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画家一刘世铎

来源 :连环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x_72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世铎,1941年出生于天津。1949年年初,天津解放。那时,八岁的刘世铎正在天津中营小学读书,当他第一次见到解放军用来宣传革命新思想的木刻连环画时,立刻便被书中的情节和画面深深地吸引。自此,他与“小人书”结下不解之缘。自己习画后,无论走到哪里,身上总会揣着一个速写本,看到、想到什么,就会落到笔头儿上。靠着不服输的性格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在连环画领域辛勤耕耘了近半个世纪。
  刘世铎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在少年之家学习儿童绘画,接受绘画启蒙教育,在学校也负责画黑板报。他和同班同学杜滋龄等人,一同参加了文化馆的活动。几人时常相约,到郊区、乡下采风。初中毕业后,他本想考取天津美术学院附中,结果错失机会。1957年,恰好电影公司招人专职画电影广告。刘世铎应试,结果从三百多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到了电影公司,就要订立“学徒合同”。他拜电影海报画家李华夏、张次川为师,学习如何用水粉、油画创作大幅电影海报。经过这一阶段的刻苦实践,他的绘画功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对色彩的运用和人物的处理。凭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比常人更多的付出,刘世铎仅用两年半的时间就正式出徒,独立工作。天津市二十三处路牌,总能看到有他画的宣传画或海报。
  1961年,刘世铎应征入伍,成为北京军区空军的一名标图员。在连队中,他充分发挥了绘画特长,为部队创作了多幅宣传画,其中部分作品还参加了全军美展。1964年,刘世铎调入空军报社任专职美术编辑,创作大量插图、宣传画。工作便利之余,他向军旅画家宋彦圣、黄振永、董辰生等人学习,借鉴,创作的多幅美术作品参加全军各类画展。1969年,刘世铎退伍回津,先后在新闻图片社、铁道杂志社担任摄影记者兼美术编辑。其间,因工作需要,他跑遍了全国各地去采访、拍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积累。
  在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刘世铎与连环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常常利用下班时间创作连环画,一本一本画起来从未间断过。1972年,文艺界开始逐渐恢复艺术创作,受出版社指派,刘世铎和赵静东、赵兵凯共同创作连环画《连心锁》。这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连环画,以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为背景,描绘了新四军部队中几位国际战士——朝鲜士兵,同中国人民一道,在极其艰难和复杂的环境下,英勇机智,团结战斗的故事。小说在当时影响广大,把它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一起先赴淮北地区搜集素材,在泗洪县,他们寻找有特点的村镇,寻找原著中所描写的房屋建筑,找当地农民画速写,为人物造型打基础。之后,又辗转到坝上骑兵团。刘世铎是摄影记者,又是军人出身,很快融入士兵当中,拍摄了大量的骑马、拼刺动作,给他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回天津之后,由刘世铎负责起稿,赵兵凯和赵静东定稿。耗时近三年,才完成这套五册,五百九十八幅的连环画。《连心锁》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成为优秀的连环画作。直到今日,几经再版,仍深受读者喜爱。此后,刘世铎成为各出版社相继约稿的对象。他陆续创作了《航标灯下的战斗》《武林奇女》《渔火》《风雪云梦关》《神秘的太空来客》《英国惊险系列故事-007》等二十多部连环画。其中篇幅最长的是由河北美术出版社策划出版的套书《画说世界五千年》。这部连环画共八册,每册篇幅多达六百幅,刘世铎有幸创作了第八册当中的四十五个专题,篇幅达六百多幅。
  1998年,刘世铎从铁路出版社退休后,继续从事主题性绘画和连环画创作等。他不仅为纪念天津解放50、70周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了《南京大屠杀》《战友重逢金汤桥》《梦想成真》《台儿庄血战》等多个主题绘画作品,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集中创作连环画。2016年,天津市文明办编辑策划了一套《美德少年》连环画,选择天津市二十位青少年先进典型进行创作。刘世铎创作了其中六个人物故事。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就读于天津市北辰区实验小学的黄闰,这是一个热爱动脑的小发明家。为了创作,刘世铎来到学校进行采访。因为不懂电脑,只能让小同学一点一点地讲解如何运用电脑,当场画下速写,让学生和老师订正无误,才开始正式动笔创作。
