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关于“随曲就伸”
太极拳论上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社会上,绝大多数练太极拳者往往错误的解读了这句话,把功夫下在上肢,追求上肢的随曲就伸,你来我往,这是很片面的。我认为太极拳论中“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是要求练拳者在腰腿上要下大功夫。练拳或推手时,手臂基本不动,在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的状态下保持上肢掤劲不丢即可。下肢动作应该因敌而动、随曲就伸(练时无人当有人,用时有人当无人)。走化对方劲力,用腰腿动作,这样更容易达到我顺人背的目的。打个比喻来说,水中放一个硬壳轻质大球,人很难把作用力作用在球上,其原因何在?因为球壳是硬的,水是软的,上边硬,下边软,人作用在球上的力,如果不是沿重力方向并通过球心,是作用不到球体上的。我由此体会出练拳时腰腿要“随曲就伸”的道理。这大概也是拳论上说的“腿占七分手占三分”吧。
走化对手劲力时,上身不动,用腰腿走化,对手感觉不出力点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拿起来了,这和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是一样的,让对手在舒服中不知不觉就背了,这大概也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练习方法吧。
2、练太极拳应建立怎样的人体模式?
我们练太极拳要建立怎样的人体模式呢?我认为应建立一个“球体”模型。练拳时把自己修炼成是一个外表很光滑、很硬的大球,球的直径是人的身高,这个球被放在一个和球面吻合的很光滑的小坑内,这样“球体”模型就建成了。这个表面光滑的球体位于光滑的小坑内,确保了他是时时中定的。这个球体本身不会动,它只能因受力而动,人往球体施加作用力时自然会出现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仰之则弥高而下已去,俯之则弥深而上已去的形势。这是对方完全是用他自己的力在打自己,这大概就是借力打人的道理吧。我觉得这个球体模型把“以静制动”“触之则旋”“因敌变化示神奇”“借力打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等很多太极拳的理论都能表述明白。“掤、捋、挤、按,采、捌、肘、靠”太极八法,只不过是球体向不同方向的旋转而产生的各个方向的作用力。
我们必须明白人体这个球体模式是修炼出来的,功夫上身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心知到身知的艰苦过程。太极拳爱好者如果“心知”了上述球体模型的道理将减少很多练拳的盲目性。
愿我这个小小的心得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
3、为什么说懒扎衣是武式太极拳的母式?
(1)武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懒扎衣,这一式为什么用“懒”字呢?我认为这要求练拳时要体会刚睡醒后懒洋洋穿衣服时的舒适得力的放松状态,并把这种状态融汇到整个练拳的过程中。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有句名言“松肩脱臂懒束腰,神情意力似粘糕”说的也是这个状态。以这种状态练拳,才容易步人拳学正轨。
(2)懒扎衣为什么说是武式太极拳的母式?我认为懒扎衣式从人体结构方面建立了一个武式太极拳特有的人体运动模式,这一式中包含了“掤、捋、挤、按,进、退、顾、盼、定”。从外形上,这一式又能分化出武式太极拳的各主要拳式,例如,在懒扎衣式中前手随腰转向下向外引化,拿起对方,后手随下肢和腰的动作前推,就演变成了搂膝拗步。再如,前手随腰转向上向外引化,后手随下肢和腰的动作前推,就变成了武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又如,后手向上向外引化,前手随下肢和腰的动作前推,就演变成了青龙出水式等。其实练拳只不过是在练习几个角度、几个方向的引化和发力而已。无论对手从哪个角度进攻,我以静待动,因敌变化,化发同时,则无不得心应手。这是我练武式太极拳懒扎衣的体会。
4、关于“太极”状态。
《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那么“太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我认为太极就是“动静之机”的状态。“动静之机”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在太极图上的“S”形中太极曲线的状态。它处于既是“阴”又是“阳”,既不是“阴”又不是“阳”的状态,他处于是与非之间。用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比喻,你用手去拿一个杯子,当手拿到杯子,要拿起来还没拿起来时,把这个状态定住,这个状态就是太极状态。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都是在追求这个状态。站桩时,要求两臂如抱一个很轻很薄的纸球,既不能用力去抱,一用力球就会瘪了;又不能不用力,不用力球就会跑了,就是要找这种似抱非抱的状态。再如,臀部的似坐非坐,裆部的似尿非尿,面部的似笑非笑等的非紧非松的欲动状态,都是在追求“太极”状态。
《拳论》上说“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这也是“太极”状态的描述。练拳要把这种状态练出来,功夫还能不上层次吗!
