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化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它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摆弄操作,去感知、思考和寻找问题的答案。为了促进幼儿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学习的有效性,教师要加强对幼儿游戏的观察。观察先行,才能准确诊断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从而调整材料,并采用适宜的方法给予指导。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反思我们在区域游戏中的观察指导,还缺乏目的性、针对性,没有对幼儿的表现深入观察和分析。为改变现状,以科学游戏区为试验点,以儿童的视角看幼儿的游戏,借助一定的策略,有目的地适时、适度地引导,并不断给予游戏材料上的支持,从而不断优化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获得科学探究的关键经验。
一、发现兴趣点,支持探究
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能成为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点。我们要善于观察,结合兴趣点给幼儿提供探究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探究活动。
1.契机——科学探究的序幕
我的观察:在“我的朋友”主题活动中,我在美工区和幼儿开展“对折剪小人”的游戏,把纸对折,画一半人形,打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人。孩子们画画、剪剪,打开小人时,形成了一个折角,小人正好站在了桌子上。晗晗高兴地说:“老师,你看小纸人站起来了。”其他孩子看到后,也跟着尝试了起来。
我的分析:孩子们在美工区不经意中让“小纸人站起来”了,很是惊喜。这是一张普通的彩色纸剪折成的小人,那其他各种各样的纸,运用这个方法能“站起来”吗?我觉得这是和幼儿探究纸的不同质地的契机。我得追随幼儿的兴趣,把它迁移到科学游戏区,并为他们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提供支持。
2.迁移——科学探究的开始
我的观察:我把“小纸人站起来”的游戏移至科学游戏区。而给幼儿提供的小纸人不单单是普通的彩色纸剪成的了,而是有各种各样的纸做成的,有塑料纸、餐巾纸、硬纸板、皱纹纸、牛皮纸,共六种。我为幼儿设计了一张记录表,记录表的上面一排是各种材质的小纸人,下面的空格用来做标记,能站起来的打√,不能站起来的打×。孩子们对让不同材质的小纸人站起来充满了兴趣。一个小朋友拿了一张记录表,根据记录表上的提示,拿了个餐巾纸做成的小纸人,小心翼翼地想让小纸人站起来,可是餐巾纸小纸人软软地倒了下去,她又换了个硬纸板的小纸人,小纸人稳稳地站在了桌上。她高兴地把自己的尝试结果记录了下来,还告诉我:“老师,餐巾纸小人软软的,站不起来!”
我的分析:给幼儿提供不同材质的小纸人,让幼儿动手做实验并记录哪种材质的小纸人能站起来,通过趣味化的方式,让幼儿接触到了不同材质的纸。在让小纸人站起来的过程中,使幼儿对不同材质的纸的特性有了比较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幼儿观察分析能力的发展。
二、寻找深入点,引导探究
往往一个科学游戏玩过之后材料就弃置一旁了,老师又要去发现幼儿新的兴趣点,准备材料,开始新的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弃置一旁之时,老师要再观察一下、再分析一下,这样材料有没有可以深入探究的地方,以引导幼儿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1.挖掘——科学探究的深入