  长篇连环画《茶馆》是刘世铎近年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他说:“2016年是老舍去世五十周年,出版社找到我,表示想出版連环画版《茶馆》。那时,我也正想创作一个作品来纪念老舍先生,所以合作很快开始。这套连环画是根据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三幕话剧《茶馆》改编的。我看过脚本后,意识到连环画的创作难度非常大。”在《茶馆》的创作中,刘世铎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所有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在茶馆内,如何用白描的手法在相对固定的“小茶馆”中呈现出“大世界”,进而表现出时代变迁。他首先回忆起连环画大家贺友直,并细致分析了他的著作《山乡巨变》。刘世铎说:“在连环画创作中,用多张画来表现一个场景是困难的,因为要避免重复和单调,但是在《山乡巨变》中,贺友直用了十八张画来描述几个人在屋内喝酒聊天的场景。在不能依靠场景和道具的变化来丰富画面的情况下,贺友直在构图上采用了旋转的方法,如此一来既丰富了画面,又表现出几人酒醉后的感受。我就是在这其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像《茶馆》作品中涉及的时代背景,他不可能有直接的生活经验,所以就要想办法去间接体验。为了找回旧时茶馆的风貌,刘世铎跑遍天津现存的各家老式茶馆,去体验和收集素材。和之前的每次创作一样,画连环画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在刘世铎看来,下笔最难的是开头,需要进入角色,体验画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刘世铎回忆,创作这个连环画时,他的脑海中经常呈现出当年“人艺”的蓝天野等老艺术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多少年过去了,当年舞台上老艺术家的一招一式,依旧清晰地留在记忆深处。刘世铎说,那是真正的艺术所产生的持久的影响力,也正因如此,刘世铎觉得“心里有点儿底,能画”,而他所要画的,也应该是一个能深深镌刻在人们头脑中的作品。连环画《茶馆》就是在刘世铎对艺术的不断追求中完成的。而在完成了黑白版《茶馆》三百幅的创作之后,刘世铎继而创作彩色版的《茶馆》。他说:“黑白版《茶馆》的脚本,并不是特意编写的,仅仅是将原著分段。出书后,许多读者反馈,希望能有一个版本,重新编写专门的文学脚本。当我看完新编写的脚本,发觉这样的处理才更适合这部低调色彩的作品,决定用不一样的手法去创作。因而,才有了这版彩色版《茶馆》的诞生。”
  近期,刘世铎还在创作彩色版的《聊斋》,现在已经完成了其中《向杲化虎》《考弊司》两册,即将面市。刘世铎表示,因为找不到真实的素材作为参考,为了创作这类神狐虚幻题材,他搜集了考古、地下岩洞、神仙画卷等资料,从中汲取灵感,想象神鬼的造型和故事的背景环境等。
  刘世铎对连环画有着深厚的情感。在他看来,当下连环画式微,新作品很少,这是不争的事实。刘世铎说,一定程度上是受动漫的影响,尤其是日本动漫,影响了一代青少年。然而在他看来,日本动漫更多的是追求“好看”,即漂亮。而中国的连环画则注重人物形象、动作和内心的塑造。他还认为现在创作新作品的年轻人,没有钻研进去,更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创作来源,自然无法创作出能够吸引读者的好作品。即便如此,连环画这一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在展现当代中国故事中,仍将发挥独特的作用。今天,这位耕耘了近半个世纪的津门画家,仍旧在坚持探索如何用传统的中国画手法,去讲述当代的中国故事。
其他文献
少年时期,我们都曾有过许多奇思妙想,幻想着非现实世界存在的生命和景观。本期“阳光少年”栏目向大家推介连环画《神明来信》,故事讲述了小男孩受到神明的邀请来到异世界畅游的奇幻旅程。他带着对探索世界的热望与好奇心在数个古雅、诡秘的奇幻空间中游历,结识了许多异世界的动物朋友们。  1 相传,深秋的最后一片落叶是神明的来信,被落叶触碰到的生命会受到异世界的邀请……  2 在人类的世界里,此刻我已经被列入失踪
期刊
清正廉洁历来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从政美德和为官的品行操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清正廉洁的官员,东汉时期名臣杨震,是我国古代清官的典型代表。他一生刚正不阿,勤勉清廉。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故中,杨震因“暮夜却金”的高风亮节,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了史册;杨震“四知先生”的美名,也为不同时代的人所推崇和景仰。  1 东汉时,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杨震,年幼丧父,虽家境贫寒,但他发奋学习,博览群书。  2 杨
