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对一次性输液器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的溶出研究

来源 :中国药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考察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对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溶出规律.方法:模拟临床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经一次性输液器静脉滴注,UPLC-MS/MS法测定流出液中DEHP的溶出量.同时考察药物浓度和滴注时间对于DEHP溶出的影响,确定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促进DEHP溶出的因素.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中的苯甲醇是促进一次性输液器中DEHP溶出的主要因素,并且随着苯甲醇浓度升高和滴注时间的延长,DEHP的溶出量相应增加.结论:苯甲醇促进了一次性输液器中DEHP的溶出,溶出量与苯甲醇浓度和滴注时间呈正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维生素D联合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药物治疗+美洛昔康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胶囊.治疗3个月后,观察患者关节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和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RF、CRP、ESR、ASO)、血清炎性因子(IFN-γ、IL-10、COX-2)和25羟基维生素D等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肿胀关节数、关节压痛指数和晨僵时间均较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
1 病例资料rn患者男, 50 岁,因滤泡性淋巴瘤拟行 R-CHOP (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龙)方案治疗,于2021年4月23日入院.8 d前,患者因“右侧腹股沟肿物半月余”,在我院外科门诊行右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活检术,术后病理:(右腹股沟)符合淋巴结滤泡性淋巴瘤,Ⅱ级.患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无食物药物过敏史,父亲因“胃癌”及“肝癌”去世10 余年,母亲因“胰腺癌”去世10 余年.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病史.入院体检:T 36. 6℃, P 68 次/min, R 16 次/m
目的: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富马酸比索洛尔原料中的异丙胺.方法:采用IonPac?CS17型阳离子色谱柱(250 mm×4 mm),以5 mmol·L-1甲基磺酸溶液为淋洗液A,60 mmol·L-1甲烷磺酸溶液为淋洗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进行测定.结果:异丙胺浓度在0.099~123.750μg·ml-1(r=0.9998)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64%(RSD=0.66%,n=9).不同国产原料中异丙胺的含量约为0.001%.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