我的观察:各种各样的纸除了软硬材质不同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吸水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知这一特点,我延续“小纸人”的游戏。这次是进行“小纸人吸水比赛”,比比将小纸人放进水里,哪种材质的小纸人吸水更快。我也为幼儿设计了实验记录表,加入了猜想的环节。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先要猜一猜,哪个小纸人吸水快,觉得吸水快的画三个小水滴,其次画两个水滴,慢的画一个水滴。然后,让幼儿动手做实验。一个孩子先进行了猜想,他说:“平时出了汗,我用餐巾纸擦汗的,纸巾一定吸水更快!”他就在纸巾的下面画了三个小水滴。他看看塑料纸小人,下面画了个×。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下雨时要穿塑料雨衣,就不会淋湿了!塑料小纸人不吸水!”他根据已有经验猜想着,接下来的实验也验证了他的猜想。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彩纸、硬纸板、牛皮纸的吸水性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不是很明显。
我的分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观察记录纸的吸水性是可行的,它让幼儿初步感知了纸的吸水性。但在这次实验中,把小纸人直接放进水里观察的方法,有几种纸的吸水性表现不明显。我分析原因,小纸人平放在水面上,没有明显的视觉感,我适时作出调整和改变,让实验结果更清晰。
2.调整——科学探究的需要
我的观察: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看到“小纸人吸水”的不同,我对上面的游戏方式进行了调整。我给幼儿准备了一个长方形的小水盆,先不放水,请小朋友把小纸人挨个贴在吸管上,将吸管的两端挂在纸盆边缘。在猜想记录完成后,老师在水盆里放入适当的红色颜料水,请幼儿仔细观察小纸人的变化,并适当延长观察的时间。当再次观察时,小纸人的吸水性就很明显地展现出来了。一个小朋友兴奋地说:“你看你看,餐巾纸小纸人上升起了一大段红色,彩纸小纸人上只有一点点!”经过实验,幼儿更清晰地看到了探究的结果,吸水最快的当然是餐巾纸和皱纹纸,普通彩纸、牛皮纸和硬纸板也吸水,就是有点慢,吸水呈现的高度也不同,而塑料纸是不吸水的,水滴都在表面。
我的分析:我们在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时,先要思考怎样的操作更方便幼儿观察到实验的结果,让幼儿获得清晰的关键经验。所以,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非常重要,观察后对材料或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幼儿的科学探究更具成功感。
三、捕捉延伸点,鼓励探究
科学探究是可以渐进深入的,关键要看老师能否抓住契机。在幼儿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新的探究点,以引导幼儿开展新的探究,帮助幼儿运用所认识到的关键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
1.倾听——科学探究的延续
我的观察:一个小朋友在进行了“小纸人吸水”的探索后,默默地说着:“餐巾纸小纸人和皱纹纸小纸人真可怜,都湿掉了!”我一听,这可是一个科学探究很好的延伸点。于是我接着说:“是呀,有没有方法可以让小纸人不吸到水呢?我们来玩小纸人过河的游戏吧!”问题一抛出,参与游戏的几个小朋友立即开始想办法。一个朋友说:“老师,小纸人可以乘船过河!”另一个小朋友说:“是呀,我们可以折纸船帮小纸人过河!”我满足孩子们的需要,给他们拿来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质的纸。因为有了“小纸人吸水”游戏的经验,这次他们从纸中挑选了不易吸水牛皮纸,跟着我一起学折小船。小船折好后,他们把小纸人放进了小船,把小船放进水里,用嘴巴吹气,小船载着小纸人安全到达另一边。
我的分析:在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孩子在说些什么。有时候他们的谈话正是科学探究延续的契机。孩子们想办法让小纸人不湿掉,正是运用了先前的探究经验,也是对上次探究的经验反馈。
2.追問——科学探究的新开始
我的观察:“牛皮纸小船不易下沉,那能承载多少重物呢?大的牛皮纸船和小的牛皮纸船承载的重物一样吗?”在我的追问下,孩子们开始了新的探索。一个小朋友分别在大小牛皮纸船里装小石头,当小牛皮纸船装了5块石头快沉下去时,大牛皮纸船却还能继续装石块,由此可知大牛皮纸船承载力更大。他们又尝试装其他的物体,由此开启了沉浮游戏的序幕……
我的分析:在和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有时候新的探究内容就隐藏其中,我们要适时地追问和引导,及时为幼儿提供探究的材料,让它成为幼儿科学探究新的开始。
