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隐藏答案的写作

来源 :南方文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ie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高雄一路看回的《潜规则》(吴思著,究竟出版社2002年版)基本看完,面对人性、制度、社会、族群,充塞着了解真相的不快,仿佛我们就是一个命该活在雾霾中的民族,不知道是轻微高反还是阅读带来的郁闷,让我开始狭隘起来,还是出去走走吧。
  走出农建路,下一个大斜坡就是西宁新华书店,在书店里转了一个多小时,离开前还是绕回去买下郑小驴的中短篇小说集《蚁王》(作家出版社2016年版);作家版《蚁王》内敛的装帧,还有阎连科的那句推荐词:“郑小驴小说中的主人公多是这个时代失败的青年人。那些阴沉沉的文字和血淋淋的悲劇背后,是他对一代青年命运的哀叹与悲悯。他有面对问题和向‘根部’探索的勇气,其文学品质在国内年轻一代作家中尤为可贵。”以及作者平凡或者故意平凡的名字。在拉萨回杭州的飞机上,无意中抽出整理行李时扔进双肩包的小说《蚁王》,在飞机腾飞的那一刻,就伴随着我整个旅途。
  刚开始读第一篇《可悲的第一人称》,老实说没有给我多少好感,刚看过一篇阿丁《你进化的太快了》(《中间代代表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年版),也是讲述逃离城市的故事,第一反应是当代小说家怎么了,得了进原始森林的病。还好不在乎你画什么而在乎你怎么画的创作经验,提醒我没有终止阅读,作者不同的叙述节奏和叙述的方式,足够帮助我抵抗旅途的乏味。回归原始农耕文明的药材种植,夹杂着最底层城市生活的无奈,有意留在城市处处碰壁的现实,逃逸后无意作为反而带来世俗的憧憬,文艺老男与文艺熟女一样,生个孩子就好了。
  到第四篇《入秋》,我开始暗自庆幸自己的耐心,没有因为自己粗暴的判断,而失去一次与优秀小说邂逅的机会。《入秋》是一个富有人性表达的中篇,它发生在中国特定的阶段,又交织中国人生儿育女的观念,在可以生二胎的今天,仿佛表述昨天的故事,而优秀的小说家总有本事把昨天角角落落的灰尘,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方式收纳在可读的文字里,告诉你这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因为我们都是中国的蚁民,我们要好自为之。时间并不久远,也就20年前的中国,也许是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最严酷的阶段,农村会拆房揭瓦,城市会罚款去公职。于是,一个想要男孩的北方城市家庭的父母,把二胎生在了南方湖湘边缘农村,生出来是女孩后,只有留给一个无后的残疾人家庭,这个女孩就是小说的主人公秋红,秋红面对瘸腿的爸爸瞎眼的妈妈,也有自己幸福的童年,就如亲生父亲说好的那样,再也不会来打扰他们,秋红本该也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而亲生父母由于她姐姐得绝症而想起她,伴随她青春的质问,让一个简单的普通人故事复杂起来。假如故事如我梗概般乏味,估计作者连一个三流小说家都算不上,优秀的小说家就是把每个人都可以体会到的平凡生活,述说得引人入胜起伏跌宕,让读者不由自主地开始关心这个故事的角色后来会怎么样,她们幸福么?甚至在小说中看到自己的成长经历,自己怎么走进故事,自己幸福么?这是写给大部分中国人的小说,每一个有中国成长经历的人,都可以读出这本小说的味道,并在小说中读出现实的中国。
  故事开始并不是秋红,而是秋红的同学夏军,一个高三的男生,按现在的说法,连屌丝都算不上的屁孩眼中的异性和性。读郑小驴的小说,时刻伴随着些许不快,而这些不快精准地印证在读者自己成长的记忆里。比如夏军井喷的荷尔蒙,没头没脑的性爱,还有八月躁动不安的天气,你说这肯定是成长的美妙吗?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自己偶然的记忆,如偷窥般心虚敲击着失忆的灵魂,“夏军努力想把傻女人的那一幕从脑海中抹去。她那毛绒的下体让他感到不安。”秋红从未觉得自己喜欢过他,但又舍不得分开。“在马路边等公交车时,她抬头一眼就看见了四楼窗台上那位光着膀子的男孩,他叼着一支烟,目光忧悒地注视着她。”真正的故事其实从这个注视才开始。