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溶解氧分布特征及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来源 :海洋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2004-2010年间大亚湾海域的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了溶解氧的水平分布特征、年际变化规律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表层溶解氧水平分布均匀,底层浓度梯度明显,城镇入海口和大亚湾核电站附近溶解氧含量较低;表层溶解氧逐年变化不大,底层的年际变化较为显著,大亚湾中央位置溶解氧的年际变化幅度较大;经与各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得知无机氮是影响溶解氧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二者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在十一五"863"项目"极地近岸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支持下,进行南极长城湾海域海洋环境实时监测系统的研制。为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进行软件设计,重点进行了上位机软件设计。根据整套监测系统的功能需要提出了上位机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工作方式。上位机软件采用VB6.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问答"式对下位机进行控制,通过引用MSComm、Jmail、MSChart等控件或组件,采用功能模块化的设计方式,实现了上位机软
介绍一种基于CDMA/GPRS数据传输业务的珠江口水文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实现数据采集、处理和基于CDMA/GPRS的数据通信,数据中心计算机实现多站点的数据集中管理、
目前大部分溢油研究都是针对大孔径泄漏进行的。文中对水下管道微孔(直径小于5 mm的孔)泄漏溢油进行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不同尺寸微孔泄漏与出流系数的关系、不同泄漏量时溢油油滴上升至水面的时间以及泄漏产生的浮羽射流的形态。实验结果表明,出流系数会随着泄漏孔孔径的增大而变大,而泄漏量的增加则会明显缩短溢油上浮至水面的时间,增大羽射流宽度。研究对水下微孔泄漏的溢油扩散提供了实验参考,为今后微孔溢油的相关研究
圆筒混合机是烧结工序重要环节,因设备运转带来的有害振动等问题,导致滚筒设备故障频繁。结合圆筒混合机日常维护和大修处理,对圆筒混合机存在的振动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综合
摘 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弗兰西斯·培根的话从儿时起,就印在脑海里,而随着年龄增长,我在人生的实践中才逐渐有所感悟。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又是打开科学之门的金钥匙,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它,它既培养数学思想,又锻炼思辨的能力。数学素养是21世纪每一位合格知识分子的基本素养,正是它让我们有了走进科学的大门的方法论,可以对自然万物仔细得推敲,从而了解规律、发现
以电缆网工艺及质量问题为例,分析了工艺顺序对加工效率的影响,还分析了尾罩处理工艺方面质量问题发生的原因,并就相应解决方法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