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编辑心理健康的现况分析,归纳、总结出各家的学术观点及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更准确、更深入地研究编辑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
[关键词]科技期刊 编辑心理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068-02
科技期刊是高水平的学术理论期刊,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的特点,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肩负着科技发展水平的重任,其编辑稿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前沿的传播与交流,因此关注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科技期刊编辑只是在别人作品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润色,属于“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论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sweeterw教授提出,广义上的心理健康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是指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且协调,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状态。[1]一般认为,心理健康主要受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社会因素则比较复杂,包括生活环境、重大生活事件、文化教育及个人心理因素等,对个人而言,心理健康主要受心理冲突、挫折、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等的影响。[2]
二、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自2000年以来,关于编辑心理健康内容所进行的研究呈扩大化的趋势,既包括对编辑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包含对某一地区、某一种类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既有编辑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措施,也有对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既关注编辑群体心理的完善,也重视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提升。而针对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内容的文章却比较稀少,可见在庞杂的社会研究中,科技期刊编辑受重视的程度非常低。
(一)基础研究
关于研究编辑心理理论的书籍主要是2004年姬建敏[3]编著的《编辑心理论》,他对编辑心理健康描述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同编辑的角色,热爱编辑的工作,在编辑工位岗位上能够默默奉献;第二,人际关系良好,与作者、读者、编者之间相处融洽;第三,个体能正确了解自我,控制自我,接纳自我;第四,具有对现实的真实知觉并具有安全感;第五,能够真实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并恰当地控制情绪;第六,具有独创性,可独立完成相关工作;第七,具有完善的人格结构。这些理论虽然涉及的是所有编辑的心理健康,但客观反映了对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的评价。张焰[4]2007年在《关于编辑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中认为,医学期刊自我效能感主要体现在编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上,良好的情绪状态、意志形态的优良品质、正确的认知等方面。
(二)实践研究
在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研究基础上,大部分学者都是对期刊编辑进行调查,就其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而未提到理论上来,例如刘建涛、邓丽琼[5]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健康的心理和高度的自我效能与编辑本身良好的认知品质、感情品质、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等有关,因此应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性化管理。岳静玲、韩玉[6]认为,科技期刊编辑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应从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和不断学习提高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施晓堂[7]认为影响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变革和编辑工作的性质。高艳华、孙士广、武浩然及张增学等人[8]在《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中通过分析编辑的群体特征、防御方式及生活事件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认为高校的学报编辑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心理社会因素中高编龄、退缩、消费倾向、负性工作学习生活事件是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而升华、交往倾向是学报期刊编辑的保护性因素。
三、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不足
综合各家学者对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研究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状况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科学的、定性的界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样本量小,研究对象缺乏特异性
综合分析编辑心理状况研究的文献,我们发现对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少,大多数集中在学报编辑或比较广泛的期刊编辑研究上,对科技期刊领域的医学期刊编辑等研究甚少,而且研究对象的样本量一般较小。例如姬建敏[9]老师关于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仅对54名高校学报的编辑进行了分析,而且所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某一地区的学报编辑,未说明学报的哪一类编辑,样本量少,样本缺乏特异性,因为学报有社科类、自科类,二者编辑主体不一样,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所不同。
(二)心理测量工具单一,结果不统一
一般心理健康状况测量都使用SCL-90,而SCL-90是用来测量个人的心理状况及其严重程度,一般认为单纯根据某一个测量工具或一次测评结果就给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下结论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做法[10],而且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的认识不同,抽样方式、抽样范围不统一,加之量表应用条件的制约,使调查的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如高艳华[11]对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运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多一半的编辑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而姬建敏[9]的报道则认为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体上比较低。
(三)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不大
现阶段出版专业都面临着整体的文化体制大改革,许多学者呼吁在出版领域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应重视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多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案,例如孙书平[12]从心理契约的维度分析期刊编辑的管理,他认为通过心理契约来提高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从而激发出编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达到充分发挥编辑的心理潜能。但这种设想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出版行业,且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更无法构建期刊编辑心理健康模型,其现实意义微乎其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研究应广泛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扩大样本量的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多地区、多层次、多角度积极展开编辑心理健康的研究,并做到更细致化、专业化,且要紧密联系现实,最终掌握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更大程度地激发编辑的心理潜能,使他们在转型期间解除各种顾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的期刊编辑工作中,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出版业的繁荣发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栗九红,刘玉娟.心理健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0.
[2]Mayer J D,Salovey P.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In: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 intelligence,educational implications[M].New York:Basic Books,1997:3-31.
[3]姬建敏.编辑心理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张焰.关于编辑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04):137-140.
[5]刘建涛,邓丽琼.浅谈学报编辑部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05):128-129.
[6]岳静玲,韩玉.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素质的优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06):559-560.
[7]施晓堂.论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J].学报编辑论丛(第11集),2003(11):179-182.
[8]高艳华,孙士广,武浩然,等.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01):76-78.
[9]姬建敏.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05):230-232.
[10]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04):74-77.
[11]高艳华,张增学,王敏.科技期刊编辑心身症状的主效应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158-159.