本来靠数学拉分的秋红,被数学老师性侵后的放弃;本来顺顺利利可以考个二本的秋红,对亲生父母希望她好好学习的反叛,几乎是自己放弃了高考;还有养父瘸子对她成长的溺爱,成年后养父瘸子酒后的侵犯,以及养父连夜的自杀,接踵而来的变故;甚至被养鸭人强暴,“她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生不了恨意。仿佛一切都是自找的,自作自受”,这让我想起我们这些盛世的蚁民,“每个人命运不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觉哑然失笑。命运不都掌握在别人手中吗?就像姐姐的命运掌握在死神手中,而自己的命运有时谁掌握呢?”作者把简单的故事讲得你缓不过劲来的时候,画面感很强的叙述会插入一段景物的变化,或许同时响起记忆中的音乐,时代、社会、亲情一切不可依靠的时候,这些无暇顾及四季轮换的自然反而带来属于上天的信任。《入秋》仿佛可以改名为《中国故事》。
  短篇《蚁王》第一感觉是大陆乡镇版的《艋舺》。这些武侠小说、香港《古惑仔》录像教育成长的一代小镇黑社会,小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坚持,自己的老大达哥死后,并没有跟器重他的黑疤老五,一个短篇的叙述就把小镇江湖的浪起云涌讲得淋漓尽致,体现作者讲故事的能力。是什么孕育了那个不满十四岁把蚁王化为齑粉的狠心少年,什么才是让我们后怕的蚁民生态,不是我们愿意成为蚁民,是现实让我们活成了蚁民。郑小驴的语言方式不停地催促读者阅读速度,正常不能再正常的故事讲述里带来的郁闷和难受,时间、地点、人物都伴随大部分中国人成长,它讲述今天的故事,稍有不慎就会把你的思绪裹挟进故事的节奏,让你隐隐作痛,让你反思我们活着的世界,不是什么社会学词汇可以界定的社会现实,都是大家不愿意记忆或者很快遗忘的生活本身,太多的学术话题和社会调查都与我们生活无关,我们只希望简单的活着,哪怕习惯打打杀杀或者习惯交换灵魂已经寄放在别处的肉体。这是不是阎连科读出“那些阴沉沉的文字和血淋淋的悲剧背后,是他对一代青年命运的哀叹与悲悯”?
  与匈牙利作家米克洛什·哈拉兹蒂学术随笔《天鹅绒监狱》同名的小说《天鹅绒监狱》,是一篇因为过往而担忧未来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大多优秀的魔幻现实或超现实表达都讲述一个个比现实还现实的故事,只不过有极少数也是知识分子角色的小说家,不愿意扮演指鹿为马的赵高,更愿意做《皇帝新衣》里不谙世事的小男孩罢了。
  相信我已经喜欢上郑小驴的小说,也看好郑小驴。
  2016年9月17日,杭州
  (王犁,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周作人有一篇文章叫《伟大的捕风》。“捕风”(vexation of spirit)一说源于《旧约》里的《传道书》,传道士云:“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我见日光下所做的一切事,都是虚空,都是捕风”;“我又专心察明智慧狂妄和愚昧,乃知这也是捕风,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就加增忧伤。”周作人很喜欢这些文字,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此人生之所以为“虚空
期刊
自后工业时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逐渐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法则,环境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凸显,生态问题已成为众领域学者关注的热点,生态学也逐步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显学。在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生态文化蔚为兴起的影响下,生态审美也逐渐渗透到艺术领域中。特别是近十多年来,艺术家不断目睹生态危机事件、切身感受日渐异化的环境,他们开始对生态问题进行严肃思考、对现代文明予以重新审视,许多艺术家甚
期刊
时间:2018年7月7日  地点: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1001室  主办:复旦大学中国当代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南方文坛》杂志  召集人:王安忆、陈思和、白志繁、张燕玲  作家:东西、林白、田耳、凡一平、陈谦、映川、李约热、朱山坡、光盘、刘春、小昌  评论家:陈晓明、谢有顺、黄伟林、何言宏、郜元宝、张新颖、王宏图、钟红明、周立民、李伟长、黄平、黄德海、项静、张定浩、木叶、曾攀、李一、金理、相宜、吴
