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0-01
书是知识的宝库,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的转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是,这种习惯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一、培养阅读从讲故事开始
阅读最初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周围的一切对幼儿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的感知、探究这个全新的世界,作为教育者此时就要顺应幼儿的探究欲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机会,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总喜欢缠着成人,让老师为他讲故事而不愿亲自“阅读”书中的故事。这时,千万不要急于将书本“丢”给孩子,因为这个时期幼儿的生理特点就表现为喜欢依恋,愿意有成人的陪伴。而更要庆幸幼儿已经在书海里找寻属于自己的乐趣了!因为,听、说、读、写实语言只能发展的必然进程,阅读,正是从成人生动、形象的为孩子讲故事开始。
二、活泼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画面,甚至会在阅读中进入角色、感同身受。文字的神奇魅力也赋予亲子阅读更多的趣味性,家长可以同孩子共同参与在家庭环境中开展故事表演。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个性上的差异,有的爱表现,有的就比较害羞。但故事表演可以让孩子在松弛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并且家长的参与表演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参与积极性,是“活泼阅读”的首选形式。由于幼儿识字不多,她对图书的喜爱程度深受成人的影响,因此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声情并茂、自然轻松的读,这样幼儿才会受到感染。在表演故事之前,成人声情并茂的朗读是激发幼儿表现欲的第一步。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小天才,因此家长在表演时,语速要慢,表情要丰富,以便于孩子受到故事的气氛感染而进入状态,并且进行自主性的模仿。从而使幼儿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三、结合故事阅读
幼儿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因此,孩子非常喜欢那些优秀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来源于婴儿时期妈妈讲述的故事,也就是有声的故事源。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比自己看得懂的语言程度要高一些。儿童识字的关键期是5岁以后,孩子比较喜欢阅读他们熟悉的书,如果他听过这个故事,你再给他提供文字书,他会很乐意的读一遍,从而顺利的走上阅读之路。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如果我们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表达一种看法或传授某种思想,使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达到教育的目的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孩子听读得多,看得多,自然就会比较懂事、聪明。
四、重复是孩子学习的法宝
4-6岁的孩子正处在听记敏感期,一个故事听一两遍就能复述出来,而且讲得惟妙惟肖。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大量听读经典,积累语言和知识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孩子在这种反复的听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被作品中的朗读方式所滋养,而且自然而然的运用到自己的朗读当中去,这语感也就逐渐的形成了。
五、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分享阅读是一种照着书本的逐字逐句的朗读,成年人每次朗读所使用的语言都是规范并且相同的。随着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儿童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语言。儿童的这种模仿,具有很高的价值。正是通过这样的模仿,儿童开始从被动听别人讲故事,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因此,成年人应该对他们的模仿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及时的鼓励。在已经阅读了多个故事之后,把以前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再次阅读,也是一种反复阅读,而且,由于以前曾经接触过这个故事,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兴高采烈。此时的分享阅读,已经不需要家长的太多参与,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六、收获的不仅是智慧,还有健康
