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闻一多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排拒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0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华教育阶段,是闻一多人生旅程的重要一站,也是青年闻一多接触到西方文化并开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与冲突的重要时期.文章认为,青年闻一多的文化融合与文化冲突,有两种最主要的表现形态:一种是受动方对施动者的顺应性接受;另一种则是在施受双方的冲突中形成的受动方的逆反性排拒.青年闻一多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排拒,就是从这样相反相成的两个对立着的方面来发生和实施的.
其他文献
秋日当头片片黄,风吹雨打闪金光。婀娜起舞离枝去,思恋最深乃故乡。
素裹馨香粽角尖,大江东去祭先贤。精华满腹泽黎庶,一叶青芦誉世间。
中国不具备选择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条件,继续实行该制度将付出巨大的成本与风险,金融开放的中国应该选择真正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是,由固定到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改革
东岭有奇树,绝云依黛峰。身高藏鹤影,林郁隐芳丛。
如影随形早半痴,已曾相伴更相知。无缘今世同白首,待到来生再共驰。
时序中秋皓月圆,思亲意绪绕心田。心歌一曲随风唱,遥盼家乡父母欢。
气爽秋高日,燕群南下时。残菊随水去,游子苦相思。
片片寒梅缀满岗,迎霜傲雪不轻狂。琼枝玉骨倾心醉,倩影骄颜扑鼻香。
瑞雪添佳讯,春风入小诗。红梅解我意,暗语寄相知。
通过解剖典型的个案,概括出作为无形文化资产(遗产)的文学,从无形转为有形的物化形态,衍生为产业链,从而走向当代价值实现的三个重要前提条件;并论述了“后文学产业链”的三级资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