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将教育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教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运用游戏进行幼儿教学,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调整游戏教学环节,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游戏教学相结合。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教育游戏;运用探讨
幼儿的思维发展还不健全,即使最简单的理论知识也需要老师反复讲解,还不一定能使全部幼儿都明白,如果将游戏与教学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的学习素养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教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为了对幼儿进行综合性培养,幼儿园内部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对幼儿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但是其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学漏洞。一是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与游戏内容时,仅仅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际感受,很少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爱好兴趣为考量指标;二是幼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有关条例与秩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抑制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游戏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开发智力、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但从当下幼儿教育开展游戏教学现状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游戏教学的价值。
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的必要性
第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符合现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条件。通常来讲,幼儿的认知发展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层深入递进的,且在课堂上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活泼性,如若采用传统的僵硬式授课模式很难长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引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其在玩与学的融合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其不仅是对高效课堂开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幼儿全身心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符合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教师调动一切教学资源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其潜能进行深度挖掘。而游戏教学可以利用幼儿活泼好动等特点制订针对性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三、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的途径
1.运用游戏进行幼儿教学。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对于教师课堂所讲解的教学知识难以全面充分地理解。对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实际学习状态与身心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制定跟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味性教学游戏,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时,可以用多媒体等教学软件在黑板上投放小马、小猪、小鸟、小鸭子等动物幼时的图片和长大后的图片,让幼儿对其进行匹配,开展互动式学习,随后教师向幼儿讲解动物生长变化等相关知识,让幼儿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基础上学习相关常识。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设计时还需要根据时间以及季节变化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游戏。例如:早上是幼儿思维以及积极性最为高涨的时期,教师在此时可以制定多种游戏教学方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游戏内容,营造积极和谐的游戏教学氛围。
2.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调整游戏教学环节。有人曾经说过幼儿是在摸爬滚打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其对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严重的好奇心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游戏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已经有很多游戏在环节与内容上都已发展得较为完善,教师只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游戏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拍皮球游戏教学时,可以将皮球的拍动与数学的识别相结合,让幼儿一次性拍动皮球并将皮球拍动的数量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可以让幼儿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皮球的拍动以及数数字方面。通过将游戏的调整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在实际游戏活动中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
3.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游戏教学相结合。经过调查研究后可以发现当前幼儿教学中生活性元素占据较大的比重。对此,教师在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游戏设计时应该充分考量日常生活这一要素,引导幼儿留心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学习。例如:为了让幼儿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小动物,教师可以在幼儿日常吃的小饼干上费一些心思,将饼干制作成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动物图案,让幼儿根据自己所能吃饼干的数量拿取饼干,并在吃饼干的过程中思考小饼干的形状与特点,增加其生活性常识。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养成節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为幼儿创造互动和平等的游戏氛围。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参加游戏的欲望。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互助和平等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幼儿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幼儿建立相互、友好的游戏氛围。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互助的意思,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运彩蛋”的游戏。教师准备一块布作为道具,然后两位幼儿为一组,将布拉平,把一个球放在布上面,然后从起点开始走,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球最多,最多者为胜。这个游戏就培养了幼儿之间合作、互助的意识,对幼儿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5.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幼儿在学习情境中感知问题,产生学习的欲望。情境是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游戏活动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结合知识点和幼儿的个性特点,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古诗《静夜思》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思念亲人的动画视频,借助多媒体播放,初步引导幼儿对《静夜思》的理解,让幼儿对离愁别绪的感情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可以让一名幼儿扮演李白,安排其他几名幼儿扮演李白的亲人,营造亲人见面时的场景,为游戏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对离家的看法,加深他们对古诗了解。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达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真实发挥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花晶玉. 浅析幼儿园中游戏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5(6):79-79.
[2]何霞. 游戏教学,知行合一——幼儿园游戏教学浅析[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8(1):42-42.
[3]张小燕. 对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师幼关系的探究[J]. 考试周刊, 2017(65):181-181.
