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这是叶澜老师非常著名的一个观点,她提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现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只有正确理解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才能更有效地上好体育课。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活” 起来。
1 激发兴趣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方向标”
1.1游戏教学激趣
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故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作为体育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进行游戏创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推迟疲劳的出现。比如足球基本技术当中的头顶球技术教学。通过学生的自抛头顶球、两人一抛一头顶球、模仿起角球(近距离)的抛球、头顶射门意识。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中,如果按照足球项目的特点靠脚来传球体验头顶球射门技能,对学生来讲其技术要求过高,学生也很难将足球传到位,不符合学生实际。若采用篮球中的传接球技术,将投篮环节改为头顶球射门,并利用篮球场地进行小组比赛,头顶球射门在三分投篮限制线外,既符合学生实际能力,也能让学生在“综合性”的比赛中体验头顶球射门技术以及它的魅力,同时学生也从中也得到了乐趣和成功感,提高学生运动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也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1.2竞赛教学激趣
小型竞赛活动是多种比赛形式,比赛内容的综合,合理开展小型竞赛活动,在教学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给学生上篮球课时,由于学生的投篮技术比较差,为了提高他们上课的热情,组织如下的竞赛活动:
(1)定点投篮比赛规则: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做投篮比赛。两人一球,一人传球,一人做定点投篮,5次一轮,两人比一比,看谁进球更多。
(2)投篮擂台赛规则:①失败后投篮立即停止;②一轮下来以得分多的队为胜队;投篮程序为:投篮进球得5分(不进不得分),球落地一次接球(少于或多于都失败)、第二次投篮进球得3分(不进不得分),直接把球接住(球落地算失败)、第三次投篮进球得2分(不进不得分),若三个都进了球奖励一次。使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与价值,建立自信,逐渐提高动作质量,激发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学习的兴趣,化被动授教为主动学习。在此期间,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NBA)影像资料的欣赏,进一步熟悉和了解篮球运动项目;开设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规则的理论课,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领悟篮球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简单的篮球技战术教学,向正规比赛过渡。
2 “动作示范”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导航仪”
2.1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示范目的
老师或指定学生的示范都有其目的性,是为什么任务而示范,如何示范,最后是为处理什么样的难题,心中都要有“谱”。在课前对课上所做的示范动作要有充分的“动作”准备,示范动作要正确并且轻松优美,只有不断提高示范的质量,才能较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2.2分解动作示范虽然可以简化、细化动作的过程,但又容易割裂动作结构的完整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示范,显示出正确技术、动作的要领。在个别动作示范中,体育教师应抓住关键环节进行示范,例如:在篮球投篮练习中,教师应多示范并强调出手的手型,使学生的手能控制球,保证投篮出手球更平稳,手型更正确,这样,对投篮命中率的稳定与提高有更大的帮助。示范可以与讲解相结合:可以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边讲解边示范,或是先示范后讲解。教师要做到完整的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因为完整的动作示范虽然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但在一些复杂动作的学习中,不易使学生明确了解动作中的细节、环节。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培养,参加各种兴趣培训班,对一些体育项目,部分学生非常专业,教师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让部分优秀学生进行示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主锻炼的意识。
2.3体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动作示范”必须准确、有效而合理,教师的示范要按照技术动作的规范进行示范,力求做到动作准确、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形成正确的印象。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运用熟练、优美、轻松自如,比如,对男生传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作为教者,示范时除了动作熟练外,还要准确命中。假使不命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打折扣。
2.4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教师要根据示范动作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好示范的面,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应根据班级人数,队形与示范动作要领的特点选择好准确的示范位置,让全体学生能看到示范的动作要领,达到明显的示范效果。
3 合作探究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油箱”
3.1注重“任务驱动”,激发合作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有积极的学习情感时,学习才会更有效,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体育教学中,许多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其实学生的合作是没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没有合作学习的动机。所以,给学生一定的任务,以此驱动他们合作的动机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例如,短跑教学中我给学生设置了“步幅与步频怎样合理搭配最好”这一任务让学生研究。这一任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动机。我主要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①设问:你在10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
