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角度,通过从教学内容(重点、难点)阐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教”的时机与作用。进一步认识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堂的“效能”。
关键词:教的时机;课堂效能
“教”是教学行为,它必须依托于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直接反映教师行为的方向。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的“教”应放在“二点”之上。
一、在“重点”处,生成精彩
[案例一]《平移》教学片段:笔者在教学《平移》一课中,重点要让学生知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学生往往会把图形平移后中间空的距离看成是平移的距离。因而在设计这个教学时,教师“教”的重心就移至于此。
[实录\&点评\&在研究了什么是平移以后,出示不同位置、形状大小一样的小鱼(下面用三角形表示小鱼):
师:红色小鱼到底要向左平移多少距离才能和紫色小鱼重合?
生:量一下才能知道。
师:是的,量一下是個好办法。现在我们如果加上格子,你能看出来是多少吗?
\&学生应有的机会:
学生有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机会。(大胆对平移的距离进行猜测,对各种方法进行操作实践,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归纳总结出图形平移距离的正确算法。从而对平移的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老师给予的帮助:
提供学具、巡查指导、示范演示、组织讨论、总结提升。(为学生提供本课时所需要学具,并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示范演示操作的过程,让学生操作更为准确,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把结果进行提炼,最后归纳总结。)\&老师边说边把小鱼图添上格子。
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认为是2格的、3格的,也有5格的。老师分别把这些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还不统一,你有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吗?你的练习纸上也有这两条小鱼,先动手试一试,再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反馈验证方法,学生得出以下几种:
1.移动实物直接验证。
2.翻转再减加以验证说明:中间空格两格,鱼身3格,所以共5格。
3.找对应点加以验证说明:从鱼尾巴到鱼尾巴对应的地方刚好5格。
4.根据距离标上数,数一数。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加以演示,并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证明是向左平移了5格,看来是的。那怎么会看成是2格呢?……\&]
二、在“难点”处,顺水推舟
[案例二]笔者任教《克的认识》教学片段:
[实录\&点评\&(一)引入:
1.学生介绍自己所带物品的质量。
2.老师提出任务:今天要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采购员,自己先一个地方,装出规定质量的物品,能做到吗?\&“克的认识”是观念教学,观念的形成有赖于体验与积累,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具体质量,既有具体的感知,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质量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估计提供具体的依据和可参照的标准。\&(二)展开:
学生活动:装出规定质量的物品并交流。
1.师:谁来说说你装的是什么,有多重?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装了1000克苹果,是称出来的。
生2:我装了500克香皂,有5块,每块100克。
……
2.将学生课前自带的物品分小组按1000克、500克、100克、50克分放成四堆。并请各小组检查自己组旁边的这堆物品,看看有没有放正确。并说说你们是怎样检查的?
参考文献:
[1]杨豫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黃爱华.黄爱华的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关键词:教的时机;课堂效能
“教”是教学行为,它必须依托于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直接反映教师行为的方向。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教师的“教”应放在“二点”之上。
一、在“重点”处,生成精彩
[案例一]《平移》教学片段:笔者在教学《平移》一课中,重点要让学生知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学生往往会把图形平移后中间空的距离看成是平移的距离。因而在设计这个教学时,教师“教”的重心就移至于此。
[实录\&点评\&在研究了什么是平移以后,出示不同位置、形状大小一样的小鱼(下面用三角形表示小鱼):
师:红色小鱼到底要向左平移多少距离才能和紫色小鱼重合?
生:量一下才能知道。
师:是的,量一下是個好办法。现在我们如果加上格子,你能看出来是多少吗?
\&学生应有的机会:
学生有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机会。(大胆对平移的距离进行猜测,对各种方法进行操作实践,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归纳总结出图形平移距离的正确算法。从而对平移的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老师给予的帮助:
提供学具、巡查指导、示范演示、组织讨论、总结提升。(为学生提供本课时所需要学具,并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示范演示操作的过程,让学生操作更为准确,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把结果进行提炼,最后归纳总结。)\&老师边说边把小鱼图添上格子。
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有认为是2格的、3格的,也有5格的。老师分别把这些板书在黑板上。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还不统一,你有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对的吗?你的练习纸上也有这两条小鱼,先动手试一试,再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1.移动实物直接验证。
2.翻转再减加以验证说明:中间空格两格,鱼身3格,所以共5格。
3.找对应点加以验证说明:从鱼尾巴到鱼尾巴对应的地方刚好5格。
4.根据距离标上数,数一数。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加以演示,并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办法证明是向左平移了5格,看来是的。那怎么会看成是2格呢?……\&]
二、在“难点”处,顺水推舟
[案例二]笔者任教《克的认识》教学片段:
[实录\&点评\&(一)引入:
1.学生介绍自己所带物品的质量。
2.老师提出任务:今天要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采购员,自己先一个地方,装出规定质量的物品,能做到吗?\&“克的认识”是观念教学,观念的形成有赖于体验与积累,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具体质量,既有具体的感知,丰富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质量的概念为后面的学习、估计提供具体的依据和可参照的标准。\&(二)展开:
学生活动:装出规定质量的物品并交流。
1.师:谁来说说你装的是什么,有多重?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装了1000克苹果,是称出来的。
生2:我装了500克香皂,有5块,每块100克。
……
2.将学生课前自带的物品分小组按1000克、500克、100克、50克分放成四堆。并请各小组检查自己组旁边的这堆物品,看看有没有放正确。并说说你们是怎样检查的?
参考文献:
[1]杨豫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2]斯苗儿.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黃爱华.黄爱华的智慧课堂[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