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以为春节自古就有吗?NO只有102年历史!若追溯至民国初年,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
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春节可算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了。你以为春节自古就有吗?NO,只有102年历史! 且追溯至民国初年,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除夕时,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公务员问候一下,这可不是恶搞,若发现有公务员不在岗,他可就真要下岗了。 老舍民国初年曾在北京一所小学做校长。春节时期,学校照常上课,大过年的,他只能抽出两个小时回家探望一下,母亲见他回来了,以为能陪她过年,哪知老舍说一会儿还得赶回学校,母亲一愣,叹口气说:“走吧,小子!”老舍虽然心里难过,可还是要赶回学校,途中,看见街上那么热闹,想起母亲在家那么冷清,泪水遮迷了他的雙眼。这段经历,就记录在其《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作为一校之长,他也没有宣布春节放假的权力,因为这是北洋政府的规定。春节这一称呼怎么来的? 左派史家霍布斯·鲍姆曾提出“被发明的传统”一词,意指许多人们以为“古已有之”的传统,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春节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与西方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关于其起源,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虞舜即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 历史上对春节的叫法不同,秦时称上日、元日,两汉时有岁旦、正旦之说,魏晋南北朝时称岁朝、元首,唐宋称岁日、新元,清朝则开始称元旦、元日。 民国之后,这一节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从腊八节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大节。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于是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所以说,现在我们过的春节,其实只有102岁。民国春节不放假?! 民国肇始,万象更新。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剪辫子”便是除旧布新的象征。在服饰、称谓、习惯等各方面,政府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自然,传统历法与辫子一样,都被视为封建的糟粕。大力提倡新历法,政府必然是率先垂范,所以此时,您只要在政府部门工作,春节就别想休了,本属于新年的节日就都给了元旦。所以才有了前文所述及的老舍含泪告别老母亲的一幕。 政府虽大力提倡,可老百姓似乎并不买账,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许多商人在春节时也关门谢客并贴上传统的春联。当然也不乏有些激进的革命青年反对过春节,在长沙就有人给有些贴着春联过旧年、紧闭门扇的商家门上斜贴如丧家场景的白纸条。 不过这样极端的例子还是少数,民间春节照样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新历在民间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社会日常生活还是沿用阴历。各军政机关和学校对新历是“表面上尚能遵用”。而商业结算、发付工资等一般社会生活均沿用旧历。 以当时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还做不到全国各地一盘棋。民初的著名学者吴虞1915年元旦的日记就写着“悬挂国旗,飞片拜年。”可是到了这一年的2月13日,也就是阴历的除夕,吴虞则“同香祖、长倩,及楷、桓诸女小饮,完结今年”。这说明他仍然把阴历除夕当成一年的年尾。当晚城里“鞭炮之声不歇”,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吴虞“令人持片与少荆太夫人拜年”。 可见,他是两个年都在过,他为什么不怕受处罚?因为吴虞身在处于半割据状态的四川,自然不怕。 到了1918年,北洋政府也觉得这种违背民意的改革不太可取,春节终于开始允许放假了。“春节快乐”的反动派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统一之后的国民政府显然没能吸取北洋政府的教训,不仅重申春节不准放假,而且决定结束两种历法并行,欲彻底废除旧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国民政府认为新旧历并存会“贻笑列邦…‘抵牾国体…‘与吾人革命之旨,亦属极端背驰”。1928年5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提出《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案》,提案的措施甚是严厉,严禁私售旧历、新旧历对照表。在放假方面,则严令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传统历法就此成了禁止使用的“废历”。1929年春节若有人在街上喊“春节快乐”“恭喜发财”,会被当成反动派。 为配合新历法,1931年,教育部颁布了《修正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规程》,其中寒假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这样的假期规定,完全以新历法为标准,从而很难保证春节时正好放寒假。 这种“坑爹”的放假方式,不仅学生们会叫苦不迭,就连老师们也怨声载道。 1934年的春节是2月14日,一本名为《学校生活》的期刊登载了一篇学生们写的小诗:“今天是废历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旧叫我们在学校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2月13日,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在日记里记道: “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 当时有报纸评论说:“阳历势力范围统一了各机关的案头日历。然而阴历尽管人们没有大字通书,却被牢牢地记着。这阴阳两家各自划定势力范围,分疆而治,这才是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1930年1月2日国民党的《上海党声元旦特刊》发表《推行国历废除旧历的工作》,也承认实行阳历推行艰难,“习俗相沿,积重难返”。 鉴于此,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问间又可以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人们发现,曾经号称要废除的传统春节,却能起到增强家庭、社会和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此后,阴历春节比阳历春节,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过得更加热闹。