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最传统、最地道的节日,感恩节的重要性堪比中国的春节。无论是“五月花”号登陆美洲得助于印第安的古老故事,感恩节餐桌上的传统主菜抑或是获总统特赦的宠儿——火鸡,还有源自“黑色星期五”的盛大狂欢……这一切的一切都提醒我们:心存感激。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最具美国特色的快乐节日,去体会“感恩”的意味……
“五月花”与印第安
感恩节是美国独创的古老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作为最地道、“最美国”的感恩节,它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这还得从著名的“五月花”号那次艰险的航行讲起。
1620年的秋天,英国的“五月花”号载着难以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驶离英国南安普顿市,去美洲寻求宗教自由。在海上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饥寒交迫,同时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就这样,经过在海上66天的颠簸漂泊,历经艰险,他们终于得以在现马萨诸塞州的北美殖民地普里茅斯登陆。抵岸时船上共有102人,其中多是贫苦的农民和工匠,也有契约奴,还有35名清教徒。在普里茅斯的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乘坐“五月花”号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都因不堪两个多月以来持续的痛苦而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只剩50多人。幸好当地的印第安人及时发现了他们,基于“来者是客”的信念,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了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还给这些苦难的移民送去了猎获的野鸭和火鸡。这些生活必需品,帮助移民们度过了这个最艰难的冬天。
1621年的春天,是个适宜“播种”的季节。热情好客的印第安人耐心地教导存活下来的移民狩猎、捕鱼、种植玉米和南瓜,还有饲养火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移民们渐渐掌握了各式各样的生存技巧和生活技能,逐渐习惯了当地的生活方式,他们和印第安人之间也建立起了愈来愈亲密的友谊。
这年的秋天,玉米等作物大丰收。喜出望外的移民们兴高采烈地举行了盛大的晚会,邀请印第安人一道感谢上天的恩赐。绝处逢生的移民们还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救命恩人”印第安人,以示感恩。而当地的印第安人则带着烤火鸡、各种玉米制品、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酒浆等欣然前往。晚会上,人们虔诚地向上天表达感谢,然后点起篝火载歌载舞,举杯同庆,通宵达旦,其乐融融。据说,欢宴持续了3天3夜……
在这之后,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吃玉米,款待印第安人。长此以往,这种感恩就成了一种惯例。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至今。现如今,作为美国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到感恩节,人们就会满怀温情地回忆起这段移民史。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人提到感恩节,都会认为美国第一个感恩节是印第安人与欧陆新移民第一次齐聚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实际上,对许多印第安人来说,他们早就有感恩上天赐予的经历。早先,这些印第安人一年中共举行6次感恩节庆,他们依照不同时节举行感恩的仪式。在秋季收成时节举行的这次,事实上是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节庆。也就是说,人们熟知的感恩节,是第一次欧陆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
火鸡的悲喜
感恩节对美国人来说特别重要,即使远在异乡,美国人也都要在感恩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欢度佳节。举国同庆、合家欢聚的场景丝毫不亚于咱们中国人的春节。而说到感恩节的餐桌,就不得不提它的绝对主角——烤火鸡。
为什么美国人要在感恩节吃火鸡呢?有一种说法是,乘坐“五月花”号的欧陆移民登上美洲大陆初始时,那里的火鸡随处可见。时值寒冬,“雪中送炭”的印第安人为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他们送来的恰是火鸡。火鸡挽救了欧陆移民的性命,也为日后他们的定居生活提供了转机。另一种说法则是,为感谢在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印第安人,同时也感谢上天对新移民的“恩赐”,在感恩会上,欧陆移民正是用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了印第安人。无论究竟为何,火鸡已然成为感恩节餐桌上的一道传统经典主菜。也因此,感恩节又被称为“火鸡节”。
在大多数火鸡为了感恩节“献身”而忧伤的时候,却有那么一两个快乐的例外。
