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诸相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ch19870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诸相》,一九七一年初版于美国,一九八二年列入企鹅丛书,匈牙利人AndréKertész所摄。K,一八九四年生,十六岁学照相(一说十八岁),没有拜名师,也不了解什么是欧洲的摄影传统,只凭自己智慧,拍下天生情趣。一九二五年移居巴黎,与文人画家交朋友,饮谈于咖啡馆,为之留影。一九二七年(一说一九二八)首办个人影展,名声遂立,作品常见于巴黎流行杂志Vu。一九三六年去美国,美国人没有象欧洲人那样看重他的作品。不久,二次大战爆发,他拍的小人物小角落不合时尚,只好靠拍时装照片过日子。大战结束,美国人的艺术趣味有改变,K的作品终算获得了早应属他的重视,而以一九六四年纽约现代艺术陈列馆的个展为高峰。《读书诸相》,英文原名OnReading,全书照片约六十幅,摒除文字说明,书末有总表,依次记述摄于何年何地。书名原义似可译“关于读书的照相”,嫌“关于”太泛,遂译“诸相”。诸相之中,有犹太老人,有医院病妇,有主教,有大学生,有巨富,有顽童,有儿童演员;其景:屋顶,阳台,草地,树根,破垣,书摊,菜市,藏经秘室,万册书楼,都有;其态:正坐、侧坐、躺卧而读,走着读,从废纸中捡读,浴于日光中读,都有。因此,“诸相”虽不象On之虚指,但与书的实意相合,也许是可以允许的。书中屋顶读书的照片最多,多摄于纽约格陵屋奇村(Greenwichvillage)。格村在一九七○年代之前,曾经是穷书生和不交运而自甘寂寞的艺术家乐居之地,街窄,楼小,室内光线不利读书,住客只好登屋顶找得一角,在阳光下背阳而读(向阳则戴墨镜)。屋顶诸幅,主角都是青年女性。一倚墙;一坐钢管椅,有小凳,上置画板,双脚斜架,促中自有闲适;一仅见头部一侧,卷发,裸肩,即上述浴于日光中读书之一帧;又一铺薄毯于不到两平方米之地,半躺而读;她的处境颇具特点:一尺之外有通风铁管,管口弯道近她的左侧,五尺之外有天窗两扇,稍远有砖砌烟囱二,铁烟筒五,这些各据一方的实体,下面想来都是人家;此相最前景有一高出屋面约两米的小室,窗前搭一小阳台,1×1.5米,种着花草藤萝,是铁、砖、水泥的平面上唯一的色彩。格村的房租,大概这些知识分子还付得起,拥挤、简陋、昏暗也是当然。为了享受一点阳光,也各有妙法。K也许是他们中的一员,不然何以能攀登屋顶,拍到人家未必愿拍的?不过也很难设想偷拍,那是犯法的。看来,在精心安排之下而不显痕迹(装姿作态正是在我们的美女像上常见的),才是艺术。还有一幅:不在屋顶,看书人临着自制的简易阳台,坐在窗框上(阳台经不起),仅见一侧,肩、腿、小衣,膝上有书;头,仅见盛发:她也在吸取知识和紫外线。书中还有华盛顿广场数幅,广场也在格村,附近有大学,学生草地坐读,没有什么特别的。
  此外,我最欣赏的还有五幅。①一九一五年摄于匈牙利某小镇。三顽童共读一本硬面但已破旧的大八开,天气象是似暖还冷的早春。左童新帽,外衣也厚实,脚上靴子也不旧。右童帽裤破烂,光脚。中童帽尚好,但右裤腿膝盖全露,双脚踩地,脚趾分得很开,三童之中,他是主读。他的脚如此使劲,也许是由于入神?还是两侧挤近而用力保持他主读的地位?还是因为地气寒,紧其筋骨以为抵御?K摄此景在一九一五年,欧战已是一年,他是年二十一岁。应召入伍之兵,何以有此闲功夫,找到这个顽童共读的镜头?又何以恰好有三个孩子,当父兄远征而在破墙之下看起书来?不过,可能正是因此才能这样自由自在。②在剧院后台,三个小姑娘,两个头饰花环,一个天使装扮,在对脚本,默诵,静静地念、记,浸沉在角色中。在演什么剧,猜不透。猜它是希腊遗文,那也是大实话。③威尼斯的供渡来(Gondola)靠着小巷的岸边,渡手躲在拱洞的方柱影下在读什么。他的供渡来漆得锃亮,船头的龙尖装饰匀称有致,比起邻近的一条漂亮多了。这,加上他的神态,看得出他是个有心的青年。他在认真地读——不,说不定在做什么演算。④这一张,和③一样,都是《读书》选登过的。一个头发花白六十来岁的老头子,在旧书摊随手翻阅。老板在纸板上写着:“五千册书,对折出售。”又一写:“每本二角五分,一元五本”。老人戴眼镜,视力仍嫌不足,一手持放大镜,一手捧书,阳光正好,镜距合度,他看得出神,捧书的手夹看的纸袋快要落下来了。