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曾在所任教的高一年级246位同学中做过一份有关“传统文化知晓度”的调查,调查的结果让人惊讶不已。结果显示:近86%的孩子不知道“四书”、“五经”、“六艺”这些传统的儒家经典指什么;近90%的孩子从未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任意一本,甚至不能准确地写出其作者;82%的孩子认为“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成语所反映的古代文化精神在当今社会没多大价值。我们的孩子们大多分不清楚司马光和司马迁,不知道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佳节的来历。与此相反,他们酷爱动漫、口袋小说、游戏杂志,喜欢日韩服饰,追逐当今各路明星,口中吟唱伤感歌曲,嘴上挂着“超女”、“宅男”等新鲜的名词,吃肯德基、麦当劳,欢庆圣诞节,崇尚金钱。在他们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年轻人的个性的张扬,但同时也为新一代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知感到深深的担忧。
这固然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与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但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难逃干系。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文言文的阅读。但较长时期以来,我们没有让学生在传统文言作品中领会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悟那辉煌的人文精神,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作为文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考试,把古汉语语言学、语用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一篇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思想和情思、渗透着博大精深古代文化的文言作品当成了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对它们进行支离破碎式的讲解,从而使得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中难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漪老师曾说:“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文化的地质层,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我们迫切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彰显文化的魅力,这在传统文化日渐衰败的当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知人论世,积累文化知识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本书,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独特的思想,创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读名人的作品,了解名人的人生经历,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做到“知人论世”,让学生们对作者有个完整的把握,放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放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去解读文本,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本人认为,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是要帮助学生积累与其相关的必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如:在上《病梅馆记》时,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和时代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介绍龚自珍是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少年时期爱好经世致用之学和诗词,38岁考取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职,48岁辞官回南方,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还有的学生提到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有的学生关注了时代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中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还有的学生提到:清朝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在大家充分把握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之后,学生们普遍感觉到《病梅馆记》中的“梅”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应该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人才。知人论世,是文学评论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如果教师巧妙地在课堂中加以运用,它将转化为学生积累文化的便捷通道。要知道,高中六册课本所选文章均是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每一位作家都有着精彩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思想情感,其生活的时代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深厚的文化,如果教师有心,学生用心,语文课本便可拓展出丰厚的文化背景,从而转化成为学生的文化积淀。
二、挖掘细节,实施文化引领
文言文的字词句中大多散落着宗法礼俗、天文地理、历法水利、衣食住行等大量的文化知识,有人把这些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字词句称之为“文化细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寻觅这些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挖掘其文化内涵,引领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鸿门宴》是沪教版高三第一学期的课文,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课文中第三小节作者详细描述每个人的座次。原文中这样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此处看似闲笔,实际颇有匠心。在课堂中我抓住这一“文化细节”大做文章,发动学生查阅资料。资料显示:在堂上,最尊的位置是座北朝南,即南向坐。面北按官位高低从东往西排列,官位高的居右,官位低的居左。在室中,最尊的位置是坐西面东,即东向坐;其次是坐北面南,即南向坐;再其次是坐南面北,即北向坐;最下等的位置是东边面朝西的位置。于是,项羽为什么要东向坐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从位子的安排上看出了项羽的居功自傲,自矜功伐。小小的座位,蕴含着古人的尊卑等级。再如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文中写道“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为什么要“持节”呢?“旄节”到底代表什么呢?这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学生查找资料后发现旄节是一种旗帜,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它是汉朝使者出使他国证明其“汉使者”身份的重要凭证。于是,学生明白了对于汉使者来讲,旄节象征着自己的国家。苏武卧起操持,导致节旄尽落,正是忠于大汉的体现,苏武身上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民族气节透过一个小小的“文化细节”展露无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用心去挖掘,会发现文言文中有很多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解读这些文化细节,在加深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也了解了古文化知识,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积淀。
三、研读文本,体悟文化精髓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见,文言文的学习,最重要的便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纵观我们的课本,哪一篇文言文不是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刎颈之交三个故事,深情地讴歌了蔺相如时时处处以国事为先的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只身来到元军刺探虚实,寻求解决之道,结果羁縻不得还,最后九死一生,誓死南归,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令后人敬佩不已。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用了宋代的三位宰相:李文靖公厅事仅容旋马;参政鲁公家贫,无法在家宴请客人;张文杰公职位变了,节俭作风依然不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生活要崇尚节俭。这本是一个人的高贵的品质。苏轼的《前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才高八斗,曾不可一世,而今却因政治斗争被诬陷,被贬至黄州,英雄无用武之地,本应郁郁寡欢,却旷达乐观,高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文豪;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作者借“病梅”来表达自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以及要求改良社会、解放人性的强烈愿望,这便是文化人的社会担当啊!韩愈的《师说》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荀子的《劝学》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要重视积累,要专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则提出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志、力、物等等。这些经典的文章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引领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便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有意识地将文化精髓的体悟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这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有人说,当今的中学生呈现出大面积的“文化缺氧”,长此以往,必将失去文化的民族性,失去民族的文化品位。这种说法让人深感忧虑。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必须在语文课堂上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并发扬光大。
