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如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和文字学科不同,相较而言,体育课需要亲身参与并且活动量大,但是也有共同的方面:需要师生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在新课标改革的前提下,只有让学生最快时间内进入体育课堂的状态,保持对体育课堂的参与积极性,才能保证体育课堂的顺利开展进行。这也是衡量一个体育课堂是否成功的关键。
  1 初中体育课程的安排设置
  1.1 增强开始环节趣味性
  体育课堂需要调动身体并展开活动,需要一系列的完整活动环节。每一堂健康合理的体育课都应该从准备环节开始。无论是跑步、弹跳、舒展这样的运动都是为整个体育课奠定良好的基调。但是大多数的准备活动千篇一律,这样从一开始就降低了学生体育课的积极性,也容易出现学生“划水”的消极状态。既不能让学生活动开,锻炼身体,也不利于体育课。因此教师需要创新和不断更进准备内容。
  例如,第一堂体育课开始前,我通过前期的了解准备和练习。学习了一套更加趣味的准备操,内容丰富并且配有引起学生共鸣的欢快音乐。在准备过程中,通过充满激情的声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讓学生在欢声笑语中参与体育课的关键的前十分钟。达到了引起学生兴趣,产生与体育教师有了共鸣的作用。
  1.2 保障合理的活动范围
  常见的体育课活动场地是操场,运动场。学生的活动范围有一定的限制,也是体育课的安全保障,学生应该尽量待在安全和体育教师的视野范围,保证学生的安全。但是,教师依然可以利用有限的活动范围,进行灵活的转变。
  例如,体育课最常见的跑步运动通常是在普通跑道进行,我通过走篮球场边线的方式,安排学生“新的跑道”,并且在后面的自由运动环节,在校内公用器材中,教学生更多的运动技能,不局限于篮球、乒乓球还有排球,由此合理的拓宽了学生的活动范围。
  2 提升自身素质去带动学生
  2.1 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期望
  由于小升初后学习内容和压力的骤增,很多学生不能足够适应课程安排。对体育课的看法还停留在“休息和玩”,没有完全认识体育作为一门课程的必要性。体育老师应该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用朋友或者亲近的关系走进学生的世界,以此增强对学生的了解,并且在教师课程和学生期望中找到平衡和共通。不能崇尚“个人主义”的强制性体育学习,容易引起学生反抗和低落情绪。
  2.2 关怀和尊重学生状况
  初中正是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进行转变的重要时期。学生既会个子长高,心智上成熟,也会产生性别距离和差异认识。体育课上,女生和男生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需要一定差别,要主动让学生时刻关注和诚实汇报自己特殊状况和运动后不良反应。同时教师也要做到以下注意事项:
  (1)有基本的体育健康运动常识,运动量要适应初中年龄段的学生。
  (2)基础的紧急医疗救助知识,要多次练习和学习急救方式和要点,必须熟练掌握。
  (3)提前了解特殊学生的身体状况,要提前询问班主任,每堂课也要提前问学生是否有特殊情况。
  3 调动主动参与性的策略
  3.1 多元化趣味课堂
  体育课不能是以“自由活动”和“练习运动”其中单一的一项为主,而是合理分配时间,让课堂的四十分钟可以尽学生和教师所用,双方共赢。一方面,要有带动性的指导学生学习各项运动,纠正学生的肢体错误;另一方面可以主动安排学生进行趣味的集体游戏。
  例如我通过分体育小组,让学生通过“蛙跳”“蹲步走”“传递棒”进行小组竞速比赛,既活跃了体育课气氛,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学生在游戏中,增强了团队的集体意识,展现了自己在集体的能力,增强成就感。同时小组间健康有益的竞争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2 教师灌输正能量
  体育课不仅是锻炼和运动的事情,更是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长跑需要毅力,拉伸和单杠需要忍耐力。需要学生不仅是身体还有心理参与进来,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自己,学会直面失败,不断尝试失败的勇气才会获得成功。
  例如我在某次运动课上跟学生提出这样的观点: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是体育运动是“九分耕耘都未必有收获,要十分耕耘。”要尽自己所能,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厚着脸皮去做,才能做到最好。每个人的极限不同,能力特长不同,去尝试,坚持下来就会发现自己的新的优点。
  4 结语
  在当下,初中阶段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育教育应该用健康科学的体育教学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尽一份力。初中体育教师面对这一阶段的学生,除了教学还要磨练学生意志,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的身体得到运动的放松和舒展。体育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抱着“爱”的教育心态,用心安排课程,友好和学生平等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以此回报学生的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七里桥镇中学)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一个主题”“九个必须”“五个庄严宣告”“四个伟大成就”展开,在洞察历史中揭示规律,在把握大势中昭示未来,具有很强的思想震撼力、理论感召力、实践指引力、时代感染力,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深入理解“七一”重要讲话的理论品格和精神实质,应注意从8个方面来把握。一是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的统一。既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
随着各个学校的教育事业逐步的发展强化,使得在教育模式中,高中的课堂上也运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各种新兴的体育运动项目的不断涌现,生活上体育项目的活动展开,让高中体育课堂之上“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的融入高中的校园之中。进入高中阶段,体育的教学考试是在所难免的,而高中体育投掷类课堂的教学更是每个学生所要掌握的一门科目。在此阶段,如何去合理的构建一个良好的体育投掷类课堂便将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把课堂带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征程上,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