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什么“语塞”了?

来源 :教师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c7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听了一节作文课,内容是《我喜欢的一张照片》。
  学生们把影集、把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带来了,一个个神情欢愉。还没上课,学生就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说开了。一位学生眉飞色舞地说:“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那天是爸爸生日,可他并不知道,他对过生日向来很潦草。那天爸爸一大早就出去了。我和妈妈忙开了,布置房间,买生日蛋糕,做了——大桌子菜。到了晚上,终于有人来敲门了,是爸爸!我赶紧把灯拉灭。爸爸进来了,说我们搞什么名堂。这时妈妈点上生日蜡烛,老爸呆了,禁不住‘啊’地叫出声来。说时迟,那日寸快,我一按快门,就留下了这张照片……”说到这里,这个学生摆出了一个拍照的架势。这个孩子说得很生动,用“潦草”来形容爸爸对自己生日的不在乎,真是很新鲜。
  上课了,在出示话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先说,并进行方法指导:“我们要选择有意义的照片写。怎样把照片的来历说清楚、说具体呢?告诉同学们一个方法,就是要交待‘四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巧了,教师喊到了上述那位眉飞色舞的同学。这位同学得意极了,还没站稳,就开始说了:
  “这张照片是我给爸爸照的……”
  “时间?”老师打断了这位学生的话。
  “我忘了。”
  “什么季节?星期几?”
  “大概是冬季,星、星期五吧?”学生挠了挠后脑勺。
  “什么地方?”
  “在家里呗。”
  “哪些人?”……
  学生在上课前,说得绘声绘色,然而在教师的指导下,突然“语塞”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人,特别是孩子,本来有一种强烈的倾诉欲望。抒写自己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人之为人的天性,或者说是人之为人的墓本需要。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作文就是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倾诉的机会,就是一种“对话”,是与他者(他人,社会,以至自然)的对话,也是自己和自己对话,即所谓自言自语。在上述片断中,当学生已经情不自禁开始倾诉时,我们教师为什么非把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那个僵死的套子?为什么不让学生尽情地倾诉?须知,学生的尽情倾诉是“千载难逢”的“高峰体验”状态,这样倾诉出来的文字才是最纯真、最美妙的文字。这样的文字要比教师“指导”下写出来的文字要珍贵得多!可惜的是,我们当前的作文教学,几乎都是在教师、在一些《作文大全》的规则、方法和范文指引下写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的,而是写给别人的。这种“超强度”的技术引导,反而成为了孩子们的精神桎梏,一定程度上剥夺了他们独特表达个体生命的权利。久而久之,学生便会个性湮没、思维固化、技巧雷同。更让人担心的,学生会因此失落童年时期特有的纯真和活跃。
  作文,其实和说话一样,是自然而然从心灵中生发的;作文教学应回到基点上,回到生活的本真状态,应让学生不戴任何枷锁,“用童心说童声”,真实、真诚、自然地表达个体生命对世界的体验。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作文,应让孩子“自鸣天籁”,所谓“好诗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像大自然中各种生灵的自由吟唱,个人情感、灵性自然流露,那“声音”该是多么美妙啊!
  让学生“自鸣天籁”,需要让学生进入“自鸣”的状态。我们要利用作文内容本身的引人入胜之处,设置一种真实的生活场景,营造一种自由对话的气氛,通过师生的对谈和讨论,相互启发,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生命体验中发现写作素材,唤起他的形象记忆,诱发他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产生倾诉、吐露、表达的冲动,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一种“自鸣天籁”的状态。这样就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并且喜欢写,渴望写,甚至欲罢不能,不写不舒服不自在,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精神发展的需要和生命的内在要求,而不是外在于自我生命的不堪承受的负担。像上述案例,作文内容可以一下子“触”到学生的兴奋点。在创设作文情境后,如果教师让学生自由地看看影集(在脑海中“过电影”),允许学生自由地讲讲故事(教师也可以真诚地讲讲自己的故事),可以想见,师生便会同处在一种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中,写出文章就是“水到渠成”,用文学的语言说,是“从心底里自动而自然地涌出”,而不是被动地“逼”出来的。
  当然,强调“自鸣天籁”,让学生“率性写作”,绝不意味着仅仅回到所谓“自然人性”的流露,也不反对表达方法的指导。但笔者认为,所谓的“方法指导”应放在学生“率性写作”之后,因为没有学生的“率性”,“方法”再妙也没有用。
其他文献
2004年1月4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 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1月6日各 大门户网站发布了一张“勇气号”发回的彩色火星 照片:空旷荒凉的世界,桔黄色的地面上,布满了碎 石,远处的地平线(也许是陨石坑的边缘)勾勒出一 条优美的弧线。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三亿英 里以外的地方睁开了自己的“眼睛”。我久久地凝视 着这张照片,感到心里有一种强烈的冲动,一种急 切地想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