“我听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和约翰逊总统把他们收到的火鸡吃了,但你不能因此责怪他们……这确实是只长相不错的火鸡。”美国总统奥巴马开着玩笑说。讲完这番话后,奥巴马总统假装严肃地把手放在桌子当中一只早已准备好的火鸡头上说道:“你被赦免了。”这是发生在2011年11月24日感恩节当天美国白宫北门廊的一幕。赦免仪式为美国各大电视网所转播,并被上传到白宫网站供更多人观看。这只被赦免的幸运火鸡不但免于一死,还尽享荣乐。24日晚,它在华盛顿首屈一指的威拉德豪华酒店过夜,25日下午,乘坐头等舱飞到加利福尼亚州,在当地迪士尼乐园感恩节游行中担任荣誉贵宾,然后“光荣退休”,在迪士尼乐园度过余生。
一年一度的美国总统“放生”火鸡仪式据说始于 1947年的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传统的赦免仪式或可追溯到美国内战即林肯总统当政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
狂欢,黑色星期五
或许你早就听说过,“黑色星期五”是股市上的暗语还是什么曾遭遇诅咒的特殊日子。事实上,这里提到的“黑色星期五”正是美国感恩节的次日。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的这一个月,正是一年中各个商家大打折扣促销的最旺季,商家极尽其能,招揽消费者。而由“黑色星期五”起,疯狂的购物月就开始了。之所以称之“黑色”,是因为周五这天一大早,想要疯狂“血拼”的人们都要起早摸黑冲到商场门口,排队买便宜货。这种人又被形象地称为“早起的鸟儿”。有的家庭更会举家出动,以求买到最物美价廉的东西。据说,在这一天,美国的零售业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1/3还多。
感恩节大购物俨然已经成为美国人的习俗。而集体庆祝感恩节的盛大游行则正是由美国著名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主办的。梅西感恩节游行,这个美国当地最著名的庆典始于1924年,是全美规模最大的感恩节游行,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人沿途观看。
如果在感恩节选择郊游或旅行,当年移民安家落户的普利茅斯港则是“热门之选”。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按照当年的“五月花”号仿制的船,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仿照当年样子建成的移民村里参观。
“谢谢!”或许是你在感恩节期间听到最多的字眼儿了。除了相聚时感谢家人、亲朋好友抑或同事这一年来的支持和帮助,好客的美国人也不忘在这一天邀请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这样的传统或许源自18世纪美国给穷苦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而选在感恩节这一天或许是最恰当不过的。
多少年来,人们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代代相传,无论在西海岸还是在夏威夷,无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感恩节这一天,形形色色的人们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心存感激,表示感谢;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给予身边人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这样的感恩,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五月花”与印第安
感恩节是美国独创的古老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感恩节。作为最地道、“最美国”的感恩节,它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这还得从著名的“五月花”号那次艰险的航行讲起。
1620年的秋天,英国的“五月花”号载着难以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驶离英国南安普顿市,去美洲寻求宗教自由。在海上的日子并不好过,他们饥寒交迫,同时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就这样,经过在海上66天的颠簸漂泊,历经艰险,他们终于得以在现马萨诸塞州的北美殖民地普里茅斯登陆。抵岸时船上共有102人,其中多是贫苦的农民和工匠,也有契约奴,还有35名清教徒。在普里茅斯的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乘坐“五月花”号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都因不堪两个多月以来持续的痛苦而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来的只剩50多人。幸好当地的印第安人及时发现了他们,基于“来者是客”的信念,印第安人慷慨地拿出了贮藏越冬的玉米和土豆,还给这些苦难的移民送去了猎获的野鸭和火鸡。这些生活必需品,帮助移民们度过了这个最艰难的冬天。
1621年的春天,是个适宜“播种”的季节。热情好客的印第安人耐心地教导存活下来的移民狩猎、捕鱼、种植玉米和南瓜,还有饲养火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移民们渐渐掌握了各式各样的生存技巧和生活技能,逐渐习惯了当地的生活方式,他们和印第安人之间也建立起了愈来愈亲密的友谊。
