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在达到历史高位之后,国际市场上黄金开始步入熊市,较2011年8月份的高点下跌了25%。暴跌之后,全球出现了程度不一样的黄金抢购潮。特别是在亚洲国家,在中国,更是如此。据估测,近10天内,中国人就鲸吞了实物黄金300吨,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价值人民币1000亿元。抢购潮似乎击退了黄金空头,国际黄金价格出现了反弹。有媒体据此称,华尔街为之震动,美国高盛已经沮丧地退出做空黄金的阵容,在此次黄金多空大战中,“中国大妈”完胜华尔街大鳄。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短期看,“中国大妈”疯抢黄金的确遏制了金价的进一步下跌,但黄金现货市场容量不到整个黄金市场的5%,300吨的实物黄金仍难撼动黄金价格,所以,影响并不显著,反弹仍然乏力,更应被视为超卖后的技术反弹。而且,华尔街大鳄需要的也并不是黄金价格的一泻如注,而是起伏波动。从长期看,一旦这种脉冲式购买消化完毕,黄金价格还会按照其自身应有的走势运行。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的100年中,从1915年到2008年的数波金价起伏中,黄金每次巨大的涨势,最后都以更大的抛售收场。
所以,“中国大妈打败华尔街大鳄”的神话还言之过早。有人说,现在买金好似当年四五千点时买入A股,是高位接棒。但是,专家的说法拗不过金本位的历史记忆,人们仍然相信黄金。
虽然抢购黄金也有装饰性需求,并不在乎价格的涨跌,但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出于对资产保值的恐慌性需求。截至2012年底,中国居民个人储蓄已高达41万亿,这必然产生巨大的购买力和投资欲望。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却处于前有狼、后有虎的夹击窘境之中。
首先,人民币的通货膨胀压力,造成了人们对于资产保值的恐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举过一个例子:1917年时,5两黄金可以买北京二环内的一座四合院,如今,5两黄金买不了四合院里的一个厕所。但是,所谓跑不过老虎不要紧,只要跑得过另一个人就能避免被老虎吃掉。购买黄金,虽然从长期来看不是一个投资、保值的最好选择,但相对于持有人民币而言,却是一个不算最坏的选择。
其次,当前国人的投资渠道狭窄。股市本是链接闲散社会资金和创新、发展实业的最佳途径,是让一般老百姓能促进经济发展、产业链提升,并从中分享成果的好的制度设计。在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演的《电子情书》中,书店倒闭后,当了几十年店员的老太太告诉别人,她在70年代的时候就买了英特尔的股票,所以很有钱。而在各种内幕遍布的中国股市中,散户从来都是被压榨的对象。但股市的治理却依赖于更大的法治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再往深一步看,当实业经济、民营资本受困于大环境,股市已是无本之木,于是,闲散资金和实业互相促进的通道被阻塞了。股市之外,楼市也受调控措施、投资性需求被遏制、刚性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利润已今非昔比,而银行理财产品频频出现违约、虚假宣传甚至诈骗,平均收益也并不高于利率多少。当民间资本无处可去时,很多本不该成为投资对象的物品都成为了投机对象,游资蜂拥而上。“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以及野蛮生长的艺术品投资,这些都反映了民间资本投资路径的缺乏。
除了这些原因,黄金还有一个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的特点,即黄金是“强产权”资产。所谓强产权,是指黄金不记名、方便携带、转让、变现。强产权资产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跨制度、跨国家的转移和避险。欧美居民可以以美元作为安全的跨制度、跨国家资产,比如这一波金价跌潮,便颇有“弃金取美股”的意味,但和欧美居民不同,中国人方便的跨制度资产只能是黄金。一旦遇到经济和政治动荡,真正要“跑路”时,最坚实的避难所也只能是黄金。从这个意义上看,黄金能带给人们更大安全感,对于灰色收入、黑色收入来讲,就更有吸引力。这恐怕也是此轮“中国大妈”抢金的一个潜在原因,而这个现象背后的东西,就更值得人们深思。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从短期看,“中国大妈”疯抢黄金的确遏制了金价的进一步下跌,但黄金现货市场容量不到整个黄金市场的5%,300吨的实物黄金仍难撼动黄金价格,所以,影响并不显著,反弹仍然乏力,更应被视为超卖后的技术反弹。而且,华尔街大鳄需要的也并不是黄金价格的一泻如注,而是起伏波动。从长期看,一旦这种脉冲式购买消化完毕,黄金价格还会按照其自身应有的走势运行。从历史数据来看,过去的100年中,从1915年到2008年的数波金价起伏中,黄金每次巨大的涨势,最后都以更大的抛售收场。
所以,“中国大妈打败华尔街大鳄”的神话还言之过早。有人说,现在买金好似当年四五千点时买入A股,是高位接棒。但是,专家的说法拗不过金本位的历史记忆,人们仍然相信黄金。
虽然抢购黄金也有装饰性需求,并不在乎价格的涨跌,但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出于对资产保值的恐慌性需求。截至2012年底,中国居民个人储蓄已高达41万亿,这必然产生巨大的购买力和投资欲望。但是,对中国人来说,却处于前有狼、后有虎的夹击窘境之中。
首先,人民币的通货膨胀压力,造成了人们对于资产保值的恐慌。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举过一个例子:1917年时,5两黄金可以买北京二环内的一座四合院,如今,5两黄金买不了四合院里的一个厕所。但是,所谓跑不过老虎不要紧,只要跑得过另一个人就能避免被老虎吃掉。购买黄金,虽然从长期来看不是一个投资、保值的最好选择,但相对于持有人民币而言,却是一个不算最坏的选择。
其次,当前国人的投资渠道狭窄。股市本是链接闲散社会资金和创新、发展实业的最佳途径,是让一般老百姓能促进经济发展、产业链提升,并从中分享成果的好的制度设计。在汤姆·汉克斯和梅格·瑞恩演的《电子情书》中,书店倒闭后,当了几十年店员的老太太告诉别人,她在70年代的时候就买了英特尔的股票,所以很有钱。而在各种内幕遍布的中国股市中,散户从来都是被压榨的对象。但股市的治理却依赖于更大的法治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再往深一步看,当实业经济、民营资本受困于大环境,股市已是无本之木,于是,闲散资金和实业互相促进的通道被阻塞了。股市之外,楼市也受调控措施、投资性需求被遏制、刚性需求下降等因素影响,利润已今非昔比,而银行理财产品频频出现违约、虚假宣传甚至诈骗,平均收益也并不高于利率多少。当民间资本无处可去时,很多本不该成为投资对象的物品都成为了投机对象,游资蜂拥而上。“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以及野蛮生长的艺术品投资,这些都反映了民间资本投资路径的缺乏。
除了这些原因,黄金还有一个没有多少人意识到的特点,即黄金是“强产权”资产。所谓强产权,是指黄金不记名、方便携带、转让、变现。强产权资产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跨制度、跨国家的转移和避险。欧美居民可以以美元作为安全的跨制度、跨国家资产,比如这一波金价跌潮,便颇有“弃金取美股”的意味,但和欧美居民不同,中国人方便的跨制度资产只能是黄金。一旦遇到经济和政治动荡,真正要“跑路”时,最坚实的避难所也只能是黄金。从这个意义上看,黄金能带给人们更大安全感,对于灰色收入、黑色收入来讲,就更有吸引力。这恐怕也是此轮“中国大妈”抢金的一个潜在原因,而这个现象背后的东西,就更值得人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