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国内外背景分析
国际产业转移与对外投资正在向服务业倾斜
当前国际服务业转移与服务业对外投资规模巨大,潜力惊人;发达国家处于主导地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开始成规模地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跨国公司是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发轫者和主要载体;服务业国际转移与对外投资的形式趋于多样化。
我国服务业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
目前,服务业发展已列入我国总体发展战略。如果说我国“人世”之前主要是以改革促进服务业发展,那么“人世”之后则是以改革和开放共同促进服务业发展。目前,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正处于“后过渡期”,到2008年,所有的承诺都要兑现。因此,当前及未来我国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是不言而喻的。这是我们各地政府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包括服务业吸引外资规划,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必须考虑的现实背景。
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现状分析
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产业基础
1.上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特点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服务业呈领先增长态势。服务业行业结构呈现集聚态势,金融、物流、商贸、房地产、旅游和信息服务等六大行业已成为重要支柱。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相对集中,中心城区已成为上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日益明显。
2.上海服务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
第一,服务出口。运输、旅游服务出口占绝对高的比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广告宣传、个人劳务服务等项目出口所占比重有明显上升。增长特别显著的服务出口项目依次是个人劳务服务、电影音像、其它(官方交往)、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说明,上海市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高级化趋向。
第二,服务进口。运输服务进口所占比重在上升,旅游的进口比重明显下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个人劳务服务,电影音像、其它(官方交往)进口支出额均有大幅增长。
第三,整体服务贸易的出口竞争力指数在下降。
上海服务业引资的总量变化
1.总量特点:近年来,服务业逐步成为上海吸引外资的热点领域。截至2004年底,服务业合同引资项目14907个,占引资项目总数的41.O%,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为320.56亿美元,占合同外资总金额的37.2%,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为250.5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金额的比重为47.4%。
2.经济贡献:近年来,全市外商投资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00亿美元左右,2004年达10300多亿美元,实现利润总额近680亿美元,缴纳税金总额达362亿美元,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近1/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连续两年占全市的2/3。内向FAT统计记录了外国公司在上海设立的分支结构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根据该项统计结果,2000-2004年上海服务业外资收入年均增长27.3%,与整体外资企业收入增长同步:服务业外资企业收入占外资企业总收入比重在10%左右。
上海服务业引资的结构变化
1.行业领域不断拓宽和优化:目前,外商投资已涉足商业贸易、金融服务、航运物流、娱乐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会展旅游等服务领域。
2.行业规模与效益不尽相同:按照国民经济核算的服务行业划分,在上海市服务业吸引外资合同项目中,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社会服务业的比重很高,这两个行业类别的服务业外资企业进入的平均投资额相对较小,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与收入比重的对比来看,零售贸易及餐饮业外资的效益较高,而社会服务业外资的效益处于平均水平。房地产业平均单个项目的投资额度很高,尽管房地产业吸引外资的平均投资规模很大,但从创造收入的角度看,其经营效益并不好。
上海服务业外资的进入模式
1.中长期投资居多,期望长期经营获取稳定利润的投资信心较强。
2.投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超过1000万元的投资较少.但呈增长趋势,比例正逐步上升。
3.“独资化”趋势较为明显。
4.外资来源地较为集中,中国港澳台、东南亚各国、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对上海服务业的投资占据了绝对比重,其它各地的投资总和所占的比例相当小。
CEPA框架下的沪港服务业合作
CEPA签署与实施以来,沪港在服务业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香港企业纷纷进军上海。
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条件分析
就产业基础而言,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上海在服务业吸引外资方面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包括在服务业吸引外资方面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产业链优势以及综合经济环境优势,但也存在诸如统筹协调、制度机制、行业结构、人才制约、统计工作等方面的问题。
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国际经验借鉴
在服务业吸引外资方面,很多国家与地区都采用了各种财政、金融以及其他方面的促进措施,包括税收激励、直接补贴、优惠信贷与担保、股权注入、建立免税区以及对投入品实行免税等。为了有针对性地、具体地借鉴国际经验,我们选择新加坡、韩国和香港三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以及印度这一仅次于中国的发展中国家作为借鉴对象。新加坡的经验包括:以优惠政策扶持服务业发展、大力扶持金融业、全力推进总部(HQs)经济计划等;韩国的经验包括:设立自由经济区、税费激励、放松管制与行政支持、更富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制度、改善外国人的生活环境等;香港的经验包括:实行低税率的自由贸易政策和投资政策、推进“前店后厂”式的发展战略、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等;印度的经验包括:设立服务业科技园区、优化软硬件环境等。
从以上几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经验,可以总结出以下对上海有益的经验:第一,对服务业重点引资领域要从税收、融资、硬件基础设施(包括园区平台)、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第二,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扶持功能,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有利的竞争环境。
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政策建议
(一)紧紧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先行先试。紧紧抓住中央赋予浦东全国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大好时机,以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整个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水平与质量的提高。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进一步创造良好条件,分步骤地将浦东打造成为中国金融特区。以自由港组合为主要抓手,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外高桥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积极探索外高桥港口、浦东国际航空港以及大小洋山港等陆海空港的整合,吸引国内外最大的物流企业发展国际物流、航运,从而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打下坚实的企业微观基础、产业基础以及运作平台基础。
(二)全力发展“总部经济”。打造“世界办公室”。积极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继续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 部、职能总部(研发、采购、培训、财务等)、中国总部以及更多国内大公司总部入驻。引进国内外知名的行业协会、国内知名俱乐部,以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与非政府组织。引进国际顶级专业服务机构与中介机构,如法律、会计、咨询、信息服务、建筑规划、工程设计、资信评估、市场推广等,推进专业服务的发展,确保“总部经济”的可持续性。
(三)借势“世博会”,拓展新领域。大力发展会展业,使上海成为亚太地区的会展中心,为未来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会展中心打下坚实基础。借力于吸引外资,促进上海大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服务领域新的增长点。
(四)查缺补漏,完善软硬件环境。要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尽快解决交通、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中的“瓶颈”,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采取各种有效方式.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硬环境;以科技园区为主要载体接受或吸引服务业的国际转移,努力使上海成为世界服务业外包中心城市之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制度与机制,增强服务意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服务业吸引外资的软环境。
(五)加快人才开发与引进,打造服务领域人才高地。特别要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各类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进一步完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建设,健全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专业技术人员从业资质和职业资格制度。
(六)依托全国、服务全国,实现区域联动,进一步发挥上海对长三角以及全国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抓住后WTO时期的新机遇,以及CEPA实施的机遇,进一步促进服务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紧跟东盟与中国逐步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步伐,密切关注海峡两岸关系缓和所带来的“三通”的实现和经贸往来的扩大,使上海成为中国服务领域开放的“窗口”和桥梁。
(七)通力协作,建立健全服务业引资促进工作体系。切实贯彻落实上海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施纲要,明确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重要举措:市区两级政府要根据投资促进工作的实际情况与需要,建立与完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分工负责,制定工作计划,强化服务意识与工作责任心:将浦东新区作为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促进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创新思维,大胆实验,使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乃至全国服务业吸引外资促进工作的典范;进一步发挥好企业(项目单位)、开发商、开发区等引资主体的主体作用:优化上海服务业吸引外资的空间布局。
按照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做好统计工作
一是根据国际惯例,确立BOP统计和FAT统计体系:二是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统计评价体系:三是扎实做好服务贸易统计包括BOP统计和FAT统计之数据的采集工作,建立和完善上海市国际服务贸易收支平衡表以及服务业吸收外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