②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很自然地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他们相互数出同伴100m跑的步数;
③启发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
④讨论揭示:学生在得出小组内每一个成员数据的基础上,再结合挂图、录像,在小组内再一次研讨,得出步频、步幅与跑速关系及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20,步频(s)×身高=8的指数法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⑤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跑道上按标志点跑,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
⑥实践提高:60m反复跑,摸索改进技术。教师在教会学生各种基本技术、技能后,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在练习方法、形式及动作的组合上进行选择。使活动在教材的内容上不断更新,得到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注重营造氛围,把握合作时机
3.2.1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时。体育教学的许多内容都有一定的相通性,它们也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因此,在利用这一特点激活学生以往学习经验进行探索活动时,采用合作学习将更有效。如,在弯道跑教学时,利用问题(你在弯道跑时身体是否向圆心倾斜?为什么?是如何倾斜的?两臂的摆动有何区别?双脚的着地部位有何不同?)激活力学知识和以往弯道跑的经验进行合作学习。其方法可以是3~5人一组,各人依次练习,多人观察,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作好记录。这样,学生既理解和掌握了动作技能,又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3.2.2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后利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准备动作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脚步动作、手臂动作后,然后让学生分成3~5人一组创编1节准备动作,再让各小组成员互教互学创编的准备动作,最后以创编的准备动作为考核内容进行考核。
3.2.3学生进行挑战性活动时。体育教学的许多内容都具有挑战性或有一定难度,学生在独立练习时出现困难也很正常。如果这时教师仅仅利用个别辅导,则很难兼顾到所有有困难的学生;如果采用集体辅导,又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因此,这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互相学习,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与暗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既快又好地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教师教得舒心,学生也学得快乐。
3.3灵活选择课题,要求明确具体
确定课题,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显得很重要,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等,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个课题范围,利用一个课题中的多种选择性,提供给学生一个探究性学习的方向,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让学生集中精力在感兴趣的选择中深入钻研课题,挖掘课题的深刻性。同时,探究性学习应当是具体而富有可操作性的,因此,在对课题的要求上必须具体而明确。让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基本的思路,而且能够根据此检查其探究性学习的成效。如创编徒手操,应该定下具体而明确的课题要求:(1)选编的动作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2)动作的先后顺序要科学、合理;(3)配置的旋律、节奏要与徒手操的主题、动作相吻合;(4)一个月后在室外课上展示并汇报设计的思路。又如编游戏,可以在提供的器材条件的基础上,加以明确而具体的课题要求:(1)活动内容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2)游戏名称要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3)游戏规则要简便易行;(4)选择的活动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所提供的器材;(5)两周后在室外课上展示并汇报设计的思路。探究性学习,学生要明确所确定的课题的具体要求,并对要求进行详尽的分析思考。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更有效地投身于课题研究中去。
4 心理健康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舵手”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学生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或缺陷,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和地位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1冷却法
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情绪强烈动荡时,教师必须制怒,保持常态心理,对事情做出清醒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途径。再把说服工作的重点放在平静学生的心情上,以尽快恢复其理智,切不可在学生情绪上来时“针尖对麦芒”,使矛盾激化。
4.2自我暗示法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进行积极有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的心理障碍。
4.3竞赛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较差,教学中要注意调整形式,让活动的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有抑郁、焦虑心理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4沟通法
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尽可能地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创造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信任体育教师,愿意跟教师进行沟通。这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
4.5互助法
