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过渡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课堂离不开有效过渡。本文结合初中思品学科具体实例,试从重过渡艺术,逐初中思品课堂之“无痕美”;推过渡艺术,显初中思品课堂之“多元美”;示过渡艺术,树初中思品课堂之“典型美”三个角度探究初中思品课堂中的过渡艺术,力求发人深思,以后能注重课堂过渡的设计与技巧,打造出智慧、高效的思品课堂。
【关键词】思品课堂;过渡艺术;无痕;多元;典型
中国有句古话:“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为了从此岸去达彼岸,从低处攀向高处,需要搭桥架梯。那就可以这么理解,这“桥”和“梯”就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的过渡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一个知识点引向另一个知识点,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过渡环节。一些名师的课,一些多次打磨的全国金奖课,犹如一台天衣无缝的戏,总是让人觉得一气呵成、思维连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上这堂课的老师娴熟的“搭桥架梯”本领,即课堂教学的过渡艺术。
一、重过渡艺术,逐初中思品课堂之“无痕美”。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科学方法的运用固然重要,思想品德教育艺术的运用也必不可少。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犹如看一场足球比赛,也许最会忽略是这场比赛的解说员,殊不知,正是他在画面后面默默地存在让有些看不懂球赛的人看懂了。同样的道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注重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离不开老师的“穿针引线”,从而创设成“无为”而教的教育境界,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无痕教育。
在追求智慧、协同、高效的初中思品课堂时,需要新颖的导入、生动有效的学习过程、画龙点睛的结尾,更需要注重过渡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层层推进课堂教学内容,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这是教师学识、才能、智慧、品格、经验、胆识和灵感的综合体现,是思品课堂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想要实现思品课堂之“无痕美”,教师在过渡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对时机,过渡求巧。选择时机是指善于选择对特定对象进行特定内容教育最佳时间。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时机选择得好,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在思品课堂上讲授预设教学内容时,仍要及时和适时抓住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应变,自然巧妙过渡,让学生感觉不到牵强变扭,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勇于创新,过渡求变。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面对理论性相对较强的思品学科,思品教师要改变以往顺其自然、随心所欲的过渡方式。如惯用的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学习……”、“上一节课讲到……(哪里),本节课继续讲……”这样的过渡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主观能动性,因此,思品教师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搬出十八般武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过渡,如:提问过渡、归纳过渡、表演过渡、故事过渡等方式。相信,教师的不断推陈出新,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兴趣盎然的学习感受。
3.贴近生活,过渡求实。理论联系实际,是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好思品的根本方法,也是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苏教版九年级思品《成长在社会》一课中,通过观察社会和生活变化,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动做到了解社会、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另外,苏州市思品学科中考试题中材料与事例基本上迎着热点,特别是苏州市情的背景材料或者漫画。鉴于此,思品课堂中,必须渗透时事热点,教学内容与设计要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4.时间紧凑,过渡求精。每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过渡绝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因为如果过渡时间太长,势必会挤占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因此,高效的过渡要求老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准确且简洁、亲切且生动、机智且幽默的过渡。通过承前启后的表述,通俗易懂的分析,清晰明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引领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启人心智、陶冶情操、激活思维。
总之,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不管是生态课堂、人文课堂、智慧课堂、快乐课堂还是多快好省课堂,都与过渡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二、推过渡艺术,显初中思品课堂之“多元美”。
注重初中思品课堂的过渡艺术,推好过渡艺术,可以多方面、多渠道精心设计,笔者下文从教学过渡语、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料、设计课堂活动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1.说好教学过渡语。教学过渡语是指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办法所涉及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这种语言在课堂上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平稳过渡。法国大作家雨果认为:“语言就是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用雅趣的、激情的、有渗透力的、具启发性的课堂过渡语去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心智,必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料。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资料,不外乎以下几种: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网页。在利用这些资料合理用于课堂过渡时,这些能一下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浓厚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的高效性。在讲授苏教版第八课第一框《辉煌的历史篇章》时,利用“献给建党90周年”插画视频导入,之后利用视频中出现的4个重要事件的视频截图来提问过渡,顺利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会用教学资料,因势而导,巧妙过渡,一定能与学生一起享受到课堂的愉悦,收获课堂的智慧。
