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新闻周刊》在北京三所高校:北大、清华和人大的本科学生中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主题是:当代青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
受调查者,100人,文、理、工科各占约1/3。虽然这是一份基数较小的“不完全的”答卷,但“窥豹一斑”,或可从中透露出,传统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分量。
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
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
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
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当代青年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对传统的认同还好
但在对传统的认同方面,问卷提出了令人欣慰的答案。
中国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授王博将传统文化分为三个核心层次:价值、礼仪和人生理想。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儒家道德的核心仁、义、礼、信、孝等,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过时东西”,而对于仁、忠、孝等传统道德,超过50%的人选择了“自小耳濡目染”。
至于礼仪,作为一个特殊例子,在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问题上,同样有超过50%选择“真心诚意去扫墓”。
在人生理想方面,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自己理想的占10%,69%的人选择“我会考虑”,选择是“别人的事情”和“已经过时”的,分别是14%和7%。胡晓明认为,“与85年前相比,现在的青年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当代青年的这种态度,说明传统文化仍然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厚实的基础的。”
回答这份问卷的学生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所著名高校,80%出生在城市,他们代表中国青年中相当优秀的群体,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受用者,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是有用的。”胡晓明说。
传统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这个问题,答卷中选择“很难说”的占了44%,“不乐观”和“很悲观”的有33%,只有23%的人选了“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然而与曾经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热情拥抱“全盘西化”的一代五四青年相比,生活在“后现代”环境的当代青年,在如何对待中西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毕竟有了巨大的不同。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54%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30%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会在全球化的洗礼下涅架更生”,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甚至消逝殆尽的只有10%。
这说明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开放。这种开放,应该是源自对自己国家的信心。王博认为,国家越是强盛,人们对自己传统文化也就越有信心,同时也就会对外来文化采取非常开明的态度。比如在中国历史繁盛的汉、唐时代,就是这样。
开放的心态,才是一个正在走向崛起大国的健康心态。
受调查者,100人,文、理、工科各占约1/3。虽然这是一份基数较小的“不完全的”答卷,但“窥豹一斑”,或可从中透露出,传统在当代中国青年学生的分量。
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在问卷中,有几组题目是考察人们对传统的认知程度的。当被问到“对于古代经史子集”的阅读情况时,有79%的人答“偶尔翻阅”,13%的人答“敬而远之”,表示“深恶痛绝”者有2%,只有6%的人说“爱不释手”。
而对于四大文学名著,答“都看过”的有27%,“多次看过”的15%,而只“看过其中一两部”的却高达48%。
另有两组题目,是考察对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了解程度的。结果,有42%的人表示对于京剧或其他某个地方剧种“可以去看看”,与表示“不感兴趣”的一样多(42%),还有4%的人表示“非常讨厌”,只有11%的人“非常喜欢”。而对于书法、国画、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等)的掌握程度,“学过点皮毛”(48%)和“一点不懂”(33%)的占了绝大多数,只有14%的人“大致掌握一些”,“精通”者仅5%。
这和1994年北京几家研究单位对北京青年与传统文化的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大致相同: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了解程度不高。
“当代的大学生对传统经典的阅读不够,传统节日的功能也日渐微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胡晓明痛心地说:“游戏、网络小说、流行文化等后现代化剥夺了学生太多的阅读时间。”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当代青年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对传统的认同还好
但在对传统的认同方面,问卷提出了令人欣慰的答案。
中国哲学史专家、北京大学哲授王博将传统文化分为三个核心层次:价值、礼仪和人生理想。从问卷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价值方面,对儒家道德的核心仁、义、礼、信、孝等,没有一个人认为是“过时东西”,而对于仁、忠、孝等传统道德,超过50%的人选择了“自小耳濡目染”。
至于礼仪,作为一个特殊例子,在关于传统节日清明节的问题上,同样有超过50%选择“真心诚意去扫墓”。
在人生理想方面,认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是自己理想的占10%,69%的人选择“我会考虑”,选择是“别人的事情”和“已经过时”的,分别是14%和7%。胡晓明认为,“与85年前相比,现在的青年对传统文化显示出一种乐观的态度。当代青年的这种态度,说明传统文化仍然是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厚实的基础的。”
回答这份问卷的学生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三所著名高校,80%出生在城市,他们代表中国青年中相当优秀的群体,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受用者,他们的成功证明了传统文化是有用的。”胡晓明说。
传统与全球化并行不悖
对于传统文化的未来这个问题,答卷中选择“很难说”的占了44%,“不乐观”和“很悲观”的有33%,只有23%的人选了“很乐观”和“比较乐观”。然而与曾经对传统文化弃如敝履、热情拥抱“全盘西化”的一代五四青年相比,生活在“后现代”环境的当代青年,在如何对待中西两种文化的关系方面毕竟有了巨大的不同。
在此次的调查问卷中,54%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30%的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会在全球化的洗礼下涅架更生”,认为“全球化就是美国化”、“全球化将导致传统文化衰微甚至消逝殆尽的只有10%。
这说明了当代中国青年的开放。这种开放,应该是源自对自己国家的信心。王博认为,国家越是强盛,人们对自己传统文化也就越有信心,同时也就会对外来文化采取非常开明的态度。比如在中国历史繁盛的汉、唐时代,就是这样。
开放的心态,才是一个正在走向崛起大国的健康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