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对语素、词的结合能力的说明
【机 构】
: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心!100871
【出 处】
:
辞书研究
【发表日期】
:
1999年5期
其他文献
《汉语大词典》“鬑”有三义。一、鬓发长而下垂貌。二、须发长貌。参见“鬑鬑②”。三、须发稀疏貌。参见“鬑鬑①”。释义三是有疑的。因为叠音词的词义往往是单音词词义的程度加强,而不会是相反或属性不一致。稀疏与长,即各是一性。词义的引申也不当互不相承。 “鬑鬑”的须发稀疏义有四例。首例《陌上桑》:“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但《说文》:“鬑,鬋也。一曰长也。”段注:“此别一义,谓须发之长。古《陌上桑》曰
"神荼鬱垒"出自<山海经>佚文,不见于今本<山海经>[1].现行的大中型语文辞书"神"字条下或有收录.试举较有代表性的五家为例(为节省篇幅,删去书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