实践证明,个体所以为群体所吸引,主要是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及参与活动等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总之,追寻体育课堂充满活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然而,只要做到心中有理想、课堂有活力、眼中有学生、头脑有思考,笔者坚信享受幸福快乐的体育课堂必然洋溢在我们教育生活的每一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1 激发兴趣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方向标”
1.1游戏教学激趣
体育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故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的联系,作为体育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进行游戏创编,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推迟疲劳的出现。比如足球基本技术当中的头顶球技术教学。通过学生的自抛头顶球、两人一抛一头顶球、模仿起角球(近距离)的抛球、头顶射门意识。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中,如果按照足球项目的特点靠脚来传球体验头顶球射门技能,对学生来讲其技术要求过高,学生也很难将足球传到位,不符合学生实际。若采用篮球中的传接球技术,将投篮环节改为头顶球射门,并利用篮球场地进行小组比赛,头顶球射门在三分投篮限制线外,既符合学生实际能力,也能让学生在“综合性”的比赛中体验头顶球射门技术以及它的魅力,同时学生也从中也得到了乐趣和成功感,提高学生运动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对所学的东西也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游戏,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1.2竞赛教学激趣
小型竞赛活动是多种比赛形式,比赛内容的综合,合理开展小型竞赛活动,在教学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给学生上篮球课时,由于学生的投篮技术比较差,为了提高他们上课的热情,组织如下的竞赛活动:
(1)定点投篮比赛规则: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做投篮比赛。两人一球,一人传球,一人做定点投篮,5次一轮,两人比一比,看谁进球更多。
(2)投篮擂台赛规则:①失败后投篮立即停止;②一轮下来以得分多的队为胜队;投篮程序为:投篮进球得5分(不进不得分),球落地一次接球(少于或多于都失败)、第二次投篮进球得3分(不进不得分),直接把球接住(球落地算失败)、第三次投篮进球得2分(不进不得分),若三个都进了球奖励一次。使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与价值,建立自信,逐渐提高动作质量,激发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学习的兴趣,化被动授教为主动学习。在此期间,特组织学生进行相关(NBA)影像资料的欣赏,进一步熟悉和了解篮球运动项目;开设篮球竞赛规则与裁判规则的理论课,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领悟篮球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简单的篮球技战术教学,向正规比赛过渡。
2 “动作示范”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导航仪”
2.1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示范目的
老师或指定学生的示范都有其目的性,是为什么任务而示范,如何示范,最后是为处理什么样的难题,心中都要有“谱”。在课前对课上所做的示范动作要有充分的“动作”准备,示范动作要正确并且轻松优美,只有不断提高示范的质量,才能较好地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
2.2分解动作示范虽然可以简化、细化动作的过程,但又容易割裂动作结构的完整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正确与错误的对比示范,显示出正确技术、动作的要领。在个别动作示范中,体育教师应抓住关键环节进行示范,例如:在篮球投篮练习中,教师应多示范并强调出手的手型,使学生的手能控制球,保证投篮出手球更平稳,手型更正确,这样,对投篮命中率的稳定与提高有更大的帮助。示范可以与讲解相结合:可以先讲解后示范,也可以边讲解边示范,或是先示范后讲解。教师要做到完整的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因为完整的动作示范虽然能保持动作结构的完整性,但在一些复杂动作的学习中,不易使学生明确了解动作中的细节、环节。也可以让优秀的学生进行“动作示范”,现在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培养,参加各种兴趣培训班,对一些体育项目,部分学生非常专业,教师在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让部分优秀学生进行示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训练热情,激发学生的自主锻炼的意识。
2.3体育教师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动作示范”必须准确、有效而合理,教师的示范要按照技术动作的规范进行示范,力求做到动作准确、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对所学技术形成正确的印象。教师的示范动作要运用熟练、优美、轻松自如,比如,对男生传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作为教者,示范时除了动作熟练外,还要准确命中。假使不命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大打折扣。
2.4多方位的示范可以消除学生体育学习中的心理障碍
教师要根据示范动作的特点,恰当地选择好示范的面,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应根据班级人数,队形与示范动作要领的特点选择好准确的示范位置,让全体学生能看到示范的动作要领,达到明显的示范效果。
3 合作探究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油箱”
3.1注重“任务驱动”,激发合作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有积极的学习情感时,学习才会更有效,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在体育教学中,许多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进行合作,其实学生的合作是没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没有合作学习的动机。所以,给学生一定的任务,以此驱动他们合作的动机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例如,短跑教学中我给学生设置了“步幅与步频怎样合理搭配最好”这一任务让学生研究。这一任务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合作动机。我主要采用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①设问:你在100m跑中,用多少步跑完?
②在问题的指引下,学生很自然地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他们相互数出同伴100m跑的步数;
③启发思考:每人多少步数合理?