这年的秋天,玉米等作物大丰收。喜出望外的移民们兴高采烈地举行了盛大的晚会,邀请印第安人一道感谢上天的恩赐。绝处逢生的移民们还用烤火鸡和玉米糕点款待“救命恩人”印第安人,以示感恩。而当地的印第安人则带着烤火鸡、各种玉米制品、南瓜馅饼、野葡萄以及酒浆等欣然前往。晚会上,人们虔诚地向上天表达感谢,然后点起篝火载歌载舞,举杯同庆,通宵达旦,其乐融融。据说,欢宴持续了3天3夜……
在这之后,每年玉米收获后的11月底,定居在这里的移民都要举行感恩会,家家烤火鸡、吃玉米,款待印第安人。长此以往,这种感恩就成了一种惯例。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至今。现如今,作为美国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到感恩节,人们就会满怀温情地回忆起这段移民史。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很多人提到感恩节,都会认为美国第一个感恩节是印第安人与欧陆新移民第一次齐聚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实际上,对许多印第安人来说,他们早就有感恩上天赐予的经历。早先,这些印第安人一年中共举行6次感恩节庆,他们依照不同时节举行感恩的仪式。在秋季收成时节举行的这次,事实上是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节庆。也就是说,人们熟知的感恩节,是第一次欧陆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
火鸡的悲喜
感恩节对美国人来说特别重要,即使远在异乡,美国人也都要在感恩节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欢度佳节。举国同庆、合家欢聚的场景丝毫不亚于咱们中国人的春节。而说到感恩节的餐桌,就不得不提它的绝对主角——烤火鸡。
为什么美国人要在感恩节吃火鸡呢?有一种说法是,乘坐“五月花”号的欧陆移民登上美洲大陆初始时,那里的火鸡随处可见。时值寒冬,“雪中送炭”的印第安人为挣扎在生死边缘的他们送来的恰是火鸡。火鸡挽救了欧陆移民的性命,也为日后他们的定居生活提供了转机。另一种说法则是,为感谢在危难之时伸出援手的印第安人,同时也感谢上天对新移民的“恩赐”,在感恩会上,欧陆移民正是用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了印第安人。无论究竟为何,火鸡已然成为感恩节餐桌上的一道传统经典主菜。也因此,感恩节又被称为“火鸡节”。
在大多数火鸡为了感恩节“献身”而忧伤的时候,却有那么一两个快乐的例外。
“我听说艾森豪威尔总统和约翰逊总统把他们收到的火鸡吃了,但你不能因此责怪他们……这确实是只长相不错的火鸡。”美国总统奥巴马开着玩笑说。讲完这番话后,奥巴马总统假装严肃地把手放在桌子当中一只早已准备好的火鸡头上说道:“你被赦免了。”这是发生在2011年11月24日感恩节当天美国白宫北门廊的一幕。赦免仪式为美国各大电视网所转播,并被上传到白宫网站供更多人观看。这只被赦免的幸运火鸡不但免于一死,还尽享荣乐。24日晚,它在华盛顿首屈一指的威拉德豪华酒店过夜,25日下午,乘坐头等舱飞到加利福尼亚州,在当地迪士尼乐园感恩节游行中担任荣誉贵宾,然后“光荣退休”,在迪士尼乐园度过余生。
一年一度的美国总统“放生”火鸡仪式据说始于 1947年的杜鲁门总统当政时期,但实际上这个传统的赦免仪式或可追溯到美国内战即林肯总统当政时期。1863年的一天,林肯的儿子泰德突然闯入内阁会议,请求赦免一只名叫杰克的宠物火鸡——这只被送进白宫的火鸡,即将成为人们的感恩节大餐。
狂欢,黑色星期五
或许你早就听说过,“黑色星期五”是股市上的暗语还是什么曾遭遇诅咒的特殊日子。事实上,这里提到的“黑色星期五”正是美国感恩节的次日。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的这一个月,正是一年中各个商家大打折扣促销的最旺季,商家极尽其能,招揽消费者。而由“黑色星期五”起,疯狂的购物月就开始了。之所以称之“黑色”,是因为周五这天一大早,想要疯狂“血拼”的人们都要起早摸黑冲到商场门口,排队买便宜货。这种人又被形象地称为“早起的鸟儿”。有的家庭更会举家出动,以求买到最物美价廉的东西。据说,在这一天,美国的零售业销售额能占到全年的1/3还多。
感恩节大购物俨然已经成为美国人的习俗。而集体庆祝感恩节的盛大游行则正是由美国著名的百货公司梅西百货主办的。梅西感恩节游行,这个美国当地最著名的庆典始于1924年,是全美规模最大的感恩节游行,每年都会吸引上百万人沿途观看。
如果在感恩节选择郊游或旅行,当年移民安家落户的普利茅斯港则是“热门之选”。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按照当年的“五月花”号仿制的船,还可以花几个小时在仿照当年样子建成的移民村里参观。
“谢谢!”或许是你在感恩节期间听到最多的字眼儿了。除了相聚时感谢家人、亲朋好友抑或同事这一年来的支持和帮助,好客的美国人也不忘在这一天邀请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人共度佳节。这样的传统或许源自18世纪美国给穷苦人家送一篮子食物的风俗,而选在感恩节这一天或许是最恰当不过的。
多少年来,人们庆祝感恩节的习俗代代相传,无论在西海岸还是在夏威夷,无论何种信仰、何种民族,无论贫富贵贱、男女老幼。感恩节这一天,形形色色的人们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心存感激,表示感谢;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所拥有的一切,给予身边人更多的理解和关爱。这样的感恩,可以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