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衡量人才在特定环境的市场价格(Market price,即年薪)的世界HR实验室(MHL)的一位负责人曾说,他们的品牌价值模型计算显示,如果张艺谋被一家娱乐公司雇用,张将给雇用方带来品牌方面的提升、广告收入、电影拍摄的收入等,总计1.4亿~1.5亿元人民币,同样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内张艺谋也将持续给雇用方带来更高的收益。
然而,经历了《英雄》和《十面埋伏》之后,“张艺谋”这块品牌还能这么牛吗?
就好比快餐业的“麦当劳”、饮料业的“可口可乐”、日化业的“宝洁”,中国内地电影业的第一品牌,无疑是“张艺谋”。
2002年是《英雄》,2004年是《十面埋伏》,这两个“张艺谋牌”的产品(电影)都在取得巨大的市场成功的同时招致了广泛的舆论抨击。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为它们同时带来成功和抨击的,是其“涸泽而渔”式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手段。
面对暴风骤雨般的口诛笔伐,处于漩涡中心的张艺谋及其背后的投资者张伟平倒是显得颇为淡定,一句“不怕有人骂,就怕没人理”足以自慰。
“二张”当然可以心安理得,因为他们已经“捞够了鱼”——光“票房”收入就是好多亿元哩——尽管这是“涸泽”的结果。
然而,票房“上天”,是“涸泽”的结果;艺谋“落地”——大陆电影第一品牌的贬值,同样也是“涸泽”的结果。
如果“二张”不满足于当暴发户,今后还想在中国电影市场这个“大泽”里捞更多的鱼,就不能不重新算计这个得失。
票房何以“上天”
——产品营销的成功
所谓“营销”,从产品角度而言,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活动,将人们对某种产品的潜在需求和欲望转化为实际的购买行为。单纯这一点上来看,无论是《英雄》还是《十面埋伏》,都是做得非常成功的,其过亿元的票房,就很有说服力——观众不掏钱买票看电影,“英雄”永远只能“埋伏”。
在市场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任何产品要想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都必须借助于有效的营销策略和手段,也即4个营销组合要素: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就是营销界人士经常挂在嘴边的“4P”,电影产品当然也不例外。
我们下面就来看看“二张”是如何成功运用这4个P的。
消费者对于一个产品的要求,第一位的当然是质量。
如今中国市场,早已超越了“省优”、“部优”、“国优”的时代,人们怎样判断产品质量呢?很简单,看它的牌子——高端品牌,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英雄》和《十面埋伏》呢?打的是“张艺谋”牌,这可是国内电影第一品牌喔,够高端了吧?大师级导演张艺谋,再加上张曼玉、梁朝伟、李连杰、章子怡、刘德华等炙手可热的当红明星以及享誉海内外的作曲家、武术指导和服装设计师等,这些人鼓捣出来的电影,质量该不会差吧?老百姓是这么想的(当然是在看到影片前),张伟平也是这么干的。
“张艺谋”牌的产品还要进入国际市场。就像海尔在国内是第一品牌而出了国却只能算小兄弟一样,张大导演到了海外也当不了大哥。但是不要紧,产品竞争还有个差异化战略。就是说,只要我能提供市场有需求而竞争对手提供不了的产品,那对手就只能眼睁睁看着我挣钱。“二张”在国际影坛就走的是这条路。你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国际大导不是牛吗?可你们不会拍武侠片,这是俺炎黄子孙的强项,也是中国电影最能吸引外国观众的“卖点”,从李小龙到成龙,再到李连杰,莫不如此。所以,“二张”带着《英雄》和《十面埋伏》在戛纳和奥斯卡等国际影展上走了一圈后,虽然啥奖也没拿到,但版权却卖了上千万美元,回国后还能戴上“出口转内销”的帽子——在国人眼里,凡能“出口转内销”的,一定是好东西——一举两得,名利双收。
有了上述的产品定位,与之相关的价格定位也就顺理成章——既然是好东西,那就该卖个好价钱:国内院线购买拷贝、观众购买电影票、影像公司购买DVD版权,都得要多掏银子才行。
