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灵成长、知识启蒙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学习生涯的开端。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是一门特别重要的科目,而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它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决定着语文考试中整体的语文成绩,作文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之后对语文进一步的学习。因此,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成为小学语文老师教学的重点。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然后根据现状提出相关应对发展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文化血脉薪火相传几千年,深深地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纵使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离不开对文字的运用。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展现学生的思想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写作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能力,如果小学生不具备写作的能力,对写作没有兴趣,缺少写作经验,也就很难写出老师要求的作文,更难以写出优秀的作文。这一切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兴趣,从点滴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水平。
1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
1.1作文模式僵化
语文作文原指结合主观情感对心中所想、心中所思的文字表达方式。但随着信息交流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语文作文的固定命题,语文作文呈现明显的僵化态势。小学生在文章创作时,第一时间会向互联网、作文素材书本、范文等相关资料书求助。借鉴程度把控不好便会成为照搬甚至抄袭,这对未来学生的学习以及之后的文章创作都是一种灵感上的打击。此外,小学生在写作当中,题材单一,一个模板、一种套路甚至可多次運用于写作之中,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语文作文的创新创作受到压抑,违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教育初衷,不利于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等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
1.2学生的作文脱离了生活
好的作文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写作知识面比较狭窄同时思想也受到局限。作文其实就是对实际生活的一种升华,“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写作亦是艺术的一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时候,总是发现空洞无物,看似长篇大论,可是由于太教条化了,脱离了实际生活,没有亲身经历的亲和感,更没有生活的温度。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应付,就直接把课本上的词语、句子、段落东拼西凑,拼出一篇所谓的作文来。这种写作文的态度,老师如果在教学中不加以引导,纠正,对学生的写作发展相当不利。
1.3学生的作文没有情感
写作要求的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无论是写物、还是描写故事,都要在描写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融入自己的感情,作文才会显得情真意切,才能感动读者心肠。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对世界、社会、自然的认识不够全面,语言积累差,再加上老师在教学中也不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的作文难以对心中所想描述清楚。这种作文势必流于形式,语言直白、枯燥,没有吸引人的东西。比如,小学生在写一件事时,只是单纯的描述了今天发生了什么,并没有提及今天为什么发生了这件事,以及这件事情给他怎样的感受或者收获、影响等等。作文内容呈现平淡无奇,既缺乏深度,又没有灵气,这些问题都成为语文作文教学的阻碍,极不利于小学生对写作能力素质的提高。
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2.1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做任何事情的前提都是需要产生兴趣,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语文作文能力才能提升到新高度。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轻松、自由地学习,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相关视频或者图片,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学生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结合视频播放,教师可以适时的提出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受到课堂环境的烘托以及气氛的感染,此时的学生一定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写作,而且能够写出优质的作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应用情境创设法进行作文指导。
2.2积极进行课外拓展,积累写作素材
实际上,写作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以及积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生活阅历十分有限,所以语文教师应当让儿童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期间多多积累以及好词好句以及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写作能力得以有效提高。进行作文指导期间,语文教师应当增强儿童的课外积累量,培养儿童读书期间做批注以及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能够在阅读期间增长儿童的见识,帮助其对一些语言材料进行积累。同时,语文教师还应指导以及帮助儿童逐渐养成多读书、多动笔这一良好习惯,让儿童把课外阅读当中一些精美词语进行摘抄下来,同时进行适当仿写,进而帮助儿童对这些素材进行理解并且为己所用。进行写作教学前,教师需增强儿童体验,帮助其寻找更多的素材,以此来促使儿童写作兴趣以及写作水平进行提高。除此之外,写作教学期间,语文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儿童的内在修养,让其心思变得更加敏锐,并且在日后学习以及发展期间对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帮助儿童对自身进行了解,进而促使其进行全面发展。
2.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能力,要先调动小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小学阶段为学生作文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指导过程中需注重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布设一些趣味十足的话题来当作题目,调动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讲,教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学生的自身写作能力更为重要,要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给予作文教学问题高度重视,针对现阶段的写作问题来制定有效的针对性策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流露真情实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找到写作的快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2):26.