④讨论揭示:学生在得出小组内每一个成员数据的基础上,再结合挂图、录像,在小组内再一次研讨,得出步频、步幅与跑速关系及霍夫曼提出的步幅/身高=1.20,步频(s)×身高=8的指数法为依据来衡量步幅与步频的合理搭配。
⑤验证:学生根据自己的身高,在不减速的前提下,在跑道上按标志点跑,看哪种步长比较适合自己。
⑥实践提高:60m反复跑,摸索改进技术。教师在教会学生各种基本技术、技能后,学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在练习方法、形式及动作的组合上进行选择。使活动在教材的内容上不断更新,得到创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注重营造氛围,把握合作时机
3.2.1学生进行探索性活动时。体育教学的许多内容都有一定的相通性,它们也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联系。因此,在利用这一特点激活学生以往学习经验进行探索活动时,采用合作学习将更有效。如,在弯道跑教学时,利用问题(你在弯道跑时身体是否向圆心倾斜?为什么?是如何倾斜的?两臂的摆动有何区别?双脚的着地部位有何不同?)激活力学知识和以往弯道跑的经验进行合作学习。其方法可以是3~5人一组,各人依次练习,多人观察,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作好记录。这样,学生既理解和掌握了动作技能,又能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3.2.2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时。在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与能力后利用合作的方式进行创造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准备动作教学中,先让学生学习基本知识、脚步动作、手臂动作后,然后让学生分成3~5人一组创编1节准备动作,再让各小组成员互教互学创编的准备动作,最后以创编的准备动作为考核内容进行考核。
3.2.3学生进行挑战性活动时。体育教学的许多内容都具有挑战性或有一定难度,学生在独立练习时出现困难也很正常。如果这时教师仅仅利用个别辅导,则很难兼顾到所有有困难的学生;如果采用集体辅导,又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因此,这时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展开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与保护、互相学习,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指导与暗示,这样有利于学生既快又好地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教师教得舒心,学生也学得快乐。
3.3灵活选择课题,要求明确具体
确定课题,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显得很重要,教师应当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等,有针对性地确定一个课题范围,利用一个课题中的多种选择性,提供给学生一个探究性学习的方向,给学生提供一个较大的自由选择空间。让学生集中精力在感兴趣的选择中深入钻研课题,挖掘课题的深刻性。同时,探究性学习应当是具体而富有可操作性的,因此,在对课题的要求上必须具体而明确。让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基本的思路,而且能够根据此检查其探究性学习的成效。如创编徒手操,应该定下具体而明确的课题要求:(1)选编的动作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2)动作的先后顺序要科学、合理;(3)配置的旋律、节奏要与徒手操的主题、动作相吻合;(4)一个月后在室外课上展示并汇报设计的思路。又如编游戏,可以在提供的器材条件的基础上,加以明确而具体的课题要求:(1)活动内容要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2)游戏名称要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3)游戏规则要简便易行;(4)选择的活动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所提供的器材;(5)两周后在室外课上展示并汇报设计的思路。探究性学习,学生要明确所确定的课题的具体要求,并对要求进行详尽的分析思考。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更有效地接受教师的指导,更有效地投身于课题研究中去。
4 心理健康是保证课堂充满活力的“舵手”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往往忽视学生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障碍或缺陷,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作用和地位日趋突出,体育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更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4.1冷却法
当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情绪强烈动荡时,教师必须制怒,保持常态心理,对事情做出清醒的分析和理智的判断,找出正确解决矛盾的途径。再把说服工作的重点放在平静学生的心情上,以尽快恢复其理智,切不可在学生情绪上来时“针尖对麦芒”,使矛盾激化。
4.2自我暗示法
教师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运动心理学知识,并结合练习进行心理训练。培养学生具有面临某种情况感到信心不足时,进行积极有效地自我暗示、自我鼓励,从而逐步消除其不良的心理障碍。
4.3竞赛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人的愉快就会产生。如果缺乏挑战,就会使人产生厌倦感。相反,任务太富有挑战性,也会导致个体焦虑,甚至产生挫折感。因此,人的能力适应挑战性,是人产生快乐并坚持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学生其运动能力也往往较差,教学中要注意调整形式,让活动的形式适应不同运动能力学生的心理需要,使有抑郁、焦虑心理的学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4沟通法
体育教师要深入学生中,尽可能地和学生一起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创造新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充分信任体育教师,愿意跟教师进行沟通。这利于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
4.5互助法
实践证明,个体所以为群体所吸引,主要是群体认同、社会强化、竞赛刺激及参与活动等因素。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多让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学,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不良心理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总之,追寻体育课堂充满活力,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课题。然而,只要做到心中有理想、课堂有活力、眼中有学生、头脑有思考,笔者坚信享受幸福快乐的体育课堂必然洋溢在我们教育生活的每一天。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