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区域联合凝聚力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磁场战略,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检测仪,要以宏观规划及其相适应和磁性政策措施引路导向;二是聚集效应,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动力源,表现在聚众家之长、集联合之力、取协作之力;三是协调功能,是区域经济的凝聚力的粘合剂,要求建立以横向联系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机制。
关键词:区域联合凝聚力; 三个要素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69-002
区域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批以城市为依托,规模不等、形式不同、范围不一、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应运而生、迅速崛起,以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而有效的作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事物发展未必一帆风顺,从旧体制脱颖而出的区域经济更是如此。经济区作为若干地区本着自愿平等、扬长避短、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原则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具有大跨度、网络式、松散型的组织形式和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的工作范畴。从全国已有的百余个区域经济联合体现状来看,多数长足进展,少数步履迟缓,个别停滞不前。在宏观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各自发展何以有如此明显差异呢?究其原因,固然是主客观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但关键是与经济区自身凝聚力的强弱所致。
区域联合兼备改革、发展双重作用,在新形势下要开拓前进,增强凝聚力已为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从凝聚力的三个要素,磁场战略,聚集效应、协调功能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磁场战略
磁场战略是指区域经济要以宏观规划及其相适应的磁性政策和措施引路导向,形成强劲的磁场,产生坚固的凝聚力,紧紧吸引联合各方,它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检测仪。
经济区和行政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旧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部门界碑和所有藩篱,以淡化行政职能、强化协调功能而独树一帜,其制约性差、向心力弱在所难免,这就迫使经济区另辟蹊径,勇闯新路,以独具特色的区域磁场战略为其健康发展的导向。区域经济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磁性战略规划必须具有区域整体性、规划合理性、方向一致性的鲜明特征,不能将相邻地区发展规划机械拼凑和简单捏合,而是反映区域综合优势、整体形象和全局利益的宏观发展战略。为此要根据联合各方的经济现状、发展趋势及内在联系,经过科学论证制定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的磁场战略和磁性政策,使得各方对区域总体优势、整体功能、发展方向取得一致认识,从而强化联合观念和群体意识,互相支持,真诚合作,步调一致,由传统自发的经济联系向新型自觉的横向联合迈进:一般来看,区域各方经济发展的优势、缺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合则相互促进,分则彼此制约,磁场战略力求反映优势结合,异质互补、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形成区域经济宏观发展的磁极,微观活动的向导,推动区域朝着联合开发的道路长期合作,共同腾飞。
二、聚集效应
聚集效应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显著标志,表现为聚众家之长,集联合之力、取协作之利,创造出“不费资本分文”的“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区域经济发展必然通过高层次,全方位、实质性的联合协作来体现,由此聚集效应作为区域经济的动力源,与经济区的盛衰息息相关。
聚集效应通过区域联合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得以体现:所谓广度,是指联合逐步扩展诸多领域,不是单方独奏,而是众家合唱;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所谓深度,是指联合由单一到综合,由松散到紧密渐进发展;所谓力度,是指联合要选好工作突破口,办实事,求实效,增实力,以某些领域突破和超前发展,推动区域联合向高层次、多元化迈进。形成以区域联合为舞台,以城市为依托,以企业为主角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联合势能,实现专业分工和规模经济,逐步将分散、局部、潜在优势转化为集约、整体和现实优势,从聚集效应中获得倍加的经济社会效益。
区域联合无固定模式可循,不宜强求一律,但聚集效应作为联合的实质内容均需倍加重视。淮海经济区由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16个地市组成,处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低谷地带。工作则从各方均有兴趣的事情入手,从容易见到实效的项目起步,避开了一些目前体制下尚难解决的问题,使有条件的事情尽快做到,大家各尽其能,均有收益。目前淮海经济区横向联合日益深化,区域横向联合组织达80余个,有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基层企业不同层次,有全方位、多边型、双向式各种类型,有松散、半松散、紧密型多种形式,遍及经济,技术、文教、新闻、卫生等诸多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集效应给联合各方带来了经济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区域联合的深化,增强了凝聚力,而认识的提高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强化了吸引力,形成了良性循环,使联合各方关系日益 密切,合作精神不断增强。
