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书编辑是编辑职业的一种,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市场需求(包括潜在的读者需求)策划选题,根据选题组织编著图书。出版单位对图书编辑的要求大都是:文字功底要好,有创新思维,接受事物快,对图书市场有良好的感知和把握能力,能熟练掌握电脑和网络,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学会建立自己的人脉关系,懂得与作者沟通、与发行沟通和与媒体沟通。不可否认,以上这些都是做好图书编辑的基本要素。以前做期刊编辑的时候单位也是这样要求我的,我自然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建立自己的作者群、如何将稿件编辑整理设计好等方面上,使稿件的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着重把好政治关、知识关和文字关,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其他方面的工作,如纸张是怎么开的,如何拼版、印刷和装订,以及特殊工艺的注意事项等都是印刷厂的事情,与自己毫不相干。但做了图书编辑后,恰恰是这些我所认为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情给了我深刻的教训,惨痛的事实教育了我,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应该对图书出版印制的各个环节都有所了解掌握。图书的出版印制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行业,包含多种学科和专业,综合性比较强,虽然我们没有必要做具体的工作,但应该从编辑角度对其相关联的工艺流程有大概的了解,这对每本书的成功运作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了解图书印制环节对图书编辑的重要性。
一、了解一些基本的拼版知识,在发片之前对拼版后的版面尺寸和所用纸张的大小仔细核对比较。
虽然这是个很基本的要求,但具体操作的时候常常容易被忽视。记得刚做图书编辑的时候,我们部门要做一套正度(竖)24开的书,每册4个印张,成品尺寸为185mm×170mm,内文版式设计好、三校一通读后,负责印制的同事去工厂要了这套书的折手,就开始拼版发片,然后下厂印刷,结果我们所发片子晒的版根本无法用我们已经裁切好的纸张印刷,787mm×1092mm的全开纸裁成对开就成了780mm×540mm,而工厂给出的折手540宽幅那边是3个185mm(也就是书脊)相连,185mm×3就已经是555mm,仅成品尺寸就已经超出15mm,还不算出血。后来只好重新拼版,调整为“两横一竖”的拼版才解决这一问题。
二、了解纸张的常用开法,懂得各种开本如何开、怎么开,避免在最初调运纸张的时候出现问题,进而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纸张,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008年年底我做了一套72开的口袋书,印制部门在购买纸张的时候因为同一批次的纸张全开的不够,为了避免色差就调了部分同一批次对开的纸张,等片子送到工厂开始印刷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对开的纸张根本无法印刷这套书。这套书需要将全开的纸张偏开切才能印刷,这次由于不了解纸张的常用开法导致工厂因为纸张不够而不能按时生产,我的这套书也因为后期调纸的延误而差点错过最佳的上市时机。如果最初对纸张常用开法有所了解,就会避免后面的印制环节出现问题。
三、对图书装订环节有所了解,有时装订方式决定着前期的设计制作和排版工作如何进行。
2009年3月份我编辑了一本竖24开13.5印张的书,在排版设计的时候都是按印刷厂给出的胶订折手来做的,后来由于印张太多,内文纸张用的又是铜版纸,为了避免掉页问题,想把装订工艺调整为锁线加胶订,在跟印刷厂联系协商后才知道,我们所设计的这个成书尺寸如果是横开可以锁线,如果是竖开则根本无法进行锁线,最后没办法,我们只好一点一点地调整整本书的尺寸,重新排版发片,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
四、对特殊工艺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这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整个生产工期。2007年我编辑了一套带不干胶的儿童书,为了激发小朋友的兴趣,我将智力训练题的答案都设计在了不干胶上,由于题量比较大,每个答案之间只能留3毫米的距离,为了便于小朋友动手操作,采用了模切工艺,一切准备就绪,不干胶也印刷完毕,却在模切环节出了问题,由于刀版中的刀片间隔距离太近,不好放置平衡压力的海绵条,导致模切受力不均,有的地方模切不到位,有的地方却已经断了。后来跟工厂反复协商,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只好将工期放慢,整体出书的进度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五、了解印刷的颜色效果,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容易出现色差的颜色。
