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死亡的先兆及预防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11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范进中举”说起
  
  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有描述穷读书人范进接二连三发生的故事。范进连续几次考举人未中,一次终于榜上有名,范进连呼“中了,中了”,话刚说完就昏倒在地,差点送了命。后来他们搬进富丽堂皇的宅第,他的母亲不信房子为自己所有,待见到果真如此,一阵兴奋激动过度,倒地片刻就死去了。这虽是小说中所描写,但在实际生活中确可常遇到,外表健康的人会突然在一两小时内甚至数十分钟内发生变故,也有在睡眠中一阵坤叫后死亡的。
  这种并非外在暴力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医学上称为“猝死”。猝死的发生率并不低。人类所有自然死亡中,每五个人就有一个是突然死亡的。根据对突然死亡者的生前或死后的观察检查,发现死亡的人其实都有一定的疾病基础的。其病因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
  主要是心脏疾病,其中尤以冠心病为常见,约占一切突然死亡的75%,其次有主动脉瘤,原发性心肌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这些心脏疾病以心室颤动为常见表现。心室颤动是指心脏发生一种极快而不协调的乱颤抖。心室颤动不仅可出现于急性心肌梗塞之时,而且冠状动脉的部分阻塞或暂时性痉挛,以及过度的精神刺激,同样可促发心室颤动,使心脏失去射血功能,若不迅速纠治,则可在数分钟内造成危险。
  引起突然死亡的另一方面原因包括消化系统(如胃、十二指肠、食管等器官)的大出血、脑溢血、急性胰腺炎、肺部动脉梗塞、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等。
  
  突然死亡的先兆
  
  许多突然死亡其实是有先兆的。约四分之一的突然死亡者在前一周内曾因某种不适而去医院就诊过。但是不少先兆症状往往容易被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忽视。常见的先兆症状有下列一些:
  1,最近期间出现过无任何原因可查的身体疲乏、精力不足。据统计,约有70%的突然死亡者,死前曾申诉或感到过度疲劳;
  2,最近期间由于某些原因造成精神极度的抑郁、激动、悲哀等。有这样的例子,著名小说家果戈里花了十年的功夫写了一本巨著《死魂灵》的第二部分,但完稿之后发现并不满意,因而付之一炬。他本人不到两周也与世长辞;
  3,首次发作的心绞痛。一般认为在第一次心绞痛发作后的两三年内,易于发生有危险性的心肌梗塞,特别是第一次心绞痛发作后的第一个月内被认为是“脆弱期”,在该期内加倍提高警惕,可能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4,近来突然出现心绞痛频繁、程度加重,时间延长,颇似心肌梗塞发生,被称为迫近梗塞或梗塞前心绞痛。这种情况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发生骤然事故,
  5,最近期间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多源性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等,特别当这种心律失常出现于一个有过陈旧性心肌梗塞或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患者时。
  