三、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粘合剂,是区域联合必备的特异功能。搞活区域经济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靠传统的行政手段进行纵向管理、直接控制是难以奏效的,势必要求建立以横向联系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机制,才能适应区域经济综合性、灵活性、动态性的特点,推动经济区工作顺利进展。
从工作性质来看,经济区本身是按照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合组织,其凝聚力必然要靠日益配套的协调功能作为必备手段。
从内部来看,经济区是建立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区域各方行政隶属不同、经济实力不等、具体政策有别、利益矛盾磨擦,但大家同处平等地位,是伙伴关系。大至宏观战略,小到微观活动,均需要多方面协调和民主协商取得一致。
从外部来看,旧体制的束缚尚未完全解脱,两种体制双轨运行,相互撞击,关系错综复杂,纵横矛盾丛生,均需积极有效地协调加以解决。缺乏协凋这种特异功能,经济区工作就寸步难行。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印证了建立配套的协调功能极为重要。各经济区一般由常设机构联络处执行此项功能,进行上下关系的沟通、内外工作的联络、纵横矛盾的处理、各种信息的反馈、多方利益的协调。
经济区工作协调功能突出体现在政策和利益协调方面,区域联合各方均是一级行政单位,具体政策各有所异,需要制定各方自愿接受、自觉遵守的共同政策约束、规范、协调区域活动,克服行政区划的离心影响,增强区域经济的向心作用。互惠互利是区域磁性共同发展政策的核心,区域共同政策必须既与各方利益息息相关,又与区域整体利益密切相连。改革的深化,促进了联合发展,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增大。有的地区面临参加若干范围不一的区域联合体的可能,自然要分析比较,看谁有凝聚力和吸引性。光交会费、老开空会、无益可得、无利可获的联合迟早要自行解体。单方受益、多方利微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也是难以维持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经济区协调功能的作用,保持共同政策的稳定性和衔接性,积极协调各方贯彻等价交换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根据各方承担任务的难易程度和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优惠和享受不同的收益,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合发展的精神。当然为了共同发展,个别成员单位一时得不到实惠甚至做出必要的奉献也是难免的,但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逐步给予补偿。
在完善协凋功能方面,不少经济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积极的尝试。各行业联合体也分别形成了数十种业务性政策协议,有效地协调了各方的利益。各成员方地位平等,接触中互相尊重,交往中互惠互利,坚持区域的事大家办,谁有优势谁当龙头义不容辞,哪里有积极性哪里牵头责无旁贷,体现了良好的合作风格,形成了新型的地区关系。经济区对内提供优惠,激励各方联合积极性,增强向心力。对外协调行动,广泛发展多边联系,形成了内外结合、双向循环的可喜局面。各类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区域共同市场日趋成型,壮大了经济区的实力,各成员方从不同方面尝到了联合的甜头,收到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可贵的是:在实践中探索了体制改革由纵向管理向横向联合间接调控的过渡形式和行政调控与市场导向双重职能内在统一的转轨机制。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凝聚力主要表现为磁场战略、聚集效应、协调功能三者的紧密结合、共同作用。区域经济犹如远航航船,磁场战略为舵,聚集效应为浆,协调功能为帆,联合各方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就能在改革的航道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关键词:区域联合凝聚力; 三个要素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169-002
区域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新生事物,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批以城市为依托,规模不等、形式不同、范围不一、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应运而生、迅速崛起,以其在国民经济中重要而有效的作用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事物发展未必一帆风顺,从旧体制脱颖而出的区域经济更是如此。经济区作为若干地区本着自愿平等、扬长避短、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原则组成的经济联合体,具有大跨度、网络式、松散型的组织形式和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的工作范畴。从全国已有的百余个区域经济联合体现状来看,多数长足进展,少数步履迟缓,个别停滞不前。在宏观环境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各自发展何以有如此明显差异呢?究其原因,固然是主客观因素交错作用的结果,但关键是与经济区自身凝聚力的强弱所致。
区域联合兼备改革、发展双重作用,在新形势下要开拓前进,增强凝聚力已为急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拟从凝聚力的三个要素,磁场战略,聚集效应、协调功能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磁场战略
磁场战略是指区域经济要以宏观规划及其相适应的磁性政策和措施引路导向,形成强劲的磁场,产生坚固的凝聚力,紧紧吸引联合各方,它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检测仪。
