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0例的随机对照研究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4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动力髋螺钉(DSH)以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对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DSH固定治疗,治疗组行PFNA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髋关节评分比较t=2.5450、12.5211、2.9494,总并发症率比较χ2=9.4762;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具有损伤小、术中出血量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临床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首选方式。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dynamic hip screw (DSH) and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 rotation (PFNA) fixa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Method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by way of 50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ere studi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for DSH fixation, the treatment group treated with PFNA,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peration tim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hip score comparison of t=2.5450, 12.5211, 2.9494, the total complication rate compared with Chi - =9.4762; P < 0.05,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PFNA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definite treatment effec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hip joint in patients with bleeding, little injury, intraoperative volume low, less complications and other advantages, can be used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keyword:dynamic hip screw; proximal femoral antirotation intramedullary nai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n the elderly; clinical effect
  股骨粗隆间骨折时老年人较常发生的骨折类型之一,在全身骨折中约占1.4%,老年患者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后病死率约在15.0%~20.0%,死亡原因主要是因为骨折后卧床时间久,导致病情的恶化或并发症的发生造成患者死亡[1]。临床为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常对患者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可耐受患者行早期手术干预的临床观点已被得到医师及患者的认可。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采用DSH和PFNA两种内固定方式对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通过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5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式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行DSH固定治疗,治疗组行PFNA治疗。治疗组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60岁-85岁,平均年龄(73.5±4.3)岁;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8例,未合并其他疾病;根据Evans分型:Ⅰ型6例,Ⅱ型15例,Ⅲ型3例,Ⅳ型1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60-88岁,平均年龄(74.6±5.2)岁;合并疾病:高血压12例,糖尿病10例,冠心病9例,未合并其他疾病;根据Evans分型:Ⅰ型7例,Ⅱ型14例,Ⅲ型2例,Ⅳ型2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式
  对照组进行DSH治疗,患者取仰卧位,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患侧肢体处于外展内旋位,在伤肢大转子侧方行一直切口,进行股外侧扩筋膜和肌膜的分离,充分暴露术野,在C臂机的透视下,在大转子下约2.0~3.0cm处拧入导针,位置处于股骨头颈中线,常规置入动力髋螺钉后行钢板加压,拧紧螺钉完成固定。治疗组患者行PFNA治疗,伤肢中立位,内收约10~15°,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手术在C臂X线机的透视下进行,在股骨转子上方行纵向切口,长约4~6cm;充分暴露大转子顶部骨骼,进行进针点的确定,以便骨髓腔内插入导针。导针在骨髓腔内开口后,选取直径规格吻合的PFNA主钉插入髓腔,拔出导针;调整瞄准器,置入螺旋刀片导针,确保导针位置在股骨头的中下1/3(正位片)处或者是股骨头颈的中间(侧位片)根据螺旋刀片的长度选取相应的刀片置入,拧进远端固定螺钉对其进行固定。最后,通过C臂X线机透视,确定PFNA的位置在位,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1.3观察指标
  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①疼痛程度,②关节功能恢复程度,③关节活动程度和灵活度,④关节是否发生畸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以及随访半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进行评定[2]: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70分以下——差。
  1.5统计学分析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4.0软件对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法,若P<0.05,说明组间数据资料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3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是指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水平以上发生的骨折。在青年患者中主要是由于外界高能量损伤引起,而老年患者中主要是因为低能量损伤导致。老年患者中因为机体各方面功能的衰退,代谢功能减弱,平时运动量减少,均伴有骨质疏松的情况发生;因此老年患者发生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很高的致残致死率[3]。单纯的保守治疗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治疗效果,且长期卧床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重合并内科疾病程度。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少卧床时间,尽可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降低致死致残率;但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特殊性,应选择简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目前,临床对股骨转子间的骨折手术治疗主要分为髓外和髓内固定两种形式,手术常用的髓外固定为动力髋螺钉(DSH),而对内固定主要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伽马钉。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髓内固定较髓外固定对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因为其对力学的承载优良,有利于骨质与内固定间的稳定,有效降低了内固定失败、骨折畸形愈合的几率[4]。通过对本研究数据分析得出:治疗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髋关节评分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且术后治疗组并发症率为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说明PFNA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优于DSH内固定治疗。主要是因为PFNA内固定是一种新型的固定治疗材和手术技术,对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显著效果,采用螺旋状刀片,预防发生“Z”效应。通过螺旋刀片,通过外侧切口,完成抗旋转锁定,无需切除骨质,保证螺旋刀片的顺利旋转,并不会造成股骨头和股骨颈分离,效果显著[5]。
  综上所述,PFNA内固定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切,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率,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使用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建东,戴广兵,韩金龙等.DHS和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当代医学,2011,17(26):45-47.