  突然死亡的预防
  
  在许多情况下,突然死亡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预防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要纠正促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要尽量避免造成精神上的过度紧张或激动,要重视做人的思想工作,以及培养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状态,这一点非常重要。现代医学观点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超体重、糖尿病,缺乏体力活动,是易患冠心病的六个主要危险因素,纠正这些危险因素确能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从而预防突然死亡的发生。
  二、要缓解心脏病的病程,消除发生心室颤动的因素:
  1。辨认与治疗一些先兆症状,特别要注重新发的心绞痛,不稳定的心绞痛及近来恶化的心绞痛。对于一个确认有心绞痛的病人,最好随身携带一个小的保健盒(又称健康盒或急救盒,药房有出售),内装有几种急救的药品,常用的有硝酸甘油片,亚硝酸异戊酯,消心痛等。这些药品都有扩张冠状血管的作用,能够紧急解除心绞痛;
  2。治疗心律失常。特别当这种心律失常发生于一个有陈旧性心肌梗塞或其他严重心脏病的患者,则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以防危险,有肯定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口吸药物有慢心律、异博停、双异丙比胺及B-受体阻滞剂等,均有较好的疗效,可择其一在医师指导下应用;
  3,活血化淤。目前常用的中药有丹参、红花等,常用的西药有菸酸、潘生丁、乳酸心可定等。现在有人主张常期使用小剂量阿斯匹林和潘生丁来预防心脏病发作。这二种药物认为具有减少血小板在血管壁粘聚的作用,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如果没有溃疡病或出血倾向的冠心病患者,每日服用1—2片阿斯匹林和1—2片潘生丁是可取的;
  4,对于心率偏慢且常有头晕的病者,若心率低于50次/分,则最好备有一些增加心率的药物,常用的有异丙基肾上腺素、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如果睡眠时心率比白天更慢,而出现症状时,最好临睡前服用2片阿托品及2片安定片,对改善心率及防止快速型心律失常有好处。假若半夜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出现,表示有左心室功能不全的表现,则最好在医师指导下选用强心剂如洋地黄类药物,也可服用一些人参、剌五茄等,对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脏病骤然发作有好处。
  预祝你在防治发病方面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1800年7月,德国哈雷近郊洛赫村,一个乡村教师有了个不称心的傻儿子,名叫卡尔·威特,邻居背地里都议论小威特可能是个白痴,但是,这位可尊敬的父亲却没有因此气馁,他紧紧抓住了孩子智力曙光刚露头的幼儿时期,坚持不懈地向孩子倾注了周密的教育,最充分地发掘了孩子的智力潜能,结果竟把威特培养成了轰动欧州的神童。威特8岁半就能认字,8岁学外语,8、9岁能自由地运用英、德,法,意、拉丁和希腊语,通晓动物学、植物
期刊
很多患者都曾在面临“搭桥”和“支架”的选择时犹豫过。该如何在两种治疗方式中进行选择呢?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药物治疗不佳且冠状动脉造影提示血管有75%以上狭窄,以及1~2处血管狭窄且放支架较为容易的情况,建议进行支架治疗。对于左主干病变、累及前降支近端的大多数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左心功能不全的三支血管病變、合并有需要治疗的瓣膜病变或室壁瘤、合并有糖尿病的多支血管病变、慢性完
期刊
儿童时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最迅速的时期。出生笫一年,孩子的身长便从50厘米左右增加到75厘米左右,净增50%。大脑的变化尤其显著,新生儿的脑重约380克,到1岁时可达900克,平均每天增加1克多。8岁以上的幼儿生长速度稍为减缓;但每年身长仍要增加4~6厘米,体重增加2公斤左右。由此可见,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对食物的要求量也越大。一般来说,体重只相当于成人三分之一的儿童,所需要的食物热量却相当于成
期刊
日常生活中,只要有人感冒发烧、拉肚子,不少人都会叮嘱一句“多喝热水”,似乎“多喝热水”无所不能。那么,感冒、胃痛的時候“喝热水”到底有没有用呢?  虚寒人群“多喝热水”  中医认为,温饮入胃,有温煦中土阳气的作用,能促进人体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等。因此,虚寒体质或平和体质的人多喝些热水是有益身体健康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金燕表示,不止热水,还有热汤,多数温热的
期刊
选择得体的服装,是青年们有浓厚兴趣的问题,也是他们常常苦恼的问题。服装象争妍斗艳、千姿百态的繁花,它们的个性很强,不同的民族和国家有各自不同的传统,每个人也必须因人而异。所以,选择服装切忌没有主见,盲目去模仿流行的式样,这样,东施效颦,不但不会有好效果,反而会将自己打扮得不伦不类,甚至上当,把一些要淘汰的服装当成时髦学起来。  八十年代的服装是当代社会文明的投影,随着宇航时代的到来,各国经济、科学
期刊
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癌症的发生难道有关系吗?医学家们经过长时期的调查和研究,回答是肯定的;饮食习惯和饮食内容的差别与癌症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膳食不当是重要的致癌原因  癌症的发生只有小部分是遗传因素,大部分(80~90%)是环境因素引起的。而在环境因素中,大约女性病人的70%,男性病人的50%,其致癌原因和膳食有关;膳食因素中,主要又是食物的固有营养成分,即营养素组成中的问题;其次才是
期刊
老年人通常体质比较虚弱,机体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所以防治老年病时,补益法(或称补法)是比较常用的。实际上也确有不少病,经过补益后日见好转。但是,补法要真正运用得好,也颇不容易,因为老年人常有“虚不受补”的情况。虽然,气虚补气,血虚补血,阴虚滋阴,阳虚温阳的通例大家都知道,但是实际治疗中,若补得不合适,反而阻碍“经络气机”,若辨不准阴阳虚实,还可能出现相反的后果。  下面介绍6种补法的应用;平补
期刊
乳腺癌是成年妇女所患癌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最普通的早期乳腺癌症状,是乳房中出现一个小肿块,因而是可以被检查发现的。这种肿块发现得越早,越易治疗,而且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下面介绍乳腺癌的自我检查方法和步骤  一、上身脱光,坐在镜子前面。甲、两臂放松,垂于体旁。观察两侧乳房的大小、形状,外形有无变化,乳房皮肤有否出现皱纹,乳头上有无裂缝、糜烂或覆盖黄色痂皮等情况。乙、然后
期刊
药物带来的麻烦    药物,固然能驱走疾病,但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这一点想必许多读者都已熟知了。就拿小小的降压药片来说吧,它为降低血压立下了功勋,但确实也会惹出新的麻烦。比如:长期服药,可以产生耐药性,越吃越不灵;又如,有些降压药的药量,掌握不当,血压下降过了头,高血压转成低血压,它的危险性也不亚于高血压本身;其三,药物还有它的副作用,从一种病带来几种病,使人无法忍受。因此,近来不少医生认为:低压
期刊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诗经》里的这些名句告诉我们,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前后,我国人民已有入秋添装的传统。从此以往,每当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际,家家户户都不免要为添装忙上一气。    入秋何时    服装气象学首先讲究的是服装的气象环境。秋装着于秋天。入秋,从北半球来说,大体从九月开始,延续到12月开始入冬。但这是一般情况。实际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国庆前后,江淮正值中秋,东北可能已见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