这固然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有关,与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关,但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也难逃干系。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对传统文化的获得主要依赖于文言文的阅读。但较长时期以来,我们没有让学生在传统文言作品中领会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感悟那辉煌的人文精神,没有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作为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作为文言教学的最终目标。而是为了应付一次次的考试,把古汉语语言学、语用学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将一篇篇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思想和情思、渗透着博大精深古代文化的文言作品当成了由古文字堆积而成的语言材料,对它们进行支离破碎式的讲解,从而使得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理解中难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漪老师曾说:“汉语文负载着几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文化的地质层,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民族的睿智,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我们迫切需要在文言文教学中彰显文化的魅力,这在传统文化日渐衰败的当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知人论世,积累文化知识
每一位作者都是一本书,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有着独特的思想,创造了与众不同的作品。读名人的作品,了解名人的人生经历,了解他们生活的时代,做到“知人论世”,让学生们对作者有个完整的把握,放在人的发展变化中,放在历史的发展变化中去解读文本,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本人认为,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是要帮助学生积累与其相关的必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如:在上《病梅馆记》时,我发动学生搜集有关作者和时代的资料,课上进行交流。有的学生介绍龚自珍是近代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少年时期爱好经世致用之学和诗词,38岁考取进士后在北京担任国史馆校对、内阁中书、礼部主事、宗人府主事等职,48岁辞官回南方,后来他先后在杭州紫阳书院和江苏丹阳的云阳书院讲学,1841年逝世于云阳书院。还有的学生提到龚自珍具有比较进步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他善于把诗歌作为武器,大胆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危机、统治集团的专制和腐朽,热情地歌颂理想和个性的解放,发出强烈的要求改革的声音。有的学生关注了时代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者为了加强思想统治,奴役人民,以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中选用人才的法定文体,以束缚人们的思想。还有的学生提到:清朝大兴文字狱,镇压知识分子,在长期严酷的思想统治下,人才遭受到严重的压抑和摧残。在大家充分把握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之后,学生们普遍感觉到《病梅馆记》中的“梅”显然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应该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人才。知人论世,是文学评论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如果教师巧妙地在课堂中加以运用,它将转化为学生积累文化的便捷通道。要知道,高中六册课本所选文章均是古今中外名家名作,每一位作家都有着精彩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思想情感,其生活的时代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深厚的文化,如果教师有心,学生用心,语文课本便可拓展出丰厚的文化背景,从而转化成为学生的文化积淀。
二、挖掘细节,实施文化引领
文言文的字词句中大多散落着宗法礼俗、天文地理、历法水利、衣食住行等大量的文化知识,有人把这些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字词句称之为“文化细节”。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寻觅这些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挖掘其文化内涵,引领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鸿门宴》是沪教版高三第一学期的课文,写的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争斗。课文中第三小节作者详细描述每个人的座次。原文中这样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此处看似闲笔,实际颇有匠心。在课堂中我抓住这一“文化细节”大做文章,发动学生查阅资料。资料显示:在堂上,最尊的位置是座北朝南,即南向坐。面北按官位高低从东往西排列,官位高的居右,官位低的居左。在室中,最尊的位置是坐西面东,即东向坐;其次是坐北面南,即南向坐;再其次是坐南面北,即北向坐;最下等的位置是东边面朝西的位置。于是,项羽为什么要东向坐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从位子的安排上看出了项羽的居功自傲,自矜功伐。小小的座位,蕴含着古人的尊卑等级。再如在讲授《苏武传》一课时,文中写道“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苏武为什么要“持节”呢?“旄节”到底代表什么呢?这里面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学生查找资料后发现旄节是一种旗帜,是用牦牛尾做装饰的,它是汉朝使者出使他国证明其“汉使者”身份的重要凭证。于是,学生明白了对于汉使者来讲,旄节象征着自己的国家。苏武卧起操持,导致节旄尽落,正是忠于大汉的体现,苏武身上那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民族气节透过一个小小的“文化细节”展露无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果你用心去挖掘,会发现文言文中有很多或隐或显的“文化细节”。教师引领学生深入解读这些文化细节,在加深文章理解的基础上,也了解了古文化知识,增加了自己的文化积淀。
三、研读文本,体悟文化精髓
《语文课程标准》写道:“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可见,文言文的学习,最重要的便是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纵观我们的课本,哪一篇文言文不是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者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刎颈之交三个故事,深情地讴歌了蔺相如时时处处以国事为先的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只身来到元军刺探虚实,寻求解决之道,结果羁縻不得还,最后九死一生,誓死南归,他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令后人敬佩不已。司马光的《训俭示康》用了宋代的三位宰相:李文靖公厅事仅容旋马;参政鲁公家贫,无法在家宴请客人;张文杰公职位变了,节俭作风依然不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孩子们要懂得生活要崇尚节俭。这本是一个人的高贵的品质。苏轼的《前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才高八斗,曾不可一世,而今却因政治斗争被诬陷,被贬至黄州,英雄无用武之地,本应郁郁寡欢,却旷达乐观,高喊“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大文豪;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文字狱盛行的时代,作者借“病梅”来表达自己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人才的痛恨以及要求改良社会、解放人性的强烈愿望,这便是文化人的社会担当啊!韩愈的《师说》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从师学习的重要性;荀子的《劝学》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要重视积累,要专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则提出成功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志、力、物等等。这些经典的文章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大智慧,引领学生认真阅读,细心体会。便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教学中,教师要深挖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要有意识地将文化精髓的体悟作为文言文教学的重点,这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帮助。
有人说,当今的中学生呈现出大面积的“文化缺氧”,长此以往,必将失去文化的民族性,失去民族的文化品位。这种说法让人深感忧虑。要知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身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也必须在语文课堂上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传承并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