[2]高彩庭.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9):7.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应对策略
引言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文化血脉薪火相传几千年,深深地渗透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纵使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离不开对文字的运用。众所周知,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展现学生的思想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写作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能力,如果小学生不具备写作的能力,对写作没有兴趣,缺少写作经验,也就很难写出老师要求的作文,更难以写出优秀的作文。这一切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兴趣,从点滴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水平。
1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现状
1.1作文模式僵化
语文作文原指结合主观情感对心中所想、心中所思的文字表达方式。但随着信息交流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语文作文的固定命题,语文作文呈现明显的僵化态势。小学生在文章创作时,第一时间会向互联网、作文素材书本、范文等相关资料书求助。借鉴程度把控不好便会成为照搬甚至抄袭,这对未来学生的学习以及之后的文章创作都是一种灵感上的打击。此外,小学生在写作当中,题材单一,一个模板、一种套路甚至可多次運用于写作之中,很大程度上使得学生语文作文的创新创作受到压抑,违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教育初衷,不利于小学生语文作文能力等综合语文能力的培养。
1.2学生的作文脱离了生活
好的作文与学生的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关系,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写作知识面比较狭窄同时思想也受到局限。作文其实就是对实际生活的一种升华,“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写作亦是艺术的一种。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的时候,总是发现空洞无物,看似长篇大论,可是由于太教条化了,脱离了实际生活,没有亲身经历的亲和感,更没有生活的温度。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应付,就直接把课本上的词语、句子、段落东拼西凑,拼出一篇所谓的作文来。这种写作文的态度,老师如果在教学中不加以引导,纠正,对学生的写作发展相当不利。
1.3学生的作文没有情感
写作要求的就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无论是写物、还是描写故事,都要在描写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融入自己的感情,作文才会显得情真意切,才能感动读者心肠。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关系,对世界、社会、自然的认识不够全面,语言积累差,再加上老师在教学中也不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让学生的作文难以对心中所想描述清楚。这种作文势必流于形式,语言直白、枯燥,没有吸引人的东西。比如,小学生在写一件事时,只是单纯的描述了今天发生了什么,并没有提及今天为什么发生了这件事,以及这件事情给他怎样的感受或者收获、影响等等。作文内容呈现平淡无奇,既缺乏深度,又没有灵气,这些问题都成为语文作文教学的阻碍,极不利于小学生对写作能力素质的提高。
2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改进策略
2.1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做任何事情的前提都是需要产生兴趣,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语文作文能力才能提升到新高度。为此,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轻松、自由地学习,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金色的草地》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相关视频或者图片,为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学生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结合视频播放,教师可以适时的提出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的作文,受到课堂环境的烘托以及气氛的感染,此时的学生一定会发自内心的愿意写作,而且能够写出优质的作品。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应用情境创设法进行作文指导。
2.2积极进行课外拓展,积累写作素材
实际上,写作需要一定的生活阅历以及积累。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其生活阅历十分有限,所以语文教师应当让儿童在日常学习以及生活期间多多积累以及好词好句以及写作素材,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写作能力得以有效提高。进行作文指导期间,语文教师应当增强儿童的课外积累量,培养儿童读书期间做批注以及做笔记的良好习惯。这样一来,能够在阅读期间增长儿童的见识,帮助其对一些语言材料进行积累。同时,语文教师还应指导以及帮助儿童逐渐养成多读书、多动笔这一良好习惯,让儿童把课外阅读当中一些精美词语进行摘抄下来,同时进行适当仿写,进而帮助儿童对这些素材进行理解并且为己所用。进行写作教学前,教师需增强儿童体验,帮助其寻找更多的素材,以此来促使儿童写作兴趣以及写作水平进行提高。除此之外,写作教学期间,语文教师还需注重培养儿童的内在修养,让其心思变得更加敏锐,并且在日后学习以及发展期间对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帮助儿童对自身进行了解,进而促使其进行全面发展。
2.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语文教师若想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质量和能力,要先调动小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小学阶段为学生作文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指导过程中需注重使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通过布设一些趣味十足的话题来当作题目,调动学生作文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从而提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讲,教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学生的自身写作能力更为重要,要想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给予作文教学问题高度重视,针对现阶段的写作问题来制定有效的针对性策略,引导学生在写作中能够流露真情实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找到写作的快乐,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6(2):26.
[2]高彩庭.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指导方法的创新实践[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8(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