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泥鸿爪了无痕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默默地影响了我的人生。直到现在,我已成为两鬓斑白的老人,而他的许多难能可贵的品质,仍然在激励着我。
  浪漫诗人李白曾说:“千金散尽还复回”,作为一种诗人气质,颇可赞许,但在现实生活中无异于空想梦呓,创业谈何易,人生能有几回搏。而在人的诸多品质指标中,对待金钱的态度,往往是极具本质的一块试金石。特别对一个收藏家来说,更是如此。
  
  父亲董策三先生是民国时期陕西地区收藏文物、古董数量较大者之一。辛丑年(1900年)他出生在陕西临潼窑村的一个小康家庭,当时正是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末期,大概刚生下几个月,慈禧和光绪西逃行经窑村家门外的“官道”,地上专门铺平细碎黄沙土,洒上清水,他被跪在地上迎驾的奶奶顶在头上,一双懵懂的眼睛目睹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幕。可惜他太小,并不知道这离奇古怪的热闹场面,给灾难深重的中国老百姓带来了什么。
  经过读蒙学,稍长后他在西安读小学、中学、西北大学中文系预科,又投笔从戎考取冯玉祥西北第二军官学校。其后,在冯玉祥的西北军、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担任过军需主任、军警督察处科长、政治处长。“西安事变”前后,他应杨虎城部军需处长窦荫三先生之邀,任陕西省禁烟局禁烟专员,此后,弃政赋闲。当时西安城内经济萧条,繁华区只有南院门等一两条街道,城东北区今解放路一带为辛亥革命后烧掠一空的“满城”(驻扎八旗及满族官员、家眷的区域)废墟,荒坟遍地。他动用全部积蓄和母亲当中小学老师多年积攒的体己钱,用很便宜的价格在这里买了一片地皮,盖了大约百十间平房。其后不久,陇海铁路正式通车,此地正在主干道街面上,距车站仅千米左右,从此便有了自己固定的产业,以房地产投资,先后开办了“长乐公寓”、“宏济信托社”、“宏源商行”等,这也为他后来的收藏事业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父亲的收藏大概始于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后,他作为民主人士参加政府工作,还担任民盟支部负责人和人民代表等社会职务,大概很少有闲暇再来从事收藏。在建国前那段日子里,家庭中除基本生活开支外,他大部分的收入都用在收藏古董上了。他的藏品到底有多少,有些什么品种,因为我当时年龄小,又有自己的学业,可以说基本不了解,只是父亲高兴闲谈时也会拿出东西让我看。我记得有一件青铜尊约有七八十厘米高,通体青褐色包浆,胎体极为轻薄,通身素器仅两肩部有两个龙形铺首,龙的面目极为生动,造型简洁古朴,父亲说是“三代”器物,包括故宫藏品未见过同类器物。一尊六朝仕女雕像石质青黑而有润泽感,高约80厘米,造型优美,身材袅娜,身体线条流畅,五官秀丽凝重,佩饰考究,衣纹飘飘,真有“吴带当风”之感。他收藏有各种不同规格与纽饰的汉印,大部分为青铜质,也有玉印、镏金印等大约数百枚。由于喜爱汉印也集藏珍贵印石,他曾让我看过一满盒鸡血石印章料,红黑相间油亮温润:父亲还收藏了不少周代的古玉璧、硅。在瓷器中,他喜欢五代瓷和宋瓷。其中有“雨过天晴”的柴窑器。青花当时并不受重视,一件明青花将军罐高1米多,送到家中时盖子损伤,胎薄釉亮,其余整个器形完好,立在屋子中间,白蓝相间,光彩四射。解放后父亲的老友山西大学教授田子方先生还转让了一只宋钧瓷碗,是他珍爱之物,后送我,被无意打破,也是命不该有。至于乾隆官窑大青花瓷盘,当时都被摞在杂物堆,记得家里当时有一放柴炭的小黑屋子没有窗户,那里面到处堆放的唐三彩武士俑和镇墓兽,小孩进去有种可怕的感觉。
  他也喜欢书画,藏有宋元明清各代书画。有一次父亲用自行车带着我去西安琉璃庙街刘蒲卿先生家,买到一幅元代梅花道人吴镇的大山水中堂,画面展开大约是六尺见方,山峦重叠,怪石林立,劲松曲水,基本上是水墨为主,看后颇有一种震撼。当时我正在上小学,刘先生摸着我的头,开玩笑说:“孩子,这是你家镇家之宝,千万不能让你爸弄丢了。”
  父亲还喜欢集手札,从明代董其昌到清代曾国荃、洪亮吉、王懿荣、彭玉麟等人的书信集了厚厚的两大本,每通手札后都附有简短的文字介绍。他书法鉴定功底较好,多年藏的文天祥、史可法的条幅,经反复比较,自己也提出了质疑。
  