  [2] 林晓毅,袁华澄,游戊己等.DHS、LPFP、PFN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1,26(10):878-880.
  [3] 黄宏杰,范海泉,黄海讯等.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2,33(8):1403-1405.
  [4] 段文江,吴宇,赵红军等.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创伤外科杂志,2013,15(1):41-44.
  [5] 赵洪普,徐秋玉,吕玉明等.三种内固定方法(PFNA、LPFP、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6):500-50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轴型皮瓣在电击伤创面早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因电击伤导致皮肤损伤的7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在创面早期修复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游离皮瓣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各种轴型皮瓣进行修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皮瓣成活情况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优于对照组,伤口一期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症状和体征常不典型,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1]。目前X线平片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重要依据。本文收集了我院2014年1月至8月间163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平片表现,旨在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符合率。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163例中,男性95例,女性68例。年龄45
期刊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近30余年来,我国居民中血脂异常的流行趋势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积极防治血脂异常势在必行,但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其认识和治疗存在不少误区,分析如下:  1 认识误区  1.1 血脂异常就是血脂高 这是对血脂异常的概念未正确理解。血脂异常不仅指血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
期刊
摘要:分析监测血清β-HCG与孕酮水平对早期异常妊娠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至2014月来我院收治的异常妊娠患者210例,根据妊娠结局,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甲组是异常妊娠组有患者69例,乙组是先兆流产组有患者70例,丙组是难免流产组有患者71例。监测并记录三组患者的血清β-HCG与孕酮水平。结果:24h后,相对于甲、丙组,乙组患者血清的β-HCG和孕酮水平更高;72h后,甲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人治疗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122例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病人只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健康宣教,对比两组病人半年后门诊复查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好转,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控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乳酸血症对ICU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78例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乳酸动态监测结果,将监测过程中血乳酸曾升高的48例危重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监测过程中血乳酸持续正常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好转、多器官功能不全、休克、死亡),把48例乳酸升高的危重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乳酸指标(乳酸水平、乳酸升高时间、乳酸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科危重病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 年来我院急诊科危重抢救病人718 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危重病人中各种创伤523 例,占72.8 % ,且多为青壮年, 675 例经抢救1~5h 后全部收入院。结论:急诊科工作核心是对危重病人的病情综合全面评估,必须熟练掌握危重病人抢救技术,及时做出初步诊断及处理,尽快收入专科进一步抢救,以不断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急诊
期刊
摘要:目的:鹅颈灯在断指(趾)再植术后患者中应用观察。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科收治的66例再植术后患者,按照1:1随机对照原则进行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采用鹅颈灯,对照组采用台灯,观察两组间患者舒适程度、睡眠质量、护理时间成本等。结果:不管在患者舒适程度或睡眠质量,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在护理时间成本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断指(趾)再植术后患者中应用鹅颈灯,不仅能提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乳腺非典型微腺体腺病的临床病理组织学特点,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镜检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2例乳腺非典型微腺体腺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左乳乳腺间质及脂肪组织中布满增生的腺管,分布不规则,且不形成实性或梁状结构,张开的腺腔内含有嗜酸性分泌物;腺管被覆单层立方上皮或扁平上皮细胞,细胞呈立方形或多边形,胞浆内常有空泡或呈颗粒状,胞质呈透亮或空泡状;细胞核无异型,无病
期刊
摘要:手足口病是婴幼儿及儿童常见的病毒性疾病,伴随较高的病死率,然而,早期识别重症,及时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本文通过病例讨论,提出重症手足口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注意事项,对降低重症手足口病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手足口病;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  1病历摘要  患儿男,2 岁3个月。因“发热2天,抽搐半小时”2013-06-22入院。患儿2d 前发热,体温波动于38 ℃左右,无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