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对茶油苯并(α)芘脱除效果研究

来源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dhl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油茶籽油为对象,研究了活性炭对茶油苯并(α)芘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A活性炭对茶油苯并(α)芘的脱除效果最好,当其添加量为0.2%时,苯并(α)芘脱除率达97.9%;当其添加量为2%时,苯并(α)芘未检出,脱除率达100%.同时,研究了A活性炭对茶油的吸附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时间为25~30min,最佳吸附温度为75~95℃,研究结果为活性炭脱除茶油毛油中苯并(α)芘的工艺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以新鲜白果制粉为原料,研发一款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油炸白果脆片.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L9(34)正交试验法考查白果粉、马铃薯淀粉和高筋面粉用量.白果粉、马铃薯淀粉和高筋面粉按照1∶3∶4进行原料混合搭配.以感官评定为主要指标,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筛选出最优白果脆片加工工艺.最佳工艺条件为老化时间18h,油炸温度150℃,油炸时间100 s,水分含量46.5%.在此最佳条件下,白果脆片的口感和风味最好.
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专业发展和产业进步至关重要,人才培养要满足社会和产业的需求,而高校与企业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是服务产业需求、提高高校大学生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举措.从提高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社会适应性出发,通过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和师资技能提升等方面内容和实施举措的探讨,将切实提高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人才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山西乃至全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通过对黑果腺肋花楸紫胡萝卜复合果汁品质影响较大的黑果腺肋花楸汁、紫胡萝卜浆、白砂糖、蜂蜜、柠檬酸、黄原胶、CMC-Na7个原料添加量等单因素进行研究,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中各组分添加量为黑果腺肋花楸汁30%,紫胡萝卜浆20%,白砂糖8%,蜂蜜2%,柠檬酸0.06%,黄原胶0.06%,CMC-Na0.05%.
在新工科背景下,通过教学改革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果蔬加工学”课程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且教学模式单一,思维固化,难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果蔬加工领域应用创新型人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沈阳农业大学“果蔬加工学”课程组遵循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教育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在教学方式上突破传统,改革创新.通过将科研与教学进行深度融合、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参加科创展示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了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