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践技能竞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竞赛发展与现状的比较分析,结合农业院校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基于实践技能竞赛平台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坚持课堂内、课堂外教学体系的相互结合与统一,构造多层次的竞赛平台,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促进了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
关键词:农业院校;实践技能竞赛;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趋向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既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高等性,又实现了大学教育的职业性。尤其是农业院校,不但要求学生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成为农业高端技术型人才。这都依靠平时的点滴锻炼和积累,高校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鼓励采用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新的形式,经过调查发现,竞赛活动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技能竞赛一般是主办方先给出竞赛内容,选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确定解决方法,并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在竞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查找文献,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反过来,实践技能竞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两者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1 国内外竞赛发展与现状的比较分析
宏观来看,在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重视的问题。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名大学生参加种类繁多的竞赛活动,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
20世纪初至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举办竞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始于1985年,至今每年有11个国家,超过700支参赛队参加该项比赛;1998英国开始大学生创业项目,其目的是为18~25岁的在校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一年参与该项目的高校有17所,后来逐渐增加到30多所,许多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从中产生;日本在1998年启动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提倡大学生创业实践,举办从学校到国家各个层次的创业竞赛,深受好评。
分析国内外竞赛发展的现状可知,中外大学生竞赛都蓬勃发展,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中外大学生竞赛的异同。
从竞赛目的来看,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都比较注重学生发扬分工合作的精神,通过媒体、书本等方式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创新性的方法,充分调动、挖掘青年学生的能力。国内通常把竞赛活动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竞赛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形成相辅相成的模式。国外举办竞赛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
从竞赛形式上看,数学建模竞赛通常采用团队合作形式,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建立,并撰写论文。期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书本、软件等资源,在团队内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指导教师对给定的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指导也就以宏观方法论的形式展现。从竞赛过程可以发现,针对比赛的题目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论文总体方法大致一样,对数据的处理手法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缺乏创新能力;实际操作上对教学类软件掌握不全面,并未达到专业层次的水平。
从竞赛试题上看,源于生活实际是国内、国外竞赛试题的共同特点,比较切合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如构造汽车自动识别系统、大气污染数据造假等问题都是民众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常被引用而成为竞赛试题。
从评价方式上看,竞赛选手能够给出一个结论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因为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假设下,采用数学建模中一套成熟的方法,基本上都能得到看似合理的答案。但是竞赛的目的是在完成的基础之上,突破假设、方法上的约束,创新地采用新的方法,多角度分析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优秀的论文是有创新的,而不是墨守成规。
综上所述,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竞赛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各有其特色,但难掩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竞赛目标定位不准;竞赛活动与课堂教学脱节;教师参与辅助不足;主办竞赛主体单一;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脱节;竞赛与实际应用脱节;竞赛看似声势浩大,真正参与者较少,受到启发者更少。所以竞赛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进行结合与统一,这种有效地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与实践应用水平。
2 基于实践技能竞赛平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真正体现竞赛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扩展教育平台,完善教育机制。
2.1 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一方面,要在课堂内丰富创新创业的内涵,从思想到方法论上给予学生们综合教育,比如,开展大学生就业、创新教育。也可以开设与竞赛相关的公选课,比如,数学文化、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程的学分、开课时间、考核办法等。同时,要注重课堂外间接教育对创新能力的训练,从前比较重视课堂内的教学,现在要充分体现出课堂外教学的积极作用,其教学活动方式灵活,形式多样,包括从各类实践技能竞赛到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科研课题,它不仅是对课堂内的补充,更是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迅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课堂内和课堂外不是简单串联的先后关系,应该是一个课堂内到课堂外,再回到课堂内的闭路循环,二者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互相促进。所以能够通过实践技能竞赛这个平台,促进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 2.1.1 调整课程学时构成,侧重实践技能 在教学总学时改变不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相关课程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构成比例,突出实践性比较强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自己主动去补充理论学时,提高学习的方法、效率。