书面向阴,细察,书名是《同志之谊》(Comradeship)。这也不足怪,于我为常识,人或视为新奇。老人显然已翻过的四本五本,都撂下了,独对此册注目,这是他的选择?还是我的臆测?⑤那是在马尼拉,第三世界之一角,人会以为未必是读书镜头的富矿。可是,这里也有。菜场的早市。挤满早已失掉线条的主妇们。塑料袋已经或等着装满。满地碎纸残片。一位女工在搞清洁。废纸箱前蹲着一个女孩子,超不过十一二岁,在低头细读一张不成形的纸片。勤劳的卫生家喊她不走,怒容已显,几乎要扫巴加身了。带长辫子的傻孩子头也不摇:脏乱散杂之中有文字,有魔力,叫她不听,不让,不释手!可爱的孩子,可爱的K!这幅照仅占半页,半页空着,K对它显然特别喜爱,摄于马尼拉,一九六八年六月十五日,书的最后一页注着。片中拍下的主妇,数一下也有十二三人,她们各有采购的目标,眼光与步姿各异,对于清洁和求知的小矛盾不曾注意到,那是不消说的。
  有一篇古文叫《画记》,用这位作者的笔法,可以一二句话把诸相勾划出来供读者鉴赏,诸如:不写书不得生存之青年双目注书,两老相遇慢慢谈书,家有万册的收藏家登梯取书,久卧病床的老妇危坐持书,密室读经的僧侣直立观书,但是不说这些了。只有一幅:很高很亮的窗,薄薄的纱帘,一张打桥牌的小桌,桌面花影树影,窗外薄荫,和风,杏花,菖叶,一本书开着,但读书之人早已坐不住,弃书而奔自然去了。K书的页码极度简化,画码即是页码,页码从6开始,所摄也从6开始,不列1—5。52页印着意境相同的两幅,右下已无空白印页码,即不印。K是一个把艺术的完整看得比书商的陈规远为重要的人。(问:世间有多少书商陈规?)K的照片下面没有标题,他决不写“图示什么什么”一类说明,因为既有图示,何必文字?然则我这篇文字,岂非多余?有朋友这样对我说:你所写的,并不是K的原作,而是存在于你的意识中的读书诸相,你无相可呈,也只好形诸文字。不过,这是他的话。
  
  一九八四年四月
  
   (《读书诸相》的部分照片曾刊《读书》一九八四年第一至三期封底,全书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其他文献
读《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科学发展机制的探索,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曾经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然而自十六世纪开始,就被世界科技发展的列车甩在了后面。往古的中华文明是那样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人的天才智慧举世公认绝不亚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为什么我们近代的科学技术从总体上来看,却始终远远地落在西方列强之后呢?  今天,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席卷全球,这给作为发展中
《读书》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号舒杭丽同志作的《洛伏汀和战壕里的童话》一文,介绍英国童话作家洛伏汀和他写的《多里特尔医生的故事》,并希望此书中译本尽快能与读者见面。为此,我们告诉读者一个好消息,此书已由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先生译成中文,中译本书名为《兽医多立德冒险故事》,即将出版。    少年儿童出版社  文艺读物编辑室
吴军  吴军的每一本书几乎都能掀起人们对该领域的大讨论,一些观点与视角甚至成为该领域的参考。2007年,正在谷歌工作的吴军开始在谷歌黑板报(博客日志)上连载文章,分析互联网和通信界各大企业,之后整理成《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前者畅销数年,4次再版,豆瓣9分,后者获“文津图书奖”,广受热议。至今,他已出版10多本畅销书。  眼下,各地正迎来疫情下新的开学季。8月,吴军出版《给孩子的科技史》,读者是