期刊
近期,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者杨庆祥,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了“新伤痕文学”相关话题,引起了学界热烈反响。杨庆祥最让我佩服的地方,在于他有一种当下青年学者罕见的现实批判意识。当下的青年批评家,大多出身于学院,理论功底好,学养丰厚,但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我们都是被项目、课题等高校学术利益链捆绑的一代学者,多的是知识积累,少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多的是理论兴趣,少的是敏锐的现实感。我们习惯了从课堂到书斋的安静生
期刊
曾经一度,“非新即后”的语词游戏所连带的术语狂飙与滥用,带给人们诸多困扰,并掩盖了不少值得认真思索的真问题。然而在这“后现代”之后的今天,新名词的酷爱者或许不会以此为意,他们有着统摄一切的英勇与雄心,依然执着地再造词汇,只为对抗词语的惰性。他们明白,为了精确地抵达实在,需要拂去语词沾染的烟尘,重新淘洗、打磨,让它们焕发光彩。这或许就是“新伤痕时代”的命名与表达之于杨庆祥的意义吧!  大概是在诗集《
期刊
随着传记研究已进入当代学术研究的核心领域,现当代作家传记也逐渐成为研究界关注的对象。结合近年来现当代作家传记的出版情况可知:现当代作家传记数量多、种类多但质量并不均衡,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当代作家传记在生产过程中呈现的表面繁荣的景象,在客观上对传记研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近年来现当代作家传记的出版虽为传记研究提供了丰富的个案,但如何评估这些传记的价值进而为作家传记的写作与研究提供有益的经验
期刊
主持人季进:众所周知,俄苏汉学研究曾经是海外汉学研究的重镇,涌现了一大批非常优秀的学者,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是,苏联解体后,政局动荡,经济衰落,国家对汉学研究投入减少,大多数中青年学者迫于生计,甚少关注汉学研究,尽管还有少数学者在坚持,但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研究广度,都大不如前,不复昔日的辉煌,特别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几乎乏善可陈。这让我们格外怀念像李福清这样的老一辈汉学家,他们不仅深耕于
期刊
梁漱溟有云:“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①。而浸淫于“进步的民主社会”②的赖声川,既可体知身负的“独角兽性格”③,也可体知身处的“‘智慧’定义的开放性与个人化的吊诡”④,“我们正选择一条与古人相反的路,不自觉中推卸责任,不愿面对‘智慧’这门过去唯一的科目。”⑤于是乎,“每一个人只能孤独地寻找自己的世界观,自己人生的智慧。”⑥  赖氏自编自导的《飞侠阿达》,正是书写在极其纷浊喧嚣虚罔混
期刊
半个多世纪前,我从湘西大山深处,历经九个日夜,跋涉三千余里到达上海,开始其后长达六年的大学生活时,似乎就注定了钱谷融先生和我的师生之缘。  其实,当我走进华东师范大学校门时,我并不知道钱先生是我就读的中文系的教师。对华东师大及其中文系的前世今生,我也一无所知。直到入校后,私下里得同学介绍,方知华东师大的前身即上海大夏大学,声名显赫的周扬曾是中文系的学生。现正在中文系任教的老师,就有许杰、施蛰存、徐
期刊
王安忆八九十年代创作的转型,是她90年代后专心致志经营上海都市题材小说,进入创作成熟期的一个转折点。以前此类评论多是一笔带过,没人深究它复杂多层的内在肌理。但深入探讨会发现,这个所谓的上海都市题材其实就是典型的“地域小说”。这样问题就来了。她小说中的“地域视角”是怎么形成、并进而决定着其后来创作走向的?“地域小说”又怎么在王安忆后一阶段文学世界中旧貌换新颜的?这就得把论述着力点切分在1985年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