太极拳论上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社会上,绝大多数练太极拳者往往错误的解读了这句话,把功夫下在上肢,追求上肢的随曲就伸,你来我往,这是很片面的。我认为太极拳论中“无过不及,随曲就伸”是要求练拳者在腰腿上要下大功夫。练拳或推手时,手臂基本不动,在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的状态下保持上肢掤劲不丢即可。下肢动作应该因敌而动、随曲就伸(练时无人当有人,用时有人当无人)。走化对方劲力,用腰腿动作,这样更容易达到我顺人背的目的。打个比喻来说,水中放一个硬壳轻质大球,人很难把作用力作用在球上,其原因何在?因为球壳是硬的,水是软的,上边硬,下边软,人作用在球上的力,如果不是沿重力方向并通过球心,是作用不到球体上的。我由此体会出练拳时腰腿要“随曲就伸”的道理。这大概也是拳论上说的“腿占七分手占三分”吧。
走化对手劲力时,上身不动,用腰腿走化,对手感觉不出力点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拿起来了,这和温水煮青蛙的道理是一样的,让对手在舒服中不知不觉就背了,这大概也是“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练习方法吧。
2、练太极拳应建立怎样的人体模式?
我们练太极拳要建立怎样的人体模式呢?我认为应建立一个“球体”模型。练拳时把自己修炼成是一个外表很光滑、很硬的大球,球的直径是人的身高,这个球被放在一个和球面吻合的很光滑的小坑内,这样“球体”模型就建成了。这个表面光滑的球体位于光滑的小坑内,确保了他是时时中定的。这个球体本身不会动,它只能因受力而动,人往球体施加作用力时自然会出现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杳而左已去,仰之则弥高而下已去,俯之则弥深而上已去的形势。这是对方完全是用他自己的力在打自己,这大概就是借力打人的道理吧。我觉得这个球体模型把“以静制动”“触之则旋”“因敌变化示神奇”“借力打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等很多太极拳的理论都能表述明白。“掤、捋、挤、按,采、捌、肘、靠”太极八法,只不过是球体向不同方向的旋转而产生的各个方向的作用力。
我们必须明白人体这个球体模式是修炼出来的,功夫上身必须要经历一个从心知到身知的艰苦过程。太极拳爱好者如果“心知”了上述球体模型的道理将减少很多练拳的盲目性。
愿我这个小小的心得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示。
3、为什么说懒扎衣是武式太极拳的母式?
(1)武式太极拳的第一式是懒扎衣,这一式为什么用“懒”字呢?我认为这要求练拳时要体会刚睡醒后懒洋洋穿衣服时的舒适得力的放松状态,并把这种状态融汇到整个练拳的过程中。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有句名言“松肩脱臂懒束腰,神情意力似粘糕”说的也是这个状态。以这种状态练拳,才容易步人拳学正轨。
(2)懒扎衣为什么说是武式太极拳的母式?我认为懒扎衣式从人体结构方面建立了一个武式太极拳特有的人体运动模式,这一式中包含了“掤、捋、挤、按,进、退、顾、盼、定”。从外形上,这一式又能分化出武式太极拳的各主要拳式,例如,在懒扎衣式中前手随腰转向下向外引化,拿起对方,后手随下肢和腰的动作前推,就演变成了搂膝拗步。再如,前手随腰转向上向外引化,后手随下肢和腰的动作前推,就变成了武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又如,后手向上向外引化,前手随下肢和腰的动作前推,就演变成了青龙出水式等。其实练拳只不过是在练习几个角度、几个方向的引化和发力而已。无论对手从哪个角度进攻,我以静待动,因敌变化,化发同时,则无不得心应手。这是我练武式太极拳懒扎衣的体会。
4、关于“太极”状态。
《太极拳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那么“太极”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我认为太极就是“动静之机”的状态。“动静之机”又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在太极图上的“S”形中太极曲线的状态。它处于既是“阴”又是“阳”,既不是“阴”又不是“阳”的状态,他处于是与非之间。用我们生活中的事例比喻,你用手去拿一个杯子,当手拿到杯子,要拿起来还没拿起来时,把这个状态定住,这个状态就是太极状态。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东西都是在追求这个状态。站桩时,要求两臂如抱一个很轻很薄的纸球,既不能用力去抱,一用力球就会瘪了;又不能不用力,不用力球就会跑了,就是要找这种似抱非抱的状态。再如,臀部的似坐非坐,裆部的似尿非尿,面部的似笑非笑等的非紧非松的欲动状态,都是在追求“太极”状态。
《拳论》上说“形如搏兔之鹘,神似捕鼠之猫”,这也是“太极”状态的描述。练拳要把这种状态练出来,功夫还能不上层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