2.1.2 丰富实验构成,增强创造力 实验课的作用不用多说,是教学环节的不可缺少的过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课也不能固守在验证性的层次上,那只能传授一般的固定实验方法,并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所以非验证性的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是开放的,并没有统一的结果,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样的实验更易于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所以应加大这方面的学时和丰富其内容。
2.1.3 扩展评价标准,突出个性 现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虽然从各方面体现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但总体上是模块化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体特点的判别,而实践技能竞赛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以数学建模为例,善于理论分析的,善于计算机编程的,善于撰写论文的,这样组合的团队更容易出好的成果。
2.2 依托实践技能竞赛平台实施多层次创新教育
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平台机制下,组织不同级别的竞赛活动,从院系到省市、全国各个层次。也可以成立学生的创新活动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落实“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多层次创新教育过程:依托社团竞赛培育“想创新”的意识;依托校内竞赛树立“敢创新”的理念;依托校外竞赛训练“会创新”的能力;依托竞赛成果提升“能创新”的水平。在整个过程当中,纠正不正之风,要以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比创新、赛技能的积极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把实践技能竞赛变成练技能、练创新的载体和舞台。
此外,为了使竞赛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扩大对外交流,从原来的校际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扩展到高校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这样更有利于找到理论与社会需求的真正结合点,并且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增进二者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尤其在现今的招生、就业形势下,这样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2.3 引入“创新学分”等奖励方法
竞赛的开展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法,可以引入“创新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从学分上引导学生,引起学生对创新的重视,发掘创新的乐趣,给予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竞赛活动相应的创新学分,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学分制的管理办法,还丰富了教学管理的方式。
作者简介:宋贽(1982-),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农业院校基础数学教育工作。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6DB389);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NKJ201503031);沈阳农业大学教改课题项目(2016-24)。
关键词:农业院校;实践技能竞赛;复合型人才;课程改革;创新能力
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改革,都趋向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针对大学生,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这既体现了大学教育的高等性,又实现了大学教育的职业性。尤其是农业院校,不但要求学生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新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做到学以致用,成为农业高端技术型人才。这都依靠平时的点滴锻炼和积累,高校可以采取多种培养形式,鼓励采用有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新的形式,经过调查发现,竞赛活动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实践技能竞赛一般是主办方先给出竞赛内容,选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确定解决方法,并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在竞赛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查找文献,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反过来,实践技能竞赛也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两者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
1 国内外竞赛发展与现状的比较分析
宏观来看,在国内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重视的问题。我国每年大约有5万名大学生参加种类繁多的竞赛活动,比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
20世纪初至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非常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发达国家,通过举办竞赛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始于1985年,至今每年有11个国家,超过700支参赛队参加该项比赛;1998英国开始大学生创业项目,其目的是为18~25岁的在校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第一年参与该项目的高校有17所,后来逐渐增加到30多所,许多大学生创办的企业从中产生;日本在1998年启动了《大学技术转移促进法》,提倡大学生创业实践,举办从学校到国家各个层次的创业竞赛,深受好评。
分析国内外竞赛发展的现状可知,中外大学生竞赛都蓬勃发展,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以数学建模竞赛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中外大学生竞赛的异同。
从竞赛目的来看,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都比较注重学生发扬分工合作的精神,通过媒体、书本等方式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创新性的方法,充分调动、挖掘青年学生的能力。国内通常把竞赛活动与课程教学结合起来,竞赛作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形成相辅相成的模式。国外举办竞赛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以及写作的能力。