  他也喜欢那些小巧玲珑的玩艺,曾买了一个带有塔形支架的象牙球,里边一层套一层,全是精美的花卉透雕,共约十三层,应是清代南方的工艺,象牙雕的蝈蝈与白菜栩栩如生。他收藏的善本孤本碑帖,也有相当的数量。一枚约3厘米见方的翡翠章料,上有狮纽,碧绿湛透,却被不懂事的我偷偷拿去送给高年级同学了。不知是未被他发现,还是不在意,这样一件贵重东西丢失,竟然悄然无声,不了了之,只是便宜了那位懂行的同学了。
  其实,我觉得父亲最喜爱的收藏项目可能是钱币了。据《中国钱币》罗宏才先生文章载:“上世纪40年代中期,董策三先生曾收藏一方王莽‘一刀平五千’铜母范,品相极佳。”据我所见到的资料,清末至今,“一刀平五千”铜母范未曾见到第二枚的报道资料,这方钱范后来也不知所终。父亲收藏的齐刀、先秦环钱、春秋战国各种布币都较齐全。从先秦半两到清末以至民国通宝,数量很大,他都按照朝代版别,一板一板用针线缝在硬纸板上,摞得很高。其中单金错刀一种,就有七八个不同版别,有无其他的珍品,由于我当时年幼,也难知其详。他也收藏纸币,我印象最深的是元代纸钞、明代纸钞,为防虫蛀,都放在铁盒子里。纸钞篇幅很大,元钞色黄褐,明钞色偏灰黑。元钞为楮币,纸质接近麻纸,但要松软得多,有点像败絮,一动就会掉下一块。他还收藏各种清代、民国纸币和珍稀银币,放在一个大皮箱中。
  和所有知识分子的命运一样,文革中我家遭到最彻底的洗劫。父亲的藏品和全家的日常生活用品被红卫兵用卡车拉了两夜,呼啸而来,满载而去,父母被扫地出门,房子被占。三四年中两位老人便在政治迫害和贫病交加中相继去世。
  文革后期落实政策时,因为抄家时不给清单和凭据,所有文玩古董除少量古钱普品外,一律丢失无踪。
  父亲在收藏圈有许多朋友,也参加有关社会活动。旧社会陕西古董行有一松散的民间组织,因为轮流在一些朋友家中聚会交流经验,聊天叙谈,大家起了个风趣的名字叫“轮子会”,每周固定一天,准时见面。这其中有藏家,古玩商,各行各业的人士,其中能知道的大概除父亲之外,还有康少邯(人称“康大少”)、吴云樵(牙医)、刘汉基(古玩商,后为碑林著名文物鉴定家)、李长庆(古玩商,后为陕西文物鉴定组副组长)等人。大家在一起评物谈价,互通有无,也对一些商业纠纷作仲裁评判。一次父亲碰上一桩珍贵钱范买卖中欺行霸市的事情,为处于弱势的农村青年主持公道,在同行中得到好评。他结交的收藏朋友很多,我所知道的如西北大学著名的考古专家陈直先生,当时还在银行当职员,特别喜欢古钱。我想他那时的重点 肯定是先秦古文字的研究,为他后来的扛鼎之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渠汇川先生当时主集纸钞和银币,来往较多,后来渠先生收藏的品种在全国也成为翘楚,藏量可与上海吴筹中先生比肩。另外与武伯纶先生(解放后曾任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兼碑林博物馆馆长)、田子方先生等多有过从。父亲与朋友往来可谓君子之交,一杯清茶淡如清水。他不喝酒,抽点纸烟,后来也戒掉了,很少有和朋友吃吃喝喝的事。近据陕西省历史博物馆罗宏才先生告知,他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曾在原国民政府档案馆中看到国民党元老、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兼西京建设委员会主任张继先生的日记中写到:“四十年代某日某日曾到西安东关董策三家中观看古董。”张继当时看的什么,今已不得而知,但能让他那样的“大驾”屈就光临,总是有一些可看的东西。
  父亲收藏文玩,渠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大清早赶到西安东城墙根逛“鬼市”,那一带是“露水集”,十点以前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我记得他的手札大部分是在那里“淘”到的。当时“鬼市”成员复杂,落难的满族后裔、东北军旧军人与家属变卖家产,近郊农民交易出土物,盗贼销赃,失业人员倒买小零碎等。另一条来源,是经常有回民小贩每天送货上门。一位留山羊胡穿灰长袍戴帽的苏姓老人,经常脸上挂着微笑,灰手帕中总有从农村收来的古钱、小件瓷器等,进门不多停留,需要则留,不要则走。他说话和气,也算是家中庭院常看到的一景。