[4]郑小满.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方法研究[J]. 中华少年, 2015(24).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活动;教育游戏;运用探讨
幼儿的思维发展还不健全,即使最简单的理论知识也需要老师反复讲解,还不一定能使全部幼儿都明白,如果将游戏与教学知识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丰富了幼儿的情感,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的学习素养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一、教育游戏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为了对幼儿进行综合性培养,幼儿园内部开设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对幼儿多方面的能力进行全面充分的挖掘,但是其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学漏洞。一是教师在设置教学活动与游戏内容时,仅仅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实际感受,很少以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爱好兴趣为考量指标;二是幼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有关条例与秩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抑制了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因此游戏应该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开发智力、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游戏可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更快更好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但从当下幼儿教育开展游戏教学现状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游戏教学的价值。
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的必要性
第一,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符合现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条件。通常来讲,幼儿的认知发展是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层深入递进的,且在课堂上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活泼性,如若采用传统的僵硬式授课模式很难长时间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通过游戏化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充分引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使其在玩与学的融合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结构,其不仅是对高效课堂开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幼儿全身心发展的重要路径。第二,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符合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特点。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具有其特殊性,需要教师调动一切教学资源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并以此为基础对其潜能进行深度挖掘。而游戏教学可以利用幼儿活泼好动等特点制订针对性教学计划,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三、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教育游戏的途径
1.运用游戏进行幼儿教学。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其对于教师课堂所讲解的教学知识难以全面充分地理解。对此,教师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实际学习状态与身心发展规律,并以此为主要参考依据制定跟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趣味性教学游戏,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时,可以用多媒体等教学软件在黑板上投放小马、小猪、小鸟、小鸭子等动物幼时的图片和长大后的图片,让幼儿对其进行匹配,开展互动式学习,随后教师向幼儿讲解动物生长变化等相关知识,让幼儿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基础上学习相关常识。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设计时还需要根据时间以及季节变化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游戏。例如:早上是幼儿思维以及积极性最为高涨的时期,教师在此时可以制定多种游戏教学方案,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行选择游戏内容,营造积极和谐的游戏教学氛围。
2.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调整游戏教学环节。有人曾经说过幼儿是在摸爬滚打的过程中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其对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严重的好奇心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游戏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已经有很多游戏在环节与内容上都已发展得较为完善,教师只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将游戏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上,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拍皮球游戏教学时,可以将皮球的拍动与数学的识别相结合,让幼儿一次性拍动皮球并将皮球拍动的数量进行计算,通过这样的游戏教学可以让幼儿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皮球的拍动以及数数字方面。通过将游戏的调整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让幼儿在实际游戏活动中提升其综合实践能力。
3.将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游戏教学相结合。经过调查研究后可以发现当前幼儿教学中生活性元素占据较大的比重。对此,教师在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游戏设计时应该充分考量日常生活这一要素,引导幼儿留心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学习。例如:为了让幼儿可以认识到更多的小动物,教师可以在幼儿日常吃的小饼干上费一些心思,将饼干制作成小狗、小猫、小兔子等动物图案,让幼儿根据自己所能吃饼干的数量拿取饼干,并在吃饼干的过程中思考小饼干的形状与特点,增加其生活性常识。这样的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仅可以让幼儿养成節约粮食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4.为幼儿创造互动和平等的游戏氛围。幼儿园的游戏教学应该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增强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有参加游戏的欲望。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互助和平等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幼儿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引导幼儿建立相互、友好的游戏氛围。例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互助的意思,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玩“运彩蛋”的游戏。教师准备一块布作为道具,然后两位幼儿为一组,将布拉平,把一个球放在布上面,然后从起点开始走,在规定时间内看哪组运的球最多,最多者为胜。这个游戏就培养了幼儿之间合作、互助的意识,对幼儿教学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5.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情境,使幼儿在学习情境中感知问题,产生学习的欲望。情境是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游戏活动情境的创设,教师需要结合知识点和幼儿的个性特点,设计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例如,在教幼儿学习古诗《静夜思》的时候,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思念亲人的动画视频,借助多媒体播放,初步引导幼儿对《静夜思》的理解,让幼儿对离愁别绪的感情有个基本的认识。然后可以让一名幼儿扮演李白,安排其他几名幼儿扮演李白的亲人,营造亲人见面时的场景,为游戏创设良好的情境和氛围。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对离家的看法,加深他们对古诗了解。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的游戏教学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达到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目的,从而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真实发挥出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花晶玉. 浅析幼儿园中游戏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5(6):79-79.
[2]何霞. 游戏教学,知行合一——幼儿园游戏教学浅析[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8(1):42-42.
[3]张小燕. 对幼儿园游戏教学活动中师幼关系的探究[J]. 考试周刊, 2017(65):181-181.
[4]郑小满. 幼儿园游戏教学的实践方法研究[J]. 中华少年, 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