[12]孙书平.论学术期刊编辑心理契约及其构建策略[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92(04):91-94.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科技期刊 编辑心理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11-0068-02
科技期刊是高水平的学术理论期刊,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学术性的特点,作为科技期刊的编辑,肩负着科技发展水平的重任,其编辑稿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科技前沿的传播与交流,因此关注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科技期刊编辑只是在别人作品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润色,属于“为他人做嫁衣裳”,因此,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就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研究内容进行论述。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sweeterw教授提出,广义上的心理健康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狭义上是指人类的基本心理活动过程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且协调,能够适应社会的各种状态。[1]一般认为,心理健康主要受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病毒感染与躯体疾病;社会因素则比较复杂,包括生活环境、重大生活事件、文化教育及个人心理因素等,对个人而言,心理健康主要受心理冲突、挫折、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等的影响。[2]
二、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自2000年以来,关于编辑心理健康内容所进行的研究呈扩大化的趋势,既包括对编辑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包含对某一地区、某一种类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实证研究;既有编辑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措施,也有对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既关注编辑群体心理的完善,也重视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提升。而针对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内容的文章却比较稀少,可见在庞杂的社会研究中,科技期刊编辑受重视的程度非常低。
(一)基础研究
关于研究编辑心理理论的书籍主要是2004年姬建敏[3]编著的《编辑心理论》,他对编辑心理健康描述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认同编辑的角色,热爱编辑的工作,在编辑工位岗位上能够默默奉献;第二,人际关系良好,与作者、读者、编者之间相处融洽;第三,个体能正确了解自我,控制自我,接纳自我;第四,具有对现实的真实知觉并具有安全感;第五,能够真实地感受自己的情绪,并恰当地控制情绪;第六,具有独创性,可独立完成相关工作;第七,具有完善的人格结构。这些理论虽然涉及的是所有编辑的心理健康,但客观反映了对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的评价。张焰[4]2007年在《关于编辑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中认为,医学期刊自我效能感主要体现在编辑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上,良好的情绪状态、意志形态的优良品质、正确的认知等方面。
(二)实践研究
在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研究基础上,大部分学者都是对期刊编辑进行调查,就其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而未提到理论上来,例如刘建涛、邓丽琼[5]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健康的心理和高度的自我效能与编辑本身良好的认知品质、感情品质、意志品质、道德品质等有关,因此应加强科技期刊编辑的人性化管理。岳静玲、韩玉[6]认为,科技期刊编辑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应从培养良好的性格品质和不断学习提高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施晓堂[7]认为影响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变革和编辑工作的性质。高艳华、孙士广、武浩然及张增学等人[8]在《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中通过分析编辑的群体特征、防御方式及生活事件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认为高校的学报编辑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心理社会因素中高编龄、退缩、消费倾向、负性工作学习生活事件是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而升华、交往倾向是学报期刊编辑的保护性因素。
三、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不足
综合各家学者对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发现研究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状况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科学的、定性的界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样本量小,研究对象缺乏特异性
综合分析编辑心理状况研究的文献,我们发现对科技期刊编辑进行研究的文章很少,大多数集中在学报编辑或比较广泛的期刊编辑研究上,对科技期刊领域的医学期刊编辑等研究甚少,而且研究对象的样本量一般较小。例如姬建敏[9]老师关于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仅对54名高校学报的编辑进行了分析,而且所研究的对象仅限于某一地区的学报编辑,未说明学报的哪一类编辑,样本量少,样本缺乏特异性,因为学报有社科类、自科类,二者编辑主体不一样,存在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有所不同。
(二)心理测量工具单一,结果不统一
一般心理健康状况测量都使用SCL-90,而SCL-90是用来测量个人的心理状况及其严重程度,一般认为单纯根据某一个测量工具或一次测评结果就给该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下结论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做法[10],而且对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标准的认识不同,抽样方式、抽样范围不统一,加之量表应用条件的制约,使调查的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如高艳华[11]对高校科技期刊编辑运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发现多一半的编辑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而姬建敏[9]的报道则认为学报编辑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整体上比较低。
(三)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不大
现阶段出版专业都面临着整体的文化体制大改革,许多学者呼吁在出版领域转企改制的过程中应重视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从理论上提出多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案,例如孙书平[12]从心理契约的维度分析期刊编辑的管理,他认为通过心理契约来提高期刊编辑的职业认同,从而激发出编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达到充分发挥编辑的心理潜能。但这种设想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广泛应用于出版行业,且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更无法构建期刊编辑心理健康模型,其现实意义微乎其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研究应广泛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扩大样本量的调查,在全国范围内多地区、多层次、多角度积极展开编辑心理健康的研究,并做到更细致化、专业化,且要紧密联系现实,最终掌握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更大程度地激发编辑的心理潜能,使他们在转型期间解除各种顾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我们的期刊编辑工作中,创造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出版业的繁荣发展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
【参考文献】
[1]栗九红,刘玉娟.心理健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0.
[2]Mayer J D,Salovey P. What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In: Emotional development and emotion intelligence,educational implications[M].New York:Basic Books,1997:3-31.
[3]姬建敏.编辑心理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张焰.关于编辑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04):137-140.
[5]刘建涛,邓丽琼.浅谈学报编辑部的人性化管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05):128-129.
[6]岳静玲,韩玉.科技期刊编辑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素质的优化[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06):559-560.
[7]施晓堂.论科技期刊编辑的心理健康[J].学报编辑论丛(第11集),2003(11):179-182.
[8]高艳华,孙士广,武浩然,等.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6,23(01):76-78.
[9]姬建敏.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05):230-232.
[10]廖全明,苏丹,黄希庭.目前国内常用心理健康量表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探新,2007,27(04):74-77.
[11]高艳华,张增学,王敏.科技期刊编辑心身症状的主效应因素[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4):158-159.
[12]孙书平.论学术期刊编辑心理契约及其构建策略[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10,92(04):91-94.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