期刊
安徒生出生于丹麥的一个贫苦人家,父亲是一个鞋匠,母亲是一名洗衣工,童年的安徒生受尽贫困的折磨。从小酷爱写作的他,从14岁只身来到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用40年心血精心编织了168篇童话故事,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表达对广大穷苦人的同情、对剥削者的憎恨。赞美歌颂劳动人民的善良、勤劳、勇敢的优秀品德,讽刺批判统治者的残暴、贪婪、愚蠢。他给全世界的孩子带来了欢乐。
期刊
上期连载讲到金老汉为了救“红肚皮”小男孩奋不顾身跳下河去,又因其对鬼友的内疚,想用自己的生命换回鬼友。  本期继续讲述失去还阳机会的鬼友与金老汉的故事:他们从此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常约定在寺庙会面,鬼友还留银子给金老汉安享晚年。但金老汉把所有的银子都用来修桥,他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后人以“老金桥”给这座石桥命名来纪念他。虽然金桥早已不复存在,但那淙淙的流水会一直向岸边的人们叙说他们的往事。  66
期刊
本期“‘画’样年华”栏目向你推介连环画故事《沉香救母》,它改编自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劈山救母》。三圣母由于私配凡人刘玺后怀有身孕,违反了天条,于是二郎神杨戬把她压在了华山西峰下。三圣母和刘玺之子沉香为了救出母亲,在吕祖的帮助下学习武艺,习得十八般武艺后便上山与二郎神决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家人最终得以团聚。  1 在华山西峰顶上,有一块十余丈长的巨石,齐茬茬地被截成三节,巨石旁边插着一把七尺高、
期刊
1 黄闫的父母每天工作很忙,很晚才能到家。到家后还要做饭、洗碗,十分辛苦。因此,他决定开始学习做饭,从简单的做菜学起,并勤于练习。  2 黄闫十分热爱科技,自学了很多电脑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他对电脑的CPU、显卡、主板、内存及电源和散热都十分了解,也可以大致使用BIOS界面,甚至可以自己组装一台电脑主机。  3 黄闫对于演示文稿PPT的制作与使用更是十分熟练,各种班级活动的PPT都是由他利用休息時间
期刊
1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美德少年高子琪的善行就开始于对父母的体贴和孝顺。她不仅每天做家务,还坚持每周为妈妈洗一次脚。她说:“妈妈为我付出得太多了,我要让妈妈好好享受每周至少一次的足疗!”  2 自然,在学习上她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学校的图书馆里,总是有她安静学习的身影。在知识的海洋里,她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在其中她培养了良好的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  3 她不但自己热爱学习,还主动帮助后
期刊
1 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端的大洋中,离澳洲本土有二百四十千米,也是澳大利亚的岛州。这里有高山、森林、碧海,是澳洲最重要的自然遗产保护区,同时也是澳洲环境气候最为多变的地区,历史上曾是澳洲犯人的流放地,因而又有“地狱之岛”之称。  2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二十七岁的青年马洛尼,2000年年初来到塔斯马尼亚岛东南部月牙河旁的一个小村庄,准备独自进入塔斯马尼亚岛的原始丛林探险。这里住满了来自世
期刊
1 深秋时节,我要买两盆菊花,便于星期天上午挤进花市。  2 花摊叫人眼花缭乱。我看中一盆粉红色的长丝菊“飞阁流丹”和一盆蕊绿瓣赤的“大红袍”。  3 “这两盆花多少钱?”我问。“每盆八十元。”花贩答。  4 沉吟间,一个花农推着小车缓缓过来。小车上也有“飞阁流丹”和“大红袍”,比花贩的鲜活。我问花农价格,花农答:“每盆六十元。”我很高兴,立即掏钱。  5 “慢!”花贩斜我一眼,“这两盆我买,每盆
期刊
1 老人躺在乡卫生院的病床上。床头立了个架子,架子上吊了个瓶子。老人望着那瓶子里的水通过一根橡皮管,正一滴一滴地流进自己的血管里。  2 医生说:“无大碍,只是受了点儿风寒。挂完水,烧便会退掉;烧退了,病自然也就会好的。”老人将信将疑:“唉,七十出头了,死也值得了,还花这个冤枉钱!”他瞥了医生一眼,一副了无牵挂的样子。话虽这么说,其实,并非如此。  3 老人原有个不算富也不算贫,不算大也不算小,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