一个又一个自己陌生的领域里,运用熟练的设计为那些存在已久的产品带去新面貌,很多时候是客户主动找上门委托设计,“这些大公司有时需要的只是一个创意,不要求你懂得他们专业领域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是否创造了完美的用户体验。”
最近,他设计的第一套茶具刚刚在北京发布。在与马来西亚品牌皇家雪兰莪合作的这套精品茶具中,他从以往的设计经验出发,巧妙地在品牌精湛的锡鑞工艺基础上融入竹子。“这不仅仅是材质上的结合,或者是将竹子的形态融入设计之中,更主要的是这具有使用功能上的意义。”在他的设计中,一方面很好地做到了防烫,另一方面也能快速释茶,使用起来更自然方便,始终贯彻“完美用户体验”的设计理念。
在杨明洁看来,这是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他说,一个产品,从设计到出现在市场,“最难的是如何将一张图纸变成一件真实的产品”。而且是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有人常拿设计师和艺术家做比较,杨明洁认为做设计师比做艺术家更难,“艺术是见仁见智的东西,艺术家可以我行我素,很多时候,他们只需要满足自己就可以了。设计师,尤其是产品设计师则不行,我们要取悦的是成千上万的消费者,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你设计的东西,好或不好,一用就知道了,由不得模棱两可。”也因为这样,反过来,设计师也能得到比艺术家更多的满足感,不是来自名气上,而是有更多人因为设计而受益。
品牌与设计师的互相选择
一个杰出的产品设计师可以超越服务品牌本身,消费者会追着购买他们设计的每一件东西,至于上面打的是什么logo,都是其次。
当然,品牌对产品设计师有自己的选择标准。从事产品设计这一行,最忌讳的就是不诚实、不专心。一个好的设计机构并非是“全能型选手”,还是必须“术业有专攻”,杨明洁在德国学习的导师曾告诉他,如果有人跟你说他什么都会做,那就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好。“一个设计机构如果什么门类的设计都做,如空间,平面,品牌,产品,那只能是一个三四流的设计机构。”因此,从1994年读大学到今天,杨明洁一直只做一件事——产品设计。
同样的,产品设计师都喜欢和成熟品牌合作,“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知道你能提供什么,他们懂得尊重设计师。如果一个客户很难沟通,不懂设计但还要指手画脚,我觉得没有合作的必要。”杨明洁说。
在2012年,杨明洁和另一个品牌也有愉快的合作,他很欣赏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合理苛刻。这是杨明洁和意大利NATUZ7合作推出的多功能家居系统T-B0x,在他工作室的公共区域里随处可见。它们由一个个方形模块构成,可随意组成各种功能的家具。这些模块内部设计了一个巧妙的T形支架,增加了单体的强度,可以用作把手,即使是女生,也能轻松搬动。然而正是中间这个T形支架,整整让这个原本计划在2011年米兰国际家具展推出的作品延迟了一年才面世。“这个支架因为材料的独特性,对于打模的要求相当高,之前在国内一直无法将T形支架的线做直,后来NATUZ7拿回意大利做,终于达到了设计稿的标准。”杨明洁解释,“所以,我特别喜欢跟这样的客户合作,他们非常认真,同时也明白一个设计的可完成度在哪里。”
在杨明洁看来,这种可零可散、可组可合、细胞化、参数化的设计语言将是未来设计的趋势之一,更符合现代人对于家具的期望。他以自己最喜欢的设计师组合Ronan&Erwan Bourouec为例,这两兄弟的设计就充满了模块化。杨明洁取出他们的作品,是设计于2004年的Algues,用的是新型的塑料材质,形状像树枝,然而光是两个这样的“树枝”还看不出什么端倪,“如果有很多很多个,它们就可以自由组合成各种东西,可以变成屏风,或者随意拼接着装饰。”
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师,不仅要关心时下消费者的喜好,而且还要预见到未来的趋势。杨明洁在2012年还出版了一本名为“设计趋势报告”的书,详细记述了YANG DES GN常年跟踪研究的十多种设计趋势。不过,杨明洁谦虚地表示那只是一种参考。也许,设计理论有时也和艺术一样,见仁见智。
职业问答
《风尚周报》:在大牌旗下当设计师,和独立拥有自己的品牌,这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困难,是你未曾预料过的?
杨明洁:在大牌实现的是品牌的梦想,独立后实现的是自己的梦想。我从一个单纯的设计师转变力一个品牌的经营者,而现在团队成熟后,我又回到了单纯设计师的状态。经历过很多困难,只要有梦想都是可以克服的。
《风尚周报》:你一直强调“完美用户体验”,在你的标准里,这个“完美”包括哪些内容?当中最重要的又是哪些?
杨明洁:包括五个条件:视觉层面,设计美不美观,用户层面,消费者是不是认同;生产层面,现在的生产技术是否可以完成;品牌层面,是否符合相应品牌的DNA和族群需要;社会层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前面三个是基本的原则,一个好的产品,必须做到人机交互。
《风尚周报》:还有一些设计领域是你没有涉及的,接下来有没有你特别想做但还没做的产品?
杨明洁:可能我会考虑设计服装,从来没有尝试过,觉得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