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桂南有峰林之雄、峡谷之险、曲流之静,更有南海之饶。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懂得“利山用水”,于是,众多风物便在山水与人们智慧的碰撞中产生:绵延起伏的甘蔗林、遍布山野的荔枝、个大肉厚的大蚝、颗颗走盘的珍珠、寓意丰富的壮锦、质地细腻的坭兴陶……所有的东西都犹如血液,浸入到桂南的骨子里——无一不桂南!
“中国糖都”“中国荔枝之乡”
人们常说,在广西,没有冬季,只有“糖季”。孕育“糖季”的便是位于桂南的小城“崇左”。崇左境内丘陵平原绵延起伏,耕地面积近780万亩,而其中甘蔗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410万亩,蔗糖的产量则“在广西三分天下有其一。在全国五分天下有其一”,崇左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甘蔗之乡”和“中国糖都”。
从11月中旬开始,郁郁葱葱的甘蔗长到了糖分最饱满的时候,崇左的“糖季”便由此拉开大幕。每到此时,家家户户的精壮劳动力都会来到甘蔗地里收割甘蔗,他们手持镰刀,砍倒、提起、刮枝叶、扔到一边,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过,在崇左的田间地头,更加引人注目的是一群特殊的人——越南砍工。
崇左与越南接壤,每到甘蔗收获的季节,总有无数越南人穿过边关口来到崇左。成为甘蔗种植户的短工。为了方便工作,越南砍工一般居住在甘蔗地旁的工棚里,过着甘蔗地、工棚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技术娴熟,效率高,是崇左砍伐甘蔗的中坚力量,人数最多时,整个崇左雇佣的越南砍工多达十万余人。
甘蔗砍下后,将被装车运往附近的制糖厂。制糖厂几乎是24小时连续运转,但相对于竞相送来的甘蔗车来说,也稍显“力不从心”。于是,在大大小小的糖厂外,总能看到满载甘蔗的大车排起长龙般的队伍:糖厂内。正在熬制的蔗糖沸腾氤氲;糖厂外,新鲜的甘蔗散发清新;穿梭其间的种植户和糖厂老板高声谈论着今年的收成,整个氛围喧闹而清甜。
在糖厂机器的运转下,崇左的甘蔗变成了蔗糖、糖果等物,远销全国各地及海外,但对于当地居民来说,他们更偏爱古法手工熬制的红糖。
在崇左市宁明县耀达村的手工制糖作坊里,制糖學徒正把刚送来的甘蔗送入榨汁机器。不一会儿,青色的甘蔗汁从机器底部流出,过滤掉杂质后。这些甘蔗汁将进入制作红糖最关键的一步一熬制。熬制红糖的器物是从祖上传下来的“五连环锅”——即在一个灶台上,连有五口锅。手艺师傅首先将甘蔗汁倒入头锅中,以大火熬制,并反复搅动,当甘蔗汁逐渐熬成糖浆状时,这些糖浆将被依次转入剩余的四口锅中。在每口锅中,糖浆的颜色都会发生不同的变化,直至在尾锅中变成浓郁的金红色。这时,手艺师傅将糖浆起锅,倒入早已铺在大竹席上的木质模具里,经过自然的降温冷却,红糖最终成型。此时正值年末,这些手工熬制的红糖便是过年间吃食最好的佐料,也是人们对崇左最熟悉的味蕾记忆。
除了甘蔗,在桂南还有一种水果扬名天下——钦州市灵山县的荔枝。灵山县被誉为“中国荔枝之乡”,荔枝品类众多:三月红、妃子笑、黑叶荔、桂味、灵山香荔、糯米糍……荔枝成熟的时间从初暖的4月一直延续到炎热的7月。
灵山县自古就流传着“无荔不成村”的说法。旧时,灵山县家家户户种植荔枝树,并视其为财富的象征——“家有荔枝千棵,其人与万户侯等”。不仅如此,荔枝对灵山人来说更是一种信仰:在过去,无论哪家添了男丁,灵山人都会在住宅旁种上几株荔枝树,他们相信生子后种荔枝将得神庇护,保佑家业兴旺发达。也正是因为这种风俗,让灵山遍布古老的荔枝树。据统计,在灵山,树龄百年以上的荔枝树多达4万多株,树龄八百年以上的超过1500株,而年纪最长的古荔枝树则是位于新圩镇邓家村的“灵山香荔”母树,树龄已有1500多年。
从灵山县城往南郊行约7公里,便到达了邓家村,“灵山香荔”母树位于小村中央,树的三面围着泥砖屋,一面为石栏杆,树干最大周长约6米,树高13.3米,树干上缠以红绸以示敬畏、供人瞻仰。尽管老态龙钟。但这颗老香荔树依然年年结果,一如荔枝在灵山的传承。
天时地利养育的大蚝“粒粒发光,颗颗走盘”的合浦南珠
到了钦州,游人大多还会向南去往钦州湾沿岸——那里是养殖“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的“钦州大蚝”的天然场地。钦州湾海岸线绵延520多公里,水深浪静,浮游生物丰富,出产的大蚝个大、肉厚,制作成食物后则味鲜而多汁,备受美食爱好者的追捧。
不过,在钦州湾,资深的美食爱好者从不随意选择吃大蚝的地点,他们大多会前往茅尾海。茅尾海是中国著名的蚝苗养殖基地,位于钦州湾北部,形如布袋,因其尾部的小岛生长着茂盛的茅草而得名。
茅尾海以大蚝出名,完全得益于大自然的馈赠:钦江与茅岭江自北向南注入茅尾海,淡水河的注入减淡了茅尾海海水的盐度。为大蚝的生长提供了恰到好处的生存环境;此外,在茅尾海内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座岛屿,岛与岛之间水道密集。在当地,水道被称为“泾”,当地人将此地取名“七十二泾”,以形容水道之多。这些回环往复的水道减缓了茅尾海水流的速度,浮游生物得以沉积,为大蚝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茅尾海的渔民在浅海区域架起纵横交错的蚝排。绵延十里。蔚为壮观。为了让蚝苗可以食到更多的浮游生物,渔民以“吊养”的方式养殖大蚝——将蚝苗吊在木棍或水泥柱子上,将其插入海里。这样的方式可使蚝苗分布在不同层次的水域,能更多地获取食物。因此,蚝苗的生长速度特别快,不到半年时间,渔民便有了收成。