3.构好思品课堂活动。课堂教学过渡除了单纯性的过渡语言和借助多媒体,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为教学内容架起“桥梁”。在初中思品课堂展开过程中,配合课堂教学主题,构思好、组织好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兼顾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获得体验、深化感悟。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第二框《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提前编排了三段情境剧,分别展示了购买劣质产品后不同的维权态度与方法。这一过渡,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或者值得肯定与借鉴的方法,由身体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活动,触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思品课堂的小主人。 三、示过渡艺术,树初中思品课堂之“典型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思想离开了具体的行动就会变成不结果的花”。教育思想能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需要课堂来检验。下文以笔者展示过的一节公开课为课例,通过上课、研课反思本课中过渡技巧与形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及时纠正与优化,力争在以后初中思品课堂中成为过渡艺术方面的典型课例。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12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
过渡一:为了符合常态的思维模式,在备课时打破原有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梳理出三大板块三大主题进行教学。思品课堂上,试着在课堂导入后采用直入式过渡,展示课题后直接引导:“本课的三大框题,主要围绕理想、成才、艰苦奋斗三大主题,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看幻灯片……”此过渡能让学生直接了解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也为后面三大板块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促成知识的顺利延伸与顺势过渡。
过渡二:在学习第二板块“关于成才”这一知识点,采用时事热点过渡,引入“人才招聘会面面观”话题,然后通过一份招聘简章,通过解读简章内容,自然过渡,“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里,企事业单位希望应聘者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勇于挑战自我;忠诚、好学、勤奋、能吃苦耐劳者优先……其中,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也就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第三板块‘艰苦奋斗精神’。”这样两大板块之间的过渡,毫无生搬硬套的嫌疑,接近了教育所追求的“无痕”效果。
过渡三:通过一组图片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仍然需要艰苦奋斗,营造好情感氛围,提问过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提问,将思品教学内容从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引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青少年的启示,既符合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也符合了新课程标准里强调思品教学中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一课程改革的重点。
结束语
好课自在打磨。细细揣摩,巧妙设计、灵活运用课堂过渡,开启学生智慧、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课堂过渡亦能点亮初中思品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灵动多彩;让教学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让师生和谐相处、互融互慧、互惠互长。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新版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关键词】思品课堂;过渡艺术;无痕;多元;典型
中国有句古话:“过河要搭桥,爬高要登梯。”为了从此岸去达彼岸,从低处攀向高处,需要搭桥架梯。那就可以这么理解,这“桥”和“梯”就是为了达成某一目标的过渡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一个知识点引向另一个知识点,把一个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过渡环节。一些名师的课,一些多次打磨的全国金奖课,犹如一台天衣无缝的戏,总是让人觉得一气呵成、思维连贯,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上这堂课的老师娴熟的“搭桥架梯”本领,即课堂教学的过渡艺术。
一、重过渡艺术,逐初中思品课堂之“无痕美”。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科学方法的运用固然重要,思想品德教育艺术的运用也必不可少。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犹如看一场足球比赛,也许最会忽略是这场比赛的解说员,殊不知,正是他在画面后面默默地存在让有些看不懂球赛的人看懂了。同样的道理,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理念下,我们注重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离不开老师的“穿针引线”,从而创设成“无为”而教的教育境界,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无痕教育。
在追求智慧、协同、高效的初中思品课堂时,需要新颖的导入、生动有效的学习过程、画龙点睛的结尾,更需要注重过渡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层层推进课堂教学内容,高效完成教学目标,这是教师学识、才能、智慧、品格、经验、胆识和灵感的综合体现,是思品课堂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想要实现思品课堂之“无痕美”,教师在过渡时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对时机,过渡求巧。选择时机是指善于选择对特定对象进行特定内容教育最佳时间。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时机选择得好,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在思品课堂上讲授预设教学内容时,仍要及时和适时抓住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应变,自然巧妙过渡,让学生感觉不到牵强变扭,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勇于创新,过渡求变。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面对理论性相对较强的思品学科,思品教师要改变以往顺其自然、随心所欲的过渡方式。如惯用的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学习……”、“上一节课讲到……(哪里),本节课继续讲……”这样的过渡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主观能动性,因此,思品教师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搬出十八般武艺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不拘一格的过渡,如:提问过渡、归纳过渡、表演过渡、故事过渡等方式。相信,教师的不断推陈出新,能让学生有耳目一新、兴趣盎然的学习感受。