听读收获了智慧,但是更会收获健康,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孩子智力开发的重视,孩子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视觉信息。在这个眼球发育最快的阶段,很容易导致孩子近视。在健康与读书之间,我们该做出何种选择呢?“听读”是一种全新的读书方式,它让孩子的眼睛解放出来,在近似于“闭目养神”中享受读书带来的所有乐趣,完全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听读经典可以培养孩子深度聆听的能力,形成持久的注意力,为今后上课听讲做好准备。美国幼教专家,北德州大学教授莫里森说:“较早接触并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幼儿,上学后比较能够自发的阅读书籍,在学校的学业及各项表现也较为优秀。
书是知识的宝库,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知识的转换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是,这种习惯能使幼儿终身受益。
一、培养阅读从讲故事开始
阅读最初是源于生活中丰富的视觉刺激,周围的一切对幼儿来说都是新的。他们不停的感知、探究这个全新的世界,作为教育者此时就要顺应幼儿的探究欲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环境、阅读机会,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和习惯。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幼儿,特别是小班的孩子总喜欢缠着成人,让老师为他讲故事而不愿亲自“阅读”书中的故事。这时,千万不要急于将书本“丢”给孩子,因为这个时期幼儿的生理特点就表现为喜欢依恋,愿意有成人的陪伴。而更要庆幸幼儿已经在书海里找寻属于自己的乐趣了!因为,听、说、读、写实语言只能发展的必然进程,阅读,正是从成人生动、形象的为孩子讲故事开始。
二、活泼阅读
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画面,甚至会在阅读中进入角色、感同身受。文字的神奇魅力也赋予亲子阅读更多的趣味性,家长可以同孩子共同参与在家庭环境中开展故事表演。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个性上的差异,有的爱表现,有的就比较害羞。但故事表演可以让孩子在松弛的状态下体验表演的乐趣,并且家长的参与表演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参与积极性,是“活泼阅读”的首选形式。由于幼儿识字不多,她对图书的喜爱程度深受成人的影响,因此家长在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声情并茂、自然轻松的读,这样幼儿才会受到感染。在表演故事之前,成人声情并茂的朗读是激发幼儿表现欲的第一步。幼儿是善于模仿的小天才,因此家长在表演时,语速要慢,表情要丰富,以便于孩子受到故事的气氛感染而进入状态,并且进行自主性的模仿。从而使幼儿爱上表演、爱上阅读。
三、结合故事阅读
幼儿对外在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因此,孩子非常喜欢那些优秀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来源于婴儿时期妈妈讲述的故事,也就是有声的故事源。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比自己看得懂的语言程度要高一些。儿童识字的关键期是5岁以后,孩子比较喜欢阅读他们熟悉的书,如果他听过这个故事,你再给他提供文字书,他会很乐意的读一遍,从而顺利的走上阅读之路。幼儿阶段的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就是故事。因此,如果我们通过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表达一种看法或传授某种思想,使幼儿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受到启发、达到教育的目的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孩子听读得多,看得多,自然就会比较懂事、聪明。
四、重复是孩子学习的法宝
4-6岁的孩子正处在听记敏感期,一个故事听一两遍就能复述出来,而且讲得惟妙惟肖。在这个时期让孩子大量听读经典,积累语言和知识是最有效的学习途径。孩子在这种反复的听读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被作品中的朗读方式所滋养,而且自然而然的运用到自己的朗读当中去,这语感也就逐渐的形成了。
五、模仿是孩子的天性
分享阅读是一种照着书本的逐字逐句的朗读,成年人每次朗读所使用的语言都是规范并且相同的。随着阅读活动的多次重复,儿童可以变得越来越熟悉故事中的语言。儿童的这种模仿,具有很高的价值。正是通过这样的模仿,儿童开始从被动听别人讲故事,一步一步地参与到阅读中,在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最终逐步过渡到自己主动读故事。因此,成年人应该对他们的模仿行为给予积极的肯定和及时的鼓励。在已经阅读了多个故事之后,把以前曾经阅读过的故事拿出来再次阅读,也是一种反复阅读,而且,由于以前曾经接触过这个故事,孩子会像遇到一个老朋友那样兴高采烈。此时的分享阅读,已经不需要家长的太多参与,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帮助即可,这时的儿童会觉得自己真正独立进行了朗读,从而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六、收获的不仅是智慧,还有健康
听读收获了智慧,但是更会收获健康,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孩子智力开发的重视,孩子们每天都在接受大量视觉信息。在这个眼球发育最快的阶段,很容易导致孩子近视。在健康与读书之间,我们该做出何种选择呢?“听读”是一种全新的读书方式,它让孩子的眼睛解放出来,在近似于“闭目养神”中享受读书带来的所有乐趣,完全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听读经典可以培养孩子深度聆听的能力,形成持久的注意力,为今后上课听讲做好准备。美国幼教专家,北德州大学教授莫里森说:“较早接触并发展听、说、读、写能力的幼儿,上学后比较能够自发的阅读书籍,在学校的学业及各项表现也较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