量多质优的大蚝在当地衍生出了无数种美食:鲜蚝焖猪肉、葱姜蒸蚝、椒盐蚝、汤蚝……不过,当地渔民最喜欢的,还是白灼大蚝配自制的蚝油——这才是来自大海最原始的味道。
从盛产大蚝的茅尾海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到了盛产南珠的合浦。合浦南珠原产地覆盖了广西北海市合浦县、铁山港区、银海区、海城区沿海的15个小城区,旧时这些地方皆为合浦所辖,“合浦南珠”之名因此而来。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东周时期,合浦一带就有人采捕珍珠,至秦,合浦的采珠业就已相当兴盛。合浦出产的珍珠色泽光洁,大而浑圆,放于盘中,只要盘子微微一动。珍珠就能滚动自如,被世人誉为“粒粒发光,颗颗走盘”。明万历年间,戏曲家汤显祖被贬徐闻(今属广东省湛江市所辖)时到过此地,见南珠就曾写诗赞日:“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因其品质上佳,合浦南珠历代都是朝廷贡品。据传,慈禧太后偏爱合浦南珠,常服用合浦南珠粉保护肤色,而其后冠装饰的珍珠也多为合浦南珠。
壮锦:“竹笼机”上织出的信仰坭兴陶:“骨肉相连”的窑变奇迹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在世代的生活中,壮族人民也保留了许多极具民族特色的风物,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壮锦。壮锦与云锦、蜀锦和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位于桂南南宁市的宾阳县,就是壮锦的重要产地之一。
“壮锦”出现于宋代,根据《岭外代答》的记载,早期的壮锦“白质方纹……佳丽厚重,诚南方之上服也。”即颜色为单调的白色,图案为方格几何纹,质地厚重,为南方的上等服饰。后来印染工艺逐步提升,当地壮族妇女从野生植物和矿物种提取色料。染制了红、蓝、紫、黑、黄色的纬线,壮锦上的花纹图案变得更加丰富,而壮锦也成为了中国四大名锦之一,并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传统的壮锦以“竹笼机”进行纺制,以棉、麻作为地经、地纬平纹交织,用粗而无拈的丝作为彩纬起花。在织物的正反面形成对称花纹,织出来的壮锦颜色浓艳且对比强烈。图案也从最早单一的几何纹,发展成为以几何纹为底。或穿插方圓,或在其上饰动植物图案等多种形式,宾阳所制的“桂林山水…‘花山壁画”等就因极佳的品相享誉中外。
有图必有意,壮锦上的图案表达的是壮家人丰富的情感和信仰。几何图案多为意象:波浪比喻江河,不同形状的线条比喻小船,三角形比喻新建的家园……而动植物图案则更多是宗教信仰的体现:在广西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十件壮锦九件凤,活似凤从锦中来。”在壮族的文化里,凤是赐福的神鸟。他们相信壮锦图案中的凤能给人带来祥气;龙是主管农业丰歉的“水神”;花和鱼则是壮族对女性生殖器官物象崇拜的体现,象征着人类的繁衍不息。
在桂南,同壮锦一样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坭兴陶。钦州的陶器在唐之前早已有之,在唐时已发展精致,到了元、明时期,逐渐没落。直到清咸丰年问,一位叫“胡老六”的制陶手艺人发明了一种全新的制陶手法。
相传,一日胡老六在钦江沿岸闲逛。发现此地的紫红泥土尤为细腻,便将其带了回去。因自己喜吸烟。胡老六尝试用其制作烟斗,他弃缸改窑高温锻炼,并将炼造出来的成品反复打磨。让胡老六意外的是,如此制作出来的烟斗竟色泽多变而柔润、质地细腻,品相上佳。此后,各家制陶手艺人争相模仿,将钦州陶器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坭器因此而兴起,钦州坭兴陶之名也因此而来。
传统的坭兴陶原料取自钦江两岸,钦江东岸的泥软为肉,西岸的泥硬为骨,将两种泥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这种“骨肉相连”泥料经过风化、入球、拉雕刻、烧制等12道工序,最终成为人们家用、把玩的佳品。在坭兴陶制作过程中,最让人称道的。是堪称“中国一绝”的“窑变”——在不上釉彩的情况下,陶器在窑中发生色泽变化。当坭兴陶进入窑烧时,在窑内温度达到1200℃的临界值时,坭兴陶便有可能会形成斑斓的色彩:古铜、墨绿、铁青、紫红……不过,窑变与否实属偶然,窑变珍品更是难得一求。在坭兴陶出窑时,表层还保留着朱色或紫红的原色,是否窑变,需打磨表层后才能知晓,这个过程也是坭兴陶手艺人心理波动最大的一段时间——他们知道:火中求宝,全凭天意,上品得来从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