经济区和行政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一定程度上冲破了旧体制造成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部门界碑和所有藩篱,以淡化行政职能、强化协调功能而独树一帜,其制约性差、向心力弱在所难免,这就迫使经济区另辟蹊径,勇闯新路,以独具特色的区域磁场战略为其健康发展的导向。区域经济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磁性战略规划必须具有区域整体性、规划合理性、方向一致性的鲜明特征,不能将相邻地区发展规划机械拼凑和简单捏合,而是反映区域综合优势、整体形象和全局利益的宏观发展战略。为此要根据联合各方的经济现状、发展趋势及内在联系,经过科学论证制定出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的磁场战略和磁性政策,使得各方对区域总体优势、整体功能、发展方向取得一致认识,从而强化联合观念和群体意识,互相支持,真诚合作,步调一致,由传统自发的经济联系向新型自觉的横向联合迈进:一般来看,区域各方经济发展的优势、缺陷有明显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合则相互促进,分则彼此制约,磁场战略力求反映优势结合,异质互补、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关系,形成区域经济宏观发展的磁极,微观活动的向导,推动区域朝着联合开发的道路长期合作,共同腾飞。
二、聚集效应
聚集效应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显著标志,表现为聚众家之长,集联合之力、取协作之利,创造出“不费资本分文”的“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区域经济发展必然通过高层次,全方位、实质性的联合协作来体现,由此聚集效应作为区域经济的动力源,与经济区的盛衰息息相关。
聚集效应通过区域联合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得以体现:所谓广度,是指联合逐步扩展诸多领域,不是单方独奏,而是众家合唱;不是一枝独秀,而是百花齐放;所谓深度,是指联合由单一到综合,由松散到紧密渐进发展;所谓力度,是指联合要选好工作突破口,办实事,求实效,增实力,以某些领域突破和超前发展,推动区域联合向高层次、多元化迈进。形成以区域联合为舞台,以城市为依托,以企业为主角的区域经济新格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联合势能,实现专业分工和规模经济,逐步将分散、局部、潜在优势转化为集约、整体和现实优势,从聚集效应中获得倍加的经济社会效益。
区域联合无固定模式可循,不宜强求一律,但聚集效应作为联合的实质内容均需倍加重视。淮海经济区由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16个地市组成,处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低谷地带。工作则从各方均有兴趣的事情入手,从容易见到实效的项目起步,避开了一些目前体制下尚难解决的问题,使有条件的事情尽快做到,大家各尽其能,均有收益。目前淮海经济区横向联合日益深化,区域横向联合组织达80余个,有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基层企业不同层次,有全方位、多边型、双向式各种类型,有松散、半松散、紧密型多种形式,遍及经济,技术、文教、新闻、卫生等诸多领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集效应给联合各方带来了经济社会效益,有力地促进了区域联合的深化,增强了凝聚力,而认识的提高又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深入发展,强化了吸引力,形成了良性循环,使联合各方关系日益 密切,合作精神不断增强。
三、协调功能
协调功能是区域经济凝聚力的粘合剂,是区域联合必备的特异功能。搞活区域经济内涵丰富、外延广阔,靠传统的行政手段进行纵向管理、直接控制是难以奏效的,势必要求建立以横向联系经济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机制,才能适应区域经济综合性、灵活性、动态性的特点,推动经济区工作顺利进展。
从工作性质来看,经济区本身是按照市场经济内在规律要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合组织,其凝聚力必然要靠日益配套的协调功能作为必备手段。
从内部来看,经济区是建立在自愿平等、互惠互利基础上的,区域各方行政隶属不同、经济实力不等、具体政策有别、利益矛盾磨擦,但大家同处平等地位,是伙伴关系。大至宏观战略,小到微观活动,均需要多方面协调和民主协商取得一致。
从外部来看,旧体制的束缚尚未完全解脱,两种体制双轨运行,相互撞击,关系错综复杂,纵横矛盾丛生,均需积极有效地协调加以解决。缺乏协凋这种特异功能,经济区工作就寸步难行。 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印证了建立配套的协调功能极为重要。各经济区一般由常设机构联络处执行此项功能,进行上下关系的沟通、内外工作的联络、纵横矛盾的处理、各种信息的反馈、多方利益的协调。
经济区工作协调功能突出体现在政策和利益协调方面,区域联合各方均是一级行政单位,具体政策各有所异,需要制定各方自愿接受、自觉遵守的共同政策约束、规范、协调区域活动,克服行政区划的离心影响,增强区域经济的向心作用。互惠互利是区域磁性共同发展政策的核心,区域共同政策必须既与各方利益息息相关,又与区域整体利益密切相连。改革的深化,促进了联合发展,区域合作的可能性和选择性增大。有的地区面临参加若干范围不一的区域联合体的可能,自然要分析比较,看谁有凝聚力和吸引性。光交会费、老开空会、无益可得、无利可获的联合迟早要自行解体。单方受益、多方利微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也是难以维持的。因此,要充分发挥经济区协调功能的作用,保持共同政策的稳定性和衔接性,积极协调各方贯彻等价交换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根据各方承担任务的难易程度和贡献大小,给予不同的优惠和享受不同的收益,真正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合发展的精神。当然为了共同发展,个别成员单位一时得不到实惠甚至做出必要的奉献也是难免的,但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逐步给予补偿。
在完善协凋功能方面,不少经济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和积极的尝试。各行业联合体也分别形成了数十种业务性政策协议,有效地协调了各方的利益。各成员方地位平等,接触中互相尊重,交往中互惠互利,坚持区域的事大家办,谁有优势谁当龙头义不容辞,哪里有积极性哪里牵头责无旁贷,体现了良好的合作风格,形成了新型的地区关系。经济区对内提供优惠,激励各方联合积极性,增强向心力。对外协调行动,广泛发展多边联系,形成了内外结合、双向循环的可喜局面。各类企业集团脱颖而出,区域共同市场日趋成型,壮大了经济区的实力,各成员方从不同方面尝到了联合的甜头,收到了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可贵的是:在实践中探索了体制改革由纵向管理向横向联合间接调控的过渡形式和行政调控与市场导向双重职能内在统一的转轨机制。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凝聚力主要表现为磁场战略、聚集效应、协调功能三者的紧密结合、共同作用。区域经济犹如远航航船,磁场战略为舵,聚集效应为浆,协调功能为帆,联合各方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就能在改革的航道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