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做好档案工作,首先条件是领导重视,这是政治保障。其次,专职人员要爱岗敬业,全面提高处在身素质,包括政治和业务水平,还有做好信息资源开发,开放,保密等服务工作。最后是软硬件设施配套。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 信息开放 发挥作用
档案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各类档案都是历史的载体,是国家全部档案的一部分,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在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过程中所形成的。近年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有些档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和其它各项工作比较起来,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致使档案在管理上缺乏社会交流,未能进入市场,潜在价值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制约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自身价值的开发、利用。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档案工作步人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笔者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领导,更新观念,不断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但是关于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真实记录,而且是继续进行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依据与必要条件。要抓好这项工作,就要摆正档案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服务与服从的关系。目前,在部分单位的议事日程中,档案工作尚未被纳入总体规划,部门的领导认为档案抓不出效益,无关大局,致使一些基建档案图纸、城市建设规划图,还有购置的设备说明书等都被散放,有的甚至丢失,一旦出现问题,将后患无穷。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单位領导缺乏档案意识而形成的滞后行为造成的。要扭转这种局面,改变现状,领导就必须认真学习《档案法》和《条例》,尽快把思维方式调整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使档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这样,才能增强档案意识,使档案工作向纵深领域发展。
二、加强业务培训,注重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在《条例》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各单位要给档案部门配备足够数量和能胜任工作的干部,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科技干部,以保证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负责档案工作的同志,往往是科、室中年龄偏高或者临时委派的,他们被领导安排负责此项工作没有长远打算,而且工作能力水平差,又没有参加业务培训,系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达不到 上岗水平,业务素质低;有的档案人员怀有岗位清贫又辛苦,恐怕耽误个人发展前程等复杂心理,影响工作质量。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致使干部队伍不稳定,而有些领导安排人员随意性较大,认为能看摊守业即可,不要求高质量工作效果。所以,使负责档案工作人员不钻研本职工作,使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有的连简单的图纸都折叠不好,尤其对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没有达到完整、准确和系统性,从而使档案的重要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宣传工作,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按照《条例》二十六条规定:“国家档案局和各级档案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 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根据这一规定,我们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起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组织兼职监督员深入基层搞好监督指导检查,按照调度情况,要采取各级党政部门配合。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档案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全社会都能了解档案内容,理解档案工作,重视档案工作。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板报展览、画廊等宣传形式,向人们直观宣传利用 档案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好 档案工作创造外部环境。
因此,要使 档案工作上档次上水平,适应社会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拓宽管理途径,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强化对《条例》的学习。
在深入学习《条例》过程中,各主管业务部门要协同各单位建立规章制度,分层次抓好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思想上有压力,头脑有位置。
其次,强化档案干部的业务素质
目前,多数档案部门市场观念淡薄,对档案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对保存积累的资料只限于自我“消费”,而没有走入社会“流通”,这就需要档案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把档案信息推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在选用科技档案干部上,要注重选择那些思想上进、工作上成熟、德才兼备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同志担任。
二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培训,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开辟档案信息中心,形成网络体系。
三是注重稳定档案干部队伍,各单位领导要从思想上和工作、生活上多关心体贴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对具有档案专业知识和懂得有关科学技术、有一定工作能力,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档案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再次,加大各级档案管理机关对 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与指导是《条例》赋予各级档案管理机关的职能。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档案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每年要定期组织检查和抽查,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档案工作必须改变原来、封闭、落后的信息存储模式,从内涵到外延完全进入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领域,使: 档案工作全方位地逐渐进入科学化管理,网络性服务的高层次领域。
四、加强业务基础建设,优化环境,使档案顺利进入市场
档案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科学性。因此文件材料的形成和归档尤为重要,这是档案的基础。各单位应把 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环节处理好,做到每一个课题、试制产品及工程技术项目一项工程或其他技术项目,在完成或告一段落以后,档案部门必须将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加以系统整理,组成保管单位,填写保管期限,注明密级,并由课题负责人、产品试制负责人、工程负责人等审查后,及时归档,切忌应归档 材料由个人保管,档案部门有权利监督指导做好这项工作。
档案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实行现代的高层次信息化科学管理,它除了具有坚实的基础建设,还应配备较先进的档案设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各单位在档案的管理上要舍得投入。一是要建立标准档案室,配备先进的档案装具,二是要实行计算机管理手段,要从设备上和使用技术上实行统一标准,逐步实现档案网络化和开放化,为建立档案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档案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各类档案都是历史的载体,是国家全部档案的一部分,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在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过程中所形成的。要加强档案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各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具有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抓好“软”、“硬”两个环境建设,逐步拓宽 档案工作新领域,这样,档案信息才能走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充分体现档案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和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管理工作 信息开放 发挥作用