(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辞旧迎新、阖家团圆,春节可算是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一个节日了。你以为春节自古就有吗?NO,只有102年历史! 且追溯至民国初年,不论是除夕还是大年初一,政府各个机构都要正常上班。除夕时,打电话给正在上班的公务员问候一下,这可不是恶搞,若发现有公务员不在岗,他可就真要下岗了。 老舍民国初年曾在北京一所小学做校长。春节时期,学校照常上课,大过年的,他只能抽出两个小时回家探望一下,母亲见他回来了,以为能陪她过年,哪知老舍说一会儿还得赶回学校,母亲一愣,叹口气说:“走吧,小子!”老舍虽然心里难过,可还是要赶回学校,途中,看见街上那么热闹,想起母亲在家那么冷清,泪水遮迷了他的雙眼。这段经历,就记录在其《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作为一校之长,他也没有宣布春节放假的权力,因为这是北洋政府的规定。春节这一称呼怎么来的? 左派史家霍布斯·鲍姆曾提出“被发明的传统”一词,意指许多人们以为“古已有之”的传统,是当代人活生生的创造,春节无疑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与西方的宗教节日不同,春节是农耕文明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岁时节日。关于其起源,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虞舜即位时,带领部下祭拜天地。 历史上对春节的叫法不同,秦时称上日、元日,两汉时有岁旦、正旦之说,魏晋南北朝时称岁朝、元首,唐宋称岁日、新元,清朝则开始称元旦、元日。 民国之后,这一节日逐渐演化成为一个从腊八节起到元宵节止的全民性大节。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布改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民间推行遇阻。于是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为顺从民意,提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经袁世凯批准,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的并存格局”。所以说,现在我们过的春节,其实只有102岁。民国春节不放假?! 民国肇始,万象更新。至今仍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剪辫子”便是除旧布新的象征。在服饰、称谓、习惯等各方面,政府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自然,传统历法与辫子一样,都被视为封建的糟粕。大力提倡新历法,政府必然是率先垂范,所以此时,您只要在政府部门工作,春节就别想休了,本属于新年的节日就都给了元旦。所以才有了前文所述及的老舍含泪告别老母亲的一幕。 政府虽大力提倡,可老百姓似乎并不买账,公历新年,只有政府机关相互拜年,民间则冷冷清清,反观春节时民间却热闹异常,许多商人在春节时也关门谢客并贴上传统的春联。当然也不乏有些激进的革命青年反对过春节,在长沙就有人给有些贴着春联过旧年、紧闭门扇的商家门上斜贴如丧家场景的白纸条。 不过这样极端的例子还是少数,民间春节照样过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新历在民间也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社会日常生活还是沿用阴历。各军政机关和学校对新历是“表面上尚能遵用”。而商业结算、发付工资等一般社会生活均沿用旧历。 以当时北洋政府的执政能力,还做不到全国各地一盘棋。民初的著名学者吴虞1915年元旦的日记就写着“悬挂国旗,飞片拜年。”可是到了这一年的2月13日,也就是阴历的除夕,吴虞则“同香祖、长倩,及楷、桓诸女小饮,完结今年”。这说明他仍然把阴历除夕当成一年的年尾。当晚城里“鞭炮之声不歇”,第二天正是大年初一,吴虞“令人持片与少荆太夫人拜年”。 可见,他是两个年都在过,他为什么不怕受处罚?因为吴虞身在处于半割据状态的四川,自然不怕。 到了1918年,北洋政府也觉得这种违背民意的改革不太可取,春节终于开始允许放假了。“春节快乐”的反动派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统一之后的国民政府显然没能吸取北洋政府的教训,不仅重申春节不准放假,而且决定结束两种历法并行,欲彻底废除旧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国民政府认为新旧历并存会“贻笑列邦…‘抵牾国体…‘与吾人革命之旨,亦属极端背驰”。1928年5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提出《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案》,提案的措施甚是严厉,严禁私售旧历、新旧历对照表。在放假方面,则严令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传统历法就此成了禁止使用的“废历”。1929年春节若有人在街上喊“春节快乐”“恭喜发财”,会被当成反动派。 为配合新历法,1931年,教育部颁布了《修正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规程》,其中寒假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这样的假期规定,完全以新历法为标准,从而很难保证春节时正好放寒假。 这种“坑爹”的放假方式,不仅学生们会叫苦不迭,就连老师们也怨声载道。 1934年的春节是2月14日,一本名为《学校生活》的期刊登载了一篇学生们写的小诗:“今天是废历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旧叫我们在学校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2月13日,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在日记里记道: “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 当时有报纸评论说:“阳历势力范围统一了各机关的案头日历。然而阴历尽管人们没有大字通书,却被牢牢地记着。这阴阳两家各自划定势力范围,分疆而治,这才是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1930年1月2日国民党的《上海党声元旦特刊》发表《推行国历废除旧历的工作》,也承认实行阳历推行艰难,“习俗相沿,积重难返”。 鉴于此,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问间又可以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人们发现,曾经号称要废除的传统春节,却能起到增强家庭、社会和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此后,阴历春节比阳历春节,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过得更加热闹。(资料来源:《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