  当我今日回首往事时,父亲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他对金钱的态度。当时我们家的经济比起一般市民算是较富裕,和西安甜水井、盐店街、城四关富商巨绅相比起来,也最多是个中等人家。中等人家应当是衣食无忧的,但我们弟兄上小学时,穿补丁衣服,顿顿吃汤面条,大哥一边上学一边拉风箱烧火做饭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何以如此?是因为他不愿意让我们对长辈有依赖感,他主张人要靠知识、能力生存,不能依赖金钱,更不能靠祖业。他的钱是自我奋斗换来的,他当然希望儿女亦能如此。解放后,为了恢复经济,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新中国发行第一期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时号召认购,他一次自愿认购了五千万元(旧币)。这在当时经济穷困、只有四十万人口的西安,对个人来说是一笔可观的数字(抗美援朝时三亿旧币可买一架战斗机),在市委、市政府都引起小小的波澜。上世纪50年代,他把自己心爱的文物重器无偿捐献给省博物馆,得到省文化局的奖状。他也曾把一些名拓碑帖送给喜爱和懂行的朋友。
  文革结束后,也就是他离开我们十年后,我听到市交通局他的一位同事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他经济情况较好,政府每月发给他的工资140元(行政十五级)领到后,他就放在办公室的柜子顶上,局里几位孩子多负担重的同志有困难时,他就让他们自己随便取。当时我们家的住房较宽敞,他看到在旧社会军政界共事的朋友流落街头,就免收房租、水电费请他们搬到家中来住,还经常周济落难的朋友。
  不仅顺境如此,逆境中他被无理批斗,贫病交加,几近绝路时,我从未听到他对任何人的抱怨,别人欠他的钱从不主动讨还。一位解放前给他当过雇员的年轻人,经他介绍推荐当了他所在部门的干部并入了党,文革时却以怨报德动手打他。我又心痛又生气,他却微笑着说:“不要忌恨,他也是被迫无奈,人们都知道我与他的关系,不这样他过不了关。”造反派抄家时,当年被他接济住进同院的人趁红卫兵进出之际顺手牵羊,拿走他收藏的字画(好像是清代黄慎一路画风的作品)和古籍。他听我说到这些后也是平心气和,不动声色,只是微微一笑。他做好事,从不图报,有些事、有些人看走了眼,他也淡然处之。他真正实践了自己常说的一句话:“不要太看重身外之物”,这对他的一生直面坎坷,他在收藏事业上的洒脱作风是最好的注脚。
  想起父亲,尽管事隔多年,我心中总有不尽的酸楚。但我也常常会想起明代诗人张英的诗句,觉得用来写照他的为人十分贴切: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任天上云卷云舒;山拦石阻,长江毕竟东流去;雪压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
  父亲没有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的精神风范,却永远令人难忘。
  (责编:辛友)
其他文献
为展示陕西丰富多彩的收藏品资源,充分展现十三朝古都西安深厚的文化积淀,进一步搞活文化艺术品市场,树立陕西文化大省的形象,推动陕西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陕西省人民政府授权陕西省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合作,在国庆期间联合推出《鉴宝》“走进陕西”大型收藏品鉴赏节目。  《鉴宝》“走进陕西”大型活动自7月30日在陕西省电视台召开新闻发布会后,很快在全省范围展开了宝物的征选活动,得到陕西省各级文物部门、
期刊
手卷,又称长卷、图卷,是中国书画的一种传统装裱形式,由古代卷轴式书籍演化而来。古代书籍的“卷轴”形式,虽后来被淘汰,却在书画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古代书画手卷始于何时,笔者无法考证,然著录最早的画卷是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似无可疑。依此推算,手卷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700年以前。   在中国书画的装裱中,手卷是一种以横幅展示的形式,因不便悬挂,只能置于案头展赏,边展开,边观
期刊
