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抽样的思路成功的尝试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快递】
  请看2018年全国卷Ⅱ的部分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 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 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 ,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 ,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
  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
  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
  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寿终正寝 名噪一时 兼容并蓄 照猫画虎
  B.无疾而终 名垂青史 兼容并蓄 按图索骥
  C.寿终正寝 名垂青史 博采眾长 照猫画虎
  D.无疾而终 名噪一时 博采众长 按图索骥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而不是眼花乱其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迷津指点】
  2018年高考的新异点之一,就是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它大胆创新题型,将语言文字运用的多种能力集中到一个语段的阅读中进行抽样考查。如此,既不会弱化语言文字运用在高考试题中的分量,也不弱化相关能力的要求,而且又能为之前阅读理解文本的加长可能带来的阅读量过大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全国卷Ⅱ第17题,是以句式选用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在理解文意基础上的选择能力。该题四个选项都是阐释“当代戏曲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缺失”之间的关系,其中两个选项是以“当代戏曲的发展”为陈述对象,两个选项是以“创新精神的缺失”为陈述对象。根据括号所在的位置看,应该选择以“创新精神的缺失”为陈述对象的选项,因为括号的文字应该是过渡句兼带中心句,它应该是后文扩展的对象。对比C和D项,C项表达简明准确,应该是“最恰当的一项”。第18题是成语选择题,理解成语的含义是作答的首要条件,其次要熟悉语境,知悉语境对成语的意义、色彩和搭配对象的要求。如“寿终正寝”是比喻事物的灭亡。而“无疾而终”则是比喻事物未受外力干扰就自行消灭了。对比二者的含义,可见“无疾而终”强调的是“未受外力干扰”,显然与语境中的“只强调复制和模仿”的外力相左。再如“名噪一时”指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这相对于“名垂青史”,显然影响力是小了些。从语境来看,其限制的“京剧名伶”至少应该有“数百年”的影响力,这显然是“名噪一时”无法表现出来的。如此一个个选择判断,最后确定答案应该为C项。第19题是病句修改判断题,这是该题新异的具体体现。病句的判断也要在语境中进行。画线句的前半部分“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和其前的“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构成一个并列复句,其中“眼花缭乱”限制“创新”不当,换句话说,“眼花缭乱”不能陈述“创新”,只能陈述人,所以需要将“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改为“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也是一个半截句,其前应该是只有以传承为基础,在传承中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考虑语言的简洁,可以用“这样”复指“以传承为基础,在传承中的创新”。该题容易被误选的是D项,因为在“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之前明确“探索出”的施动者“我们”似乎逻辑上更完整,但是前半句的错误没有改正。
  这样的形式,可以考查的“关键能力”是多层面的。压缩语段、扩展语句、仿用句式乃至于修辞运用都能利用这种形式考查。这道试题的设计,拓展了命题的思路,必将受到广大教师和考生的欢迎。
  (编辑:李跃)
其他文献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秘密,隐私保护逐渐成为社会共识;大自然也有秘密,科学探秘已经变成时代热潮。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杰罗姆·魏德曼在《父亲坐在黑暗中》里描绘了一位不愿敞开心门的父亲,无论儿子如何询问,他都回答“没什么”。  是的,秘密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必不可少,它不可分享,完全属于自己。作家颜昆阳说
就像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的:“艺术素材来自生活,生活素材需要艺术家筛选,再创造。”生活赋予文学以生机,而文学本身又能创造生活,这是文学该有的样子,我想也是铁凝对于写作的理解:文学对人类最终的贡献是不断唤起生命的生机。  寻着古人的来路,我听见东坡居士“海南万里真吾乡”的感叹,那是对世界的释然和对生活的热爱;沿着今人的呐喊,我看见鲁迅先生仰望星空的心境:“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那是在对现实
導师说:“我曾听过一次辩论,甲方说鸟善飞,乙方反驳说鸟善跑,例如鸵鸟就经常长距离地奔跑;甲方说鱼善游,乙方反驳说鱼善爬,例如鳄鱼就总在岸上爬行;甲方说吸烟有损健康,乙方反驳说吸烟有益健康,例如有几个人1天吸2盒烟活了90岁。”学生们咧开嘴笑起来。  导师说:“我曾见过不少这样的现象,用几个人的表现判断整个地区人的素质,用几个事例单薄支撑一个似乎正确的结论,把偶然的成功当必然现象苦苦追求,遭遇一次欺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3年,钟南山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新冠状病毒疫情到来时,八十四岁钟南山院士又站在一线同病毒斗争,国人对他满怀着期待。  美国NBA球星科比·布莱恩特,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让人熟知,他因所乘直升机坠毁突然离世,很多人的朋友圈里都在哭泣。  上述材料中的两个事件,有人认为,钟南山院士更值得大家关注,有人认为科比去世更值得大家关注,
2019年,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召开记者会宣布新年号定为“令和”。  “令和”出自日本最古老歌集《万叶集》:“初春令月,气淑风和。梅披镜前之粉,兰熏珮后之香。”这是日本首次从本国典籍中选取年号。  “令和”之前,能确定出处的日本年号均出自中国古典。以明治维新后为例:  明治取自《易经》:“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昭和取自《尚书》:“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令和”具体出自《万叶集》卷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些人以为自己付出的是努力,实际上只是体力。为什么人们把“勤奋”的王冠送给了蜜蜂而不是屎壳郎?并不是后者付出的体力少,而是前者的劳动结晶是蜂蜜。  对于“努力”和“体力”,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就此寫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这道作文题,首先要明确几个概念。“努力”和“勤奋”,其实是同义的,相当于个人的所作所为;“体力”是人体活动时所能付出的力
把科学家当作明星一样追捧、簇拥,是对如今“全民娱乐”浮躁氛围的一次肃清  9月16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为2019级本科新生举行开学典礼。当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抵达会场,该校上万名学子变身“粉丝”夹道欢迎,校园“秒变”追星现场。《人民日报》官微发文感慨:一位步履蹒跚的“90后”,被生龙活虎的“90后”“00后”追捧,追星追到田埂上,这种感觉真的挺棒的!  在开学典礼上,袁隆平以
有人说:“人生如同不断誊改的诗稿,从青丝到白发,有人还在灯下。”而我们埋首于生活的几案,拾起笔却满心踯躅时,总有纷扰的杂音在背后响起,指点我们将于何处落笔。于是我们心中朦胧的理想蓝图便被涂鸦所淹没。  总有人认为作家心中要装着读者,顺着读者的呼声走;也总有人认为作家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左右。当我们成为生活的执笔者,我想,我们应将外界呼声化作心中期许,以笔下风云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们以笔墨为权
对科研机构来说,双黄连遭抢购是一个教训,而其中的尴尬滋味,则更值得公众细品。  国人对抢购潮可谓司空见惯。2003年SARS爆发,不少人先抢购板蓝根后抢购碘盐,2011年福岛核电站泄漏,又上演一轮抢购食盐大战……今年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抢购风俨然变本加厉,“初一抢口罩,初二抢米,初三抢酒精,初四抢护目镜,初五抢紫外线灯,初六抢手套,现在初七了,深夜抢双黄连!”谁该为类似的调侃脸红?  抢购并囤积物
本期赛题  中华民族有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诸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它们是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精神动力,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母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又产生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从井冈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