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在泰山脚下有一位来自美国的牧师安临来,1916年他创办了泰山阿尼色弗孤贫院。历时36年,救助孤儿、老弱、灾民、难民计以万众,培养了大批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知识,具备一技之长的有用之才。许多孤儿从泰安孤贫院学校毕业后走上了革命道路,有的成為将军,有的成為国家机关、厂矿企业领导。
从收留5名孤儿起办院
1916年,正是民国建立的第五个年头。辛亥革命失败,岱岳下世世代代的耕耘者,卵石垒墙,茅草盖顶,灾荒连年累月。泰安城里,孤儿寡母沿街乞讨,盘道两旁,常有舍弃的婴儿。贫民出身的安临来和孤儿院长大的安美丽,目睹这一切,感叹道:“泰山是中国的神圣之山,多少世纪以来,数以万计的农夫百姓来这座山上求神拜佛,寻求太平与安乐。但是他们為什么什么也没得到,祖祖辈辈照样受苦受难,任人蹂躏。”
安临来的感叹隐含着对苦难者深切的理解和怜悯。安临来夫妇出身于美国下层社会。安夫人又是孤儿院出身,生活的际遇和宗教信仰使他们更加同情下层民众。
安临来夫妇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度,爱上了美丽的泰山。当看到泰山脚下到处都是在乞讨的流浪儿时,又触及到安临来失去女儿的伤痛。他们决心收养这些孤儿,让他们穿上新衣服,过上温暖的生活。
这年秋,安临来辞退了厨师、侍者、汉语老师、车夫等9名為他服务的人员,收容了5名孤儿和2名寡妇,开始铺路修房,整理院舍,办起了“阿尼色弗山东泰安孤贫院”。“阿尼色弗”是圣经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带来帮助、為你舍我”。
孤贫院成立后,安临来创造性地实行了半工半读的方式,让孤儿们一边劳动做活,一边读书识字。安临来聘请了许多有学历、有专长、有教学经验的教员执教,学校分小学部、初中部,孤儿们不但学习汉语知识,还学习英语,毕业后,有些留院在各部门工作,有些到更高的学府深造。
解放前,进学堂读书是一般人不敢想的事情,高小毕业就算文化人,安临来以一人之力培养了那么多初中生,真是功德无量。安临来不但是慈善家,还是一位教育家。
冯玉祥在泰山孤贫院的干儿女
1933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后,曾多次到泰山孤贫院关心孤儿,并与安临来建立了深厚情谊。
冯先生每次从他住处普照寺到孤贫院,都是布衣布履、步行来往。到孤贫院同孤儿们有说有笑,有时还带上自己的孩子同孤儿们玩耍。他每到孤贫院都十分关心孤儿们的宿舍、伙房,品尝孤儿们的饭食。
当听说一个姓庞的女婴出生后亲人就饿死时,冯先生心情很沉重,每次到孤贫院都要看望这个可怜的孩子。当听说孤贫院无固定资源,收入不定,生活常有困难时,就一次捐赠大洋920元。逢年过节,还派部下送去米面肉菜。
1934年1月起,他又对10名孤儿每人每月定额资助5块大洋,故有“孤贫院里有冯玉祥的5对干儿女”之说。
安临来与孤儿们对冯玉祥先生的深切关怀报以感激之情。每逢旧历年节都会派代表去拜贺。冯先生将一对苏州刺绣枕头赠给安临来夫妇,安临来视為珍宝,让人绣上“冯玉祥赠”的字样,寄回了美国。
冯玉祥同情爱怜孤儿,却不欣赏“阿尼色弗”这样的院名,建议改称“泰山教养院”,其用意是让那些受苦受难的孤儿在这里得到抚养和教育,将来成為社会有用之人。他还将进步书籍和他写的诗歌赠给孤儿们阅读,鼓励孩子们忧国忧民、立报国之志。
孤贫院抗债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涌到泰山脚下的逃荒者不计其数。而孤贫院的各项生产收入日减,各地的捐助也时续时断。全院几百口人的吃穿发生严重困难。
尽管安临来想了不少赚钱的门道,终难摆脱困境。无奈安临来只好向泰安的商号、富户借贷。当时贷款,三分利息,利滚利,3年能翻一番。院方用孤贫院的一部分土地、房产作了抵押。
1936年,债务累计达十几万元,几乎天天有人来院里要账。逢年过节,讨债人挤上门来,又喊又闹。院里组织了男、女两班人在门口接待应酬。安临来还组织了一帮残疾孩子,成群结伙地到几家讨债最凶的富户去要饭吃,意思是告诉债主:“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还债呀!”
一次,泰城一家姓毕的富豪上门催债,见无钱偿还,便破口大骂:“安临来,你没有钱还债,不是有大闺女吗,拉几个来顶账!”