营销组合中的“地点”,主要是指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场所。关于市场竞争,有一句名言叫“得渠道者得天下”,可见销售渠道的控制和管理对于产品供应商来说多么重要。张伟平显然深谙此道,在与渠道(主要是各地的电影院线)的博弈中,他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由于在影片公映之前,“二张”通过操纵媒体大肆炒作,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使得各地院线不约而同都作出了《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票房肯定“高收”的预判,因此它们纷纷不惜出高价从张伟平手里购进电影拷贝,并接受对方在票房分账上的开价,这就把自己绑上了“二张”疯狂逐利的“战车”。据报道,《英雄》的拷贝一个卖20万~30万元,到了《十面埋伏》,一个拷贝的保底价就是50万元,分账提成还增加了1个百分点。为了尽快收回成本并赚取高额利润,各院线自然要使出浑身解数招徕观众买票进场看电影,票房神话随之而生,“二张”则坐收渔利。
当然,“二张”也明白产品供应商与销售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市场法则,所以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确保渠道的利益,例如在防止盗版、控制音像版权发行等方面,他们就做足了工夫,也十分见效。
而说到票房神话,就不能不提“二张”在营销中运用的另一个P——促销。
促销,同样是一个组合性工作,包括宣传、广告、公关等等内容,而“二张”对此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其中,既有不少令人赞叹的高招,也有一些令人不齿的伎俩。
“二张”的过人之处,在于深刻地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影虽然也是商品,但却不是关乎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品,人们对电影的消费欲望和需求,是要进行培育和诱导的,也就是说,电影生产商和销售商,要创造这种社会需求。而要实现这一点,宣传、广告、公关等促销手段,一个都不能少。
“二张”对于促销活动,采取了长期报道宣传,中期大造声势,近期集中火力轰炸性“炒作”的策略。其运用得最为出色的就是“事件营销”。
“二张”非常善于制造“新闻事件”,比如《英雄》参选奥斯卡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规模空前的全球首映礼、剧组包飞机在全国各地巡回宣传、天价拍卖音像版权;《十面埋伏》参加戛纳电影节、拒卖音像版权、向全世界直播首映庆典电视晚会,等等,甚至连梅艳芳突然去世导致剧组更换演员、电影放映人因丢失拷贝而自杀等偶然事件,也被“借尸还魂”成为炒作的题材。
这一系列精心策划出来“新闻事件”,直逗得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亦步亦趋。他们手中的笔,不由自主地就跟着“二张”的舌头转,而且,想不报道都难——生怕被人嘲讽不敏感!
如果对国内有关《英雄》和《十面埋伏》的新闻报道、评论、图片、网上讨论等内容所占的版面和时间加以统计,并将其折算成广告费的话,那肯定是一个天文数字!这两部电影赚足了媒体的免费版面。更重要的是,它们作为一种艺术产品,也由此被包装成了轰轰烈烈的文艺盛事、文化时尚,引得人人都在谈论,都想一睹为快。消费需求,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
创造需求,是在产品上市前做的工作;产品面世之后,实际的销售促进工作,比如有奖销售等刺激销量的手段,当然更不可少。电影产品亦未能免俗,例如,《十面埋伏》面市伊始,“二张”就与方正科技公司合作,推出了“看《十面埋伏》,抽方正电脑”的抽奖活动。只是这类举措属于当前市场竞争中的“行货”,不算稀奇,故不必赘述。值得一提的倒是“二张”的公关工夫。
《十面埋伏》今年7月初公映时,正值暑期的电影黄金档期,然而,在国家电影主管部门的指令下,所有国内院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放映外国大片,造成了至少两三个星期里全国的电影院只能放《十面埋伏》这一部国产片的局面。
这种明显违背市场经济原则,依靠行政手段垄断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现象,自然招致了全社会的诟病。然而,电影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却与张伟平一唱一和,说这是为了保护民族电影产业。可见,“二张”的公关工作,真是做得“到位”。至于其间使用了哪些公关手段,那可就是“天知,地知,他们知”了。
艺谋何以“落地”
——品牌营销失败