科学游戏区“好玩的小纸人”游戏追随幼儿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观察下,通过有效的引导和适时的调整,让科学探究渐进深入,使幼儿在趣味化的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有关纸的关键经验。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环节有惊喜,师生有互动,而每一个环节的深入都体现了老师“观察先行,适时指导”的理念。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让我们在创设环境、提供材料的前提下,将目光投向孩子,多观察和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更好地了解孩子,并适时地给予支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反思我们在区域游戏中的观察指导,还缺乏目的性、针对性,没有对幼儿的表现深入观察和分析。为改变现状,以科学游戏区为试验点,以儿童的视角看幼儿的游戏,借助一定的策略,有目的地适时、适度地引导,并不断给予游戏材料上的支持,从而不断优化幼儿参与科学探究的有效性,获得科学探究的关键经验。
一、发现兴趣点,支持探究
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能成为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点。我们要善于观察,结合兴趣点给幼儿提供探究材料,支持幼儿开展探究活动。
1.契机——科学探究的序幕
我的观察:在“我的朋友”主题活动中,我在美工区和幼儿开展“对折剪小人”的游戏,把纸对折,画一半人形,打开就是一个完整的小人。孩子们画画、剪剪,打开小人时,形成了一个折角,小人正好站在了桌子上。晗晗高兴地说:“老师,你看小纸人站起来了。”其他孩子看到后,也跟着尝试了起来。
我的分析:孩子们在美工区不经意中让“小纸人站起来”了,很是惊喜。这是一张普通的彩色纸剪折成的小人,那其他各种各样的纸,运用这个方法能“站起来”吗?我觉得这是和幼儿探究纸的不同质地的契机。我得追随幼儿的兴趣,把它迁移到科学游戏区,并为他们开展进一步的探究提供支持。
2.迁移——科学探究的开始
我的观察:我把“小纸人站起来”的游戏移至科学游戏区。而给幼儿提供的小纸人不单单是普通的彩色纸剪成的了,而是有各种各样的纸做成的,有塑料纸、餐巾纸、硬纸板、皱纹纸、牛皮纸,共六种。我为幼儿设计了一张记录表,记录表的上面一排是各种材质的小纸人,下面的空格用来做标记,能站起来的打√,不能站起来的打×。孩子们对让不同材质的小纸人站起来充满了兴趣。一个小朋友拿了一张记录表,根据记录表上的提示,拿了个餐巾纸做成的小纸人,小心翼翼地想让小纸人站起来,可是餐巾纸小纸人软软地倒了下去,她又换了个硬纸板的小纸人,小纸人稳稳地站在了桌上。她高兴地把自己的尝试结果记录了下来,还告诉我:“老师,餐巾纸小人软软的,站不起来!”
我的分析:给幼儿提供不同材质的小纸人,让幼儿动手做实验并记录哪种材质的小纸人能站起来,通过趣味化的方式,让幼儿接触到了不同材质的纸。在让小纸人站起来的过程中,使幼儿对不同材质的纸的特性有了比较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幼儿观察分析能力的发展。
二、寻找深入点,引导探究
往往一个科学游戏玩过之后材料就弃置一旁了,老师又要去发现幼儿新的兴趣点,准备材料,开始新的科学探究活动。但在弃置一旁之时,老师要再观察一下、再分析一下,这样材料有没有可以深入探究的地方,以引导幼儿开展进一步的探究。
1.挖掘——科学探究的深入
我的观察:各种各样的纸除了软硬材质不同以外,其实还有一个吸水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让幼儿感知这一特点,我延续“小纸人”的游戏。这次是进行“小纸人吸水比赛”,比比将小纸人放进水里,哪种材质的小纸人吸水更快。我也为幼儿设计了实验记录表,加入了猜想的环节。在动手做实验之前,先要猜一猜,哪个小纸人吸水快,觉得吸水快的画三个小水滴,其次画两个水滴,慢的画一个水滴。然后,让幼儿动手做实验。一个孩子先进行了猜想,他说:“平时出了汗,我用餐巾纸擦汗的,纸巾一定吸水更快!”他就在纸巾的下面画了三个小水滴。他看看塑料纸小人,下面画了个×。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下雨时要穿塑料雨衣,就不会淋湿了!塑料小纸人不吸水!”他根据已有经验猜想着,接下来的实验也验证了他的猜想。但是问题也出现了,彩纸、硬纸板、牛皮纸的吸水性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不是很明显。
