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了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就提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从那时起,素质教育就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观念、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评价标准、考试制度等多方面的改革。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会受到政治、社会经济发展、招生选拔、社会舆论等等的制约影响。
一、应建立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
1.政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事业,让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应按照4%的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淡化对“状元”的渲染和奖励,强化对各种人才的宣传和奖励;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和督查力度,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地区和学校领导进行诫勉和约谈。不应用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师生的负担,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宽松条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推、树一批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引领地区素质教育的开展。
2.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T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个学生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3.家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站。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学“奥数”、考证书、上“占坑班”……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长或浑然不觉,或无可奈何。政府、学校和社会舆论要正确引导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为根本,不能盲目地揠苗助长,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应该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加压”,把家庭变成“第二战场”。
二、学校要积极实践,大胆探索
首先,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开没的各科课程,都是经过专家全面论证精选后开没的,无论哪一科都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其它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底,以义务教育19个新课程标准发布为标志,教育部再次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减少课程容量,降低课程难度。尽管这样,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时,往往受考试影响也难做到不折不扣。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首先从开齐开足做起,努力做到专科专人授课,并要求教师不得随意换课,更不许让考试科目占用非考试科目,充分发挥各科在学生一生成长中的育人功能。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各科教学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学校评优评先、年终考核挂钩。
其次,要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建立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规范要求,严禁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环境,科学地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还邀请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各科课堂,零距离感受各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请家长对各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学校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样,语文、数学、外语这三个“超级大国”就不会无端地挤占其它科目而使其他学科的地位受排擠。也就必然会使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到实处。
第三,建立起更加合理、公正、公平和科学评价学生的体系。“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白入学起,每个学生都要经历不计其数、名目繁多的考试。一些地方还固守“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机制,升学率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就“一无是处”。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考试作为评价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必然还会长期存在。但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落实的成效。
学校可结合学生和白身实际,实行全科考查,即学校对学生所学的所有课程都要进行定期考查(抽查),主要目的是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选拔功能。这样的考查学生可以不动笔墨,而是采用朗诵、制作、操作、表演、歌唱、说理等形式,侧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查,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而培养出一群“背多分”,使课程开全到开好有了制度保障。
第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兴趣特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日益显示出来。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限制,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实的良好育人环境,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
一、应建立责任制,做到职责分明
1.政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事业,让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各级政府应按照4%的目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淡化对“状元”的渲染和奖励,强化对各种人才的宣传和奖励;加强对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指导和督查力度,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地区和学校领导进行诫勉和约谈。不应用升学率对学校进行排名和奖惩,不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师生的负担,为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创造宽松条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推、树一批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示范学校,引领地区素质教育的开展。
2.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树立正确办学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真正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T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个学生的进步,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3.家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成长的第一站。不少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不顾子女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学“奥数”、考证书、上“占坑班”……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其实,这是对教育规律的扭曲,而很多家长或浑然不觉,或无可奈何。政府、学校和社会舆论要正确引导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子女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为根本,不能盲目地揠苗助长,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应该配合学校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加压”,把家庭变成“第二战场”。
二、学校要积极实践,大胆探索
首先,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开没的各科课程,都是经过专家全面论证精选后开没的,无论哪一科都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深远影响,都有其它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2011年底,以义务教育19个新课程标准发布为标志,教育部再次加大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力度,减少课程容量,降低课程难度。尽管这样,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时,往往受考试影响也难做到不折不扣。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首先从开齐开足做起,努力做到专科专人授课,并要求教师不得随意换课,更不许让考试科目占用非考试科目,充分发挥各科在学生一生成长中的育人功能。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各科教学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学校评优评先、年终考核挂钩。
其次,要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建立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规范要求,严禁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应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环境,科学地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校还邀请学生家长走进学校,走进各科课堂,零距离感受各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并请家长对各科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学校以此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之一。这样,语文、数学、外语这三个“超级大国”就不会无端地挤占其它科目而使其他学科的地位受排擠。也就必然会使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到实处。
第三,建立起更加合理、公正、公平和科学评价学生的体系。“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白入学起,每个学生都要经历不计其数、名目繁多的考试。一些地方还固守“唯升学率”的教育评价机制,升学率高就可以“一俊遮百丑”、升学率低就“一无是处”。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考试作为评价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必然还会长期存在。但考什么、怎么考,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落实的成效。
学校可结合学生和白身实际,实行全科考查,即学校对学生所学的所有课程都要进行定期考查(抽查),主要目的是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选拔功能。这样的考查学生可以不动笔墨,而是采用朗诵、制作、操作、表演、歌唱、说理等形式,侧重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言语表达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查,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而培养出一群“背多分”,使课程开全到开好有了制度保障。
第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兴趣特长。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日益显示出来。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限制,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很难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学校的事,也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而是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才能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落实的良好育人环境,共同担负起培育下一代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