策划:本刊视点栏目组 策划·统筹:董凡 执行:小适    据《收藏拍卖导报》2006年3月9日记者刘跃珍的《两会代表委员把脉书画市场起伏跌宕》称:“暴涨、井喷、飘红,成为近一时期中国书画拍卖市场上的高频词语。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年共有450场中国书画拍卖,在北京、上海、广州等7地24家主要拍卖行的春拍中,共推出中国书画作品近两万件,总成交额为30多亿元。甚至有藏家表示,2005年是中国历史上艺术市
期刊
在千姿百态的古陶瓷器型中,小口、短颈、丰肩、修腹、敛胫的梅瓶,可说是最具东方神韵的陶艺器型了。由于梅瓶造型俊美挺拔,轮廓线圆润流畅,在很长时间内就一直是中国传统的瓶类器型之一。梅瓶定型于宋(时称经瓶,即酒瓶),历元明清各代,虽造型略有变异,但轮廓不变,特征未改,深受人们喜爱。  1980年秋,赣中高安市锦江南岸的一处元代窖藏,出土了元代珍瓷240件(清理时为239件,后追回散失的一件),其中发现元
期刊
中国的瓷器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瓷,瓦之坚者也”。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洛阳地区的人们在长期制陶的过程中,对于烧陶的原料开始有意识的选择,早在夏末商初已会制作白陶、白陶等酒器,为瓷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据考古发现商代已能烧制瓷器,只不过其制造工艺还比较原始,所以把它们命名为“原始瓷器”,因为这些原始瓷的釉色比较接近以后青瓷,故亦称原始青瓷。西周时期青瓷器已烧制得相当精细了。洛阳西周墓先后出土西周时
期刊
盛夏的京城稍显闷热,中国美术馆展厅内的淡淡墨香给这个8月平添了些许清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国画展”,在厦门复文美术馆和厦门当代置业集团的强力支持下盛大开幕,379幅画作分别在5个展厅里展出,吸引了不少业界人士和书画爱好者的目光,以至于美术馆门前一度排起了购票的长龙。    据了解,中国美协自1993年开始举办的全国中国画展,其学术性、权威性和影响力在近年来林林总总的画展中尤为突出
期刊
说到民国瓷器,有人常以质粗釉差、青花泛蓝、彩瓷磨损、款识无力、有形无神等概括之,却很少去认真研究浅绛彩、新粉彩瓷以及“珠山八友”等绘瓷名家的精细之作,实感遗憾。  民国瓷器比起前清,可圈可点的独到之处就是彩绘瓷,它在民国制瓷业沉闷黑暗的夜空中,像一颗闪耀夺目的明星。民国彩绘瓷的题材多以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等中国画内容为主,与传统彩瓷的图案纹样不同。浅绛彩瓷源于元代黄公望的浅绛山水画法。最早
期刊
纵览新中国贵金属纪念币,笔者注意到一枚央行1995年发行,沈阳造币厂铸造,面值3元的“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组领衔纪念银币”,疑为内容有误,现不揣冒昧,附上照片及鉴定证书(复印件),并撰文与大家商讨。  笔者认为,该银币背文“长城的修建,公元前一世纪”甚为不妥。经查询《辞海》、《辞源》、大中学教材、上网浏览并向史学人士讨教,早已公认的看法是,最早有文字记录的长城为春秋时楚国所建。《左传》僖公四年(公元前
期刊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青花云龙纹“春寿”铭梅瓶(图1),在古陶瓷界享有盛名。据北京马希桂先生在《中国青花瓷》一书中统计,“同类型的‘春寿’款瓶,传世的只见四件,两件存国内,两件流散于日本和英国”。收藏于日本的“春寿”瓶,还保留了一个完整的青花盖(图2),使我们得以观其全貌。  这类“春寿”梅瓶的年代,一般有元代和明洪武两种说法。而对于“春寿”二字的含义,则鲜有学者深入考证,亦有持元代说者认为“春寿”二字
期刊
焦作地区烧造陶瓷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的古代瓷窑遗址,当阳峪窑是其杰出的代表,东焦作窑也是其中重要的一处。其他还有王封窑、李封窑、恩村窑、狮涧窑、柏山窑等50多处窑场,陶瓷界将这些窑场称为“焦作当阳峪窑”。  东焦作窑,又叫矿山窑、姜河窑,因遗址处于东焦作村旧址范围内,故称“东焦作窑”。窑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城区中心,西距西焦作窑约1.5公里,东临焦东路,东北距牛庄窑约3公里,北距当阳峪窑约5公里,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