多少年来,孤贫院的女孤儿都尊称安临来“爸爸”,安临来也以父辈自居,他实在难以容忍这样的辱骂。安临来奋笔疾书,致信泰安县长周百绾,说:“為了养育中国的孤儿,我欠下了你们的债务,财主们催债逼得我无路可走,请给我一间监房,我要去坐你们的牢。”
泰安县长周百绾见信后,派商会会长曲维堂出面调解,才暂作罢休。為了偿还债务,安临来夫妇于1937年底再次回美劝募,历时3年。
威严的牧师
泰山孤贫院里,老弱妇幼、教职员工达700人,泰安官方称安临来“安院长”,教会内称他“安牧师”,院里的女孩子都称他“爸爸”。
安临来对全院实行严格的管理,入院者要按其规定半日读书,半日劳动。各部门、各班级、各院室均有人负责;各生产单位都有师傅传授技术。渎职者要受到制裁,有过失或读书,干活偷懒者要受到惩罚。
泰安城一个叫唐留生的盲童被收容入院,由他所在班的班长李启增照料其食宿。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小留生偎依在火炉旁取暖,棉衣被烤着了火。李启增发现后,跑过去把他抱起来按到了尿罐子里。人未烧伤,棉衣被焚。安临来知道这件事后,罚这位班长用自己的钱為孩子做了一件新棉衣。
平日里,不管孩子们在干什么,只要见安临来走来,便垂手恭立,问候“安牧师平安”!安临来见孩子们读书、干活用心,就高兴地回答:“孩子们平安。”有时他还抚摸着孩子的头,為他们祈祷祝福。倘若见有谁玩耍、偷懒,他手中的拐杖会立即落到那孩子身上。孤儿们熟悉的那根黑色拐杖,究竟打过多少人,谁都记不清楚。
孤贫院里,男女孩子分校读书,分院居住。礼堂集会或礼拜时,男左女右,中排是教职工,界限十分分明。女院的门口,常年有人看守,不许擅自出入。居住在内的女孩子,只有在星期六下午,由安临来夫妇或他们派人带领,才能到院外树林里玩耍。
旧历年,院里允许孩子们回乡探亲,但必须在正月十五前返回,违者要受罚。男女婚姻控制甚严,23岁毕业后才允许恋爱、结婚。在院里婚配者,要经过院方应允,一般是集体结婚。全院人员聚集于礼堂内,奏礼乐,唱赞美诗,為新郎、新娘祈祷祝福。婚后分得一间房,自食其力。
安临来的严厉,固然是為了办院治学,但也有人说他“武断专横”,“过分得令人难以接受”。他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难以与他共事始终。
有一个从孤贫院毕业的学生,颇受安氏夫妇器重,但该生在滕县神学院读书期间回到院里探望,因用英语向安临来请安问候,违背了安临来不用外语同中国人交谈的习惯,安临来便很不高兴地问他:“你是哪国人?到这里来干什么?”把这个学生弄得十分尴尬。
事过数年后,该生提及此事还说:“在我的记忆里,安牧师严厉得可怕。”
百岁老人眼中的安临来
家住泰城教场街的百岁老人徐兰生(原名徐秀芝),1906年生于山东昌乐县城,父母早亡,后流落泰安。1921年被泰山孤贫院收养。
这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回忆在泰山孤贫院的生活,当讲述到安临来时,她说:“安牧师对俺可好了,对待孤儿就像对自己的亲儿亲闺女一样。我成家离开院以后,有一天,抱着孩子去看他,一见面,他就说:‘妮子啊,你离院了,可不是我不抚养你呀。’我急忙解释说:‘您不能这么说,是我為了和咱院鞋房的师傅赵正珍结婚而自己离开的,怎能怨您不管我呢?’”
