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呐喊,心灵的倾诉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kang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赋予我生命意义的是艺术,是艺术从我腐烂中的躯体里培育出鲜花,而我将从花丛中得到永恒。除了艺术,没有任何东西支撑我活着。”——爱德华·蒙克
  爱德华·蒙克(1863~1944),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享誉世界的杰出的挪威艺术家,是西方表现主义的先驱。在他的一生中,生命、悲剧、疾病、绝望、爱情、死亡等一直是他人生的代名词,并且创作了大量的带有悲剧性和感情色彩的艺术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他意志与感觉的结晶。这与他屡遭失去亲人的痛苦,家族遗传病的恐惧以及对女性的渴望而又害怕的矛盾心理等息息相关。正是这种绝望的处境,使蒙克与艺术结缘,只有在艺术上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来满足精神上的一点点慰藉。他的艺术作品如镜子一样,呈现自己,也呈现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
  一、生命焦虑
  自从蒙克能够理解和体会到“生命焦虑”以来,这四个字就像病魔一样一直牢牢地驻扎在他的体内,无法摆脱,这种生命焦虑来源于家族遗传病史:他的母亲遗传肺结核,父亲遗传精神病。如影随形,驱之不去。“在没有这种生之焦虑和疾病的伴随的时期,我就觉得像是航海面临风暴却没有了舵一样。”的确,这种“生命的焦虑”仿佛是上帝命中注定给他安排的,这对他来说是不可或缺,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种生命焦虑的困惑,没有这种绝望至极的打击,或许不会有那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会对毕加索、马蒂斯及德国和法国等一些艺术家产生深远的影响,或许他将成为身处广阔无垠的沙漠中的渺小之人。
  这种对死亡和病魔的双重恐惧和不安,对蒙克来讲无疑是一种心灵的摧残和折磨,使蒙克具有明显的神经质倾向。“我继承了人类最大的致命的敌人——肺结核病和精神病的遗传。疾病、精神错乱和死亡是滞留在我出生时的摇篮周围的黑色天使,并伴随我一生。”他曾在遗稿中这样绝望的说过。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先天的恶魔般的遗传病未能打败艺术的魅力。“除了艺术,没有任何东西支撑我活着。”是艺术拯救了蒙克,是艺术使他摆脱了遗传精神病的缠绕,是艺术打开了他心里的内在的地狱之门。蒙克通过艺术创作将痛苦、绝望、死亡的恐惧从内心的最深处挖掘出来,倾诉于画布之上。如果不是这种畅人心扉的深邃的表达,及时宣泄内心的恐惧,那他的人生或许会像他的小妹妹一样走向疯狂,或许早已戛然而止。这也恰好验证了他所说的“赋予我生命意义的是艺术,是艺术从我腐烂中的躯体里培育出鲜花,而我将从花丛中得到永恒。”
  二、劣作、伪作与佳作
  “与其画一幅完成的劣作,不如画一幅未完的佳作。”这是蒙克在他的日记中写过的一句话。仔细回想,确实,他的油画作品几乎都是寥寥几笔。粗大的线条,宽大的笔触,夸张的色彩勾勒着他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就连其版画作品也只是简单的几道刀痕,甚至屈指可数。他的艺术作品似乎都是那么的简约而不简单,简单而不失内涵。在他人看来或许应该尽可能的揉进更多的细节,画的更加地充分,而他的作品必须是强大意志和感觉的结晶,无需过多的修饰。那些无感觉、无心或为作画而作画,或有意重复使用灵感如音乐一般的作品,都只能画出虚谬的伪作。“麻木和心虚都是创作的阻碍。”这就是“真”的蒙克。不管是在他的日记中,还是他的艺术作品,他的文字和画面里都充满了真实和坦诚。无论他表达的是喜还是忧,是恐惧还是懊悔,是痛苦还是怜悯,他的画笔都不加掩饰的跃然纸上。那种呼之欲出的作品我们都能感受到他寻求真实表达内心情感而不虚伪做作的真诚。
  三、“天使”与“魔鬼”
  男女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艺术家创作很多关于性、欲望、情色的艺术作品。同样,蒙克一生也创作了大量的关于男人与女人的艺术佳作。他作品中的这个男人就是蒙克自己,而女人却扮演着多个角色——母亲、姐妹、处女、情窦初开的少女、病女孩、女吸血鬼、情人、女友、女裸体模特、女精神病患者、哭泣的女人、古典女人、哥特式女孩、海滩女人、洗澡的女孩、女杀手、女清洁工等等。终其一生,蒙克都充满激情并近似于疯狂地描绘着各种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欣赏过他所有的女性作品后,我们会发现女性在蒙克的眼里具有双面性:"天使”与“魔鬼”。一方面是女性具有无法抵挡的性的魔力和美的诱惑,这种对爱情的渴望和迷恋,使女性在他心里成了美丽、温柔需要保护的“天使”形象,另一方面是对女性的恐惧和害怕,女性成了“魔鬼”的化身介于爱情与两性之间,她们将给予男人美的诱惑、心灵的折磨和彻底的毁灭。这两种看法在他的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以《吻》《青春期》《病孩子》为代表的“天使”般的女性和以《吸血鬼》《马拉之死》《圣母玛利亚》为代表的毁灭男性的“魔鬼”般的女性。
  四、总结
  纵观蒙克一生及其艺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出:蒙克是一个倾向于悲观消极情绪的人,他的艺术作品强调个人主观性,是自我的内在的主观感受。本人对蒙克其人及其艺术作品是非常欣赏和挚爱的,只因一个“真”字,一种不加掩饰、呼之欲出、发自内心的“真”。他与文森特·梵高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同样是束缚于生活的窘迫,挣扎于痛苦的深渊,但他所表露出的是给人以挣脱牢笼束缚的力量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希望;而蒙克却是一个将消极绝望的情绪挥之不去的人。随着后来对蒙克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他在本人心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以致叹为观止。人的价值体现在对社会所做的贡献,而一个艺术家的价值也同样如此。蒙克创造的价值是通过他的艺术作品体现出来的,而这些艺术作品必然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关联。蒙克艺术作品创造的真正价值不仅在于他的绘画语言的真实性和令人震撼的表现力,而更是他对那个时代人类精神状态的生动深刻的呈现。他的艺术作品仿佛是那个时代的“镜子”,而这“镜子”里反映出的这种精神状态对整个社会发展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的危机。如果蒙克没有发现这个危机,那我们也不可能在实际中克服和解决它。所以我们可以说蒙克做了一件对社会具有伟大贡献和深远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莉.《论爱德华·蒙克的艺术思想》[J].2007年1期.
  [2]爱德华·蒙克/著.冷杉/译.《蒙克私人笔记》[M].金城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