兼评奥西波夫著《苏联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沙俄时代,著名风景画家列维坦画过一幅名为《弗拉基米尔卡》的历史风景画。这是一条向西伯利亚发配流犯的必经之路。阿·托尔斯泰曾这样描写流犯们走在这条充军路上的情景:    草原上夕阳西沉,  远处的羽茅草金光如焚,  囚徒的脚镣,  扬起了道路的灰尘……    在这条路上,有过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明天的美好社会,在镣烤声里和风沙尘中走向茫茫的西伯利亚。
在纽斯莱特·格克切出现前,从来没有一位餐厅老板能把咸盐撒得这么风骚。  自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切肉和撒盐视频后,格克切就开启了自己的网红之路。短短3个月,他在全世界“撒”出了550万粉丝,从NBA的球星到好莱坞的大腕,各种身份的人都在模仿他的动作,然后迫不及待地走进他的餐厅,只为亲眼看一看他的表演。  2018年初,格克切的餐厅“纽斯莱特牛排馆”在纽约曼哈顿中城开了一家新的分店。在这个相当于北京国
将近半个世纪以前,在读到《生人妻》时,作者朴素简炼的风格,就把我吸引住了。仿佛自己在文学创作道路上遇见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同伴。当然,主要是因为她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使我感到亲切。虽然我是川西北人,罗淑生长于川南沱江流域,语言风习却有不少共同地方。而且,她不象我,很少使用冷僻的方言俚语。  最近,罗淑的故乡简阳各界人士,愈益感觉他们县里有这样一位曾经用她的笔描绘过本地自然风物,人情世态,而且对劳动人民倾注
因为“控制论”的风行,诺伯特·维纳成为近几年来我国书籍报刊上经常提到的名字。《辞海》中列入“维纳”条,有的文章称他为“控制论之父”。似乎提到控制论就离不开维纳。出现了一些揄扬过甚的说法,这实际上沿袭了西方六十年代以前的意见。七十年代以后,国外也已不那么提了,并且对维纳有不少批评。这里提供一些有关情况。  维纳一八九四年生于美国,一九六四年在斯德哥尔摩去世。他由于写出一部叫《Cybernetics》
寒梅怒放,香气馥郁醉人。窗外飘雪,天地白皑皑一色。我睁大了昏花老眼,寻视太空,太空苍茫无垠,连飞禽的影儿也不见!  前些天我写了一篇“哀旧雨凋零”的散文,悼念一个朋友;虽明知人死是自然规律,聚散原本无常;却不能不悲!所以每当传来朋辈谢世的噩耗,我就禁不住心酸,泪下!特别是对于接触较多,又曾受教益的师友,更加缅怀,哀思,这也是人之常情吧!如对田汉同志,“文革”时我为他的屈死偷偷哭过;一九七九年四月全
看中国“00后”小将的比赛,总是要和他们燃到最后一秒。  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中,21岁的中国射击队员杨倩,从落后到反超,再到最后时刻9.8环一枪定音,年纪轻轻却有一颗大心脏,让观者为之点赞。  逆袭的一幕也发生在泳池中。在女子400米自由泳决赛里,19岁的李冰洁在冲刺阶段发力逆转,为中国代表团夺下游泳项目的第二枚奖牌。泳池大战,名次要到小数点后两位才能决定。但这些年的拼搏付出,已不是奖牌的成色
读了于浩成同志的《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一书,感触颇深。无产阶级专政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无产阶级专政的建立就是阶级力量对比变化了的结果。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必须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在这个基础上保持长期的安定的政治局面和正常的生产秩序,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应当具有长期的稳定性,体现人民意志的社会主义法制应当具有很大的权威。动摇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