档案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各类档案都是历史的载体,是国家全部档案的一部分,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在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过程中所形成的。近年来,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有些档案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和其它各项工作比较起来,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致使档案在管理上缺乏社会交流,未能进入市场,潜在价值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制约我国档案信息资源自身价值的开发、利用。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档案工作步人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笔者谈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领导,更新观念,不断增强档案意识
档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档案不但是关于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真实记录,而且是继续进行生产、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依据与必要条件。要抓好这项工作,就要摆正档案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服务与服从的关系。目前,在部分单位的议事日程中,档案工作尚未被纳入总体规划,部门的领导认为档案抓不出效益,无关大局,致使一些基建档案图纸、城市建设规划图,还有购置的设备说明书等都被散放,有的甚至丢失,一旦出现问题,将后患无穷。这种现象就是由于单位領导缺乏档案意识而形成的滞后行为造成的。要扭转这种局面,改变现状,领导就必须认真学习《档案法》和《条例》,尽快把思维方式调整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使档案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服务,变滞后服务为超前服务。这样,才能增强档案意识,使档案工作向纵深领域发展。
二、加强业务培训,注重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在《条例》第三十三条中规定:“各单位要给档案部门配备足够数量和能胜任工作的干部,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科技干部,以保证工作的需要。”在具体工作中,负责档案工作的同志,往往是科、室中年龄偏高或者临时委派的,他们被领导安排负责此项工作没有长远打算,而且工作能力水平差,又没有参加业务培训,系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达不到 上岗水平,业务素质低;有的档案人员怀有岗位清贫又辛苦,恐怕耽误个人发展前程等复杂心理,影响工作质量。在这种思想支配下,致使干部队伍不稳定,而有些领导安排人员随意性较大,认为能看摊守业即可,不要求高质量工作效果。所以,使负责档案工作人员不钻研本职工作,使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有的连简单的图纸都折叠不好,尤其对收集整理的档案材料没有达到完整、准确和系统性,从而使档案的重要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加强宣传工作,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按照《条例》二十六条规定:“国家档案局和各级档案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 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根据这一规定,我们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起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组织兼职监督员深入基层搞好监督指导检查,按照调度情况,要采取各级党政部门配合。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档案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全社会都能了解档案内容,理解档案工作,重视档案工作。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板报展览、画廊等宣传形式,向人们直观宣传利用 档案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开展好 档案工作创造外部环境。
因此,要使 档案工作上档次上水平,适应社会的形势发展的需要,拓宽管理途径,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应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强化对《条例》的学习。
在深入学习《条例》过程中,各主管业务部门要协同各单位建立规章制度,分层次抓好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思想上有压力,头脑有位置。
其次,强化档案干部的业务素质
目前,多数档案部门市场观念淡薄,对档案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对保存积累的资料只限于自我“消费”,而没有走入社会“流通”,这就需要档案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掌握先进技术,把档案信息推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在选用科技档案干部上,要注重选择那些思想上进、工作上成熟、德才兼备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同志担任。
二是要有组织、有计划、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培训,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开辟档案信息中心,形成网络体系。
三是注重稳定档案干部队伍,各单位领导要从思想上和工作、生活上多关心体贴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对具有档案专业知识和懂得有关科学技术、有一定工作能力,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档案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再次,加大各级档案管理机关对 档案工作的监督与指导。
对档案工作实行监督与指导是《条例》赋予各级档案管理机关的职能。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档案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保证。每年要定期组织检查和抽查,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档案工作必须改变原来、封闭、落后的信息存储模式,从内涵到外延完全进入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领域,使: 档案工作全方位地逐渐进入科学化管理,网络性服务的高层次领域。
四、加强业务基础建设,优化环境,使档案顺利进入市场
档案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有很强的社会性和科学性。因此文件材料的形成和归档尤为重要,这是档案的基础。各单位应把 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环节处理好,做到每一个课题、试制产品及工程技术项目一项工程或其他技术项目,在完成或告一段落以后,档案部门必须将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加以系统整理,组成保管单位,填写保管期限,注明密级,并由课题负责人、产品试制负责人、工程负责人等审查后,及时归档,切忌应归档 材料由个人保管,档案部门有权利监督指导做好这项工作。
档案的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实行现代的高层次信息化科学管理,它除了具有坚实的基础建设,还应配备较先进的档案设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就需要各单位在档案的管理上要舍得投入。一是要建立标准档案室,配备先进的档案装具,二是要实行计算机管理手段,要从设备上和使用技术上实行统一标准,逐步实现档案网络化和开放化,为建立档案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总而言之,档案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各类档案都是历史的载体,是国家全部档案的一部分,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在生产建设和科学实验过程中所形成的。要加强档案工作,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以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各级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具有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建立完善的档案工作管理体制,抓好“软”、“硬”两个环境建设,逐步拓宽 档案工作新领域,这样,档案信息才能走向市场,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充分体现档案工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和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