从竞赛形式上看,数学建模竞赛通常采用团队合作形式,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模型建立,并撰写论文。期间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书本、软件等资源,在团队内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寻找解决方案。指导教师对给定的问题也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指导也就以宏观方法论的形式展现。从竞赛过程可以发现,针对比赛的题目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论文总体方法大致一样,对数据的处理手法有着极高的相似性,缺乏创新能力;实际操作上对教学类软件掌握不全面,并未达到专业层次的水平。
从竞赛试题上看,源于生活实际是国内、国外竞赛试题的共同特点,比较切合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沿,如构造汽车自动识别系统、大气污染数据造假等问题都是民众关注度极高的话题,常被引用而成为竞赛试题。
从评价方式上看,竞赛选手能够给出一个结论并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因为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不同的假设下,采用数学建模中一套成熟的方法,基本上都能得到看似合理的答案。但是竞赛的目的是在完成的基础之上,突破假设、方法上的约束,创新地采用新的方法,多角度分析同一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优秀的论文是有创新的,而不是墨守成规。
综上所述,各式各样的大学生竞赛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各有其特色,但难掩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竞赛目标定位不准;竞赛活动与课堂教学脱节;教师参与辅助不足;主办竞赛主体单一;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脱节;竞赛与实际应用脱节;竞赛看似声势浩大,真正参与者较少,受到启发者更少。所以竞赛在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上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将学生的专业教学与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活动进行结合与统一,这种有效地结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与实践应用水平。
2 基于实践技能竞赛平台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构建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修正问题,真正体现竞赛活动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扩展教育平台,完善教育机制。
2.1 构建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培养机制
一方面,要在课堂内丰富创新创业的内涵,从思想到方法论上给予学生们综合教育,比如,开展大学生就业、创新教育。也可以开设与竞赛相关的公选课,比如,数学文化、数学建模等选修课程的学分、开课时间、考核办法等。同时,要注重课堂外间接教育对创新能力的训练,从前比较重视课堂内的教学,现在要充分体现出课堂外教学的积极作用,其教学活动方式灵活,形式多样,包括从各类实践技能竞赛到针对大学生的各种科研课题,它不仅是对课堂内的补充,更是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迅速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课堂内和课堂外不是简单串联的先后关系,应该是一个课堂内到课堂外,再回到课堂内的闭路循环,二者不断修正,不断完善,互相促进。所以能够通过实践技能竞赛这个平台,促进课程改革、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 2.1.1 调整课程学时构成,侧重实践技能 在教学总学时改变不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相关课程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构成比例,突出实践性比较强的实验课程,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自己主动去补充理论学时,提高学习的方法、效率。
2.1.2 丰富实验构成,增强创造力 实验课的作用不用多说,是教学环节的不可缺少的过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课也不能固守在验证性的层次上,那只能传授一般的固定实验方法,并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所以非验证性的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实验方法和步骤都是开放的,并没有统一的结果,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这样的实验更易于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而且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所以应加大这方面的学时和丰富其内容。
2.1.3 扩展评价标准,突出个性 现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虽然从各方面体现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但总体上是模块化的过程。无论是内容还是评价方法,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体特点的判别,而实践技能竞赛给予学生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以数学建模为例,善于理论分析的,善于计算机编程的,善于撰写论文的,这样组合的团队更容易出好的成果。
2.2 依托实践技能竞赛平台实施多层次创新教育
在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的平台机制下,组织不同级别的竞赛活动,从院系到省市、全国各个层次。也可以成立学生的创新活动小组,科技发明小组等,落实“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多层次创新教育过程:依托社团竞赛培育“想创新”的意识;依托校内竞赛树立“敢创新”的理念;依托校外竞赛训练“会创新”的能力;依托竞赛成果提升“能创新”的水平。在整个过程当中,纠正不正之风,要以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师生共同参与,形成比创新、赛技能的积极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所学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学以致用带来的快乐,把实践技能竞赛变成练技能、练创新的载体和舞台。
此外,为了使竞赛内容与社会需求同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必须扩大对外交流,从原来的校际与政府之间的合作,扩展到高校与企业和其他组织之间的合作。这样更有利于找到理论与社会需求的真正结合点,并且能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增进二者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尤其在现今的招生、就业形势下,这样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2.3 引入“创新学分”等奖励方法
竞赛的开展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奖励方法,可以引入“创新学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从学分上引导学生,引起学生对创新的重视,发掘创新的乐趣,给予不同层次,不同等级的竞赛活动相应的创新学分,而且这种做法也符合学分制的管理办法,还丰富了教学管理的方式。
作者简介:宋贽(1982-),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农业院校基础数学教育工作。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6DB389);中华农业科教基金教材建设研究项目(NKJ201503031);沈阳农业大学教改课题项目(20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