产品营销的成功,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英雄》和《十面埋伏》所创造的票房奇迹,令“二张”甚是得意。对于社会舆论的口诛笔伐,他们丝毫不为所动,也不反思一下外界的批评是否有合理的成分,一句“不怕有人骂,就怕没人理”就把自己和别人一块儿打发了。
但这句话说起来轻巧,其实质上意味着什么,以“二张”之聪明,只要稍作反思,本不难搞明白。可我们至今没有看到一点点迹象,大概是大把大把的钞票糊住了他们的眼睛吧。
我们只好越俎代庖,替“二张”反思反思吧。
“有人骂”张艺谋,说明什么?用营销术语来说,这叫“品牌美誉度降低”,其后果往往是品牌价值的下降。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品牌竞争的重要性,已是人所共知。《英雄》和《十面埋伏》为什么一开始就要不断强调“张艺谋”这个品牌,就是为了确保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高层次的营销,不仅仅是产品的营销,更是品牌的营销。成功的营销,应该是品牌“加分”的过程,品牌价值应该从中得到提升。然而,当我们审视《英雄》和《十面埋伏》的营销历程时,却得出了一个相反的结论——“张艺谋”这个国产电影第一品牌,越卖越贬值。
品牌价值是建立在品牌资产的基础上的,品牌资产越大,品牌价值越高,反之亦然。
市场营销理论中,品牌资产的评估指标有以下5个,据此来分析,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张艺谋”的品牌资产已严重“缩水”,相应地,其品牌价值也就大大贬低了。
1.忠诚度
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是与其对该品牌的满意度紧密相连的。满意度高,忠诚度自然也就高。而满意度又与产品(P)和期望值(E)之间的差距相关:P<E,说明该品牌的产品达不到消费者的期望值,消费者不满意;P=E,消费者刚刚满意;P>E,则会使消费者产生喜出望外的感觉。
具体到“张艺谋”牌的两个产品《英雄》和《十面埋伏》,“二张”在其公映前不断造势,通过媒体狂轰滥炸,将观众的期望值调到了极高的程度,可等到他们真的买票进入电影院观看了这两部电影后,绝大多数人都大呼上当。显然,这些人今后对“张艺谋”这个品牌的忠诚度必定大打折扣。
2.品质认知
名牌产品,必定给人高品质的认知。“张艺谋”牌原先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如此。从《红高粱》到《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再到《活着》、《一个都不能少》等等,张艺谋导演的这一系列优秀影片,确立了他国内第一导演的地位,“张艺谋”也因此成为国产电影第一品牌。
然而,到了《英雄》和《十面埋伏》,人们就开始用“烂片”来形容了。尽管张艺谋喜欢以“视觉的盛宴”来自夸,强调其画面拍得如何精美,但观众并不买账。
3.联想性
放眼世界,任何知名大品牌都很注重塑造积极正向的核心价值观、品牌个性和企业形象,因而也往往能使人产生积极正向的联想,麦当劳、可口可乐、耐克、奔驰,无不如此。“张艺谋”这个品牌,曾经也是如此,它通过《红高粱》、《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这些优秀电影产品,在公众心目中形成了悲天悯人、惩恶扬善,充满人文关怀的形象。可如今,从《英雄》到《十面埋伏》,且不说它们越来越背离这个美好的形象,单是“二张”在产品营销中屡屡使出的近似“坑蒙拐骗”的伎俩,就已令人感觉到,他们为了赚钱,连“诚实”这一条起码的道德底线都置之不顾了。
不讲诚信的品牌和企业,能使人产生好的联想吗?
4.知名度+美誉度
对于“张艺谋”来说,在所有的品牌资产评估指标中,只有知名度这一条没有降低,然而它已更多地表现为“骂名”了。随之而来的,则是美誉度的急剧下滑。
5.市场状况
表面上看,“张艺谋”牌的市场状况非常不错,这也是“二张”自觉底气十足的原因。但是,细加分析,人们却不难发现,“张艺谋”牌电影产品的销售额其实走在一个“下降通道”中,数字最骗不了人:当年的《英雄》,号称投资2.5亿元,票房收入据称也是2.5亿元;到了今年的《十面埋伏》,号称投资2.9亿元,但媒体报道的票房收入却只有1.5亿元!
古人曾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天的老百姓则常说“上当上一回”。现实是,中国的电影观众已经上了“两回”当了,你还指望他们上第三回当吗?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品牌价值已大大降低的“张艺谋”,还能再创营销神话吗?很多人目前都表示了怀疑。
因此,如果“二张”今后不改弦更张,“张艺谋”这个国产电影第一品牌,很快就只有“埋伏”了。