我的分析:用猜想验证的方法来观察记录纸的吸水性是可行的,它让幼儿初步感知了纸的吸水性。但在这次实验中,把小纸人直接放进水里观察的方法,有几种纸的吸水性表现不明显。我分析原因,小纸人平放在水面上,没有明显的视觉感,我适时作出调整和改变,让实验结果更清晰。
2.调整——科学探究的需要
我的观察:为了让幼儿更清晰地看到“小纸人吸水”的不同,我对上面的游戏方式进行了调整。我给幼儿准备了一个长方形的小水盆,先不放水,请小朋友把小纸人挨个贴在吸管上,将吸管的两端挂在纸盆边缘。在猜想记录完成后,老师在水盆里放入适当的红色颜料水,请幼儿仔细观察小纸人的变化,并适当延长观察的时间。当再次观察时,小纸人的吸水性就很明显地展现出来了。一个小朋友兴奋地说:“你看你看,餐巾纸小纸人上升起了一大段红色,彩纸小纸人上只有一点点!”经过实验,幼儿更清晰地看到了探究的结果,吸水最快的当然是餐巾纸和皱纹纸,普通彩纸、牛皮纸和硬纸板也吸水,就是有点慢,吸水呈现的高度也不同,而塑料纸是不吸水的,水滴都在表面。
我的分析:我们在为幼儿提供实验材料时,先要思考怎样的操作更方便幼儿观察到实验的结果,让幼儿获得清晰的关键经验。所以,教师对幼儿游戏的观察非常重要,观察后对材料或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使幼儿的科学探究更具成功感。
三、捕捉延伸点,鼓励探究
科学探究是可以渐进深入的,关键要看老师能否抓住契机。在幼儿开展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观察、善于捕捉新的探究点,以引导幼儿开展新的探究,帮助幼儿运用所认识到的关键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
1.倾听——科学探究的延续
我的观察:一个小朋友在进行了“小纸人吸水”的探索后,默默地说着:“餐巾纸小纸人和皱纹纸小纸人真可怜,都湿掉了!”我一听,这可是一个科学探究很好的延伸点。于是我接着说:“是呀,有没有方法可以让小纸人不吸到水呢?我们来玩小纸人过河的游戏吧!”问题一抛出,参与游戏的几个小朋友立即开始想办法。一个朋友说:“老师,小纸人可以乘船过河!”另一个小朋友说:“是呀,我们可以折纸船帮小纸人过河!”我满足孩子们的需要,给他们拿来了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材质的纸。因为有了“小纸人吸水”游戏的经验,这次他们从纸中挑选了不易吸水牛皮纸,跟着我一起学折小船。小船折好后,他们把小纸人放进了小船,把小船放进水里,用嘴巴吹气,小船载着小纸人安全到达另一边。
我的分析:在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孩子在说些什么。有时候他们的谈话正是科学探究延续的契机。孩子们想办法让小纸人不湿掉,正是运用了先前的探究经验,也是对上次探究的经验反馈。
2.追問——科学探究的新开始
我的观察:“牛皮纸小船不易下沉,那能承载多少重物呢?大的牛皮纸船和小的牛皮纸船承载的重物一样吗?”在我的追问下,孩子们开始了新的探索。一个小朋友分别在大小牛皮纸船里装小石头,当小牛皮纸船装了5块石头快沉下去时,大牛皮纸船却还能继续装石块,由此可知大牛皮纸船承载力更大。他们又尝试装其他的物体,由此开启了沉浮游戏的序幕……
我的分析:在和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有时候新的探究内容就隐藏其中,我们要适时地追问和引导,及时为幼儿提供探究的材料,让它成为幼儿科学探究新的开始。
科学游戏区“好玩的小纸人”游戏追随幼儿的探究兴趣,在教师的观察下,通过有效的引导和适时的调整,让科学探究渐进深入,使幼儿在趣味化的探究过程中获得了有关纸的关键经验。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环节有惊喜,师生有互动,而每一个环节的深入都体现了老师“观察先行,适时指导”的理念。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让我们在创设环境、提供材料的前提下,将目光投向孩子,多观察和分析孩子的游戏行为,更好地了解孩子,并适时地给予支持,采用更有效的方法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何艳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与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