“我在孤贫院住了5年多,也算享福了,要不早就饿死或病死了。说享福,就是多数时间能吃上饭,有时还有馍吃,有菜吃。一间卧房里住着十二三个人,晚上有电灯,还能念书,我上到高级小学没毕业就离开院了。
记得我在孤贫院时,大约有七八个外国人。泰安城里还有些长腿大鼻子的外国人,人们都叫他们老毛子兵。那些人一见到妇女,抱住就亲嘴。
有一次安牧师,安师娘带我们去游山,正巧碰见老毛子兵,见到我们女孩子就动手动脚。安牧师礼貌地向他们鞠躬,用外国话向他们讲了很长时间,我们才躲过一劫。”
白求恩是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职责,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白求恩是伟大的。安临来与白求恩尽管信仰不同,但同样在為中国人民做贡献。安临来是牧师,他的职责是传教,然而,他在传教的同时选择了慈善事业,与白求恩相比,安临来是在更加艰难的情况下為中国人民服务的。因而,我们不能忘记安临来。
从收留5名孤儿起办院
1916年,正是民国建立的第五个年头。辛亥革命失败,岱岳下世世代代的耕耘者,卵石垒墙,茅草盖顶,灾荒连年累月。泰安城里,孤儿寡母沿街乞讨,盘道两旁,常有舍弃的婴儿。贫民出身的安临来和孤儿院长大的安美丽,目睹这一切,感叹道:“泰山是中国的神圣之山,多少世纪以来,数以万计的农夫百姓来这座山上求神拜佛,寻求太平与安乐。但是他们為什么什么也没得到,祖祖辈辈照样受苦受难,任人蹂躏。”
安临来的感叹隐含着对苦难者深切的理解和怜悯。安临来夫妇出身于美国下层社会。安夫人又是孤儿院出身,生活的际遇和宗教信仰使他们更加同情下层民众。
安临来夫妇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古老的国度,爱上了美丽的泰山。当看到泰山脚下到处都是在乞讨的流浪儿时,又触及到安临来失去女儿的伤痛。他们决心收养这些孤儿,让他们穿上新衣服,过上温暖的生活。
这年秋,安临来辞退了厨师、侍者、汉语老师、车夫等9名為他服务的人员,收容了5名孤儿和2名寡妇,开始铺路修房,整理院舍,办起了“阿尼色弗山东泰安孤贫院”。“阿尼色弗”是圣经里的一句话,意思是“带来帮助、為你舍我”。
孤贫院成立后,安临来创造性地实行了半工半读的方式,让孤儿们一边劳动做活,一边读书识字。安临来聘请了许多有学历、有专长、有教学经验的教员执教,学校分小学部、初中部,孤儿们不但学习汉语知识,还学习英语,毕业后,有些留院在各部门工作,有些到更高的学府深造。
解放前,进学堂读书是一般人不敢想的事情,高小毕业就算文化人,安临来以一人之力培养了那么多初中生,真是功德无量。安临来不但是慈善家,还是一位教育家。
冯玉祥在泰山孤贫院的干儿女
1933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后,曾多次到泰山孤贫院关心孤儿,并与安临来建立了深厚情谊。
冯先生每次从他住处普照寺到孤贫院,都是布衣布履、步行来往。到孤贫院同孤儿们有说有笑,有时还带上自己的孩子同孤儿们玩耍。他每到孤贫院都十分关心孤儿们的宿舍、伙房,品尝孤儿们的饭食。
当听说一个姓庞的女婴出生后亲人就饿死时,冯先生心情很沉重,每次到孤贫院都要看望这个可怜的孩子。当听说孤贫院无固定资源,收入不定,生活常有困难时,就一次捐赠大洋920元。逢年过节,还派部下送去米面肉菜。
1934年1月起,他又对10名孤儿每人每月定额资助5块大洋,故有“孤贫院里有冯玉祥的5对干儿女”之说。
安临来与孤儿们对冯玉祥先生的深切关怀报以感激之情。每逢旧历年节都会派代表去拜贺。冯先生将一对苏州刺绣枕头赠给安临来夫妇,安临来视為珍宝,让人绣上“冯玉祥赠”的字样,寄回了美国。
冯玉祥同情爱怜孤儿,却不欣赏“阿尼色弗”这样的院名,建议改称“泰山教养院”,其用意是让那些受苦受难的孤儿在这里得到抚养和教育,将来成為社会有用之人。他还将进步书籍和他写的诗歌赠给孤儿们阅读,鼓励孩子们忧国忧民、立报国之志。
孤贫院抗债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涌到泰山脚下的逃荒者不计其数。而孤贫院的各项生产收入日减,各地的捐助也时续时断。全院几百口人的吃穿发生严重困难。
尽管安临来想了不少赚钱的门道,终难摆脱困境。无奈安临来只好向泰安的商号、富户借贷。当时贷款,三分利息,利滚利,3年能翻一番。院方用孤贫院的一部分土地、房产作了抵押。
1936年,债务累计达十几万元,几乎天天有人来院里要账。逢年过节,讨债人挤上门来,又喊又闹。院里组织了男、女两班人在门口接待应酬。安临来还组织了一帮残疾孩子,成群结伙地到几家讨债最凶的富户去要饭吃,意思是告诉债主:“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还债呀!”
一次,泰城一家姓毕的富豪上门催债,见无钱偿还,便破口大骂:“安临来,你没有钱还债,不是有大闺女吗,拉几个来顶账!”
