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化时期中国服务业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经济问题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e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服务业生产率关系到中国经济整体生产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省域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服务业生产率存在空间集聚性和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新技术、互联网新模式、人力资本质量对提高对服务业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有正向作用,但不显著.稳健性检验表明该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通过空间效应分解表明,新技术、互联网新模式、人力资本质量对服务业生产率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均为正且显著,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效应有显著正向作用,但间接效应为正不显著,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效应为正但都不显著.本文据此提出在后工业化时期提高服务业生产率相关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探讨小青龙汤中各药味的组成确定和各组分炮制品品种的选择。小青龙汤中各药味的组成和品种选择尚不统一和明确,因此继承和发扬小青龙汤时,给临床使用和科学研究带来了困扰,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和明确,以促进临床的合理使用,同时也对其开发为经典名方制剂奠定基础。
在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和新冠病毒蔓延的背景下,负利率化趋势愈演愈烈.本文回顾和梳理了负利率政策领域现有的国内外文献,对负利率政策相关问题的研究演进、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负利率下限、负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负利率政策的传导机制和负利率政策的溢出效应.未来应围绕负利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同效应、负利率政策对经济整体运行的影响及背后机理、负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的溢出效应传导机制等展开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普遍利用财政扶贫资金设立的“风险补偿金”作担保,激励商业银行向贫困户发放扶贫贷款,但其中的道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本文从理论上描述了使用金融杠杆模式进行
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数字资本主义时代.以马克思劳动过程理论为分析范式研究可见,作为一般的生产过程,数字经济泛指通过信息技术和数据手段进行的经济活动总体,也包含制造和使用数据这一过程本身;作为特殊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运行的数字经济,就是数字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备三个显著特征:生产界限模糊、进行数据控制以及存在全方位监视.由于劳动过程的新变化,从事数字劳动的数字劳工的整体境遇实际上未由于工作场地变得灵活而更好,反而是更糟.高教育水平的劳动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二级劳动力市场的境况,情绪劳动以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类患者多有年龄大、基础疾病多、心理负担重、术后康复慢等问题。本文运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对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术前、术后及居家康复随访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术前教会并告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在术后加强对留置管道观察和护理,尤其对尿漏、尿路感染的护理观察;在出院后进行居家电话康复随访,根
基于测算出的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以及25个全球主要经济体相关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究汇率波动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结论显示:(1)我国制造业国际
在双循环的全新发展战略与新发展格局下,系统提升我国产业链安全性以及破解产业链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意义重大.产业技术政策是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的融合点,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技术政策面临政策的功能定位、政策的内容体系以及政策的实施目标三大层面的缺陷,体现为产业技术政策的强选择性导致创新资源配置扭曲化、产业共性技术政策内容缺失导致对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以及产业链的安全性支撑不足、产业技术政策的政策实施过程对公平竞争秩序的偏离等多重后果.在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技术政策要着力于弱化产业技
当代数字技术革命催生了劳动形态和资本形态的数字化变革,数字资本是通过参与并支配数字劳动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以追逐剩余价值的新资本形态.数字资本在作为生产要素上表现出人工化、智能化、平台化等新特征,在作为生产关系载体上呈现出金融垄断、自身反噬和制度差异等新特点,在具体结构上呈现出固定资本进入壁垒高、垄断技术壁垒高、劳动力资本功能分化、经营资本平台垄断等新变化.数字资本运动依然具有价值创造和价值增殖的二重性,但具体过程上又呈现为由传统运动期与加速扩张期构成的双分期首尾衔接周期性循环运动的独特路径;数字资本运动对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文化瑰宝,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影响着预防医学的发展。体质是“治未病”思想的重点内容,此文根据治未病思想从体质辨识出发,探讨儿童体质脏腑辨识方法在临床及保健干预上的应用,提出儿童脏腑体质辨识研究的不足与解决方法,对体质辨识进行前景展望。
数值型财政规则作为规范一国财政纪律的工具,具有抑制债务规模扩张和调节财政收支结构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数值型财政规则的历史演变及对中国的启示.具体来看,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世界各国所实施"第一代财政规则",但因其仅结合简单性与灵活性,而未建立与之匹配的执行机制,致使规则僵化,无法有效应对危机的挑战.由此,"第二代财政规则"应运而生.相比于"一代规则",其更强调以结构平衡为目标的反周期性,且偏好刺激经济增长的公共投资支出,与此同时各国还设置独立的监管机构,确保财政透明度,并保证国内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