3.贴近生活,过渡求实。理论联系实际,是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好思品的根本方法,也是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苏教版九年级思品《成长在社会》一课中,通过观察社会和生活变化,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主动做到了解社会、关心社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另外,苏州市思品学科中考试题中材料与事例基本上迎着热点,特别是苏州市情的背景材料或者漫画。鉴于此,思品课堂中,必须渗透时事热点,教学内容与设计要做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
4.时间紧凑,过渡求精。每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过渡绝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因为如果过渡时间太长,势必会挤占其他教学环节的时间。因此,高效的过渡要求老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准确且简洁、亲切且生动、机智且幽默的过渡。通过承前启后的表述,通俗易懂的分析,清晰明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引领学生有滋有味地学习,启人心智、陶冶情操、激活思维。
总之,打造高质量的课堂,不管是生态课堂、人文课堂、智慧课堂、快乐课堂还是多快好省课堂,都与过渡艺术是密不可分的。
二、推过渡艺术,显初中思品课堂之“多元美”。
注重初中思品课堂的过渡艺术,推好过渡艺术,可以多方面、多渠道精心设计,笔者下文从教学过渡语、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料、设计课堂活动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1.说好教学过渡语。教学过渡语是指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用一定办法所涉及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这种语言在课堂上能够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平稳过渡。法国大作家雨果认为:“语言就是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学生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用雅趣的、激情的、有渗透力的、具启发性的课堂过渡语去渲染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心智,必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用好多媒体教学资料。一般的多媒体教学资料,不外乎以下几种: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网页。在利用这些资料合理用于课堂过渡时,这些能一下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浓厚的学习兴趣保证了教学的高效性。在讲授苏教版第八课第一框《辉煌的历史篇章》时,利用“献给建党90周年”插画视频导入,之后利用视频中出现的4个重要事件的视频截图来提问过渡,顺利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会用教学资料,因势而导,巧妙过渡,一定能与学生一起享受到课堂的愉悦,收获课堂的智慧。
3.构好思品课堂活动。课堂教学过渡除了单纯性的过渡语言和借助多媒体,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为教学内容架起“桥梁”。在初中思品课堂展开过程中,配合课堂教学主题,构思好、组织好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兼顾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服务于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思考、获得体验、深化感悟。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6课第二框《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时,提前编排了三段情境剧,分别展示了购买劣质产品后不同的维权态度与方法。这一过渡,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存在的问题或者值得肯定与借鉴的方法,由身体活动激活学生思维活动,触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交流,从而真正成为思品课堂的小主人。 三、示过渡艺术,树初中思品课堂之“典型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思想离开了具体的行动就会变成不结果的花”。教育思想能最终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需要课堂来检验。下文以笔者展示过的一节公开课为课例,通过上课、研课反思本课中过渡技巧与形式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及时纠正与优化,力争在以后初中思品课堂中成为过渡艺术方面的典型课例。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12课《放飞理想·立志成才》。
过渡一:为了符合常态的思维模式,在备课时打破原有教材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梳理出三大板块三大主题进行教学。思品课堂上,试着在课堂导入后采用直入式过渡,展示课题后直接引导:“本课的三大框题,主要围绕理想、成才、艰苦奋斗三大主题,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请看幻灯片……”此过渡能让学生直接了解教学重点与教学内容,也为后面三大板块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促成知识的顺利延伸与顺势过渡。
过渡二:在学习第二板块“关于成才”这一知识点,采用时事热点过渡,引入“人才招聘会面面观”话题,然后通过一份招聘简章,通过解读简章内容,自然过渡,“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里,企事业单位希望应聘者具有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勇于挑战自我;忠诚、好学、勤奋、能吃苦耐劳者优先……其中,具有吃苦耐劳精神,也就是我们要继续学习的第三板块‘艰苦奋斗精神’。”这样两大板块之间的过渡,毫无生搬硬套的嫌疑,接近了教育所追求的“无痕”效果。
过渡三:通过一组图片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的今天仍然需要艰苦奋斗,营造好情感氛围,提问过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如何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通过提问,将思品教学内容从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引向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对青少年的启示,既符合新课程改革“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也符合了新课程标准里强调思品教学中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一课程改革的重点。
结束语
好课自在打磨。细细揣摩,巧妙设计、灵活运用课堂过渡,开启学生智慧、拨动学生心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课堂过渡亦能点亮初中思品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灵动多彩;让教学自然流畅、水到渠成;让师生和谐相处、互融互慧、互惠互长。
【参考文献】
[1]李晓东.新版新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