多少年来,孤贫院的女孤儿都尊称安临来“爸爸”,安临来也以父辈自居,他实在难以容忍这样的辱骂。安临来奋笔疾书,致信泰安县长周百绾,说:“為了养育中国的孤儿,我欠下了你们的债务,财主们催债逼得我无路可走,请给我一间监房,我要去坐你们的牢。”
泰安县长周百绾见信后,派商会会长曲维堂出面调解,才暂作罢休。為了偿还债务,安临来夫妇于1937年底再次回美劝募,历时3年。
威严的牧师
泰山孤贫院里,老弱妇幼、教职员工达700人,泰安官方称安临来“安院长”,教会内称他“安牧师”,院里的女孩子都称他“爸爸”。
安临来对全院实行严格的管理,入院者要按其规定半日读书,半日劳动。各部门、各班级、各院室均有人负责;各生产单位都有师傅传授技术。渎职者要受到制裁,有过失或读书,干活偷懒者要受到惩罚。
泰安城一个叫唐留生的盲童被收容入院,由他所在班的班长李启增照料其食宿。这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小留生偎依在火炉旁取暖,棉衣被烤着了火。李启增发现后,跑过去把他抱起来按到了尿罐子里。人未烧伤,棉衣被焚。安临来知道这件事后,罚这位班长用自己的钱為孩子做了一件新棉衣。
平日里,不管孩子们在干什么,只要见安临来走来,便垂手恭立,问候“安牧师平安”!安临来见孩子们读书、干活用心,就高兴地回答:“孩子们平安。”有时他还抚摸着孩子的头,為他们祈祷祝福。倘若见有谁玩耍、偷懒,他手中的拐杖会立即落到那孩子身上。孤儿们熟悉的那根黑色拐杖,究竟打过多少人,谁都记不清楚。
孤贫院里,男女孩子分校读书,分院居住。礼堂集会或礼拜时,男左女右,中排是教职工,界限十分分明。女院的门口,常年有人看守,不许擅自出入。居住在内的女孩子,只有在星期六下午,由安临来夫妇或他们派人带领,才能到院外树林里玩耍。
旧历年,院里允许孩子们回乡探亲,但必须在正月十五前返回,违者要受罚。男女婚姻控制甚严,23岁毕业后才允许恋爱、结婚。在院里婚配者,要经过院方应允,一般是集体结婚。全院人员聚集于礼堂内,奏礼乐,唱赞美诗,為新郎、新娘祈祷祝福。婚后分得一间房,自食其力。
安临来的严厉,固然是為了办院治学,但也有人说他“武断专横”,“过分得令人难以接受”。他的许多朋友和学生,难以与他共事始终。
有一个从孤贫院毕业的学生,颇受安氏夫妇器重,但该生在滕县神学院读书期间回到院里探望,因用英语向安临来请安问候,违背了安临来不用外语同中国人交谈的习惯,安临来便很不高兴地问他:“你是哪国人?到这里来干什么?”把这个学生弄得十分尴尬。
事过数年后,该生提及此事还说:“在我的记忆里,安牧师严厉得可怕。”
百岁老人眼中的安临来
家住泰城教场街的百岁老人徐兰生(原名徐秀芝),1906年生于山东昌乐县城,父母早亡,后流落泰安。1921年被泰山孤贫院收养。
这位红光满面、精神矍铄的百岁老人,回忆在泰山孤贫院的生活,当讲述到安临来时,她说:“安牧师对俺可好了,对待孤儿就像对自己的亲儿亲闺女一样。我成家离开院以后,有一天,抱着孩子去看他,一见面,他就说:‘妮子啊,你离院了,可不是我不抚养你呀。’我急忙解释说:‘您不能这么说,是我為了和咱院鞋房的师傅赵正珍结婚而自己离开的,怎能怨您不管我呢?’”
“我在孤贫院住了5年多,也算享福了,要不早就饿死或病死了。说享福,就是多数时间能吃上饭,有时还有馍吃,有菜吃。一间卧房里住着十二三个人,晚上有电灯,还能念书,我上到高级小学没毕业就离开院了。
记得我在孤贫院时,大约有七八个外国人。泰安城里还有些长腿大鼻子的外国人,人们都叫他们老毛子兵。那些人一见到妇女,抱住就亲嘴。
有一次安牧师,安师娘带我们去游山,正巧碰见老毛子兵,见到我们女孩子就动手动脚。安牧师礼貌地向他们鞠躬,用外国话向他们讲了很长时间,我们才躲过一劫。”
白求恩是医生,救死扶伤是他的职责,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中国,白求恩是伟大的。安临来与白求恩尽管信仰不同,但同样在為中国人民做贡献。安临来是牧师,他的职责是传教,然而,他在传教的同时选择了慈善事业,与白求恩相比,安临来是在更加艰难的情况下為中国人民服务的。因而,我们不能忘记安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