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追寻;交融;支柱性情感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34-01
【作者简介】姜书勤,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南京,211100)德育研究室研究员,高级教师,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目的。
一、在情感教育的阶段性上探究支柱性情感
陈海宁老师认为,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情感场,培养学生的情感应该在支柱性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根据情感的不同层次,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类四大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宿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人的情感需要也是如此,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情感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两种情感需要占支配地位。陈海宁老师非常敏感地捕捉到,情感的培养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是有重点的。于是,她尝试在不同的阶段培养学生的支柱性情感。
二、寻找支柱性情感培养的着力点
陈海宁老师把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按低、中、高年段分为三个层级:低年级“让学生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中年级“让学生变得自信与友善”,高年级“让学生懂得合作与奉献”。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这三种支柱性情感,陈海宁老师非常用心地寻找每种支柱性情感培养的着力点。
1.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获得“安全与归属感”,陈海宁老师选择了三个着力点:一是让学生从姓名中获得尊重。她的方法就是以教师的爱诱发学生的爱,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二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学校、班级不再陌生,不再害怕上学,真正地获得一份安全感。三是利用物质载体进行情感传递和培养。陈海宁老师利用霍桑效应,充分肯定学生,用“表扬本”为学生建立起了进取的情感基点。
2.为了让中年级学生变得“自信与友善”,陈海宁老师选择了两个着力点:一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保护“这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自信地发展。二是培养学生的善。学校教育的主体始终是学生,陈海宁老师在教育中注重情感的诱发,重视“以情育情”,使学生获得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
3.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懂得“合作与奉献”,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陈海宁老师选择了兩个着力点:一是在体验中生成。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学会服从、学会负责。二是把班级当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社会”的志愿活动中学会奉献,在奉献中传达情感,感受愉悦与幸福,做一个心中有爱、给他人带来温暖的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稳固情感教育的基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学生,独特的建班背景。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培养支柱性情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路径和指向。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3-0034-01
【作者简介】姜书勤,南京市江宁区教育局(南京,211100)德育研究室研究员,高级教师,南京市首届德育工作带头人。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性与社会性的健康发展为目的。
一、在情感教育的阶段性上探究支柱性情感
陈海宁老师认为,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情感场,培养学生的情感应该在支柱性情感的培养上下功夫。根据情感的不同层次,情感可分为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类四大类。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宿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人的情感需要也是如此,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情感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两种情感需要占支配地位。陈海宁老师非常敏感地捕捉到,情感的培养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是有重点的。于是,她尝试在不同的阶段培养学生的支柱性情感。
二、寻找支柱性情感培养的着力点
陈海宁老师把小学阶段的情感教育按低、中、高年段分为三个层级:低年级“让学生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中年级“让学生变得自信与友善”,高年级“让学生懂得合作与奉献”。为了有效培养学生这三种支柱性情感,陈海宁老师非常用心地寻找每种支柱性情感培养的着力点。
1.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获得“安全与归属感”,陈海宁老师选择了三个着力点:一是让学生从姓名中获得尊重。她的方法就是以教师的爱诱发学生的爱,有爱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二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对学校、班级不再陌生,不再害怕上学,真正地获得一份安全感。三是利用物质载体进行情感传递和培养。陈海宁老师利用霍桑效应,充分肯定学生,用“表扬本”为学生建立起了进取的情感基点。
2.为了让中年级学生变得“自信与友善”,陈海宁老师选择了两个着力点:一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每一个”,保护“这一个”,让所有人都能自信地发展。二是培养学生的善。学校教育的主体始终是学生,陈海宁老师在教育中注重情感的诱发,重视“以情育情”,使学生获得丰富而又深刻的情感体验。
3.为了让高年级学生懂得“合作与奉献”,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陈海宁老师选择了兩个着力点:一是在体验中生成。利用学生喜爱的游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谦让、学会服从、学会负责。二是把班级当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让学生在班级“社会”的志愿活动中学会奉献,在奉献中传达情感,感受愉悦与幸福,做一个心中有爱、给他人带来温暖的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稳固情感教育的基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没有相同的两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学生,独特的建班背景。对于一个班级来说,培养支柱性情感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路径和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