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友芝自书和陶诗卷》小考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0624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友芝自书和陶诗卷》为咸丰九年莫友芝行楷书自书诗卷,贵州省博物馆于1960年于南京李超凡处购得。诗卷款识:"伯寅宫尹学士索观近诗忆录以正,咸丰己未初秋独山莫友芝",后钤"友芝私印"白文,"莫氏图书之印"朱文。尾后为遵义书法家王藻章,以及清代藏书家李士棻的跋文,现将其自作诗及跋文识读于下:《观南城获,和陶〈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韵》"诗书为耒耜,结屋南城隈。
其他文献
龙的起源及演化,同我国历史文化的形成紧密相连。龙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实际是不存在的,谁也没有见过活生生的龙,迄今为止,也没有人发现过龙的化石,在贵州兴义顶效一带曾发现两亿多年前的“贵州龙”化石,其形象为头小,脖子长,有四肢尾巴长的化石,它是有形似恐龙化石的痕迹而已。几千年来,龙的形象却神圣般存在于中华民族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成为各族人民团结的纽带,每一个中国人及海外的炎黄子孙都骄傲地自称为
《清平山堂话本》是现存刊印最早的话本小说选集,真实保存了宋元明三代话本的原始面貌,通过文本细读,可以窥见计谋、丢失、语谶等常成为早期话本情节编创时的选择,体现出情节
在神话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大禹与其妻涂山氏婚姻并不和谐,时常有矛盾发生,晚年之时的大禹还将王位传于伯益,而并不传于才能出众的启,从两方面看,启很有可能不是大禹的亲生
本文认为彝族的布摩和汉族的儒家,都是该民族早期的神职人员。他们掌握文献、传承文化、规范行为、解释世界、塑造灵魂,是该民族的文化源头和精神领袖。文章从社会职业、作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