  [3]宋岩松:《浅析爱德华·蒙克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形式》[J].2011年8期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比较抽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如何提高高中生政治学习效率已变的尤为重要。研究表明: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它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兴趣等形式;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能对人的行动产生动力;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的一种力量。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 要:现行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无论是评价观念,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还是评价的目的和功能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有将“教学思想、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素养、教学效果”作为一级指标的, 也有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师生活动、教学效果”作为一级指标的。本文对此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评价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以一节化学课的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化学课
期刊
摘 要:以“促进有效学习”为出发点,体现“学位中心”的思想,通过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出“3456”教学模式教学之“预习学案化”.通过一堂公开课的示范和点评,总结反思“3456”模式中所谓“三化”之“预习学案化”的操作策略和有效度,期望达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有效教学改革操作提供一个参考方向。  关键词:“3456”模式;预习学案化;有效性  以“促进有效
期刊
新课程提倡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维度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些评价目标,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多元目标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也应当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反馈学生发展的信息。而单一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很难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探索与多元的目标相一致的评价方法,建立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数学课程评价改革涉及多方面的问题,包括学生课堂评价的改革,学数学作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对教学案例的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勾股定理”这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对提高数学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上,取得了一定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勾股定理 问题情境 教学案例  问题情境教学手段是目前初中数学改革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众多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探索的课题之一。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将生活中或大自然中出现的一些数学问题或数学事件,引发学生探索事件的本质或者解决问题的欲
期刊
摘 要:地理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生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就辅助学生有效进行地理学习的方法——复习展开论述,希望对学生的地理学习有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习方法;复习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学生面对的最大任务,地理作为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要引起高度重视,同时学好地理学科,也是学生提升自身综合
期刊
摘 要:剪纸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教学活动,它可以培养幼儿的动脑以及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创新和审美能力,使其在剪纸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它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更促进了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剪纸教学;意义;途径  幼儿园教育处于我国教育的初端,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不仅要注
期刊
题记:  宋泉工作繁忙,却从无愁苦面容,再紧张也是微笑面对,于不经意间散发出细腻沉郁的香味。倘若说,女人的微笑是半开的花朵,那么泉女的微笑中流溢着恸人的诗与画,还有无声的音乐。  她,兴趣广泛、爱好文学,积淀了她内敛的心灵暨横溢的才华;她,温存俊秀、潇洒奔放,赋予笔者“最具东方女性形象”之印象;  她,每天把自己关进狭小的档案室里,怀着对事业的追求和执着,吃苦耐劳、辛勤耕耘,如深居简出的隐士,白晰
期刊
摘 要:清雍正时在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是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适合当时西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是中央政府解决民族问题采取的有效措施。本文从原因、过程、结果、影响四个方面梳理了雍正朝在西南地区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有利于对西南地区的历史和现在的发展有更好地认识,还可以以史为鉴,为当代的民族政策服务。  关键词:雍正朝;西南地区;改土归流  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历史时期自然形成的一个地域概念,主要包括云南、贵州以及四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获得广泛的语文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一、在新课导入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需要的情绪表现,是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各种感官包括大脑都会处于一种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