2006年我编辑了一套40开的童书,因为开本小,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我在封面上大面积使用了比较纯艳的颜色,其中一本使用了紫色。单位库房在收货检查的时候发现封面用了大面积紫色的这本书色差很严重,一箱书的色差居然达到七八种之多,将问题反馈给工厂后,了解到四色印刷中,蓝、红这两色不太好压色,红色压不住蓝色,即使两个色滚调换,也很容易出现色差,建议我们尽量少用紫色,如果必须用的话也尽量小面积使用。这可能有印刷方面地域性和局限性的原因,但也提醒我以后要事先了解具体承印厂的实际印刷情况,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以上是我任图书编辑以来在工作中的点滴体会,这几件因为不了解印制环节而发生的事故使我深深意识到在图书运作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图书编辑相当于项目负责人,在每个环节的节点上都要考虑周全,尤其是与最初设计有变化的时候,更要仔细,因为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后面工作的连环错误,问题发现得越晚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如果对图书印制环节有所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帮助我们在最初操作阶段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些,也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保证图书操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图书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一、了解一些基本的拼版知识,在发片之前对拼版后的版面尺寸和所用纸张的大小仔细核对比较。
虽然这是个很基本的要求,但具体操作的时候常常容易被忽视。记得刚做图书编辑的时候,我们部门要做一套正度(竖)24开的书,每册4个印张,成品尺寸为185mm×170mm,内文版式设计好、三校一通读后,负责印制的同事去工厂要了这套书的折手,就开始拼版发片,然后下厂印刷,结果我们所发片子晒的版根本无法用我们已经裁切好的纸张印刷,787mm×1092mm的全开纸裁成对开就成了780mm×540mm,而工厂给出的折手540宽幅那边是3个185mm(也就是书脊)相连,185mm×3就已经是555mm,仅成品尺寸就已经超出15mm,还不算出血。后来只好重新拼版,调整为“两横一竖”的拼版才解决这一问题。
二、了解纸张的常用开法,懂得各种开本如何开、怎么开,避免在最初调运纸张的时候出现问题,进而做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纸张,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2008年年底我做了一套72开的口袋书,印制部门在购买纸张的时候因为同一批次的纸张全开的不够,为了避免色差就调了部分同一批次对开的纸张,等片子送到工厂开始印刷的时候发现了问题:对开的纸张根本无法印刷这套书。这套书需要将全开的纸张偏开切才能印刷,这次由于不了解纸张的常用开法导致工厂因为纸张不够而不能按时生产,我的这套书也因为后期调纸的延误而差点错过最佳的上市时机。如果最初对纸张常用开法有所了解,就会避免后面的印制环节出现问题。
三、对图书装订环节有所了解,有时装订方式决定着前期的设计制作和排版工作如何进行。
2009年3月份我编辑了一本竖24开13.5印张的书,在排版设计的时候都是按印刷厂给出的胶订折手来做的,后来由于印张太多,内文纸张用的又是铜版纸,为了避免掉页问题,想把装订工艺调整为锁线加胶订,在跟印刷厂联系协商后才知道,我们所设计的这个成书尺寸如果是横开可以锁线,如果是竖开则根本无法进行锁线,最后没办法,我们只好一点一点地调整整本书的尺寸,重新排版发片,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
四、对特殊工艺注意事项有所了解。
这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有时甚至会严重影响整个生产工期。2007年我编辑了一套带不干胶的儿童书,为了激发小朋友的兴趣,我将智力训练题的答案都设计在了不干胶上,由于题量比较大,每个答案之间只能留3毫米的距离,为了便于小朋友动手操作,采用了模切工艺,一切准备就绪,不干胶也印刷完毕,却在模切环节出了问题,由于刀版中的刀片间隔距离太近,不好放置平衡压力的海绵条,导致模切受力不均,有的地方模切不到位,有的地方却已经断了。后来跟工厂反复协商,为了保证图书质量只好将工期放慢,整体出书的进度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五、了解印刷的颜色效果,尽量避免大面积使用容易出现色差的颜色。
2006年我编辑了一套40开的童书,因为开本小,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我在封面上大面积使用了比较纯艳的颜色,其中一本使用了紫色。单位库房在收货检查的时候发现封面用了大面积紫色的这本书色差很严重,一箱书的色差居然达到七八种之多,将问题反馈给工厂后,了解到四色印刷中,蓝、红这两色不太好压色,红色压不住蓝色,即使两个色滚调换,也很容易出现色差,建议我们尽量少用紫色,如果必须用的话也尽量小面积使用。这可能有印刷方面地域性和局限性的原因,但也提醒我以后要事先了解具体承印厂的实际印刷情况,注意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以上是我任图书编辑以来在工作中的点滴体会,这几件因为不了解印制环节而发生的事故使我深深意识到在图书运作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图书编辑相当于项目负责人,在每个环节的节点上都要考虑周全,尤其是与最初设计有变化的时候,更要仔细,因为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后面工作的连环错误,问题发现得越晚造成的损失就越大。如果对图书印制环节有所了解,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帮助我们在最初操作阶段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些,也有利于问题的及时解决,保证图书操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图书质量,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